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2013年09月18日 ⁄ 综合 ⁄ 共 1291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文章目录

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一,管理者为什么要卓有成效(Why)

我们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我们只能协助他们。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的完成任务,自觉的做出贡献,自觉的追求工作效益。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够有所成就。

二,什么是管理者(What)

”管理者“一词,将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三,做管理者的前提条件?(How)

每一位管理者都要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要求他们具有有效性,一方面却又使他们很难达成有效性。

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卡尔森教授的研究显示:即使是最讲效率的管理者也发现自己的时间绝大部分都被别人占用,而且所花的时间往往并不产生任何效益。

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

管理者是身处于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在组织内部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真正的问题是,外部情况往往是质的变化,难以量化,它们还不能称之为事实。所谓事实,应该是已经认定,已做分类,并且已确认其关联性。对于外部的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令人担忧的是,有了电脑,管理者对不能转化成电脑逻辑与语言的资料和刺激,恐怕就会不屑一顾了,大量的电脑信息反而会使他们与外界的实际隔离。如果管理者不致力于学习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四,什么是卓有成效?(What)

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绩效和成就,使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序,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我们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标准来期望管理者的绩效,更不能期望万能的天才来达成绩效,我们只有通过改进工作的手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而不应该期望人的能力突然提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的是,学会善用那些专精于某一领域的人。

我们既然不能增加资源的供应量,就应该设法增加资源的产出量。

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五,怎样才能卓有成效?(How)

人人都具有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有效的管理者与不陈称职的管理者,在类型,性格及才智方面,很难加以区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够卓有成效。

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

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普通人通过练习来获得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

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在思想上养成下列5个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效果。

5.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2013.07.21 周日 读)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