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人民币汇率变革史

2013年04月10日 ⁄ 综合 ⁄ 共 2392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人民币汇率变革史

升值、升值、再升值,在2005年汇改后的两年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现从8到7再到6的进化。回顾历史,“升值”并不能算这一时期的专利,在近60年来中国汇率变革史中,实际上每一段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历史,而人民币历史高点也是1980年的1.5元:1美元。
  1949~1952年:侨汇
  “侨汇”,或许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应该很陌生,而它所指的也仅是海外华侨寄回国内赡养家属的汇款,就相当于目前众多农民工给身处农村老家的家人汇钱一样。但就是它,却成了影响我国初期外汇汇率的主要工具。
  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之初,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人民币汇率的确定基本按照“物价对比法”来确定,直到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才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
  而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国际上的封锁,侨汇就成了当时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据中国银行统计,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一阶段,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侨汇收入仍达到1亿美元左右,而195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0.45亿美元。因此,当时的汇率政策也就一直有着“鼓励侨汇”这一条。
  1953~1972年:固定汇率
  这一局面到了1953年后才有了转变,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与之相适应,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汇率,只是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保持了稳定的方针,只在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作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
  为此,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也就不存在浮动的需要。从l955年3月起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
  1973~1979年:历史高点
  到了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也开始改变过去固定汇率的做法,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盯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主要选用与我国外贸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加以变动。
  在当时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呈现快速升值态势。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并于l980年达到1.5元人民币/美元的历史高点。
  1980~1993年:炒汇
  从1979年起,我国进入了经济改革阶段。货币双轨制适时浮出,中国人使用人民币,外国人及华侨华人使用外汇券。1980年,中国银行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持有外币者可在调剂中心向需要者出售外币。
  1981年起,两种人民币汇率并存的状况随即出现,也即双重汇率制。其中,非贸易汇率在当时是1美元折合1.5303元人民币,贸易汇率规定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其中非贸易汇率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等外汇结算。其间,我国曾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但到了1986年全国性外汇调剂市场的建立,事实上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
  而也正是在这段时期,由于存在汇率差,炒汇也由此正式兴起,成为我国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记忆。
  1994~2005年:走上正轨
  1994年1月1日,我国汇率制度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大幅贬值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并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利用市场机制对汇率进行调节。
  此后,我国又关闭了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并对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提高供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超限额货超范围用汇。其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为8.3兑1美元。在此之后,汇价固定在8.28兑1美元,上下浮动的幅度很小。
  即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也顶住压力,保持了货币稳定的态势。
  人民币汇改大事记
  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7月21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次性调高2%,为8.11元人民币兑1美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我国即日起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适度扩大了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价差幅度,并取消了银行对客户挂牌的非美元货币的价差幅度限制。
  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以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以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同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0关口,为7.9982元人民币兑1美元。
  2007年1月15日人民币对港币汇率中间价首破1:1,为0.99945元人民币兑1港元。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新华社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