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排序之希尔排序

2013年11月23日 ⁄ 综合 ⁄ 共 148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希尔排序算法因科学家 Donald L. Shell 得名, 它是基于插入排序的, 但增加了一个特性,即增量排序,它在有间隔的元素中进行插入排序,然后减小间隔,直到为间隔1。 比如说先对下标为0,4.8的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对下标为 1,5,9的元素排序,接下来减小间隔, 如对 0,1 排序。
       插入排序对基本有序的数组排序效率非常高,然而通常情况下, 如果有小的元素在最后, 则它几乎要移动 N 个位置才能来到前面, 平均也要 N/2 次,对于 N 个数来说, 移动的次数太多了。希尔排序使用增量,让元素可以大跨度地移动, 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往前移, 那么经过很少次数的移动后, 数组会变成若干个小的基本有序的数组,到最后增量减为1的时候, 每个元素离自己的正确位置不过一两步而已。事实上在最后一步,增量减为1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插入排序了。刚开始对希尔排序可能不太理解, 但如果将插入排序看作是增量始终为1的希尔排序,则问题就迎刃而解。
       增量的大小对效率的影响非常之大, 可能算法不仅是一种, 但通常认为, 增量序列应该是互质的, 且无论如何,最后都要保证增量的值为1。 Donald E. Knuth 的算法是 h = 3*h +1. 由于这些因素,它的时间复杂度通常在 O(N^2/3) ~ O(N^6/7) 之间。 按最坏的情况算, 接近于O(N^2/3).

 代码片断
 /*
  based on insert sort, but use a increment value
  between elements, the elements are not compared
  and swaped with the one just next to them, but
  the ones that have a distance between them, the
  distance is decided by the value of increment.
 */

 public void sort () {
     int h = 1;   //设定增量的初始值

  // 因为增量不能大小数组的长度,所以 3h+1 <= maxSize
     while (h <= (maxSize-1)/3) {  
         h = 3*h+1;         
  // 按公式得到最大的增量,也即第一个要用的增量
     }

     while (h > 0) {       // 增量减到1的时候是最后一次了
         for (int i = h; i<maxSize; i++)  // 当增量为1时,就是从第一个开始.
             int tmp = array[i];            // 与插入排序相同

// 从当前元素开始,以一个增量为单位向前跳,直到自己开始的地方为止
             int j = i;
             while ( j>h-1 && array[j-h] >= tmp) {
     
     
// 如果这个元素比自已大,就往后移动一个增量
                 array[j] = array[j-h];    

                 j = j - h;                       // 每次递减一个增量
             }
             if ( j != i ) {
                 array[j] = tmp;              
// 找到了位置就插入
             } 
 
         }    // END WHILE

         h = (h-1) / 3;    
// 减小增量值, 由 h = 3h+1 反推而得
     }  // END FOR
 }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