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追寻快乐之道——读拉夫.科斯特的书(一)

2013年12月06日 ⁄ 综合 ⁄ 共 1545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今天收到了从网上书店邮寄来的《快乐之道——游戏设计的黄金法则》,作者是美国人拉夫.科斯特。

摘录 一:

——     一旦我们看出了一种模式,我们就会在追踪并且看着它重新出现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我们称其为“练习”,并且我们做的越多......我们就越少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

感想:

记得刚开始到一个新的环境开始工作时候,我的感觉在前几个月里面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掌握了一开始并不熟悉的“模式”,并且在运用它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到后来运用这种技术已经成了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大脑的思考也越来越少,所以有时会开始感觉工作的无聊,那些曾经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技术和工作——开始在大脑中变的无聊.......

对软件的感想: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对“软件”这个词下定义的冲动,那就下一个吧,

软件是一段事先设定好的人的思维,只不过这段思维被放在了机器中,被机器执行。

摘录 二:

——   游戏就是需要解开的谜团,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它任何事情一样。我们学习那些深层次的模式,完全深入的理解和归纳它们,从而使他们活灵活现。游戏与现实唯一真正的不同就是,游戏中的树桩比实际的要矮。

: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谋而合啊,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吧!

摘录 三:

——    我们的大脑常常需要非常努力的思考,才能把复杂的事物转换成象游戏那样简单清楚的事物。换句话说,游戏就像一个非常基础的,非常强有力的学习工具。         游戏是用来锻炼我们大脑的,无法起到锻炼大脑作用的游戏就会变得无聊。

摘录 四:

——      我们不能低估大脑想要学习的欲望。如果把一个人放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感知的屋子里,很快他就会觉得很不开心。我们的大脑渴望刺激,时时刻刻都在尝试着学习东西,尝试着积累各种信息。在这方面,大脑是永不知足的。

这段话解释了为什么当一个人思考变少的时候,会对已经熟悉的东西感到厌倦。因为大脑是非常渴望学习的,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低估了大脑的这种愿望,或者因为我们自己的懒惰而不去行动,从而自己使自己陷入了矛盾之中。

摘录 五:

——  为什么学习那么令人厌倦?这几乎肯定是因为传播方式的错误。

感想:

好老师太少了,这是我选择自学最主要的原因,呵呵。

摘录 六:

——   “这仅仅是场游戏罢了”,这句短语暗示着玩游戏是为了应付现实生活的挑战而进行的一种练习。

感想:

这种想法好像很多美国人都有,“游戏是现实生活的练习”,而我们好像把游戏与生活分的太清楚了,原因也许是我们的文化中对游戏的定位就是一种很肤浅的东西,游戏的态度是常常被用来形容很不认真的态度。

在这里我想起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很多年前童安格写了一首歌,名字叫《游戏人间》,我记得是大陆一个电视剧的片头或者片尾的曲子,我感觉很好听,还依稀记得歌词:何不游戏人间管他风风波波多少年,何不游戏人间看尽恩恩怨怨......但是后来在国内的报纸上就看到了对这首歌词的批评。另一个例子是我在大学的时候看的《科幻世界》,记得有一个长篇叫《安德的游戏》是 奥森.思科特.卡特 说的是战斗学校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作战来保卫家园,后来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真的在一场重要的游戏中获得了胜利,而他操作的游戏中的战斗实际也是真的战斗。     也许后者的态度更加可取一些。注:《安德的游戏》在分别在1985和1986年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注:我很喜欢的另一篇科幻文章是《献给埃基尔农的花》(Flowers for Algernon)。呵呵

————————————————待续

其实这本书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它的一半是漫画,就像我小时候看过的图画书,例如大开的《三毛流浪记》,其实这样的设计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人脑左半球对文字的记忆与右半球图像的记忆比是1:1000。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