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那个幻想奇特的诗意女孩

2013年12月08日 ⁄ 综合 ⁄ 共 7241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我们班的女诗人A诗作印象
               
    诗是暗夜里灵魂的自白,是人类最隐密的心灵独语。它将一颗透明的心,包裹在跳动的韵律、调皮的分行、隐喻的意象以及欲说还休的娇羞中,让你像是吃粽子一样要要剪断线、剥掉皮、吃掉肉,才窥见藏在里面那个跳动的秘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美味的粽子,有些赤裸得一丝不挂,让情绪的洪流倾泄如注,有些淡得如同嚼过的甘蔗,生硬的文字让人愤然掩卷。真正动人的诗,是缪斯的眼泪,是雅典娜的神仗,是乘着想象翅膀的飞翔,是语言在一次发酵后的爆发,是生命意识的自然流淌。

好诗如谜,雾里看花;美是难的,诗也是难的;好诗不可说,说出来便是错。多少诗评家和读者做过这等傻事,然而又不得不说,即便是错!诗做成了,从诗人的灵魂中飘出成为独立的个体,诗人已乘着黄鹤离去,“此地空余”的是“黄鹤楼”。我们凭栏远眺所见的风景,与诗人相同或相异,已无从争辩。徐志摩不会从云端回来控告你的误读,戴望舒也不会在雨巷等着给你报复。

然而A却会!她会微笑地告诉我:“你错了。”或是笑而不语:“随你们瞎猜去”。(A《说吧,记忆》)

这是一次危险的解读,因为王琦是我的同学。然而除了在讨论课上听到她对诗歌的理解外,我们都还彼此陌生。这位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一等奖以及若干次《武汉大学报》副刊年度奖的校园诗人,用她逝去的记忆、绮丽的想象以及文艺的智慧和一颗敏感的心,建筑起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我试图通过偷尝园内的果子来与守园人做一次心灵的长谈。

A的诗歌较少情感的泛滥和花哨的词句,她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诗人,而是有一双慧眼在庸常生活中发现诗意,那些熟悉的物象经过陌生化加工,新奇的隐喻与独特的幻想别具智慧与趣味。海德格尔曾说:日常生活使人沉沦,人要寻找到诗意的栖居地,就必须摆脱日常生活。但A却告诉我们诗意无处不在,试看她描写夏天人们挑西瓜、杀西瓜和吃西瓜的作品《西瓜》,首句西瓜虚构了夏天/绿色的波纹连绵不绝/其实还是各自成全/但是是人们喜欢便起笔不凡,诗人思考夏天与西瓜的关系,它们各自成全,西瓜的上市让人意识到夏天的到来,而夏天则让西瓜备受人们的喜爱。接下来该诗有两处精妙处,一是买瓜人拍着西瓜时忽然闪过的一丝羞赧,他或许想起了自己/酒足饭饱后的肚皮”,将西瓜联想到肚皮时诗人一定也在偷着乐吧;二是将西瓜拟人化来描写:“西瓜羞涩的血缓缓滴落/新鲜的芬芳的血腥气,啊心旷神怡/这时它们才露出黑色的牙齿”,鲜红的汁成了“羞涩的血”,将瓜籽比成是“黑色的牙齿”,这“血腥气”加一点可爱的味道,赋予西瓜以情感和生命,让人不禁为之扼腕,但诗人却告诉我们不必大惊失色,因为“咬与被咬其实是个悖论”,人类不再只是“咬”的唯一主语,我们咬西瓜时西瓜也用牙齿在咬我们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与我都是有无相生彼此依存的,这种近于哲学的思考让诗歌充满知性,耐人寻味。

 雪莱曾经说过:“诗使我们得以重新瞩目我们生息其间的平凡的宇宙,使我们的灵魂之眼穿透弥漫的尘雾,得以窥见人生的神奇美妙。为诗所驱使,我们便能去领悟我们的所见所遇,去思想我们的所感所识。”王琦的这首诗便是在日常生活表象的刺激下激发出知觉的想象,并在瞬间形成一种诗性的直觉顿悟,正因为其超越了平常人的体验而显得弥足珍贵。同样写生活琐事还有《手影》:

被遗忘的游戏

稍稍有些羞赧和不安

从旧日阳光的阴影里

现身于陌生墙壁

 

手指迟疑

一时缺氧

这大号衣服穿来

却不似优雅水袖,盈盈善舞

 

孔雀

一眨眼,翎子就少了一根

鸽子无声无息扇动翅膀

还有什么

我问

 

没了

手指们忽然寥落起来

左手握住右手

这个动作

是今晚唯一的安慰

这是一首很有生活情趣的小诗,能够唤起读者同样的情感记忆。诗人用拟人化的笔法写出手影的羞赧和不安,它穿越时空来到陌生的墙壁上舞蹈,诗中将手指的“迟疑”比成“缺氧”,将大手掌比成不能“盈盈善舞”的“大号衣服”,贴切而又奇妙。用手影摆出的孔雀和鸽子形象生动活泼,却突然在兴致盎然时“没了”,“被遗忘的游戏”只在记忆里拾起这么多,怎不会有些许遗憾。然而诗人却得到了唯一的安慰:“左手握住右手。”这是在抱拳向“观众”作揖,还是在默默祈祷许愿,或是暗指孤独得只剩左手与右手相伴,这些都只能由读者去猜了,这一句让全诗在淡淡的怀旧与伤感中余味无穷。

还有一首《一个孩子的寂寞午后》,写孩子用狗尾巴草编戒指当新娘,用碎砖当粉笔扮老师,最后一句“这个下午的这件事,我比谁都先知道”充满着自豪,这首诗以小孩天真浪漫的口吻写来,有着童话的味道又有着“我/和这两个形状奇怪的字(注:名字)有什么关系”的思考,读来不禁会心一笑。这三首诗有着类似的结构,都是首节作铺垫或背景,中间几节则描摹情状和事件,最后或总结升华或突转笔锋,以余音绕梁之笔来收束全诗。在语言的陌生化手法方面,三首诗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小队蚂蚁是整个下午乌云的缘起”和“西瓜虚构了夏天都是起笔便令人耳目一新,诗人用异于常理的表达提供了新奇感,使人在咀嚼回味中增加了美感的体悟,重新发现了平时被忽略的事物的美。

“某一刻忽然而起的回忆”也是A诗歌的创作主题,她似乎习惯于“恋恋于消失的时光,在对往事的缅怀中纪念那些遗失的美好。我只知道/叫做木香的是早年/手中大把欢欣的初夏(《散板流年》)是对和自己生日差不多时间开放的木香的怀念,突然知道它就是七里香让诗人难以接受;糖果的滋味渐行渐远/如果愿意/依然可以站在路边/叼着麦管吮吸酸奶。(《说吧,记忆》)那些孩子们的特权在我们长大后慢慢要放手,然而诗人依然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叼着麦管吮吸酸奶,就像歌里唱的: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

似水流年里最难忘的是童年,王琦在博客上发表的“童年三部曲”,用私人化的秘语写出童年的印象。《童年之幻象》这篇稍后与其它幻想曲一起品读,先来看看相对易懂的《童年之静寂》,这首诗写夏日雨后红砖墙旁静寂的世界,红砖墙和广大植物都寂寞如初,蚂蚁缓慢地驮着一枚跌落的光斑黑猫低头分花拂叶/金色的目光炯炯/望进无边透明的静寂里去,诗人在这静寂的世界里寂寞着,为身边这些细小的发现感动着,这样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是诗人童年里安静的音符。

《童年之死亡》是写在山谷小路上行走时对死亡的想象与恐惧,在那条无人修葺的唯一小径上,孩子们忘记了身后的来路,黑暗来临时他们感觉到灰蓝色的阴影悄然相随原初的咒语喃喃血滴或从泥土中钻出,这些恐怖的假想让孩子们悲喜无常,吓得眼泪直流且额头如白纸一般。但诗人相信,一些孩子会“安静地辨认出前方的路会在日出之前就到达终点,作者用较为含蓄的语言将这一独特的死亡体验表现出来,有人说当一个人懂得什么是死亡的时候,他的童年也就结束了。也许这是诗人死亡意识的启蒙,所以刻骨铭心。

     除了童年,还有逝去的青春,来看一下《青春期》:

     那些年,她故意和自己的天真过不去,把一颗心/揉得皱巴巴的。陶醉于遇见奇怪的拐子,陶醉于落泪。/细细地吞咽单薄的马路风景,反复呕吐每天的红书包/闭着眼,幻想爱,幻想死,致力于拯救每一场雪,制造/伤感。那些年樱桃还没成熟,白白辜负了嘴唇的娇艳。/坚硬的雷声滚过,她故意不掩耳朵,在小黑屋里碰壁/然后收拾好疼痛,攥在手心里当作武器。那时候的无知/和自负也许能得到原谅吧,她贸然描绘假想中的/樱桃的滋味。如今她终于尝了一颗,终于不得不/学习面对一切复杂的事物,并试着轻描淡写/学习怎样从云端回到地面,在看到落日时忍住心酸。

 天真浪漫的少女时期已过,爱情意识的萌芽让心开始纠结,孤独的“她”走在寂寞的路上,或独自读着寂寞的书,她期待“遇见奇怪的拐子”,邂逅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爱,这种渴望而又不得的痛苦让她伤感落泪,她只好用痛苦的“自残”来缓解对爱的渴求,用贸然的假想来虚拟一场爱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爱情是那么美好,那么浓烈,然而当她终于谈上了恋爱,她才知道爱情的复杂和现实,她终于从爱情的焦虑中走出,然而却走进对爱的失望中,她无奈地接受着一切,坦然面对着这一切。

     这首诗充满着少女的情怀,虽然有很多诗人个人化的体验,却是无数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灵写照,朦胧的爱情冲动令人动容,而幻想与现实的差距也让心酸。诗中将对爱情的渴望寄寓于“樱桃”的意象,“那些年樱桃还没成熟,白白辜负了嘴唇的娇艳”,含蓄地表达出爱情的炽烈,且联想到“樱桃樊素口”等诗句使其又别具内涵。诗中依然有着陌生的奇异风景,“细细地吞咽单薄的马路风景,反复呕吐每天的红书包”,也有自己的独特隐喻和生命体验,“坚硬的雷声滚过,她故意不掩耳朵,在小黑屋里碰壁/然后收拾好疼痛,攥在手心里当作武器。”诗人用口语般的娓娓叙说,分别连用两个“陶醉于”、“幻想”、“终于”等延缓节奏,加强语气,又用一种特别的分行制造情感的顿挫,如“致力于拯救每一场雪,制造/伤感”,“她贸然描绘假想中的/樱桃的滋味”,既是对独立成行的词句的强调,更让伤感的情绪在诗歌中绵延回环。无论从技巧还是内容来看,这首诗都是难得的佳作。

     耽于回忆便有了对年华易逝的慨叹,A在散文《不觉流年似水》中说:“被裹挟在时间的洪流中,人总有不能控制的事,比如春天的离去,比如生命的短暂。伤春悲秋,追忆似水年华,总是古今中外人们念兹在兹的主题。”来读一读她的诗作《散板流年》:

1

没有雪的冬天总是显得荒芜

如今极少有风流的季节了

 

那时候

雪地里聚起大红猩猩毡是风流的,诗

      是风流的

谁跟谁斗起嘴来也是风流的

 

2

园子里 花再怎么落也还是寂静的

梨香院的女孩子们在唱

——则如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偏生让路过的黛玉听见

 

3

我见过的花却越来越少了

 

“七里香就是木香。其枝多,叶互生,花

      白, 有强烈香气。”

这个发现让我说不出话来 我只知道

      叫做木香的是早年

手中大把欢欣的初夏

七里香

是一首情诗和一支流行歌

 

4

抒情不是经常的事情,但也不是

      能够绕过的,比如

某一刻忽然而起的回忆

或是幻觉

我已经回忆得很少了,这确实

      有助于一个人

的健康成长,好不至于像

      普鲁斯特一样病怏怏的

 

5

手表的静默也没有用

天还是黑了

 

6

三生石畔的故事不信也罢。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正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月光下的竹子必定是凉的

白眉赤眼儿的,作什么去呢

捎两条旧帕子罢,也

没有什么可说的

 

她自然知道

 

春去秋来

琐碎的日夜累积起的岁月

让一本书伟大而温暖

于是

时光似乎从未萎谢

这首诗共有6个小节,如标题所言的“散”,各节单独看来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但诗中可明显观察出诗人意识流动的痕迹。第1节由“没有雪的冬天”想到“风流的季节”,既而联想到《红楼梦》最后一回里贾宝玉出家前的场景“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一领大红猩猩毡斗篷”,想到贾宝玉与林黛玉斗起嘴来的风流之事。既而到第2节“园子里,花再怎么落也还是寂静的”,自然是联想起“黛玉葬花”的场景,黛玉听到梨园女子唱《牡丹亭·第十出·惊梦》里“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句子,多愁善感的她怎能不觉心痛神痴, 眼中落泪,没个开交,这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宿命与悲哀怎不令人黯然神伤。由此诗人的思路跳跃到自己认识的花上,曾经最美的木香居然是席慕容的情诗和周杰伦流行歌里的七里香,诗人仍有些固执地以为这两者是不一样的。由这情诗又想到抒情,第4节以“抒情不是经常的事情”接上也很自然,然后转到回忆并写到《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第5节有些突兀,表达出作为时间载体的手表无法抓住时间的流逝,也交待此时的时间背景是天黑了,自然引出下一节中的“月光下”,最后一节同第2节呼应,都是盗自《红楼梦》中的句子和故事,但与主题的关系却不甚明了,如萧映老师所评价的“有画蛇添足之嫌”。然而最后几句却是升华之笔,如诗人在创作谈《文字的温暖》里所说:“生命在时光中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所幸还有阅读,让我们与已逝去的时光共存,给我们另一种生命和安慰。在阅读经典的《红楼梦》中诗人觉得时光似乎从未萎谢”,在另一首诗《诗经的时代》里也有同样的表达:“他们其实没有走远/一直到现在/他们都要看看/你还敢不敢唱。”总体说来,这首诗是在阅读《红楼梦》期间的生命感悟,文化气息较浓却又深藏在文字之间,对于熟知《红楼梦》的读者而言该诗“盗用古句”过多,另外有些小节的感悟也有些平常,思想深度尚显不够,但全诗又给人一种欲罢不能的回味,毁誉参半。

     发出“逝者如斯”的感叹是极简单的事,然而A却能够将应景之作写得漂亮确属不易。去年元旦时她在《武汉大学报》发表两首诗揖别旧岁迎接新年,诗人是经历着这样一场“岁月的告别”,她们一起围炉畅谈,热酒酣饮,然后她“起身告辞”,并说:“明天仍旧会来,并且换一双新皮靴”。多么愉快的一场告别,辞旧迎新并不是生死离别,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天,你走后“我”也只“需要一次短短的睡眠”,醒来后便是春暖花开。《时间这样开始》则思考钟表的假象与时间的真象之间的关系,“表盘在墓地里/被从天而降的白雪覆盖/所有叫嚣的杂草丛生的时间/被沉默的英雄以一把沉默的长剑消灭”,这是时间的死亡,那么开始呢,“新的一天/每个人都怀抱自己的黄金或废铁/每个人都端着自己的一碗水,眼神明亮/每个人都将有一个新月亮/落在碗里面。”意象迷离,想象丰富, 抽象的“时间”在诗人笔下复活,给人以独特的时间感觉和生存体验。

 A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丢掉生出翅膀的幻想我就开始悬空”(《梦游者》),她带着梦境般表情,仿佛生活在云端。在她的散文《在时光中与他们相遇》中,她这样描述她的梦幻:“我喜欢将烂熟的地方在某一情境下想像成异地,比如夏日午后暴雨来到之前,比如冬天雪花飞舞之夜。但所有的幻想都是小心翼翼的、并且带着伤感。这伤感从何而来呢,那么一颗小小的、浑沌如鸡子的心。”这样美妙的幻想在上述很多诗歌中可见一斑,她还有一首诗就叫《幻想曲》,副标题是“给妈妈”。在这首诗里她像小女孩一样深情地呼喊着妈妈,“月亮升起来了,妈妈”,“我知道那都是你,妈妈”,每一声呼喊都让人心间一颤,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妈妈。在诗中,妈妈是“棉花内部的雪/黄铜里面的火焰”,“是沉重而透明的夜/是白色的鸽翼/是我十个指尖绵长的痛楚”,一连串的比喻类似于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将浓浓的情融化于清晰可感的意象之中,耐人寻味。妈妈,我要和你一起在海上行走/赶一大群绵羊在秋日的天空飞过。”“妈妈,我要让一匹飞奔的马捕来风送你,吹起你缠绕了几生几世的长发。”我仿佛看到两位天使在云端行走,母女俩的亲密无间与纯真浪漫历历在目。这首类似于李白梦游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将母亲的孕育与疼爱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意、回报之情写得真挚感人,虽然有些意象要费一些琢磨,却不妨碍进入诗歌的意境世界,在浓浓的温情里去感同身受,实为佳作。

《童年之幻象》我承认是边读边在猜谜,不过既然是“幻象”又何谈读懂。诗人陌生化的语言在此更加走火入魔,“玻璃球背后的座钟圆盘关起秘密,偷渡了滑行在绿色下午的一行旋律。首句中的关起秘密偷渡绿色下午便是在折磨读者,接下来是写星云聚拢后抛洒下无数水钻,第一日的永恒让人类从此便日日俯身拾这一地暗淡的碎片,这些寓意着什么,是说造物主造出人类就是让他如西西弗斯一样服役吗?永远在一些琐事中,永远在追求着那些琐碎,像方方小说《出门寻死》时何汉晴想的那样,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拣落在地上的芝麻,只要开始拣,累人的日子和烦心的事将依然与她如影相随,永无尽头人就是得把他这一生该受的累受完,才能去死,可是诗人说它是唯一可以握在手中的东西,可是什么东西是握的住的呢?诗人也试图去寻找那片逃逸的草地,那些快乐的童年时光逃去哪了?自己拼粘起来的一面玻璃墙让自己永远也闯不过去,并因此永远患眼疾。诗人仿佛在诉说着童年的死亡给她带来的渺远的悲哀,那一天起雨天里的蜗牛和蚯蚓离她远去,她不得不面对人世中那些繁琐的事情,再也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于是,我也随诗人一起默哀,为那绿色的童年。

 A的诗作有着舒婷的瑰丽意象、顾城的童话世界、徐志摩的浪漫情怀、卞之琳的知性之思,然而有着只有王琦才有幻想与纯真,在一个诗歌与读者渐行渐远、诗歌圈内泥沙俱下的时代,这样的诗作显得弥足珍贵,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以及情感的共鸣,在她的诗歌里我们可以诗意的栖居。真诚祝愿她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静候新作。

 

 

A在博客上说:http://lxwqanna.blogcn.com/index.shtml

C与我本科同校不同院,因为有共同的朋友,也曾隐约听闻其名,只知道他是校报的记者,新闻写得很好。
    后来我跨专业考到中文系去,我们成了同班同学,我才终于把印象与真身对上号,一个瘦瘦高高的白净的男生,低调内敛,甚至好像还有点害羞。而我的性格又是这般顽固的闷骚,因此一学期下来,居然没有任何交谈,不期而遇打照面时也从来只是微笑而过。但他却是去年学校的“十大风云学子“之一,中国只有十名的”世界记忆大师”之一。想来我是身处风暴眼中,平素一起上课,竟从未在他身上发现那些耀眼光芒留下的印记,他依旧是那样,沉静,略显害羞。
    因此昨天他把这篇要作为课程论文的文章发给我看,我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没想到他会把我的那些诗当作研究对象,并且写得非常用心。他不仅收集了我之前所写的所有的诗,还悄悄“蛰伏”在这个博客里,把我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零碎也都一一收捡。被人看个通透,这种感觉我是第一次确凿地感受到。同时我也羞愧自己那些不成熟的诗作是否担当得起这样的郑重。但是,能有这样的读者,我真的感觉非常幸运。C的这篇文章对我是一个大大的鼓励,同时也是一次有力的鞭策,我再没有任何借口给自己的懒惰。Just keep going!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