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从“高尔夫球门”看中国教育走向何方?

2014年09月05日 ⁄ 综合 ⁄ 共 1726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从“高尔夫球门”看中国教育走向何方?

 
   
文/飞天含雪

 
   
今日在世界经理人首页上看到关于厦大开设高尔夫球的相关事宜,实话说,对大学开设高尔夫球的问题,笔者认为本身上讲不具有可讨论性,没有多大可圈可点之处,不过网上一群人酒足饭饱之后YY的“谈资”罢了,而且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深化,更没有必要拔高主题来看待他,人家想开是人家的事情,与你何干?但事实上,中国教育今年来接连出现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门”事件,结合中国教育目前的发展背景来看,今天“高尔夫球门”的火爆似乎又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因为中国教育目前的情况大致是以“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为重,就像当前打得火热的Web2.0,看似如日中天,实则危机四伏。只不过大多的Web2.0网站都懂得未雨绸缪,在不停的寻找盈利模式,尽管任重而道远。可悲的是中国目前大多数教育家对潜在的危机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目前中国的门户网站虽然即将面临所谓的“第二次互联网泡沫”的考验,但现金储备充足,可以安度严寒。再来看中国教育,打个比方就像刚创业的公司一个劲儿的在烧钱烧钱,资金黑洞越烧越大,但没有那家VC愿意追加投资,因为大家都明白,当前
中国教育每况愈下,风险几乎为100%,而回报率几近0%。

   
目前中国教育的投资主要来源与国家,这是名义上的,事实上,大家都懂,羊毛出在羊身上,每年大笔大笔的学杂费上缴后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落到了实处?其实不然,瞒天过海之术谁不会用,这是一个隐蔽的,暗箱操作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继续推行其“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有利可图,可以赚取实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莘莘学子来讲,也好蒙蔽----有机可乘,可以花钱买学历。
 
   
譬如说罢,聊城大学建一个校门花了8000万巨资,在目前中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南昌大学校门据说花费2000万-3000万,屈居第二,等等。这些一个二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不投资搞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反倒大搞形象工程皮包工程,浓妆艳抹,我看蛮像一个“楚楚动人”的妓女。怪不得现在的大学生都说“回想我的大学生活,感觉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被上了还不算严重,如果惹上了艾滋,那麻烦可就大了。来看现在的大学,大多并非什么“学术殿堂”,我看倒像“藏污纳垢”之地。像什么学术腐败,“造假门”,“高尔夫球门”等,层出不穷,要多少有多少,在此不必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你我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还不像美国那样对人才的价值评判开放开明,中国目前奉行“唯学历是图”的宗旨,机关单位要看文凭,私企要看文凭,连个“守门员”都得要本科。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是以上诟病滋生的温床。不过文凭也大为缩水,眼科文凭贬值,教育部一干人等岂能袖手旁观。近来研究生扩展就是其一大举措,一方面缓解社会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有意在强化文凭的价值,因为没有高学历你将连门都无法进入。这一点和美国大相径庭,第一,学位有含金量,第二,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举个例子,对于学位,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一向口无遮拦,他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得甚为精彩:“我,艾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再来一点证据吧,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中国可能无法像美国那样,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若干年后中国教育将有可能萎缩,现实很明显,如果回报率很低,谁还愿意为他投资?

因此,目前为何有那么多人对中国教育进行口诛笔伐,其一中国教育成了培养人才的“专用机构”,一家独大,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几无容身之地。其二,也是更主要的一点,教育体制无法跟上。中国教育已经千疮百孔,保守诟病,即便有天大的本事都无法弥补,只能让社会去慢慢解决,慢慢消化。


 
   
文末回到高尔夫球的问题上来,我想到了CCTV—2《今晚》节目主持人高博说的一句话---“现在的大学,高学历。。。。。高尔夫球,什么高都有了,不过素质不高终究等于零”。中国教育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只可惜,估计还会有更多的人成为其牺牲品,不过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去关注中国教育将迈向何方。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