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NanShan 即时通讯 论 高手的定义和养成关键

2014年09月05日 ⁄ 综合 ⁄ 共 1615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来源:NanShan 即时通讯 论 高手的定义和养成关键

NanShan 即时通讯 认为一旦度过了初始阶段,做过了前面说的那些事情,那么一个人算是基本入行了,接下来的目标就非常简单,要在选定方向上成为高手。高手意味着专业,而在分工无限细化的年代里,专业则是生存、发展好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

1 高手的定义和养成关键

我估计如果问100个人“什么样的程序员是高手?”,那答案会有100多个。因为同一个人还可能给高手下不同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认为,在特定领域里能搞定大部分人搞不定事情的就是高手。从这样一个定义出发,我们会发现在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眼里,高手的内涵是有很大差异的。

纯技术人员更多的关注性能能不能提到极致,并发能不能处理的很好,内存溢出Bug能不能很快搞定,类库的机理熟悉不熟悉等等。而在销售人员的眼里,则在技术外还多看了些东西,比如业务流程熟不熟悉、使用性好不好、能否迅速对应变化、能否在限定工期和预算下搞定任务等。

考虑到职场和产品销售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我们这里使用后一个视角,而非是单纯的技术视角。

有几类本质上很不同的人都会被视为高手,比如说:

  • 能写出很牛的病毒的

这个不举例子,但当年读过CIH的代码,我是被其精巧给震住了。此外也许搞加密解密的也应该放在这个类别里。

  • 能把一堆3D图形放到64K

以前专门有个比赛是干这个的,64K大小的EXE能给你放10几分钟很酷的3D动画,第一次见绝对会很震惊。

  • 能迅速调试出问题所在的

内存泄露、多线程同步这类问题往往让人纠缠很久也搞不定,但就是有人能很快的解决这类问题。

  • 能仅靠几个人就架起高并发网站的

新兴Web2.0网站如:Flickr,甚至还可以包括Google,在初期往往是几个人搞起来的,这些人名声不显,但绝对是高手。

  • 能主导开发出很牛的产品的

这个上可以想想Unix和Linux的作者等。

  • 能主持大规模软件设计的

这个往往更有商业价值,我们常说的Martin Fowler应该可以算在这个类别。

  • 能把一种语言研究的特别牛的

想想各个编程语言的创建者,想想C++的大牛们。当然创建某一门语言的也可以归到这个类别里。

  • 能开辟自己方法论的

比如搞CMMI的Watts S. Humphrey

  • 能写出很牛的书的

比如:Windows平台下写了Windows核心编程的Jeffry Richard

比如:Donald Knuth

这个表应该还可以加长很多,单以大家认可这个角度来看确实高手可以从各个方面冒出来。

不管在那一方面,要想成为上面所描述的高手总是需要学习、思考、实践这些环节,这没什么可说的。但和软件相关的知识其实多如牛毛,完全不像小说里武功秘籍那么稀缺,几乎可以讲满地都是。这就使选择和集中成为难题。

软件的三个基本特征(技术更迭快、低介入门槛、多内部分野)就像铡刀一样,一旦选择出错,就会把个人的努力切的粉碎,一点价值也留不下来。而与此相对的,则是人的黄金学习时间其实并不多---不过是毕业后的10年左右的时间。

曾经有人希望自己能够从事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因此给自己买了ARM板,自己在家里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并实践相关知识,最终却因为其他的原因进入了一家做网络的公司。这个人等价于被软件的内部分野较多,而彼此间技能流动性较差这样的一个特质斩了一刀,被斩掉的倒不是ARM板,而是自己一年多的辛苦投入。这种情况下强调学的知识将来有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还有两刀在等着:如果你三年都不做这个,你今天学到的知识可能会被更迭掉了,同时由于你年纪增长了,可能也不太适合与大批新介入这个行业的人员进行竞争。

这类事情使软件行业中的成为高手这事变得复杂了。

为了在成为高手这条路上走的顺畅,事实上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要有一张全局性的地图,以便选好方向;二是要知道都有那些坑,好绕开它,免得掉进去。三是要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能坚持走下去。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明成为高手途径和方法,而这种途径和方法会因为具体目标不同而有所微调。


【上篇】
【下篇】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