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Template和JSP技术

2013年08月27日 ⁄ 综合 ⁄ 共 474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一、起源与现状:

关于TemplateJSP的起源还要追述到Web开发的远古年代,那个时候的人们用CGI来开发web应用,在一个CGI程序中写HTML标签。

在这之后世界开始朝不同的方向发展:sun公司提供了类似于CGIservlet解决方案,但是无论是CGI还是servlet都面对同一个问题:在程序里写html标签,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明智的解决方案。于sun公司1999年推出了JSP技术。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以PHPASP为代表的scriptlet页面脚本技术开始广泛应用。

不过即便如此,问题并没有结束,新的问题出现了:业务和HTML标签的混合,这个问题不仅导致页面结构的混乱,同时也使代码本身难以维护。

于是来自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MVC模式被引入开发。MVC的三个角色:Model——包含除UI的数据和行为的所有数据和行为。View是表示UI中模型的显示。任何信息的变化都由MVC中的第三个成员来处理——控制器

在之后的应用中,出现了技术的第一次飞跃:前端的显示逻辑和后端的业务逻辑分离,COM组件或EJBCORBA用于处理业务逻辑,ASPJSP以及PHP被用于前端的显示。这个就是Web开发的Model 1阶段(页面控制器模式)。

不过这个开发模式有很多问题:

1.       页面中必须写入Scriptlet调用组件以获得所必需的数据。

2.       处理显示逻辑上Scriptlet代码和HTML代码混合交错。

3.       调试困难。JSP被编译成servlet,页面上的调试信息不足以定位错误。

这一切都是因为在Model 1中并没有分离视图和控制器。完全分离视图和控制器就成了必须。这就是Model 2。它把Model 1中未解决的问题——分离对组件(业务逻辑)的调用工作,把这部分工作移植到了控制器。现在似乎完美了,不过等等,原来的控制器从页面中分离后,页面所需的数据怎么获得,谁来处理页面显示逻辑?两个办法:1. 继续利用aspphp或者jsp等机制,不过由于它们是运行在web环境下的,他们所要显示的数据(后端逻辑产生的结果)就需要通过控制器放入request流中;2. 使用新手法——模板技术,使用独立的模板技术由于脱离的web环境,会给开发测试带来相当的便利。至于页面所需数据传入一个POJO就行而不是request对象。

模板技术最先开始于PHP的世界,出现了PHPLIB TemplateFastTemplate这两位英雄。不久模板技术就被引入到java web开发世界里。目前比较流行的模板技术有:XSTLVelocityJDynamiTeTapestry等。另外因为JSP技术毕竟是目前标准,相当的系统还是利用JSP来完成页面显示逻辑部分,在Sun公司的JSTL外,各个第三方组织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Taglib,一个代表是struts tablib

二、 模板技术分析:

模板技术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个占位符动态替换技术。一个完整的模板技术需要四个元素:0. 模板语言,1. 包含模板语言的模板文件,2. 拥有动态数据的数据对象,3. 模板引擎。以下就具体讨论这四个元素。(在讨论过程中,我只列举了几个不同特点技术,其它技术或有雷同就不重复了)

1.       模板语言:

模板语言包括:变量标识和表达式语句。根据表达式的控制力不同,可以分为强控制力模板语言和弱控制力模板语言。而根据模板语言与HTML的兼容性不同,又可以分为兼容性模板语言和非兼容性模板语言。

模板语言要处理三个要点:

1. 标量标记。把变量标识插入html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使用类似html的标签;另一种是使用特殊标识,如Velocity或者JDynamiTe;第三种是扩展html标签,如tapestry。采用何种方式有着很多考虑,一个比较常见的考虑是“所见即所得”的要求。

2. 条件控制。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某物流陪送系统中,物品数低于一定值的要高亮显示。不过对于一个具体复杂显示逻辑的情况,条件控制似乎不可避免。当你把类似于<IF condition=”$count < 40”><then><span class=”highlight”>count </span></then></IF>引入,就象我们当初在ASPPHP中所做得一样,我们将不得不再一次面对scriptlet嵌入网页所遇到的问题。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得编写方式。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模板技术都使用条件控制,很多已有的应用如PHP的以及我曾见过一个基于ASP.NET的应用,当然还有JavaJDynamiTe。这样网页上没有任何逻辑,不过这样做的代价是把高亮显示的选择控制移交给编程代码。你必需做个选择。也许你也象我一样既不想在网页中使用条件控制,也不想在代码中写html标记,但是这个显示逻辑是无可逃避的(如果你不想被你的老板抄鱿鱼的话),一个可行的方法是用CSS,在编程代码中决定采用哪个css样式。特别是CSS2技术,其selector机制,可以根据html类型甚至是elementattributesapply不同的样式。

3. 迭代(循环)。在网页上显示一个数据表单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使用集合标签将不可避免,不过幸运的是,它通常很简单,而且够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HP的模板技术和JDynamiTe技术利用html的注释标签很简单的实现了它,又保持了“所见既所得”的特性。

下面是一些技术的比较:

Velocity

变量定义:用$标志

表达式语句:以#开始

强控制语言:变量赋值:#set $this = "Velocity"

            外部引用:#include ( $1 )

            条件控制:#if …. #end

非兼容语言

JDynamiTe

变量定义:用{}包装

表达式语句:写在注释格式(<!--  à)中

弱控制语言

兼容语言

XSLT

变量定义:xml标签

表达式:xsl标签

强控制语言:外部引用:importinclude

            条件控制:if  choose…when…otherwise

非兼容语言

Tapestry

采用component的形式开发。

变量定义(组件定义):在html标签中加上jwcid

表达式语句:ognl规范

兼容语言

 

2.       模板文件:

模板文件指包含了模板语言的文本文件。

模板文件由于其模板语言的兼容性导致不同结果。与HTML兼容性的模板文件只是一个资源文件,其具有良好的复用性和维护性。例如JDynamiTe的模板文件不但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复用,甚至可以和PHP程序的模板文件互用。而如velocity的非兼容模板文件,由于其事实上是一个脚本程序,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大大降低。

3.       拥有动态数据的数据对象:

模板文件包含的是静态内容,那么其所需的动态数据就需要另外提供。根据提供数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

1.       Map:利用key/value来定位。这个是最常见的技术。如velocityVelocityContext就是包含了map对象。

Example.vm

Hello from $name in the $project project.

 

Example.java

VelocityContext context = new VelocityContext();

context.put("name", "Velocity");

context.put("project", " Jakarta");

 

2.       DOM:直接操作DOM数据对象,如XSLT利用XPath技术。

3.       POJO:直接利用反射取得DTO对象,利用JavaBean机制取得数据。如Tapestry

4.       模板引擎:

模板引擎的工作分为三步:

1. 取得模板文件并确认其中的模板语言符合规范。

比如velocity,确定#if有对应得#end等。Xmlxslt的模型中,xml文件标签是否完整等。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模板引擎通常会把模板文件解析成一颗节点树(包含模板文件的静态内容节点和模板引擎所定义的特殊节点)。

2. 取得数据对象。

        该数据对象一般通过程序传递引用实现。现有的大量框架在程序底层完成,处理方式也各自不同,有两种技术分别为推技术和拉技术。推技术:controller调用set方法把动态数据注入,模板引擎通过get方法获得,典型代表:Struts;拉技术:模板引擎根据配置信息,找到与view对应的model,调用modelget方法取得数据,典型代表:Tapestry

3. 合并模板文件(静态内容)和数据对象(动态内容),并生成最终页面。

        合并的机制一般如下,模板引擎遍历这颗节点树的每一个节点,并render该节点,遇到静态内容节点按正常输入,遇到特殊节点就从数据对象中去得对应值,并执行其表达式语句(如果有的话)。

以下详细说明:

Velocity

Template template = Velocity.getTemplate("test.wm");

Context context = new VelocityContext();

context.put("foo", "bar");

context.put("customer", new Customer());

template.merge(context, writer);

当调用Velocity.getTemplate 方法时,将调用ResourceManger的对应方法。

ResourceManger先查看该模板文件是否在cache中,如果没有就去获取,生成resource对象并调用process()方法,确定该模板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在内存中生成一个Node树。

当调用template.merge()时,遍历这颗Node树,并调用每个Noderender方法。对于模板中的变量和对象Node,还将调用execute()方法,从context中取得value

   注:ResourceMangerruntime/resource包下,Noderuntime/parser/node包下

Tapestry

Tapestry比较麻烦,先介绍一下http请求的处理过程。

httprequest请求到达时。该请求被ApplicationServlet捕获,随后ApplicationServlet通过getEngine取到对应的Engine,通过该enginegetService拿到对应的service,调用其service方法执行http请求。

每个service通过RequestCycle对象的getPage方法取得Page对象,并将其设置为该Cycle对象的active Page。之后service调用renderResponse方法执行输出。

renderResponse调用pagegetResponseWriter(output)取得writer对象,并把它传给cycle.renderPage(writer)方法,该方法调用pagerenderPage方法。

Page执行renderPage时,首先判断是否有listener的请求,如果有则处理listener请求;然后调用BaseComponentTemplateLoaderprocess方法把模板文件载入并形成一个component节点树,依次执行节点的renderComponent方法。

每个component对象将通过ongl的机制取得对象属性。并把该值写入输入流。

例如:insert component

【上篇】
【下篇】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