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进行面向对象设计的6条基本原则

2013年08月11日 ⁄ 综合 ⁄ 共 754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相信凡是做了几年软件开发的程序员都会有过这样的感叹:“这个程序的耦合性太高了,根本无法修改,如果实在要扩展功能的话只能重新写过!”,“这一块代码太乱啦,我看了几天还没有搞明白!”,“新增加的这个功能,原来的那些代码我们根本用不上啊!”。。。。。。

      这样的感叹我是听得比较多,尤其是在做维护工作或者是进行版本升级的情况下最常遇见。 导致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那些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太低甚至是没有。

      那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让系统可以复用、可以扩展呢?

      我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如下几个过程和步骤:1)有切肤之痛,并痛的体验越深越好 2)有求知的欲望,愿意探索未知的东西 3)有较为深厚的编程基础,要彻底明白什么是接口、什么是抽象类 4)要深入理解OO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5)深入理解和领悟设计模式,特别是GOF的23个模式

      下面是我对什么是接口、什么是抽象类以及OO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什么是接口?

       。。。。。。

       什么是抽象类?

       。。。。。。

       OO设计原则有哪些?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或者OCP)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或者LSP)

        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或者DIP)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或者ISP)

        组合/聚集原则(Composition/Aggregation Principle或者CARP)

        迪米特法则(Lawof Demeter 或者LoD )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