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读《Borland传奇》感

2013年01月29日 ⁄ 综合 ⁄ 共 3289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读《Borland传奇》感

伟大的宝蓝公司,在中国早期的程序员中可谓是家喻户晓,但终究逃不过微软的魔掌,历史上凡是和微软竞争的公司,最后不是被微软打死,也只有被微软收购的命运了。我想说,有资格和微软竞争的公司都是伟大的,如果没有微软的存在,世界上或许会有很多的科技公司存活下来。警告未来者一句话,不到迫不得已,千万不要和微软竞争,除非你想关门大吉,或者比尔的继任者的继任者能力过低,那么请一定珍惜机会,可能这个机会就是一个千年一遇的机会。
微软有天下无敌的三大绝招,第一“打不过你,就模仿你”,第二“再打不过你就和你比流血(免费倾销)”,第三“依然打不过你就挖光你的人(高价吸引人才)”有名的lotus(莲花公司)就是死在了微软的前两招上,而Borland(宝蓝)公司则实力稍厚,连中三大绝招,虽不至于灭亡的命运,但是受伤极重。
是Turbo Pascal诞生了Borland,但是却是Object Pascal给予了Borland重生的机会。在其他的和Microsoft对抗的软件公司纷纷消失的时候,Borland却一次又一次的站了起来。Borland靠Pascal起家,通过C/C++绽放光芒,进而达到了巅峰的状态,随后又再次靠着Pascal欲火重生,Borland这个从C/C++跌倒,再通过明星工具Delphi重回战场的过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微软的挖人的招数绝对值得学习,想想微软可以把Borland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的其中之一挖走,就不难见其功底,有谁愿意放弃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转而去转向竞争对手的公司呢,当年比尔.盖茨亲自和Anders(Borland创始人之一)交谈,开出巨额年薪,高额股票以及一个开发小组和极多的资源,外加比尔.盖茨做后台,我想挖不到人都是不可能的了。在Anders加盟微软之后,看看他做了什么吧:开发出VJ++语言、Microsoft.NET的Architect、获得Microsoft Distinguish Engineer大奖、发明C#语言。
有些软件天才总是会被一些管理庸才压制很多次,比如在Borland做Linux产品时,让Chuck(天才)和Danny(天才)都投入到Linux的编码工作之中,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天才就应该去研究最新的最难攻克的技术,但却不得已要将时间浪费在码工之上,我常常想,为什么比尔.盖茨可以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软件天才,更是一个商业天才,但是往往很少有人能清楚的知道比尔.盖茨的商业才能(比如捆绑销售、从销售的软件中提成、纯卖软件...都是比尔的发明),否则以美国软件天才的数量,比比尔.盖茨更善于编程的大有人在,却从没有人能取得比尔的成就,这就是因为他们仅仅是软件天才,对企业的管理却不甚精通,有时候还不得不被一些平庸的管理人才压制,而比尔却可以把他在技术上最新的想法或者最奇妙的想法,通过他的管理水平和权力来进行资源以及资金的支持,并最终实现出来,得以面向全世界。可能很多人都把盖茨想的简单了,至少比他本人的真实能力要简单的多了,单单一个盖茨.梅琳达(盖茨夫人)基金就够所有人喝一壶的了,众所周知,美国的遗产税高的吓人(人家仅仅是遗产税高,其他的税收比中国低多了,我觉得美国应该叫美利坚共产主义共和国,中国应该叫中国政府资本主义专制国),各种税加起来应该不低于遗产的50%,也就是说你留给你的儿子100亿,但是有50亿会被政府征收,盖茨这么多的资产肯定不会以这种方式给他的孩子,否则一半就没了,所以盖茨搞了一个基金,该基金可以定期拨一笔钱给他的孩子(至于是每月几百万还是几千万,这要看盖茨怎么想了),另外该基金的本金基本上是不会动的,每年都把它的利息或者投资盈余拿出来搞公益事业、慈善捐款、医疗救助等等,该基金还可以接受世界捐款,大家想想五六百亿的美元(以后还不止这个数目)可以投资多少项目啊,债券、国债、股票、基金(当然你也可以投其他人的基金,比如李嘉诚也有基金)等等,只要拿出它盈余的一部分就可以来做这么多的慈善事业,可以说盖茨不仅获得了好的名声,赢得了慈善家的美誉,也把钱留给了他的后代,因为只要该基金存在,他的后代就可以拿钱,另外免去了遗产税,外加可以接受其他人捐款(比如巴菲特就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捐给了盖茨基金等等),顺便提一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是世界上最贵的,据说每股达几十万美元。可以说是一箭多雕啊,所以我只想说盖茨的才智远远超过了你的想象。
Danny(上文提到的软件天才)离开Linux是Linux的损失,这些和Danny争吵的Linux程序员不知道他们在Linux上损失了一位天才。有时,我常常想一些庸才不就是不断的攻击天才吗?就像胡雪岩说的“不招人忌是庸才,招人非议的却有可能是人才”。虽然微软并不是一家品行端正的公司(微软向来遵循慢人一步,后发制人的策略),在硅谷并不讨人的欢心,就像当年狙击网景公司的Netscape浏览器一样,微软凭借免费捆绑IE将网景打的一败涂地,但是微软的策略让我想到了柳传志的企业航母战略,当年联想公司有“柳倪之争”,倪是指倪光南,当年联想汉卡的发明人,甚至惊动了国务院总理,因为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所以他想联想能够有自己的核心CPU和技术,但是柳传志则认为联想应该走贸工技(做外贸、代工、科技研发)的路子,就是先把企业做大了,之后以大量的资金盈余来支撑技术研发,即使面对竞争,也会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就像在赌博中和别人对垒一样,你的对手已经输的十之八九,这时候希望凭借最后一局来达到咸鱼翻身的目的,那么你只要做的和他一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他赢了,那么你下的注和他一样,你也赢了,反之他输了,你也输了,但是这时候,他输不起,你却输得起,总之他永远赢不了你。所以当年的柳传志就是这个想法,面对小企业竞争时,击败他们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柳传志也是我最钦佩的企业家之一,另外一个是任正非(大名鼎鼎的华为的冬天一文的作者)。虽然倪光南的想法很好,但是以我看来,如果当年联想由倪光南执掌帅印,未必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本人于11年7月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大讲堂见到了倪光南,印象很好,典型的技术人才,头发花白,讲话直达重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一直都关注着最新的科技发展,并且表达了对中国软件产业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的期望),在这里谢谢倪老,一直不忘对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的关注。
当我们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来审视一个企业的成长时,会发现尽管竞争很残酷,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企业的领航人往往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犯下致命的错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无法挽回的,比如当年的Borland在桌面数据库上的失败,在Borland做数据库时候,Oracle还不知道在哪里呢(Oracle中国人称甲骨文,如今世界最大的数据库厂商,其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一个退学生,毕生以微软为敌,以比尔.盖茨为超越之目标)?而这或许就是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最大的区别,美国是完全职业经理人制度,一个好的CEO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同样一个差的CEO也可以给一个企业致命一击,而中国一般情况下都是创始人执掌企业,发展的好的话,可以执掌几十年,发展不好的话,直接倒闭,甚至到了第一代创始人离世之后,可能接班的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我只能说这两种制度各有利弊,但总的来说,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肯定比中国的家族制要优越的多。这也就造就了美国有数百年历史的企业,以美国短短的建国史,就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美国首席帝国财团当推高盛和摩根(这里我推荐两本书《摩根财团》、《高盛帝国》),其他的比如花旗、富国、AIG、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大通和斯坦利本是一家,但是因为它太强大了,被美国政府强制分拆)、美林银行、凯雷资本等等美国诸多企业帝国都值得研究。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帝国你研究透了,都足以让你出人头地。
未来的软件趋势是走向软件和系统整合,这代表着软件人员必须知道的更多,掌握更多的技术才能顺利迎接未来的挑战。唯有掌握每一个独立的软件技术,软件人员才可能有能力拥有系统整合的能力。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