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时差二十分钟——村长老迈的上海游记(之三)

2013年10月04日 ⁄ 综合 ⁄ 共 182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二)——饼子堂的来历1
        我这次去上海,MM和同学都没见到,倒是见了不少饼子堂的兄弟。估计有不少常上论坛的兄弟经常见到“饼子“这个词,却不知道什么含义,这里就给大家一个全面、权威的解释,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算是为推广我的家乡话——大连话做一点贡献:-)。
        我前面说过,我有一个交朋友的本事。自从改行搞了计算机特别是接触了网络之后,我把这项本事用到了QQ和CSDN上,于是就交了不少朋友,我后来建了一个QQ群,把我认识的技术好手全部拉到里面,开始群的名字叫”C/C++值班室“,因为刚开始我的本意是利用大家的力量,轮流合作到论坛上为朋友们解答问题,这样可以 使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机会,并且把压力分散,不至于让某些特别热心的兄弟累着。
        不去论坛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在群里讨论技术问题,由于我拉了一个VC版的斑竹快乐鹦鹉--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鸟人,也是这个非技术区的小斑竹——经常对我”不敬“,和我斗嘴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在气势上压倒他,树立村长我的权威,每次讨论如果我的结果是对了,我就用我们大连土话喊他一声:“饼子!”
       饼子在东北话里实际是“饼锤”,就是形容一个人弱智、无能的意思。比如说如果大连足球队把哪个队赢了,而且赢的很轻松,那这个弱队就是“饼子”。在大连人民体育场现场看过球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每次大连队主场比赛,当广播员播送客队出场名单的时候,每喊出一个,球迷们就会喊一声:“XXX,饼子!”就象北京队对哪个队的队员都喊:“傻X“一样,不过我们喊的比他们文明就是了。
(二)——饼子堂的来历2
        由于我和鸟人在群里互称饼子,时间一长,竟形成了风气,大家互相都喊起了饼子——当然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叫起来亲切而已,就象我们东北人,两个人的关系如果特别亲密的时候,见面都会互相先骂两句再说正事一样。
         既然大家都喜欢当饼子,我于是干脆把群名由原来比较严肃的“c/c++值班室”改成了“c/c++饼子堂”,以满足大家的要求。这样改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虽然我们在某些初学者的眼里可能是所谓的高手,但是在真正的高手面前,我们还是饼子一个,依然有许多要去学习、钻研的东西。把群名改成饼子堂,可以提醒大家不要骄傲,再一个按照农村的说法,“贱名活百岁”,给小孩子起个狗剩、二毛之类的小名,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同理,也根据实践证明,群名改了以后,队伍不断壮大,论坛上的现役好手几乎全被我拉进了饼子堂,CSDN的c/c++版块的所有斑竹基本上都在这个群里,坛子里的事情在群里就可以得到解决。
        成立饼子堂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人多力量大,C/C++论坛也被人踢过场子,但是由于饼子们的努力,最后都是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而且闲的无聊的时候,我还带领这帮家伙去JAVA版捣过乱,发了一个“一周精通java”的起哄贴,在大家的协作下把这个帖子顶到了1300多个回复,把java版的人气的吐血——他们每天早上上java版的时候,第一个帖子肯定就是我们的踢场贴。最后JAVA的某个大版主“恼羞成怒”,删了我的帖子而了事。不过“不打不相识”,现在java的斑竹群也成了我们的友军,这倒是我没意料到的事情。

(二)——饼子堂的来历3
        饼子堂目前有快200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三教九流,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有以前搞文学的、有学自动化的、以前学化工的,甚至还有学医的,当兵的,当民办教师的,估计大学里你能想到的专业,这里总有一个人接触过。不过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研究计算机技术。不是把他当成挣钱的工具,而是确确实实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愿意为之奋斗终生。
        饼子们的毕业院校和学历也是从初中毕业到硕博连读,什么样的都有。当然,这里没有学历歧视一说,我一向认为。学校是靠学生出名的,而学生不是靠学校出名的。讨论技术问题的时候,就是一个原则——“凭实力作证,用事实说话”。谁说的有道理,合乎实际情况,就听谁的,与学历、学校名气什么的一概无关。
    饼子们的老家也是天南海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概了除了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基本上都有饼子堂的人。真象老话说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了。我大致统计了一下,以上海、西安、成都三处的饼子最多,这也是我上海之行的一个原因。我喜欢热闹,到了新地方如果没多少朋友可认识,那就太没意思了。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