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雷锋网专访LBS观景台联合创始人董焘

2013年02月16日 ⁄ 综合 ⁄ 共 612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文章目录

2011年移动互联网无疑是整个IT界最热门的话题,没有之一,而移动互联网中最热门的词莫过于LBSNFCAR等,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专注和聚焦在这一领域的诸多垂直媒体,而在LBS这个主题上,人们第一个会想到的无疑是LBS观景台。

该网站是几位爱好者的业余作品,但已经在业界有着不小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在此对LBS观景台联合创始人董焘做了一次专访。

一、首先向雷锋网的读者介绍一下你自己,目前从事什么职业,在哪家公司?身高,年龄,体重,三维多少,婚否…….(开玩笑的)团队成员都有哪些?

1.    我在玩转四方,我很喜欢做社交应用。已结婚,没有想象空间了,但是我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岩,他负责更新和维护观景台,07年我们就是同事。他每天更新大量新闻,非常认真,也是最有创意最不安分的一个。他刚去了百度有啊,在帮助百度有啊进行LBS方面的探索,单身,大家可以在LBS观景台微博私信上找到他。

2.      还有Daini,她负责我们上海的一切落地,是个漂亮的海归,从加拿大留学多年回来,拿了加拿大国籍还愿意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支援祖国建设,这是白求恩精神;还有我们的关思铭,香港女孩,精通英语,普通话和广东话,还可以讲法语和西班牙语;还有吴小璇,北大的高材生,加拿大国籍,她是那种让每个男孩子都会着迷的那种类型的女孩。正是他们的加入,让我们有了广阔的视野。

3.      虽然我一再强调LBS的本土化基因。但是,强调本土不意味着排外,恰恰是因为你知道了外面的玩法,才有了本地化的思考。

4.      当然,如果你想对行业有所判断,一定也少不了真正做产品的一线伙伴,包括在北京街旁做用户界面设计师的陈小林;还有陌陌的吴方茹;腾讯搜搜的钱晶;广州朋游风景的郑荣锋;曾民生,是APP市场方面的好手,铺渠道,搞推广,都能拿得起来;我们还有个美女韩璐来自工商银行的相关项目,因为诸多原因她一直不愿意暴露自己。

5.      我们的团队里还有一些很偏学术的队员,比如计算机研究生徐飞,他在哈工大学计算机学了六年,技术水平很高很全面;还有高洁,目前在香港深造硕士;他们有良好的学术和广阔的视野。要知道,做多大的事情,你就要有多大的思想根基。即使算不上“大本大源”,也要有一定的理论根基,这样你抗击打的能力才强大,这样你才活的长久。

6.      经纬创投的丛真大哥,这是导师型的重量人物。

还有我就不一一点名了,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这么激情澎湃的年代,一辈子碰不到几次,不留下点什么东西在这世上,不觉得可惜么?我希望我能够帮助到大家、集中大家的力量、实现大家的梦想,让大家各取所需,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  你们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想法来做的LBS观景台?

1.      就是因为兴趣,大家觉得好玩。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在召唤我们,谁愿意错过这样的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呢?

2.      那时候张岩在开心网做sns的营销策划方面工作。他对新事物很有吸收能力,也很极客,平时就爱玩wordpress,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小博客。当时张岩不但搭建了WP的博客,还通过微博来传播这个博客。

当我在2010年3月运营商的春季营销结束之后,所有人都认为,我们虽然上了3G,却还在卖2G的业务。3G时代虽然开始了,却缺乏杀手级的应用,而当我拿着谷歌地图说LBS这东西一定能改变中国商业的格局。大家并不能理解,幸好张岩是个敏锐的人,不但愿意被我的话忽悠,还真正的快速的推进了事情的发展,这才有了今天的LBS观景台。

后来daini的加入,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却帮助我们进入到了上海这样一个重要的城市。她有着强大的工作能力和个人魅力。要知道,信仰和喜欢,对于一个小团队来说,是多麽的重要。她不但帮助我们扩大了在上海的影响,还无怨无悔的承担了大量工作。

3.   一路上有很多周围的朋友给我们很多建议,特别是很多行业前辈的指导,还有我们的用户,是他们的需求拖着我们走,带着我们向前。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们不断的改进自己。你知道的,有时候你做一件事情,一开始只是冲动或者尝试,后来你就会被这件事情所驾驭,被附加了责任感,你就没法停下来。我要感谢大家,正是大家的加入,才让我们普通的生活变得如此奇妙。

 

三、网站文章抓取的原则是什么?

1.     毋庸置疑,LBS作为我们的主题,肯定会是我们首选的内容。

2.     一方面我们聚焦在LBS的应用和创新方面,另一方面,LBS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标配已经深入到了方方面面,这种行业趋势导致我们的内容也有扩大化的倾向。这也许不是我们最想要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与幻想,很深入在LBS这个点上,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广。不要做太多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战线太长会把我们拖死。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只有小而简单的东西,活下来。

 

四、看到也有不少原创文章,原创文章都有哪些来源?

1.    daini写应用,董焘写评论。

2.   首先,有网友投稿。

科技博客作为媒体,受众都是质量很高的行业精英、对于LBS这样一个高度细分的领域,它更是如此。我肯定不是优秀的人,但是我们有比我聪明百倍的用户,他们有大量的行业信息和真知灼见。

3.    其次,科技博客作为一个产品,就应该是2•0的。

也许在早期有一段依靠自我采编自我运营的阶段,但集中采编过后,最终只有依靠你的用户、依靠UGC,才能走的长远,这是科技发展的民主趋势、也是人类社会的民主趋势,这样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个几十年一百年。

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把科技博客做成少数人的神坛,要把这东西做成一个有自我纠错自我生长能力的产品,摆脱博客对少数人的依赖和束缚、这才是一个科技博客应该做的事情。我在最近在雷锋网的一篇文章中也看到了一个类似的话题,我很赞同里面的话,也认真的想了。

4.    但是这样的路程要一步步走,不能一放就乱,也不能一抓就死。要有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做对的事情,也要把事情做对。把握节奏。一点一点进化,不但要把产品由集中的1.0转化为依靠UGC的2.0 。也要把团队管理由个人魅力型管理,转变成,依附在产品结构上的,规范化的管理。把这东西变成一个有内生机制,能自我生长,自我调节的现代化企业,变成一个有生命,有灵魂的公司。当然,现在说这个的确有些早。要走到这一步,需要一个比我优秀,比我有经验的人来完成。

 

五、 说到LBS,不得不提4SQ,4SQ在国外已经很火,为何国内的街旁,冒泡等与之相比,还是要差那么一截?

1.    首先,不是这些公司和4SQ相差很多,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或者移动互联网行业与美国相差很多。

这些差距从美国做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战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我们国家,所有资源都在国家手里。而我们的国家刚刚完成面向市场的经济转型,政治转型还任重道远。所以在早期没有大量的战略资源投入,所以大河无水小河干,所有公司都要从头做起,还要与政府博弈,”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是一句很有中国特色的话)"。这样自然出不了4SQ。但是我们国家一贯的管理思路是,先放再收。先让大家折腾,看着差不多了,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其次,4SQ是站在谷歌、facebook这样的大公司的基础上的,他们通过开放平台创造了一个建设的行业基础,他们是在竞争中共生的。

这样的大公司需要培养一个适合自己也适合别人的生态圈,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所以,这是一个“大公司造势、小公司借势”的关系。4SQ一出生就有了谷歌地图可以用,就可以导入facebook的好友关系。而目前国内的企业他们刚刚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还远远没到发展到那一步,还没吃到肉呢。他们在最苦的时候没人过来拉一把,人家刚过的好一点你就想去分享成功也不现实。所以小公司的起点也很低,数据要自己搜集、用户要一点点积累。而企业的竞争也总是跑马圈地占山为王,然后江山易主,历史重复。

3.      当然也不能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把自己的全部责任都推卸出去。我们自己肯定也有问题。比如:

A.     太崇拜模式。

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件很简单但是很实用事情,本来很受用户喜欢。为了能在资本市场上更容易被理解,我们不得不给自己套上什么“模式”,有了这个模式,就好像跨上了名牌手包。你变得时尚了,进入了某个圈子。有前瞻性了,在顺应着某种潮流。也符号化了,更容易被行业和资本理解。最后我们把自己困在商业模式里面出不来。说着说着,别人没信,自己信了。我说的自己信了,是说自己的整个团队也以为自己在走着某种模式的路线:于是,PM带着产品向那个方向演进、商务人员推动资源向那个方向倾斜、公关人员向媒体传达着那个方向的愿景。最后,整个团队走错了方向,掉坑里了。而且有的VC,其实在其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外有的模式,他们就认同,国外没有的东西,就看不懂。如果你是在做资本运作,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有的时候,也会添油加醋,影响团队的思路。

B.     脱离用户。

我们真实的用户一般不会懂咱们今天说的这些话,对他们来说,今天的话又繁琐又无聊。他只需要解决问题。做事情要有大本大源,也要有权宜之计。连广电总局这么大的范儿都要提倡”走转改“,但是在LBS这么接地气的东西,兄弟们天天趴网上看英文报道,站在会议室对国外产品如数家珍、蹲在办公格子里构思伟大的产品,但是却不了解你身边的用户到底怎么想的。不知道谁在使用自己的产品,从来不曾来到真实的场景中,一直用自我体验代替用户体验。这是普遍现象,是在互联网上做虚拟产品开发留下的习惯,不是指某些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中,每个用户都处在真实的场景中,好产品坏产品一用便知,玩噱头、搞“创意“是忽悠不住的。这些体验真的需要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要贯彻”走转改“才能贴近群众,才能把握主旋律。

 

六、 如何看待纯粹的签到“checkin”在未来的发展?

1.     为了Checkin而Checkin的发展路线的确是不断式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会有这样那样的试错,也要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这都是很正常的。坚持是英雄、识时务是俊杰。拿得起也要放得下。都是好样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逻辑,中国经济有中国经济自己的发展方式。很高兴我们在一开始就发现完全照搬照抄美国的模式,的确是水土不服,很多公司我发现都转型了,这是好事情。这些公司会强大起来的,只是需要钞票、耐心和时间。只要能找到办法活下去,保存实力,一定会找到适合我们的方法。

2.      LBS是技术模式,不是商业模式。

LBS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纬度,让我们用新的逻辑方式来组织信息。之前我们的信息都是一通过时间轴、关键字或者社交关系等逻辑方式来组织的,但是腾讯微信、MSN四方这样的产品,一开始就没打算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先把产品做的四平八稳,继承用户。然后再通过LBS丰富用户的体验,拓展用户。我个人挺喜欢这样的模式的。“有的产品是打动用户,有的产品是打倒用户”,这两者没什么孰好孰坏,这只是你对自己产品商业逻辑的选择问题。但是我喜欢前者。我认为腾讯微信、MSN四方就是这样的产品,

 

七、 看到LBS观景台也有线下活动,你们的线下活动的频率是多久?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1.   我们这里做的不是很正规,很随意的,我们都是兼职,谁有时间,就针对当前的热点办一场活动。但是如果我们觉得实在出现了一些大的趋势不吐不快,我们会想办法做一场活动。

 

八、 对LBS观景台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预期?是否有想过全职来打理LBS观景台?有竞争对手么?如果有的话,都是谁?如何看待你们之间的竞争?

1.      没有全职的打算。原因有三个:

A.     我们现在这样很开心,太早商业化会破坏我们这个文化。这是我们的纽带和基础。破坏了就会毁掉我们。何况即使想商业化,也赚不了多少钱。何苦呢?当然如果有好的盈利,我当然希望第一时间跟我的团队们分享。因为,只有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B.     你看我刚才介绍的这些团队人员,他们很贵的,我要花多少钱才能养活他们啊!而且,哪怕最优秀的人,好想法也不是天天都有。但是大家有了好想法,就会热烈的讨论。有些东西是优势,但是做不好就是劣势。

C.     在中国,媒体有媒体固定的盈利模式,现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处在自由竞争阶段,我们这种媒体是没有办法赚大钱的。但是过了两三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到了寡头竞争或者垄断竞争阶段,企业也有钱了,市场规范了、蛋糕也做大了,那个时候广告、公关、调研的需求也出来了,我们就能有盈利的想象空间了。现阶段我们还是媒体,不能太早透支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的众多创业者更需要支持和帮助。我们要跟着整个行业共同成长,才是长久之计。但是,这要基于集体的选择,看商业客户是否觉得我们有价值,看我们的团队大家愿意不愿意我们向这个方面演进,我愿意把各种选项摆在大家面前让大家选择,但是作出选择也要承担结果。

2.      LBS观景台没有资格谈竞争,因为我们太业余、太小、太弱了。所有人都比我们强,我们也没能力和任何人竞争,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跟我们竞争。中国市场这么大,大家也没有时间来和我们这么一个小小的"学生社团"竞争。我们也没能力抢客户、抢新闻。大家想向我争什么要什么,我直接给你就是了。我们很珍惜现在这种状态,我们可以自己玩的很开心而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和外界的压力。当然这样的心态也许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但是这是适合我们的价值观

3.      但是对与我们产品和团队的发展,我在上面的问题中提到了。我们要把产品和团队都建立良好的机制,可以自我生长、自我调节、自我进化。

 

九、  如何看待LBS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地位?HTML5的兴起对未来LBS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

1.      刚才我提到了,LBS已经成为标配。玩转四方的高视说,LBS还有90%的想象空间,我很相信这句话。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LBS只是一个技术,他不是商业模式。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把潜力估量的大一点,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2.      HTML5的兴起对未来LBS的发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其实更多的取决于巨头和媒体们的推动。HTML5可以实现更低的开发与维护成本、也更省电、更容易升级、更丰富了交互方式也更省流量。这是一个跟APP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所以这其实需要巨头之间的博弈、也需要既得利益群体去选择和取舍。不过,在传播心理学中,“预言是能够自我实现的”如果每个开发者和用户都认为HTML5能够产生某种改变,那么,它就真的会发生这样的改变。所以,在这里,科技博客的就会有他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他可以帮助大公司造势,也可以帮助小公司借势。可以真的发挥一些作用,让预言实现。

 

十、做LBS观景台的过程中都有遇到哪些困难?都是如何解决的?

主要是没有时间和没有钱,我们解决的办法就只有多付出。真的感谢我在前文中介绍的团队成员。失去了他们,真不知道我们要到那里才能找到这么好的人。

 

十一、   总结一下做LBS观景台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

感谢张岩、感谢Daini,感谢我们的团队!希望我能尽快回报大家,让大家能有所收获,是你们让我们变得不普通。


benimaru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