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深度剖析“考研现象”

2014年09月05日 ⁄ 综合 ⁄ 共 220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深度剖析“考研现象”

   
文/飞天含雪
 
   
前期新浪引用了笔者的三篇关于考研和中国教育的文章,笔者不甚荣幸之余又有很多遗憾,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感觉很多人还是很懵懂,对考研问题认识不透彻,不管自己是否适合都一意孤行的执着考研,当然,笔者并非反对所有人考研,但是,笔者敢肯定,对大多数人而言,考研究并非其初衷,以某些人的话来说“要是能找到好工作谁去考研”,“在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研究生除了文凭其实什么也得不到”……
笔者很纳闷儿,因为这样将直接导致了他们成为中国教育的“牺牲品”,难道这么多人都甘当其“牺牲品”么?
 
   
从一些网友的反应看来,对考研的定位和考研利弊以及考研所能带来的长远价值还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譬如有的网友认为考研就等同于第二次高考,两者没有什么差异;也有的认为研究生好歹是个学历,是个文凭,“文凭用时方知少”,有了他将终身受益;也有的网友认为,笔者对考研的利弊权衡不到位,对考研“附加值”和“机会成本”的分析更为荒谬。对此,笔者除了感到遗憾之外,也感到有些自然,因为从目前的表象看来,确实有一种“非研究生不能就业”的演变趋势,但如果从深层次来看,并非如此。
 
   
中国教育目前过热,以致呈现出“产业化”发展取向。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是“价值规律”和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在起着作用,亦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结果,而且不只是教育,包括房地产,互联网等“传统”行业也都伴随这这种“高烧”症状。从社会学角度上来讲,中国教育的过热,则反映出中国的大学生对未来对社会普遍缺乏信心,当然,其中伴随着当代大学生半生不熟的心理以及老生常谈的“从众”心理等,这种情况长久演变下去将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自杀等社会问题。
 
   
笔者并不否认会到“全社会无本科生容身之处”的那一天,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离这样现象的实现还遥遥无期,至少笔者不会遭遇。中国教育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产业化初期,在这一阶段,国家还没有大面积实行扩招,因此本科生就业形势良好,在社会上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都很好,而同时研究生的素质也过硬,数量也不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很好,该阶段为教育极度膨胀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第二阶段,教育产业化中期,在这一阶段,国家已大张旗鼓的在搞“教育产业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都大为增长,本科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而研究生在此时颇为吃香,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人“弃就业投考研”,同时,伴随着扩招的继续,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素质都大为下滑。这个阶段为“两难阶段”-----本科生就业难,研究生虽当时看来就业偏好,但是三年以后呢?因此不少人在两者之间徘徊不定,难以抉择。第三阶段,为教育产业化后期,这一阶段,本科生将在就业上完全处于劣势,很多用人单位将会打着“非研究生不要”的旗号,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让本科生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不仅如此,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本科生充当专科生,研究生充当本科生。同时,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在试图通过相关政策控制研究生的数量以保证研究生的质量,以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后两个阶段的“研究生”都会成为教育产业化的牺牲品,因为教育质量在下滑,文凭在贬值。笔者之前笔者曾有幸拜读水木周平的一篇《预言中国(四)文凭二十年内成废纸!》,感觉虽然有些过,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但事实胜于雄辩,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的确有此发展倾向。学历虽为特殊的经济产物,但也必将服从于传统的“价值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因此文凭变废纸并非无稽之谈。可悲的是,到了文凭变废纸的一天,还会有不少人为这张无用的废纸而焦头烂额,处心积虑。越没有用处的东西大家越求之不得,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乐此不彼。这更是中国教育“畸形产业化”发展的怪现状。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教育部某官员对“教育产业化”的“经典”诠释。大致内容如下: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把教育搞得像“买衣服”一样,有钱有能者买高档的,无钱无能者买抵挡的。其实,目前的教育又何尝不如他所说,教育方和被教育方已俨然成为一种卖方于买方的关系,此种情况不加遏制,最终的受害者仍将为广大的“莘莘学子”,更不利于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教育产业化的第二阶段,考研问题更应该三思而后行,对于一些文史类专业而言,没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只得考研,因为他们的专业性质就决定了他们成为中国教育的“牺牲品”。而对于IT类专业而言,笔者平心而论,目前看来,恐怕还是不考研的好。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