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谈理论知识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的作用

2012年06月29日 ⁄ 综合 ⁄ 共 2128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今天上操作系统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ACM程序设计大赛只是学院派的一些老头子吃饱了没事做组织的活动,作为一个本科生,要想找份好工作,还是得认真学会Win32编程,熟练掌握各Win32API”。对于这一观点,我持否定态度,作为一个ACMer,确切地说,我很愤怒。也许在高三时期,我会很赞同这一观点,因为那时自己年幼无知, 年轻气盛,认为一个人没必要静下心来搞理论研究,只要不断地这实践中提升自己就可以了。因此,那时特别崇拜“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觉得那样的人才算人才,而那些在学校只会搞理论研究的人一无是处。

但是,在学校ACM实验室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在看过了那些图灵奖获得者身后的故事后,也在经历了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一次次失败后,我开始不再那么想了。

我承认,老师所说的 win32 API很重要,但是我并不赞同老师所说的:“如果一个学生毕业后是打算就业的话,就别去管搞研究的事情了”。我认为学习、思考是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是我的理念。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起指导作用,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过深的理论知识,那么他的成就很快就会达到瓶颈。正如“关系数据库之父”科德那样,起初在IBM身居要职,事业有成,但是他感觉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在技术领域发展,于是在年届四旬之时重返校园,继续充电,最后大放异彩。

现在的软件开发已经越来越快捷,因为开发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的类库可以供我们直接调用,但是不管怎么样,基础知识学习还是不能放松,理论知识的作用不能忽视。

高中时期,我曾经迷恋过黑客技术一段时间,觉得用一些黑客工具盗下QQ号,传下木马很酷,但是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我用的都是别人的工具,其实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为只要别人有了那些黑客工具,再看下教程,别人也能很快掌握。于是,我决定放弃做个脚本小子,开始自学VB,立志要自己开发工具。刚接触VB时,觉得VB很有意思,随便摆放几个控件,写上几段代码,就能完成一个小程序。

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C语言,我才知道,原来原来还有这种靠黑白提示符引导运行的程序,一开始感觉很不适应,觉得这样的黑白提示符程序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没人愿意使用界面如此不友好的程序。庆幸的是学校在我们这一届的时候引进了OJ判题系统,我们C语言的实验课就是在上面做练习,因为虚荣心作怪,特别喜欢自己的名字在OJ系统上考前,所有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去练习。而兴趣与能力有时候是相辅相成的,当自己通过努力,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自己对C语言也越来越有兴趣了,我觉得我更喜欢C语言这种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创造的感觉。

回顾两年多的大学生活,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人想要成功是要有底蕴的。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而通过准备ACM程序设计大赛,我们ACM实验室的学员不断地学习算法,练习写程序,为我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可以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在ACM实验室的日子里,也让我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例如一个程序没有写完就不吃饭,不睡觉。所有,我认为在为ACM程序设计大赛准备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激情。

因为自己一直很崇拜解放前时期的毛 泽东,曾经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毛 泽东既没有上过军事学院,也没报考公务员,学的专业本来只能做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但是为什么他能够领导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上独立自主的幸福之路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原来是他站在了一定的高度,学透了科学的科学——哲学,深刻理解了马列主义,从而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的走向。哲学,马列主义这些理论知识不能打跑敌人,但是谁敢说它们没有用呢。

因此,一个本科生即使不考研,也绝不能放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放弃对一些难题的思考,更不能放弃那种研究的兴趣。只不过相对于那些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研究生而言,有工作的本科生会更辛苦一点,因为既要处理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又要挤时间进行科学研究。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国80后创业者,集体沦陷?名大于实,赌徒心态》,看完之后,感触良多。我在想,在中国13亿 人口中,为什么就既缺少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影响世界的商业大亨,也匮乏图灵、狄克斯特拉那样的学术巨人呢?想了很久,最后,我觉得是:中国人太浮躁 了,不管是在商业届还是在学术届。从中国的网游市场就可以看出中国商业届的浮躁,只改改剧情,人物、模型都不改变,一个个网络游戏就匆匆上市,整个中国网络游戏格调千篇一律,与美国暴雪公司的游戏一比,完全没有竞争力。从中国现在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精神面貌就可以看出中国学术届的浮躁。当一个人考研 而目的却不是搞研究,而是逃避就业压力,你难道还能期待他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吗?当商业与学术界的围墙被推倒,当外界的酒绿灯红走进了校园,当一个个学者已经开始守不住孤独,耐不住寂寞,失败了就找千万种理由,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成就就到处炫耀时,我们期待的中国国产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又能在何时 才能出现呢?

老师要我们针对岗位需求,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术是对的,但是要我们放弃对那些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并不可取,一棍子打死地说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没用就更不负责任。中国要想在IT届真正强大,需要的不仅仅是代码工人,而是架构师。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