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浪潮之巅第十章 —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2012年01月29日 ⁄ 综合 ⁄ 共 2265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转自:http://www.google.com.hk/ggblog/googlechinablog/2008/07/blog-post_7251.html

 

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道“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 类的命运。”

“在人类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节选自“三联版”舒昌善译本)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一个科技工业史上群星闪耀的时代。在以前 AT&T 和 IBM 的时代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发生的事,可能在这十年里一下就发生并结束了。在这个大时代,有很多公司原本有可能成为信息工业的王者,但是却最终与机会失之交臂。这些公司,不论当初多么辉煌,当它开始走下坡路时,被人遗忘的速度比它衰落的速度更快。今天,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失落或者已经消失的争霸者,毕竟他们曾经在信息产业呼风唤雨过。这里,我们将介绍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Novell 公司、网景(Netscape)公司和 Real Networks 公司。其中关于太阳公司的篇幅最长,因为它相对的影响力最大。网景公司的知名度曾经也很大,但是由于它和微软的浏览器之争的历史已广为人知,我们只是简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重点探讨一下它是否存在胜出微软的可能。Novell 公司和 Real Networks 公司的名气要小些,但是它们的的确确有过成为IT行业巨头的可能性和机遇,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和命运失之交臂。

第一节 太阳公司 (Sun Microsystems)

1.1 昔日的辉煌

从斯坦福大学孵化出的高科技公司首推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它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直接与中国政府开展技术合作的计算机公司。在 2001 年的高峰期,太阳公司在全球拥有五万雇员,市值超过两千亿美元,不仅是它今天市值的三十多倍,而且远远超过今天市值排名第二的 Google 的一千七百亿美元、和排名第三的 IBM 的一千六百亿美元。它的办公面积超过五十个足球场(四十五万平方米),并且还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中。太阳公司不仅打败了包括 IBM 在内的全部工作站(Work Station)和小型机(Mini Computer)公司,而且依靠它的 Solaris(一种Unix)和风靡世界的 Java 程序语言,成为在操作系统上最有可能挑战微软的公司。太阳公司不乏能人,它不仅为 Google 培养了 CEO 埃里克.施密特和首任工程部副总裁韦恩.罗森(Wayne Rosen),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今天 Google 工程部门的基础。

但是,今天的太阳公司,不仅人数规模、市场股值、办公面积远不能和当年相比(能人都走了,办公楼也卖了,股票一落千丈),而且彻底退出了 IT 领域霸主之争。太阳公司从 1982 年成立到 2000 年达到顶峰用了近二十年时间,而走下坡路只用了一年,足以令经营者为戒。

太阳公司名称的由来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是斯坦福大学校园网(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当安迪.贝克托森 Andy Bechtolsheim (我们以后介绍 Google 时还会提到他)还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时,他设计出一种“三个百万”的小型图形计算机,称作图形工作站(Graphic Work Station)。这“三个百万”是指每秒一百万次的运算速度(现在微机的万分之一)、一百万字节的内存(今天 PC 的千分之一)和一百万象素的图形显示器(比今天的微机显示器低、比手机高)。但是,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了。贝克托森采用了摩托罗拉 68000 处理器,并用了一种当时很先进的内存管理器芯片来支持虚拟内存。和一般微机不同,网络功能是其必选项。贝克托森开发出原型机 Sun-1 后,便于 1982 年和斯科特.马可尼里(Scott McNealy)等斯坦福毕业生从学校出来创办了太阳公司。马可尼里担任了公司的 CEO,直到两年前退休。半年后,公司便盈利了。这是我知道的最快实现盈利的科技公司。四年后的 1986 年,太阳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的股票代号是 SUNW,即太阳工作站的缩写,而不是今天的 JAVA。

太阳工作站早期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中央处理器。1985 年,太阳公司研制出自己的 SPARC 减指指令(RISC)处理器,将工组站性能提高了一大截,并且保证了工作站在对 DEC 和 HP 小型机的竞争中最终胜出。在九十年代前很长的时间里,太阳公司的竞争对手是小型机公司和 SGI 等图形工作站公司,虽然在具体的商业竞争中,太阳和 DEC 等公司互有胜负,但是太阳总的来讲是无往不利。太阳公司的胜利,实际上是基于 Unix 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系统对传统集中式中小型机(以DEC、HP 为代表)和终端系统的胜利。前者淘汰后者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太阳公司远没有当年 AT&T 和 IBM 那样的好运气,后者一个主流产品可以销售十几年。而太阳公司崛起的时候正是信息革命的大时代,一切技术革命的周期都被大大地缩短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机的发展,基于微机的网络系统占领了中小企业很大的市场。虽然早在 80 年代,3Com 和 Novell 就在推广它们基于微机的以太网系统,但是他们的业务和太阳没有太大的重复,因此不会威胁太阳公司的发展。到九十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硬件上,高端微机在计算速度上已经不逊色于低端工作站,但价钱便宜了很多。在软件上,微软公司推出 Windows NT 后,有了企业级(enterprise)的网络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这样,高端微机取代低端工作站和小型机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时机就成熟了,企业级的霸主的争夺战就在微软和太阳之间展开了。

太阳公司的位置非常像微机争霸战中的苹果公司。它有自己成套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但是它缺乏应用软件。太阳的 Star Office 至今恐怕除了它自己没有其它象样的公司在使用。而微软只做软件,而且只做操作系统(Windows NT),数据库 SQL Server 和办公软件(Office)等少数但同时是至关重要的软件。这三种软件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

这次争霸对微软来讲比它和苹果的竞争要轻松的多,首先,1995 年的微软已经不是八十年代初的小公司了,它当时已经成为历史上罕有的高成长、高利润公司。有了钱,一个有雄心的企业家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比如盖茨甚至为了照顾那些不愿意搬家的数据库专家,在他们现有的城市设立研发办公室。这是微软早期在和苹果竞争时根本做不到的;其次,微软已经在微机领域形成了垄断,并且它很善于将垄断的优势扩展(Leverage)到其它领域—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接受微软的 Windows NT 操作系统比接受太阳的 Solaris 要容易得多,因为大家在自己家的微机上使用和NT没有什么区别的 Windows 3.1 和 Windows95;第三,在应用软件开发上,微软更多地依靠第三方,而太阳和苹果一样,经常不得不自己开发。(苹果公司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种操作系统是否能推广,关键看上面有多少应用软件可用。微软 Windows NT 上的应用软件比太阳 Solaris 多得多。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能不承认,微软的管理团队是当时世界上 IT 领域最好的,比尔盖茨当年也是最棒的工业界领袖。

反观太阳公司,它的操作系统 Solaris 在技术上比 Windows NT 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在这里跳过技术上的细节,因为把它讲清楚需要花很大的篇幅。事实证明,包括 Solaris 在内的各种 Unix 操作系统比 Windows NT 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尤其是当计算机系统庞大、用户数量巨大增加时。1997 年,微软买下了 Hotmail 后,花了很大力气想把后者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从它原有的两种 Unix(FreeBSD和Solaris)操作系统移植到微软自己的 Windows NT 下,居然没有成功,因为 Windows NT 管理这么多服务器和用户并不方便。但是,这件事微软又必须做,否则它无法说服企业级客户购买自己的操作系统。于是,微软花了更大的力气,终于把 Hotmail 移植到 NT 后来的版本 Windows 2000 上。但是据说其中某些功能仍然由 Unix 来完成。太阳公司版的Unix,即 Solaris 是所有商业版中最可靠最完善的版本。太阳和微软之争,其实就是企业级的操作系统之争。对太阳来讲,取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它在 Unix 上的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马可尼里领导的太阳公司在很长时间里甚至没有看出决战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这样太阳公司和微软公司的竞赛还没有开始就先输了第一回合。这倒不是马可尼里无能,而是马可尼里等人的“思维”锁定在卖硬件上了。虽然太阳公司的工作站当年每台要上万美元、服务器要十万美元,但是比 DEC 的小型机和 IBM 的大型机便宜多了。在九十年代末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太阳公司的服务器和工作站销路太好了、太挣钱了。虽然太阳公司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断被微软/英特尔联盟侵蚀,但是它也在不断占领原来 DEC 和 HP 小型机的市场并有足够的处女地可以开发。因此,它的整体业务还在不断扩大。这很像十六世纪的西班牙王国,虽然它的无敌舰队已经被英国人打败了,并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世界上可殖民的处女地仍然很多,支撑着这个海上老二繁荣了两个世纪,直到十九世纪全世界再无殖民地可开拓时,西班牙早期埋下的危机才表现出来。当然,衰落要比繁荣来得快,在很短时间内,西班牙从欧洲的富国沦为穷国。太阳公司也是如此。从 1986 年到 2001 年,太阳公司的营业额从 2.1 亿美元涨到 183 亿美元,成长率高达平均每年 36%,能连续十五年保持这样高速度发展,只有微软、英特尔和思科曾经做到过。在这种情形下,很少能有人冷静地看到高速发展背后的危机。太阳公司当时不自觉地满足于捏 SGI、DEC 和 HP 这些软柿子、并沉溺于在硬件市场上的胜利,忽视了来自微软的威胁。但当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碎时,它以服务器和工作站为主的硬件业务便急转直下。2002 财政年度(到 2002 年六月),它的营业额就比前一年跌掉了三成,并且从前一年盈利九亿美元跌到亏损五亿美元。太阳公司找不到稳定的利润来源和新的成长点,从此太阳公司便江河日下,一下从硅谷最值钱的公司沦为人均市值最低的公司。


1.2 错失良机

在太阳公司,至少有两个人从中吸取了教训,就是后来成为 Google CEO 的施密特和太阳现在的 CEO 强纳森•施瓦茨(Jonathon Schwartz)。施密特当时是太阳公司主管软件的副总裁,他从太阳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了反摩尔定理,我们已经介绍过。施密特认识到依靠硬件的利润是不断下降的,而 IT 服务业的利润则是恒定的(并随着通货膨胀而略有增加)。如果说施密特是理论家,施瓦茨则是实践家,后者着手太阳公司从硬件制造商到IT服务的转型。遗憾的是,当时马可尼里领导的太阳公司没有看到、也很难看到这一点。

事实证明,微软虽然是IT史上最可怕的对手,但是并非无懈可击。历史上甲骨文 (Oracle)、Intuit(Turbo Tax)、Adobe 和 Yahoo 以及今天的 Google 都在自己的领域打败了微软。微软虽然有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但是,它的产品在技术上很少领先于竞争对手,它更多的是靠商业优势取胜。上述公司看到了它们和微软竞争的关键所在,利用技术优势固守自己的领域,不给微软可乘之机,并最终胜出。九十年代时,Unix 相比 Windows NT 在中小企业的业务上占优势。各种版本的 Unix,包括开源的 Linux 都有自己稳定的客户。

太阳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它在 Unix 上的主导地位,或联合、或兼并其它 Unix 服务器厂商共同对付微软并稳守中大型企业市场。它至少可以在操作系统上和微软分庭抗礼。至今,Windows 的服务器在很多业务上还无法取代 Unix 的位置。但是太阳公司当年带头在 Unix 阵营里窝里斗,根本没有把精力转到和微软的竞争上。

太阳公司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变商业模式开源 Solaris,从卖操作系统变成提供服务。要知道,一份 Solaris 操作系统不过两三百美元,但是 IT 领域一小时的服务就能收这么多钱。但是,太阳公司以硬件业务(而不是服务业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使得它不可能开源 Solaris,因为它主要的钱来自于硬件。(正是这个道理,苹果也不可能把它的 iPhone 操作系统开源。)我在前面的章节中经常提到基因决定的理论,有些读者认为我是宿命论。但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公司包括很多伟大的公司都很难逃脱这个宿命。(也有一些例外的,以后我们会介绍这些例外的公司,比如通用电气 GE 公司和 3M 公司。)而相反,以服务为主的 IBM 公司倒反而比较早地加入了开源 Linux 的行列。2000 年以后,由于高档微机已经达到了工作站的计算速度,价钱又便宜很多,IBM 靠开源 Linux 服务器从对太阳公司的价格劣势变成了价格优势。等到 2004 年,太阳公司明白了这个道理,将 Solaris 开源, IBM 已经抢到了先机,成为 Unix 市场的最大服务商。

马可尼里非常重视研发,太阳公司先后开发出 Sparc 系列处理器和工作站、Solaris 操作系统,这些产品为太阳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是太阳公司最有意义的发明是至今没有给太阳公司带来什么经济效益的 Java 程序语言。太阳公司第三个遗憾之处就是没有能将 Java 间接地转化成利润。

让我们来简要地回顾一下 Java 诞生的背景。九十年代以前,世界上的计算机要么不联网,要么在企业内部自己联网。可以被公众共享的内容和资源是很有限的。每个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只要自己统一就好了。当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需求就产生了。这时,需要一种跨不同硬件和不同操作系统的新型平台 (Platform),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人机交流。一九九五年五月太阳公司发表了 Java 高级程序语言,由于它不需要和硬件相关的编译器,正好适合这个需求。(注释:大多数高级语言的程序在运行前需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进行编译,然后才能运行。Java 的程序不需要编译,而是在运行时边解释边运行。这样 Java 的程序就不受计算平台限制,在互联网兴起后,特别适合在互联网上编程。)可以说 Java 诞生的时机非常好,它给太阳公司提供了一个取代操作系统公司(主要是微软)主导计算机领域的可能性。下面这张附图表示在网络时代以前,操作系统公司如何通过操作系统来统一不同的硬件,控制用户。这时的计算机工业的皇冠属于操作系统公司。
    

而这张图,则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跨操作系统的平台控制用户的新构想。这时,控制跨操作系统平台的公司有可能成为新的王者。
    

马可尼里看到了这一点。在 Java 出来以后,太阳公司便赔钱作了大力推广,仅三个月后,网景公司就决定采用 Java。由于 Java 是新一代的面向目标 (Object Oriented) 的程序语言,并且有不受操作系统限制、对网络功能有很强的支持、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远程程序的优点,加上对终端用户是免费的,Java 一下就推广开了。很快甲骨文公司、Borland 公司、SGI 公司、Adobe 公司、IBM 公司、AT&T 公司和英特尔公司也加入了 Java 的同盟军。

但是,太阳公司通过 Java 实现跨操作系统平台的梦想至今没有实现。用华尔街的话讲,就是 Java 是赔钱赚吆喝。赚到吆喝后怎么挣钱,太阳公司至今不知道。我接触过太阳公司的很多人,他们大多抱怨 Java 这种免费的东西无法挣钱。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人,设想如果 Java 当初掌握在盖茨手里,他一定能玩出无数的名堂。

事实上,微软很眼馋 Java 这个宝贝,1996 年它不得不向太阳公司购买 Java 的授权(License)。太阳公司当初的想法是通过微软推广 Java,合同也是这样签的。但是,微软有自己的算盘,并没有依照合同向用户提供用 Java 开发的产品,而是通过太阳的技术,搞自己的类似产品。更有甚者,根据后来法庭的判定,微软误导 Java 开发者、阻碍他们开发兼容太阳公司 Java 技术的产品,以达到打压 Java 的目的。为了满足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和开发应用程序的需求,太阳搞出了相应的基于 Java 的 JSP 开发环境,微软则争锋相对,搞出了基于自己的 Visual Basic 的 ASP 技术。鉴于微软利用它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打压太阳公司,后者不得不于 1997 年 10 月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起诉微软,指控后者违反了两公司就Java技术所签定的合同,并要求微软公司停止侵犯Java兼容标准。这场官司后来升级,又和微软的反垄断官司扯到一起。2001 年,太阳公司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获得微软公司高达十亿美元的赔偿。但是,微软已经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 ASP 和 JSP 的授权费本身对双方的直接收入并不重要,但对计算机服务器市场格局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在九十年代末,全世界计算机服务器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一方面是受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这两个国家贡献了全球 GDP 净增值的一半),另一方面,是靠全世界互联网的兴起。几乎每一个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网站,都必须购买运行网站的服务器,或者租用专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不论是自己维护网站,还是租用数据中心,都会刺激服务器市场的极速发展。全世界网站对外的接口基本上非 ASP 即 JSP,前者使用的操作系统就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使用的服务器是 Dell 和 HP 等微机厂商的服务器;后者对应的操作系统主要是 Unix,使用的服务器则是太阳、SGI 和 IBM 等工作站和服务器厂商的产品。2000 年以前,整个服务器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似乎看不到饱和的迹象,甚至发生过 IBM 公司购买太阳公司服务器的荒唐事。由于两种服务器市场都能得到发展,太阳公司的业绩和 ASP 与 JSP 之争无关。但是 2000 年后,网络泡沫破碎,绝大多数不盈利的 .com 公司都关门了,存活下来的公司也急刹车似的停止了采购。服务器市场突然低迷,服务器市场成了一个零和的游戏。Windows 的服务器多卖一些,太阳公司的硬件产品销路就不畅。这样,太阳公司在短短一年间便从巅峰跌到谷底。下图是太阳公司股票在 2000 年前后的走势。
    

太阳公司与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平台之争失败的后果至此才看出来。更可怕的是,即使在 Unix 服务器市场,以IBM为首的基于开源 Linux 的廉价服务器超过了太阳公司的 Solaris 服务器。太阳公司前门拒狼、后门驱虎,苦不堪言。在 2003 年,Windows 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和 Unix 的服务器基本上平分秋色(当然,销售额还是后者大一些)。这一年,太阳公司亏损高达三十四亿美元,人们甚至怀疑它是否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生存下去。太阳公司终于意识到通过开源提高 Solaris 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但是为时已晚。2006 年,在太阳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创始人,硬件出身的马可尼里辞去了 CEO 的职务,软件出身的舒瓦茨接任。舒瓦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并且卖掉了不少房地产,终于将太阳公司扭亏为盈。同时他将太阳公司从硬件制造商转变成软件开发商和服务商。太阳公司服务业收入从 2001 年的 16% 上升到 2007 年的 37%。舒瓦茨是太阳公司里面开源的创导者,在他担任第二把手 COO 时就开放了 Solaris。这些举措使得太阳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所回升,同时 IT 服务给太阳公司带来了强劲的现金流。现在,太阳公司生存是没有问题了,但是它已经沦为一个二流公司,永远地失去了与微软和 IBM 分庭抗礼的机会。


1.3 历史的回放

太阳和微软之争已经成为了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却值得科技公司总结。太阳公司首先输在人上(或者说人才体制上)。马可尼里有心打造一个跨平台的系统控制企业级的网络,但是太阳公司从上到下的执行力不足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马可尼里绝不是庸才,但也不是天才。在马可尼里领导下的太阳公司效率之低在硅谷公司中是有了名的。太阳公司不缺乏英才,但是它平庸而大锅饭式的管理实际上是在进行劣胜优汰。太阳公司很多人离开后都比在太阳干得出色得多,其中包括 Google 的 CEO 施密特和 Juniper 的共同创始人 Bjorn Liencres 以及 Google 早期很多资深的工程师。在太阳公司担任过副总裁的 Google 前副第一总裁罗森•韦恩讲,在人才竞争中最厉害的一招是从对手那里挖到好的人,而同时必须让它把那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全留下来。不幸的是太阳公司自己替对手做到了这一点。太阳公司的很多人居然以加入微软为荣,这足以说明了太阳公司在管理上的问题。当大量杰出人才离开、同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时,马可尼里没有果断地大量裁员。他总给自己一个借口,我们好不容易招到这么多人(在网络泡沫时代,找工程师是很难的),如果现在裁掉冗员,万一市场好起来,我从哪里去招人。事实上,马可尼里担心的“万一”永远没有出现。虽然后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太阳公司的业务有所好转,但是至今没有回到它 2001 财政年度(2000年 7 月到 2001 年 6 月)的水平(183 亿美元的营业额)。而且,世界对信息科技行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马可尼里储备的那些人才(很多是硬件和系统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已经过时了。

太阳公司犯下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没有将太阳与微软的操作系统之争和互联网开发工具之争放在和 HP、DEC 等服务器公司市场争夺之上。这导致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严重后果。在太阳公司 2001 年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财报中,太阳公司在投资风险因素(Risk Factors)一章中把 IBM、惠普和康柏作为头等竞争者,写在第一段,而把微软放在次要的地位写在第二段。而且只是把它和微软的竞争作为工作站和 PC 机简单的竞争来对待。原文如下:

Our competitors are some of the largest, most successful companies in the world. They includ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P),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Compaq), and EMC Corporation (EMC).

We also compete with systems manufacturers and resellers of systems based on microprocessors from Intel Corporation (Intel) and the Windows family of operating systems software from Microsoft Corporation (Microsoft). These competitors include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Dell), HP, and Compaq, in addition……

2005 年,太阳对微软有了新的认识,把它放在了和 IBM 等服务器公司同一段里,但是仍然把系统制造商 IBM 和 HP 写在第一句话中,微软写在二句话中。今年,也就是舒瓦茨上任的第二年,太阳公司终于意识到微软的威胁,把微软写到了和 IBM 公司同一句话中。并且在接下来,它首先提到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 Linux 操作系统。然后才提到计算机服务商。它提到 IBM 和惠普时,不再把它们作为计算机制造商的竞争对手而是作为服务商。原文如下:

Our competitors are some of the largest, most successful companies in the world. They include IBM, Dell, HP, EMC, Fujitsu, HDS, the Fujitsu-Siemens joint venture, Microsoft and Intel. We compete with (i) systems manufacturers and resellers of systems based on microprocessors from Intel, the Windows family of operating systems software from Microsoft and the Linux family of operating systems software from Red Hat and others, as well as (ii) companies that focus on providing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for computer systems and storage products.

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基于 Windows 的服务器市场的销售额终于超过了 Unix 的销售额(177亿美元对 175 亿美元),而且这个趋势至今没有逆转。

如果太阳公司在十年前能意识到操作系统、互联网开发工具和IT服务业的重要性,今天的计算机工业界可能就是微软、IBM 和太阳三足鼎立的局面。十年前,Unix 操作系统在企业级用户中的优势如此巨大,连微软都不得不开发一个自己的 Unix(十六位微机上的 Lenix)。当 Unix 的工作站公司和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世界出现时,它们需要一个领袖和微软竞争,而太阳公司是最佳选择。太阳公司的正确做法是联合、兼并和扶助大大小小的 Unix 软硬件公司,同时开源 Solaris,而不是打压其他 Unix 公司。也许 Google 从太阳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和以往大多数网站都希望其它网站关门自己独大不同,Google 一直在帮助其它网站共同发展,分享利润,它的同盟军包括 AOL、Ask Jeeves 在内的上百万个网站和网上销售商,这样它在和微软的竞争中至今处于不败之地,因为后者不是简简单单地与 Google 竞争而是与半个互联网业在竞争。如果太阳公司能做好 Unix 软硬件公司的领袖,那么今天的企业级计算机市场很可能就是太阳的天下了。

如果说不得不和微软竞争是太阳公司的不幸,但是后者并非没有过机会。遗憾的是,太阳没有抓住一瞬即逝的机会,终于功败垂成。

这正应了茨威格的话,“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第二节 Novell 公司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很多都没有听说过 Novell 公司,但是它曾经和太阳公司一样,一度有希望在操作系统方面和微软抗衡,但是终因时运不济,败在了微软手下。

2.1 局域网的微软

要谈 Novell 公司,不可避免地要先介绍 3COM 公司。

在微机出现的前几年,用户大多是对立用户——彼此的计算机互不通消息。个人微机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个人娱乐(比如游戏)、学习、文字处理、日常管理和简单的工业控制等需求。在商业企业中(比如银行)使用的联网的计算机系统几乎无一例外是由中央主机(Main Frame)加外围终端构成——所有计算都是由中央主机完成,而外围终端不过是输入和显示设备。中央主机采用分时的操作系统,同时为众多终端用户服务。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前,没有人打算用微机取代大型计算机系统。

但是,就在 1979 年,发生了一件当时没有引起人们关注,但对今后计算机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事。那一年,施乐公司举世闻名的帕洛阿图实验室(Xerox PARC)的几个发明了以太网(Ethernet)的科学家创办了 3Com 公司,开发出以太网的适配器(Adaptor),俗称网卡。虽然 3COM 最早是为 IBM 和 DEC 等公司的大小型中央主机设计网络适配器,但是,随着微机的普及,3COM 公司很快就将生意扩展到主机领域。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IBM-PC/AT 及其兼容的个人微机在很多任务中已经能取代原有 DEC PDP 和 VAX 等小型机的地位,而且微机的性价比比小型机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如果能将微机联网,共享数据和硬件资源,它们就可以取代小型机系统。遗憾的是,微机最初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资源共享,网络功能是零。3COM 公司的以太网服务器和适配器弥补了微机的这个不足,解决了微机的联网问题。以前的 VAX 或者 HP 小型机系统基本上是下图的架构:
    

资源和数据是集中管理,所有的计算、存储和打印由小型机完成。它的好处是信息是共享的,但是成本非常高,对于一个几十人的小型企业,基本上用不起 VAX 小型机加终端的计算机系统。我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期,一个 20~40 个用户的 VAX 系统需要花费近二百万人民币。除了硬件的投入,小型机系统还需要专门的机房和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硬件公司的培训。虽然小型机速度不慢,但是它的计算速度摊到每个用户上并不快。小型机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如果它出现了任何问题,这个系统都无法工作。微机联网后,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小型机,它的架构是这样的:
    

在这样一个被称为微机局域网(PC LAN)的系统中,有一台网络服务器,它通常是一台高性能的微机,当然也可以是小型机和工作站,它主要是用来管理网络和存储共享的数据并为微机之间交换数据作为桥梁。计算基本上是在微机上完成,部分不愿意共享的文件也可以保存在本地微机上。由于每台微机有自己的独立性,网络服务器即使出了问题,微机也可以单机工作。虽然每台微机不如小型机快,但几十台微机的总计算能力超过小型机。而且,能够完成同样功能的系统,微机局域网相比之下要便宜得多,在八十年代中期,这样一个 40 台微机的系统硬件投入只有六七十万人民币。而且,微机系统不需要专门的管理员,运营成本也低。总的来讲这种基于微机局域网的计算机系统相比小型机来说,在大多数应用中优点多于缺点。所以,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微机局域网代替小型机系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是 DEC 公司后来关门的原因。)

3COM 公司虽然搞出了微机局域网,但是该公司目标不明确,它从网络适配器、网络服务器到网络操作系统都做。这也许是因为它创立于八十年代初,那时 IT 行业最挣钱的还是硬件,所以 3COM 公司实际是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即使当它在网络上失败以后,它仍然习惯性地以硬件为主,买下了生产掌上个人助理系统 Palm Pilot 的母公司 US Robotics。由于以太网的标准是公开的,它的适配器没有什么难做的,谁都可以做。而以太网的网络服务器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端 PC,任何 PC 厂商都可以做,因此,在 3COM 公司出现后,各种兼容的网卡和网络服务器就出现了,这个时候微机局域网市场像微机市场一样混乱而且竞争激烈。其实,微机局域网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网络操作系统。在这方面也需要一个类似微软的公司来统一它,Novell 公司便应运而生了。

Novell 公司也是诞生于 1979 年。但是它成为网络公司并且改名为 Novell 是 1983 年的事,这时,3COM 已经是局域网方面的大哥大了。Novell 公司进入网络领域后目标一直很明确——专攻操作系统。如果说 3COM 在微机局域网领域的地位有点像苹果在微机领域中的地位,那么可以把Novell 对应于微软。

Novell 公司搞了一个叫 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操作系统,对应于微软的 DOS。它采用和微软 MSDOS 同源的 DRDOS,因此它的网络操作系统实际上可以完全独立于微软的软件运行,同时又和微软的 DOS 兼容。虽然 Novell 后来买了一家网卡公司也做点硬件,但是它的精力一直放在网络操作系统上。随着 Novell 的网络操作系统在微机局域网上越来越流行,它处在了一个和微软同样的有利位置:不管用户使用哪一个牌子的 PC 和网络硬件,都可以使用 Novell 的操作系统。Novell 网络操作系统不仅自己安装十分容易,而且建立一个局域网的工程也简单到非专业人员看看说明书也可以做。一个没学过计算机的人看着别人干两次就会了。读者如果曾在九十年代初在中关村转过一两圈,就能记起当时任何一家两三人的小公司都会在自己的业务上写上“网络安装”等字样。很快,Novell 的操作系统在局域网上就像 DOS 在微机上一样普及。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Novell 公司成长得一番风顺,不仅很快超过了 3COM 公司,到 1990 年,它几乎垄断了整个微机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市场,营业额接近微软(九亿美元对微软的十一亿美元)。因为微机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且微机的局域网比基于Unix服务器、工作站和 TCP/IP 协议的网络在中小企业中更有前途,Novell 公司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微软——它可能垄断企业级的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五年中,Novell 仍然靠着浪潮的惯性,以每年 20% 的速度增长到 1995 年。那一年 Novell 的营业额超过二十亿美元,相当于微软同年 40% 的水平。现在回过头来看,Novell 这五年的业务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它的进步还是远远落后于微软。

2.2 操作系统之败

显然,微软不可能看着 Novell 做大,但是,直到 1994 年以前,它们的竞争并不引人注意。由于微软当时的核心业务还是以个人微机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为主,它和 Novell 的业务不是太重合,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甚至大于它们的矛盾。在当时,一个企业在安装网络时有两个主要选择,基于各个版本的 UNIX 和 TCP/IP 协议的局域网,或者基于 Novell 的 NOS 的局域网。前者在用户看来是 UNIX,后者是 DOS。虽然 Novell 采用的是 DRDOS,但是用户使用起来和微软的 MSDOS 一模一样,对程序开发者来讲也是一样。Novell 无疑是在帮助微软和 UNIX 争夺企业级的市场。当时,微软在网络操作系统上毫无可圈点之处,它甚至临时性地选择了 IBM 的 OS/2 LAN Server 来抵消 Novell 在网络上的优势,但是 OS/2 LAN Server 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

1993 年和 1994 年,正如日中天的 Novell 进行了两次对公司业务颇有影响的并购。第一次是从 AT&T 购买了 UNIX 的版权,显示 Novell 进军 UNIX 企业市场的决心,从那以后直到今天, Novell 的网络操作系统有了服务于 UNIX 工作站的版本。但是,Novell 没有直接推 UNIX,说明 Novell 的技术路线方向明确,并没有像一些失败的公司那样左右摇摆;第二件事是收购被微软打垮的字处理软件 Word Perfect,和 Borland 公司的一个制表软件,表明了 Novell 进军办公软件市场的决心。后一次收购后来一直有争议,很多人认为 Novell 不务正业(网络操作系统),胡乱扩张,导致它在网络操作系统上失去了对微软的优势。我个人倒觉得 Novell 的做法并没有大错。当年,Novell 在微机局域网操作系统市场上已经占了百分之七十几的份额,按照诺威格宿命的讲法,无法再让市场占有率翻番了,必须开拓新的成长点。从企业级操作系统进入企业级办公软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事实上,微软的 Office 办公软件从企业中挣的钱一直比从个人身上挣的钱多,这证明 Novell 的切入点是对的。今天的 Google 也是由在线服务进而进入在线办公软件市场。只是,当微软有了字处理软件 Words 和制表软件 Excel 以后,市场上很难再容纳第二家办公软件。不仅是 Novell,太阳公司和IBM都试图进入企业的办公软件市场,但都被微软挡在了门外。

从 1995 年起,微软和 Novell 之争起了质的变化。微软一年前推出的 Windows NT 对 Novell 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了。用户已经从 DOS 转向了 Windows,Novell 的操作系统对微软的 Windows NT 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很难想象一个局域网在其网络服务器上安装 Novell 的操作系统,同时在联网的微机上使用 Windows 。显然从服务器到微机一律采用微软的 Windows 是更好的办法,这时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微软倾斜,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995 年以后,Novell 仍然不断在提升自己的产品,并且在技术上做得很好。它的网络操作系统支持所有主要的计算机(运行 Windows 的 PC、UNIX 工作站和苹果的 PC 以及 IBM 的大型机),为采用多个厂家计算机的复杂的网络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统一的平台。Novell 的操作系统既可以用专用服务器,也可以用任何一种PC机作为服务器,而且它支持无盘工作站(和微机),适合经费不宽裕的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小企业。但是这些特色都无法抵消微软在微机操作系统上的优势。事实上,没有多少企业需要将五花八门的计算机连起来,因为大部分企业在建立自己网络时都会有一个规划。无盘工作站随着硬件价钱的降低变得越来越没有人要。微软只是老老实实地将微机联好,这就解决了百分之八九十的问题,微软吃住了这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就能统治企业级网络操作系统了。

与其它和微软竞争的失败者相比,Novell 在和微软的竞争中几乎没有犯错误。如果说它有什么不足的话,可能在执行力上比盖茨领导的微软有所欠缺。但是,胜利者只能有一个,只要微软垄断微机操作系统,Novell 在操作系统上输给微软便是注定了的。Novell 无疑知道微软的垄断是阻碍它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 2000 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反垄断的官司中,它是最重要的证人。 2000 年初审判决决定将微软一拆为二,Novell 原本可以喘口气,但是,2001 布什上台后为微软翻了案,Novell 从此掉进了永无天日的深渊。虽然后来 Novell 把 Linux 介绍给了它 NetWare 的用户,并把 NetWare 与 Linux 结合起来,总算活了下来,但是已经在网络市场上降到二流的地位。NetWare 从企业的视野中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


第三节 网景公司(Netscape)

在科技工业史上乃至整个工业史上,能超过微软发展速度并盖过它的风头的公司屈指可数。能否超越微软,哪怕暂时地超越微软也就成为了伟大公司的试金石。网景公司是少数曾经盖过微软风头的公司之一。

3.1 昙花一现

网景公司和微软网络浏览器(Web Browser)之争已经成为 IT 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只在这里简要地提一两句,就不再详述了。

九十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1994 年安德森和克拉克成立了网景公司并于同年推出了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网景浏览器"软件。“网景浏览器”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不到一年就卖出几百万份。1995 年,仅成立了一年的网景公司就挂牌上市了,在华尔街的追捧下,网景的股票当天从 28 美元涨到 75 美元,以后一直上涨,速度超过了早期的微软。虽然网景公司已经被炒得很红火,盖茨还根本没有注意到网络浏览器的重要性,虽然他的顾问们一再提醒他。也许,盖茨最初只是把浏览器当成了一种一般的应用软件,这样的话微软当然不用太在意。相反,华尔街倒是对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犹豫不前表示不满。同年 11 月,高盛公司将微软的股票从买入下调到持有,微软的股票应声而下。

当同事们再次将网景浏览器展示给盖茨时,盖茨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微软之所以得以控制整个微机行业,在于它控制了人们使用计算机时无法绕过的接口——操作系统。现在,网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意味着如果微软不能将它夺回来,将来在互联网上就会受制于人。盖茨意识到微软已经在这个领域落后了,他首先想购买网景,但是被网景拒绝。微软于是马上派人去和网景公司谈判合作事宜,而盖茨一直在遥控谈判。微软的条件苛刻,包括注资网景并且进入董事会。网景现在面对两难的问题,如果答应微软从此就受制于人,而且以前和微软合作的 IBM 和苹果都没有好结果,反之,不答应微软,就可能像莲花公司和 WordPerfect 一样面临灭顶之灾。最后,网景选择了和微软一拼,因为它觉得至少目前它还有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后来证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根本不可靠,这也是我将技术排在形成垄断的三个条件之外的原因。在微软方面,它也正式向网景公司宣战。

1995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周年纪念日,盖茨宣布向互联网进军。盖茨把微软当时的处境比成被日本打败的美国舰队。盖茨通知很多工程师,不管做到哪个阶段,立即停掉手里的工作,然后全力投入微软浏览器IE的开发。盖茨的这种魄力我以后只在佩奇和布林身上又看到过一次,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三次。很快,微软的 IE 浏览器就问世了,但是功能上远不如网景。盖茨动用了他的杀招—和 Windows 捆绑,免费提供给用户。由于在技术上和网景公司的 Netscape 差距太大,IE1.0 和 2.0 在市场上对网景的威胁还不是太明显。但是IE的成长率实际已经超过 Netscape 了。

1997 年是个转折年。那年十月,微软发布了性能稳定的 IE4.0。不知是为了重视硅谷的用户和人才,还是为了向网景示威,发布会在远离微软总部的硅谷重镇旧金山举行。当天夜里,微软的员工还跑到网景公司偷营劫寨,将一块大大的IE标识放到了网景公司总部楼前的草坪上。这种恶作剧一般是十几二十岁的工科大学生玩的把戏,比如 MIT 的学生曾经在哈佛和耶鲁的橄榄球赛场中爆出 MIT 的标志,康奈尔的学生曾经在万圣节把一个几十斤重的大南瓜插到了学校塔楼的尖顶上。一个大公司的员工玩这种恶作剧还很少,难怪网景公司的发言人也给逗乐了。

IE4.0 非常接近当时的 Netscape 了,在一些性能上甚至各有千秋。这时捆绑的作用突然间显现出来,用户不再下载即使是免费的 Netscape 了。网景就被垄断了操作系统的微软用这种非技术、非正常竞争的手段打败。微软终于取得了从用户到网络的控制权,从此,微软帝国形成,再也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在客户软件上挑战微软了。盖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去向美国政府司法部解释清楚他的行为的合法性。

虽然对微软反垄断调查早在 1991 年就开始了,但是这一次美国司法部动了真格。1991 年的那一次,联邦贸易委员会发现微软开始通过它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进行非正当竞争,但是该委员会最后在对微软是否有滥用垄断优势非正当竞争一事表决时,以二比二的投票没得出结论,案子也就不了了之。这一次,微软违反反垄断协议的证据确凿,因为根据 1994 年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微软同意不在 Windows 上捆绑销售其它的微软软件。现在,微软在 Windows 中捆绑了 IE。网景公司当然不依不饶。但是,盖茨狡辩说 IE 不是一个单独的软件,而是 Windows 的一个功能。虽然对于用户来讲,是单独软件还是一个功能在使用上没有区别,但是在法庭上,这就决定了一场世纪官司的胜败。

美国司法部状告微软垄断行为的反垄断诉讼正式拉开序幕。1997 年,美国参议员举行了听证会,盖茨和网景的 CEO 巴克斯代尔、太阳公司 CEO 马可尼里、DELL 的创始人戴尔等 IT 领域的巨头出席作证。会上,当盖茨反复强调微软没有在软件行业形成垄断时,巴克斯代尔说,请在座的各位中没有用微软产品的人举手。整个会场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再次强调,请按我说的做,结果还是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说,先生们,看到了吧,百分之百,这就是垄断,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很遗憾,网景公司虽然得到了大家普遍的同情,但是,它还没有等到法院对微软的裁决结果下来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网景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多年后,佩奇在总结网景教训时为网景找到了一个可以在微软垄断的压力下生存的办法,虽然是马后炮,但是应该是有效的。

3.2 佩奇的解决办法

在 Google 上市以后,华尔街一度担心 Google 是否会重复网景公司的先例,最终被微软靠捆绑手段击败。Google 的共同创始人拉里.佩奇在一次会上谈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观点颇有新意而又切实可行。

佩奇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讲,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网景公司在微软捆绑推广自己的浏览器IE后,注定难逃破产的厄运。当然,微软这种非常规的竞争方法很厉害,但是,网景公司也有自己的问题,否则它有可能在微软的压力下生存并发展。网景公司在它的浏览器畅销到网络用户时,没有居安思危,它没有注意去控制互联网的内容,这样一来它失去了保护自己和反击微软的可能性。本来它最有可能成为雅虎。

这里我根据我的理解,解释一下佩奇的话。首先网景没有居安思危。让我们先回到 1995 年。当微软开始开发自己的浏览器时,网景公司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自己颠覆性的威胁。这也难怪,因为以往微软击败 WordPerfect 和莲花公司时,只是利用了自己拥有 Windows 的优势,而没有赤裸裸地在商业竞争中采用免费的倾销方式。网景当时在技术上明显领先于微软,因为微软早期的 IE1.0 和 2.0 简直就像是大学生做的课程设计,有无数的 Bug,经常死机,兼容性差,还有很多安全性漏洞。即使是在微软抢走了大部分浏览器市场的头几年里,网景的 Netscape 仍然比微软的好一些。网景公司当时利润率很高,它认为即使将来打价格战,它也未见得输(它没想到微软把售价压到零)。

事实证明,网景在技术上的优势是根本靠不住的。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多次介绍了技术领先的产品在商业上失败的例子。网景公司可能没有想到,用户对于网络浏览器根本没有忠诚度可言——对大多数用户来讲,只要给他一个免费的、预装的浏览器,就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流失,要比在一般商业竞争中快得多。1997 年,当微软员工将IE的标识放到网景公司门前时,网景公司员工马上回敬了微软,把它换成了自己的标识,并且写上网景 72、微软 18,表示两个公司当时的市场份额。
    

但是,网景这个四倍于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如此不可靠,以至于仅仅一年半以后,微软就超过了网景公司的市场份额。

第二,网景公司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卖软件上。这是微软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是不能直接套用到别的公司头上。事实上,当 Windows95 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世界级的基于 PC 机的软件公司。现在 PC 世界里仅存活下来的几个世界级的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Adobe 和 Intuit 都出现在 Windows95 以前(1982 年、1987 年和 1988 年)。当微软垄断了微机操作系统以后,就没有像样的软件公司上市并生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如果在微机领域还存在全球性的机遇,那么微软一定不会放过并且将挤垮全部的主要竞争者(Meaningful Players)。网景公司要想逃脱这一厄运,就必须改变商业模式。在 1995 年,没有哪家公司比网景更有希望成为今天的雅虎。

回顾 1995 年,全世界互联网的内容虽然并不多,但是居然没有一个公司将互联网上杂乱无章的内容组织起来。雅虎居然能够靠手工组织和索引互联网的内容运作,可见互联网之小、组织互联网内容之容易。当网景公司搞出 Netscape 浏览器时,杨致远和费罗还在学习 HTTP 的协议。即使最初网景看不到索引和组织互联网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到 1994 年底,当雅虎的流量首次达到一百万次访问时,网景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了。如果那时候网景公司走门户网站(Portal)之路,没有人能阻挡它成为后来的雅虎。也许是浏览器卖得太好了,网景没有采取行动。当雅虎公司成立后,网景公司多多少少看到了雅虎的价值,便为雅虎提供了服务器,却没有去高价收购它(或者自己搞一个)。网景公司甚至没有意识到当初它自己浏览器缺省的启动页面设置的价值,轻易就把它给了 Yahoo,以至于用户一开机就知道 Yahoo,轻易养大了后者。我不知道如果时光倒流,网景的巴克斯代尔是否会将公司打造成门户网站,但是,如果让今天的佩奇接手当年的网景,他一定会的。

第三,和微软这样实力雄厚、雄心勃勃而执行力奇高的公司竞争,必须有办法顶得住微软的轮番进攻,并且有二次、三次的反击能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抢先控制互联网的内容外,另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联合PC制造厂商预装 Netscape。这一商业手段的可行性后来已经被 Google 和雅虎证明了。一年前,微软在新的IE中将MSN的搜索设定为缺省搜索引擎,试图在再次利用捆绑的优势挤垮雅虎和 Google。但是,雅虎和 Google 防到了微软这招,分别在世界前两大微机厂商惠普和戴尔的电脑出厂前预装了自己的搜索工具条,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微软捆绑搜索的影响。十几年前,在微机中预装软件的成本比现在还低很多,而网景的浏览器当年是最受欢迎的 PC 软件之一,因此网景公司是不难说服微机厂商付费预装它的浏览器的。

第四,网景公司虽然在抓用户,抓的却是买网景公司软件的用户而不是真正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当时正处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一个免费的邮箱对互联网用户有很大吸引力。Hotmail 就是靠这一点,便取得了当时互联网全部流量的一半,这是 Hotmail 的创始人杰克.史密斯亲口对我讲的。1997 年,微软以四亿美元的价钱收购 Hotmail 时,它已经有了近千万的用户,是当年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如果网景公司能先下手为强,收购 Hotmail,它在日后和微软竞争的力量对比上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作为网民上网必不可少的浏览器的发明者,网景公司本来可以成为互联网的领头羊,就像 2000 年的雅虎和今天的 Google。再不济也可以像 Adobe 和赛门铁克等公司那样成为一个领域的主要厂商(Major Player)。但是,网景公司只辉煌了短短的几年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网景公司的衰亡固然是微软垄断的造成的,但是,它也有免于厄运的机会,只是自己没有把握好。

网景公司后来被美国在线收购,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了。但是它成为了 Google 的老师,而它的这个学生避免了重蹈覆辙。从这一点讲,网景公司也是薪尽火传了。


第四节 Real Networks

当苹果公司的 iPod 以高科技精品的面貌上市,并风靡全球时,便有行家指出 iPod 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新品,而是一个翻版的 MP3 播放器。MP3 音乐和播放器大家都很熟悉,它们在 iPod 出现前好几年就有了,而且最初搞 MP3 音乐的公司也不是苹果。

MP3 是当今在互联网上传播音乐的最通用的媒体格式。它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述到 1979 年 AT&T 贝尔实验室搞的一些语音压缩算法。到了 1991 年,德国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应用研究所和 AT&T 贝尔实验室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将高保真激光唱盘质量的音乐做成有损失压缩的音频压缩标准 Audio Layer 3,简称 MP3 。采用 MP3 数据格式的音乐质量比激光唱盘的质量要差一些,但是数据文件大小小了一个数量级。在互联网兴起以前,这种音频压缩方法并没有广泛应用。1995 年,弗劳恩霍夫基于 MP3 格式推出了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运行的世界上第一个 MP3 播放器 WinPlay3。当互联网兴起后,大家发现音乐经过压缩后,在互联网上传播成为可能。在 MP3 以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相同的音频文件压缩方法。

1995 年,微软的一位高管罗伯特•格雷斯从微软出来,创办了 Real Networks 公司。它一方面开发为互联网服务的通用音频和视频播放器,另一方面为媒体公司,比如 NBC 提供将节目放到互联网上的服务。该公司的播放器是跨平台的,能支持所有现有的音频和视频压缩格式,并且做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而不是下载完了再播放)。它还可以根据网路速度的快慢调整音频和视频质量(网路越快,质量越高)。

Real Networks 早期非常成功,创办的当年就推出了它的 1.0 播放器,并且在互联网上转播了NBA的篮球比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Real Networks 每半年就推出一些新产品和服务。但是,到了 90 年代末,随着微软在播放器市场上地位的加强,Real Networks 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制约。和微软的 IE 一样,其媒体播放器 Media Player 也是随 Windows 操作系统免费提供的。很快,微软的 Media Player 就超过了 RealPlayer,一举夺得市场占有率第一,这里面盗版的 Windows也为微软抢夺播放器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免费的播放器,很少有人会花四十美元下载一个功能差不多的 RealPlayer 了(Real Networks 通常把它旧的播放器让用户免费下载,但是它的功能不全,它最新的播放器在美国总是要 $39.99,至今如此)。当然,由于专利的限制,有些格式的媒体不能用微软的 MediaPlayer 播放,必须用 RealPlayer 付费版播放,但是,如果哪家媒体公司选择了这种格式,观众和听众数必然少而又少,久而久之,这种不能通用的媒体格式便自然而然地趋于淘汰。到 2000 年,网络上绝大多数媒体都采用微软播放器可以播放的格式。这样,微软利用免费捆绑的 MediaPlayer,控制了广大用户计算机上的播放器,进而渐渐控制了互联网上的媒体文件格式。

微软从 1998 年起在播放器上挑战 Real Networks,到 2000 年前后便夺取了 RealPlayer 一半的市场份额(Nelson 和 Comsore 等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播放器市场的占有率数据大相径庭,我们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估计。),到了 2002 年,两家公司便平分秋色了。两年后,RealPlayer 的占有率只有微软 MediaPlayer 的一半不到。以后逐年减少,到去年占不到播放器市场的20%。

    

Real Networks 源于微软又被微软打败。虽然它的境遇和网景公司有些相似,但是,两家公司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网景公司是被动地死守浏览器市场,但是在微软捆绑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最后无险可守,从此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Real Networks 也许因为是微软自己人办的公司,谙熟微软的竞争之道,所以一开始就不断在找退路,它在做播放器的同时,提供了多项基于互联网的广播和电视服务。Real Networks 通过向互联网用户收费订阅费(Subscription Fee)挣钱,同时在广播和电视中插播一些广告。除此之外,它还有音乐付费收听和视频付费收看等等。比如在网上听歌每月十三美元,网上玩游戏每月十美元。由于 Real Networks 比较早进入服务市场,同时服务市场又一直是微软的弱项,它在失去了播放器软件市场后,终于守住了网络音频和视频服务的市场。服务性收入在 Real Networks 的营业额中份额,最初是空白,但是逐年增加,去年 2007 年达到了 83%。(见下图)

    

靠着付费服务的收入,Real Networks 挺过了从 2000 年到 2002年的互联网最艰难的时期,得以生存下来。但是 Real Networks 的营业额始终没有回到 2000 年的水平。华尔街对它已经很不看好。它的股价从 2000 年初的 90 多美元降到 2001 年 3 美元的最低点,虽然现在恢复到 6 美元,也不过是当年的零头而已。今天,RealPlayer 退出了一流公司的行列,但是,在互联网历史上,Real Networks 的贡献不可磨灭。它使得音乐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当然这里面 Napster 的贡献也很大)。在网络泡沫破碎前(2000年),音乐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第二位。

其实,Real Networks 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抵御微软的竞争,就是走后来苹果 iPod 的道路,推出自己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也许是因为 Real Networks 源于微软,不知不觉地采用了卖软件的商业模式,而没有想到做一个专门的类似 iPod 的消费电子产品。也许是因为当 Napster 打输了和唱片公司的官司后,Real Networks 看不到网上音乐市场的前景,便把精力集中在将新闻等电视节目搬到网络上。遗憾的是,美国广大观众至今仍然习惯于在大屏幕电视上看新闻而不是到计算机的小屏幕上看豆腐块大的视频。至于听歌,大家还是习惯将音乐下载到自己的 PC 机、iPod和手机上听,而不是通过互联网整天连到 Real Networks 的服务器上听。因此 Real Networks 的订户数量一直涨不上去,它的商业模式便如同一条死胡同,越走越窄。

Real Networks 在和微软竞争中幸存下来,已属不易。而它的前景却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