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硅谷为什么无法复制

2013年10月13日 ⁄ 综合 ⁄ 共 2694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导读:到底是什么成就了硅谷?五十多年来,专家们一直都在寻找问题的答案,许多人认为,是这里的公司、这里的大学、还有这里的产学结合模式,然而从新泽西、波士顿到达拉斯的失败中可以看出,这些都不是重点。本文作者Vivek Wadhwa将告诉你他的看法。

作为一个高产的技术中心,从1960年开始,硅谷就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自费访问硅谷,访问中被这座位于旧金山南部,建立在农场和果园之间的不规则研究园所震惊了。

稍微了解硅谷发展史的人都知道,是斯坦福大学奠定了硅谷的基础,它孕育了许多世界一流的企业,比如惠普、瓦里安、Watkins-Johnson、Applied Technologies等等。这些公司都曾推动了前沿科技发展。很显然,无论是创新还是企业管理,硅谷都是独一无二的。

试图复制硅谷的地区,从新泽西到波士顿,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在硅谷成功之后,很快世界许多地方,包括美国本地的一些地区也开始试图复制另一个硅谷,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复制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由新泽西高科技公司组成的联盟聘请Frederick Terman负责该计划,为什么会选择他?

我们都知道,Terman的另一个称呼是“硅谷之父”,他一手创办了硅谷斯坦福工业园区,奠定了硅谷电子产业的基础。是他促成当地企业与学院的联姻,鼓励科学研究应与企业的工程部门合作,专注于对行业需求的研究,他所营造的这种硅谷合作文化及信息交流文化,正是新泽西试图复制的地方。

当时新泽西已经是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中心,拥有725家公司的实验室,包括RCA、Merck以及晶体管发明者贝尔实验室。当时那里的理工科人才已经达到了5万人,但那里没有声名显赫的理工大学,这些企业不得不从外地招聘工程人才,然而它们又害怕自己的人才和最好的技术流到别的区域。所以新泽西的商业领导及政府领导,在贝尔实验室的带领下,决定创办一所像斯坦福那样的大学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这正是他们希望Terman所做的事情。

Terman随后起草了一份方案,但未能如愿以偿,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地企业的不配合。这点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tuart W. Leslie和Robert H. Kargon的论文《推销硅谷:弗里德利克·特曼的地区优势模式》中就探讨过:RCA不愿与贝尔实验室合作;Esso不愿与一所大学共享自己最好的研究院;Merck及其他药物公司只想把研发资金用于自己的公司。Terman低估了说服相互竞争的公司为支持共同的研究目标而携手合作的艰难。他后来在达拉斯也曾试图复制,但都因相同的原因以失败告终。

到1990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Porter提出了另一种复制方法。这次打算以已经存在的研究性大学为中心,他发现,企业之间以及与供应链之间紧密的地理联系,能够大幅提高某些行业的生产力并带来成本优势。Porter假设说,如果把这些元素汇集一起,就有可能人工打造出一个创新中心。

Porter和他信徒们向世界上所有的政府宣扬他的方案,无非是挑选一个热点产业,在大学旁边建立一个科技园区,出台补贴及刺激政策、创办大量的VC机构。

但遗憾的是,奇迹从未发生。世界上成百上千的地区花了数以亿计的美元试图建立自己的硅谷,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无论Terman还是Porter,都没有意识到,不是学术、产业或者美国政府的资金扶持造就了硅谷,而是那里的人才,以及Terman所悉心经营起来的斯坦福大学与企业领导之间的关系造就了硅谷。

硅谷为什么无法复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Annalee Saxenian深谙人才、文化以及纽带的重要性,在她1994年出版的书籍《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与竞争》(1994)中,她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任何地区能够复制硅谷的成功。

Saxenian发现,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波士顿在创业和VC产业方面都要远远领先于硅谷。因为临近美国东海岸的工业中心,波士顿拥有巨大的优势。到80年代,硅谷与128号公路(波士顿的工业中心)越来越像,都有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世界一流的大学、VC机构、军事投资,但后来,128号公路与硅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为什么相似的区域,最终命运却截然不同?原因在于各自的根基——文化。是硅谷的高人才流动率以及公司创办率,是它的职业网络以及简单的信息交流发挥了优势。硅谷的企业都明白,是合作和竞争的双管齐下才带来了硅谷的成功,这一点从硅谷支持竞争的文化中也能看出。这种生态文化鼓励尝试、冒险、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换句话说,硅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早于Facebook很久的真实世界的社交网络。当然还有硅谷的气候,这里临近山脉和海岸,有许多的登山路径,帮助形成了乐观开放的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从1995年到2005年,硅谷的工程和技术创业公司中,有52.4%的公司创始人都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地区,是整个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一些硅谷移民也发现,要适应并融入硅谷非常容易,你可以去了解互动规则、创造自己的网络、可以像美国人本土人一样平等的参与一切。硅谷的一些公司有点类似联合国,饮食上就体现了这点,比如Google,自助餐厅不提供热狗,而提供中餐、墨西哥菜或者印度的咖喱。

这就是多样化,是某种形式的自由,是真正推动创新繁荣的因素。是这些技术移民带来了对全球市场的理解,他们的学识以及对本国市场的了解,在硅谷从最初制造收音机、电脑芯片到推出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医疗器械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无懈可击的竞争优势。

硅谷目前的最大危机是人才外流

硅谷远远谈不上一个精英管理的社会,但是正是它的一些瑕疵塑造了硅谷的独一无二。你会发现,在这里,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以及创始人中,很少有女性、黑人以及拉丁裔美国人。这里的VC也有从众心理,并且更愿意投资那些能在短期带来高回报的创业公司,不动产的价格高到许多美国人都无法承担。

所有这些因素都减慢了硅谷的发展,但是无法阻挡这里的发展。硅谷唯一的挑战在于曾经大力支持这里发展的政府,硅谷现在人才短缺,但一些政策却不利于人才的引进,比如对工作签证的严格管制。调查数据显示,现在有一百多万硅谷临时工等着变成永久居民,签证短缺意味着一些人某天必须离开。

这种人才外流会让硅谷大伤元气,所以我们将会看见,在世界别的地方,比如印度新德里,中国上海出现新的对手,并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的可行方案,而是因为我们输出了最重要的东西——人才。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3-07-04/2816114-silicon-vally-legend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