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中国移动呼吁产业支持TD室内覆盖“飞蜂窝”

2013年08月07日 ⁄ 综合 ⁄ 共 208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我们希望产业链上的设备厂商能够尽快开发出支持TD-SCDMA(以下简称TD)的飞蜂窝设备,中国移动
有信心保证其市场需求量。”在近日召开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国际高峰
论坛上,中国移动某高层对“飞蜂窝”表现出极大兴趣。

  根据中国移动TD网络
后续建设目标:在有数据传输需求的区域,其室内分布系统必须实现TD网络的100%覆盖,所以室内覆盖将成为中国移动未来TD网络的重要工作之一。

  但由于受到选址、成本及施工谈判等多方面影响,“室内覆盖难”已成为三家运营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室内覆盖势必会成为短板,影响运营商的3G网络优化工作。

  室内覆盖难点多

  “简单说来,室内分布系统在进行传统语音和简单数据业务的传输中,并不存在太多障碍”,中京邮电设计院的专家告诉记者,“但随着TD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数据传输量不断增大,TD室内覆盖不足的问题还是会逐渐暴露出来”。

  据了解,目前在TD网络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中,根据信源不同可以分为宏基
站、微基站、拉远型基站和直放站四种方式,尽管种类比较丰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面对城市楼宇密集度高、穿透性差的特点,依靠传统室外宏基站来覆盖室内信号显然已经无法带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由此,在现阶段,采取微基站和直放站两种方式已经成为了运营商进行室内布设的首选。

  “应该说,微基站与直放站的辐射效果大致相当,但是微基站布设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设备必须要与相同厂家的BSC相连,这无形中为网络规划和施工
增添了麻烦。”某通信设备商人士表示,“而直放站虽然易于安装,但却不好管理,施工人员需要协调物业为其找到安放地点,并派专人看护。”

  相比于上述传统的室内覆盖方式,拉远型基站在运营商的工程建设中还属少量。“目前我们省内为解决室内覆盖,主要采用的是微蜂窝或者
BBU+RRU方式,虽然整体效果不错,但坦白说,采用BBU+RRU方式在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方面花费太高,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讲,确实没有飞蜂窝容易
操作。”湖北移动某网络施工人员表示。

  以“飞蜂窝”突破数据瓶颈

  此次中国移动如此高调提及“飞蜂窝”,让人联想
到,在解决后续TD网络的室内覆盖问题时,“飞蜂窝”是否已成为中国移动的“必选项”。

  其实“飞蜂窝”这个概念的提出绝非首次,将飞蜂窝设备通过ADSL或LAN与远端的移动网关
相连,相当于在室内布设一个与调制解调器
相当的小型基站,从而实现信号覆盖,这种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十分简易,也较易被用户接受。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飞蜂窝’作为TD的热点补充并不存在什么难点,”中国移动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施工人员无需对目前接入网络层面做任何改动,就可将移动数据业务转移至固网资源,有效缓解TD基站的容量压力,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阶段,每户的带宽基本上都在1M上下,完全能够满足TD飞蜂窝设备的传输要求。”而针对目前很多用户对于TD信号衰减较快,使用体验不佳的
反馈,中国移动设计院人士也坦言,采用“飞蜂窝”只能缓解用户容量的压力,并不能改善TD的传输速率,期待改善TD用户体验,还要依靠TD向HSUPA以
及未来TD-LTE技术的进一步演进。

  运营商合作模式有待探讨

  尽管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但“飞蜂窝”在运营商的实践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合作模式、分成比例以及计费结算。

  中国移动发展“飞蜂窝”难在“移”强“固”弱,目前中国移动旗下的原铁通
固网接入用户在量级上无法支撑“飞蜂窝”的大规模商用。而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其它固网运营商也很难将自己的“固定宽带”共享给中国移动,毕竟三家运营商还处在全业务的竞争环境下,“每个运营商都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室内覆盖”。诺基亚
西门子通信的相关人士表示。

  “也就是说,除非在利益方面有大的交集,三家作为上市公司,很难会有大规模的合作。”该人士补充说。

  “中国移动在这方面由于缺乏资源相对被动,而另两家拥有固网资源较多的运营商则可以在首先完成室外大规模基站部署的基础上,以‘飞蜂窝’形式更好地提升用户室内体验。”前述设计院人士表示。

  另据了解,中国联通
已于去年底开始部署“飞蜂窝”,它利用原中国网通
丰富的宽带资源,结合“亲情1+”业务,把“飞蜂窝”与家庭中的有线宽带进行捆绑,并采用了终端补贴、业务优惠等促销模式,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回馈。中国联通预计在两年内收回用于终端补贴的成本。

  产业环境亟待加强

  “目前主流通信设备厂商已经有‘飞蜂窝’的相关设备推出,但基本上还不能支持TD。”上述设备厂商人士如此表示,“而从研发到飞蜂窝产品推出的整个过程中,相关芯片的研制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所有设备的相应参数都要按照芯片的数据指标进行调配。”

  另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在“飞蜂窝”方面,无论是芯片层、技术标准还是施工规范都没有比较成体系的标准可作参考,因此在“飞蜂窝”产业链的
搭建方面还存在较大难度。由此也导致了飞蜂窝设备的研发周期过长。该人士预计,从设备的芯片研发、标准制定到最终实现量产,推向市场至少要经历1~2年时
间。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