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从软件多样性看软件即服务

2013年09月16日 ⁄ 综合 ⁄ 共 1426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软件分为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即通用型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则是针对特定用途提供的软件系统,如数据采集软件、管理系统软件等。基础软件服务范围为各行各业,应用软件则侧重于某一行业或某特定人群,或满足特定需求。广大的实际使用者接触的大都以应用软件为主,狭义上的软件系统即是指应用软件。当然,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各层次基础软件之上,不可能孤立运行。而通用的应用软件,成熟到可以独立于具体领域特征的应用软件就有可能发展成某一类的基础软件。基础软件是应用软件的基础,为应用软件提供服务。应用软件则故名思义,是为应用服务。应用是什么,就是运用于业务,服务于需求。

软件即服务,以下从软件多样性的三个方面简单阐述。
软件的表现形式多样。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业务规范程度和信息化成熟程度差异,以及各行业应用客观特征,软件的最终可能表现为产品或是方案。更泛化的叫法则是软件项目,再外延一些则包含软件后期运行维护。但无论形式如何,从软件使用者角度而言,软件的意义无非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执行,进而拓展管理手段、推动行业发展等,典型的如借助全面、及时的信息获取,进行数据自动处理、辅助决策、自动控制。软件是工具,为人们提供服务。软件可以把人从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让计算机去做的就让计算机去做吧,这样人们才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思考和生活。

软件的生产过程多样。传统软件工程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之分。后来又在其基础上作了诸多补充完善,提出多种形象化之模型。近期则更有极限编程、敏捷开发的火热及软件过程改进的探索等。但无论过程如何,从软件的作用角度考量,软件服务性本质依然。而且,应当讲软件的服务性越来越得到认同。瀑布模型也好,螺旋模型也罢,或是敏捷模型,都是意在提供一种规范指导性的软件开发方法,使软件生产过程更为可控,使软件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使软件开发效率更加提高。与软件产品相比,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运行维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项目化定制软件系统,开发过程本身就是提供软件服务的过程。而软件的作用与效益的充分体现,也离不开良好的维护与改进。

软件采用的技术多样。软件技术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又由于其天生易复制、易传播,数十年来发展迅猛。在软件技术的诸多方面,其发展都可谓日新月异。时至今日,每一个计算机技术人员一定都会有一种共同的体会,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新名词、新产品、新创意、新思想、新架驱、新平台层出不穷,几成泛滥。总体而言是俯拾皆是,让人头晕目眩,当然,其中不免有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之类。但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无论采用何种技术,目标只有一个,简单、高效、灵活地构建稳定、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软件系统。技术,只是造出软件这个工具的工具。当然,工具以及工具选择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好的工具、适合的工具使软件构建事半功倍。选择好的技术也能够构建出好的系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更好地体现软件的服务性质。近两年SOA、SaaS的思潮迭起,它们更是直接采用“服务”的提法。显然,软件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趋向于软件的服务本质。

随着软件服务意识持续推动与软件技术持续发展,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推动创新、改变世界。借助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软件插上网络的翅膀,影响了全世界。借助软件服务意识回归的契机,软件业界迎来春雷隆隆,驱走浮躁之气,也将引得春风化雨滋润万物,更快更好地渗透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