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平衡工作生活

2013年10月12日 ⁄ 综合 ⁄ 共 11289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平衡工作生活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在大学毕业之后,我曾经在美国的一家投资银行工作了4年多的时间,之后我就主动辞职了,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都在不停地问我:投资银行,那样令人羡慕的工作,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呢?于是我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我实在是太累了。每周80小时、90小时,甚至是超过100个小时的工作让我身心疲惫,在那样一种状态之下,即使是再具有吸引力的工作,也会让你觉得它没有丝毫的魅力。而且在那之后我还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都在开始关注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职业枯竭。而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就这个话题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女士。欢迎您,许老师。
主持人:在许老师正式演讲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许老师。
 
许燕简历
许燕,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的所长。1982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9年6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6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任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她主要从事的专业研究领域主要是人格心理学、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应用研究领域为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征与人格教育,职业人的心理枯竭与防御,人员选拔与测评等。发表并出版了《实用心理学》、《大学心理学》、《心理学》、《人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等书籍及文章。
 
主持人:您当时上大学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心理学呢?
许燕:上大学的时候选择心理学,这也是当时觉得心理学是一个冷门,有时候冷门的话可能预示着未来是一个很热的一个专业,那么在冷门的情况下呢,当时也是觉着社会竞争可能不是很激烈,当时的现有人才也比较少,那么可能很容易出人头地,所以呢当时是从一种发展的眼光觉得以后对我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有很好的一些帮助,所以就选了这个心理学,而且另外在职业选择当中,也考虑到我自身的一些特点,因为我是觉着我是文理,都比较均衡发展的,心理学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是理科招生,但是它还有很多的需要社会学科的一些知识,所以我觉得我本身的这样一种特点,和这个学科很匹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选了一个心理学。
主持人:这么多年,您一直在研究心理学,现在想想当年的选择,觉得满意,幸运,还是怎么看?
许燕:当时的选择,现在来说,我觉得仍然是很满意的,而且让我很有成就感,但是说实话,就是在这个成就感的同时,让我也经常会感受到那样一种职业枯竭的侵袭,所以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学科,就在于我觉得我首先体会到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在以后的这个社会发展当中,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我去看到,就说这样一个职业人可能在这里面会出现一些职业心理上的一个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说我搞心理的,然后我就一定是心理非常健康的,其实不是,我们有时候呢也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上的一些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应该怎么来调整。你只要是能够学会去调整,你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主持人:像您自己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您自己会怎么调整呢?
许燕:比如说就我们说这个职业枯竭,职业枯竭的时候,就说你会感觉到情绪不好,很沮丧,然后身体生病的频率会越来越多,然后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哦,你已经处于这样一种职业枯竭的某一个阶段了,那么你就要把你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要放慢,然后你就需要去调整,就不至于就说,哎,我突然怎么看什么事情都那么忧郁,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了,这个时候我就能确定,我不是忧郁症,我只是处于职业枯竭的某一个阶段,然后我只要是稍微把我的工作的节奏放慢一点,这些症状就都能够消失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一种工作呢,如果你真的想把它做得特别好,其实都是需要去动脑子,所以怎么样能够在工作当中能避免出现职业枯竭,真的出现了,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它。下面呢我们就让许燕老师给我们做今天的主题演讲《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工作是把双刃剑  
许燕:大家好,我今天的题目就是《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我想在讲这个题目的时候呢,我们先把以往有关的一些报道,再给大家把这个记忆恢复一下。1993年3月9号,上海大众老总方宏跳楼自杀,1997年7月28号,贵州喜酒的老总陈兴国举枪自杀,2002年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游泳的时候突发心脏病猝死。2004年3月4号,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去世,2004年4月8号,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心脏骤停,猝死在跑步机上,终年是54岁。2004年11月7号,温州均瑶集团的总裁王均瑶因病去世,年仅38岁。今年年初,清华大学两名中青年教师,因为怀疑是劳累过度,在4天之内,相继去世,然后引起了高校教师的讨论。从上面所有的这样一些报道当中,我们其实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现象,这种共同的现象是什么,就是生命枯竭,那么在生命枯竭里面,我们说它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就是生理的枯竭。还有一个是心理的枯竭,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这样一种关系,那么我们在这里面其实也要进一步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非常优秀的人,出现这样一种生命枯竭现象呢?这实际上呢我们大家都能看到,这背后的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工作,工作它实际上是一个双刃剑,我们因为常常听到一些职业人说,工作是美丽的,奋斗是幸福的,工作给你带来的一些好处,所以你看到它的一种美丽的一方面,但同时我们说,工作它也在消耗人的能量,那么这种能量的这消耗,会给人带来一种负面的影响,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职业枯竭,但是我们今天主要的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讲。
 
这种职业枯竭它应该是属于心理枯竭这样一个范畴之内。那么心理枯竭,我们说这个词它在最初是怎么的,人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个是在1961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个作家,他写了一个,当时非常轰动的一本小说,这个小说的名字就叫做《一个枯竭的案例》。在这个小说里面他究竟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他描述了一个功名成就的一个建筑师,这个建筑师,就是他在功名成就以后突然发现,在工作当中,已经不再给他一种快乐了,不再给他一种成就了,一种满足了。那么他感觉到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压力,所以为了逃避这个压力,他跑到了原始森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说工作在给人带来成就的时候呢,也会给人带来相对来说一种心理的灾难。那么什么是心理枯竭呢,它是由于一个很强的,或者是由于一种很持久的这样一种高压力状态,然后给人们带来一种个体无法去应付外界的这种超负荷的一种要求,然后所产生的这样一种生理的、情绪的和行为的耗竭状态,那么职业枯竭我们说是心理枯竭当中的一种了,我们看这个职业枯竭实际上就是由于工作,或者说一种工作要求所引发的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那么它主要就是表现在就是职业人在这种工作的高压的状态下,然后体验到的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那么我们说,职业枯竭是通过六大特征然后来判断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职业枯竭的六大特征。
 
职业枯竭的六大特征
 
许燕:首先第一个特征就是生理耗竭了,这个生理耗竭我们称为是职业枯竭的临床维度,那么它的主要表现特点是什么,就是身体能量有一种耗竭感,就感觉到持续性的这样一种精力不充沛,这样一种感觉,然后感觉到极度地疲劳,疲惫和虚弱,身体的这种对疾病的这种抵抗力也在下降,然后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背疼,腰酸,肠胃不适,另外还有失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等,这样一些特点,那么严重的呢,会导致一种精神的疾患。像在91年和96年期间,瑞典对2.4万个职业人,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的女职员,长期患病一次是90天以上,这种长期患病的概率是压力不大的女员工的2到3倍,这里面我们能看到由于职业的这样一种压力,给人的身体造成的这样一种损伤,这是第一个特征。
 
许燕:第二个特征我们称为是才智枯竭,才智枯竭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认知维度,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会感觉到一种空虚感,就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特别是像我们说的知识,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当代的知识更新,我们在做其中一个关于中国教师这个群体的一个调查发现,教龄在3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的才智枯竭的感觉,要明显地高于其他年龄段。像有一位30多岁的男老师,就因为回答不上来学生的一个问题,就自杀了,所以这就是一种枯竭,才智枯竭的一种特征。
 
那么职业枯竭的第三个特征就是情绪衰竭,这是枯竭的一个压力维度,这也是职业枯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或者叫做一个主要的特征,那么它这个特征主要表现在就是说,工作热情完全消失了,然后表现出许许多多的情绪上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情绪很烦燥,很容易发脾气,很容易迁怒于他人,然后就是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表现出一种悲观、沮丧、抑郁,然后无助,无望,很消沉的特点。情感的资源就像干枯了一样,没办法去关怀别人。
 
第四个特征我们称为叫做价值衰落,价值衰落呢,它是属于枯竭的一个评价性的一个维度。这个评价性的维度。它主要表现在就是说,个人的成就感下降,然后呢,自我效能感也在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没有成就感,然后也没有那样一种能力去做好这样一些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和评价也在下降。觉得工作没有意思,工作也变得非常地机械化,效率很低,然后出错,出现一系列工作的问题,慢慢就会觉得自己在工作上,不能够有这样一种胜任的感觉,感觉到一种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这样一种挫败感会使得他去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去付出努力了,会出现消极怠工,甚至出现离职或者转行这样一种倾向。
 
职业枯竭的第五个特征呢,叫做“去人性化”,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心理学名词。它属于这个职业枯竭的一个人际维度,就说它和人际交往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个“去人性化”,它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好坏,或者一种质量,那么如果出现这种去人性化,我们说它会使一个人表现出什么样一种特征呢,就是一种很消极的、否定的这样一种态度和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就包括自己的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那么这些人表现出对别人不信任,多疑、猜疑,对别人也充满了一种批判性。特别是这个特征表现比较严重,他会表现出一种把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这样一种现象。这种把人视为一种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呢,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经常会报道一些学校暴力的事情,其中有一个报道就说:一个小学的老师,然后只是怀疑这个孩子拿了别人钱,就在这个孩子的脸上刻了一个“贼”字,然后再抹上、涂上红药水,那么整个这个过程我们说是,他整个操作过程不是把一个学生当作人来看待的行为,那么我们说这种行为就是去人性化,他就把人视为一种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
 
职业枯竭第六个特征叫做攻击行为,这是它这个职业枯竭的一个行为的一个维度了,这个攻击行为一般来说,我们说它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一些无辜人的这样一种情况。比如说在公司里面,有的人在公司里面受了老板的气了,回家呢可能就会拿老婆孩子开刀,去打老婆孩子,这种我们称为是找替罪羊的这种做法,这个就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还有一种,他的攻击并不是指向于外人的,而是指向于自身的,那么这种攻击行为就会出现一种自残的行为,甚至就是在极端的枯竭情况下会出现自杀。
 
职业枯竭分五个阶段 危害严重
 
上述就是我们在做中国人职业枯竭的时候发现,中国人在这几方面的特征当中,他们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凸现的这样一些特征。但是有一点呢,就说是在多长时间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职业枯竭,这就涉及到我们要讲的,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就是职业枯竭的五个阶段。也就说职业枯竭,它可能是一个过程性的一个东西,那么这种过程性的东西,就说它要表现出这样五个阶段当中不同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我们第一个阶段称为蜜月期,就是一个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呢,那个时候是工作的热情非常高涨,而且是我们说自身的这样一种能源储备也非常地充足,你有知识储备,你有身体这样一种能量的储备。在蜜月期当中,有时候人干到夜里一二两点都没事,仍然是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工作,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呢,就开始逐渐到这个第二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为能量耗尽期,也就是说你持续地这样一种工作热情的时候,你这个热情不可能是永远这么保持着,那么随着这种能量的消耗呢,他逐渐的这种工作的乐趣会减退,而且会出现一些精疲力尽的这样一种感觉,然后会出现一些比如说失眠身体不适这样一些症状。到了第三个时期就叫做慢性症状期,这个慢性症状期就是由于过度地工作,导致你身体出现这种频繁的生病或者不适,就是不舒服的这种感觉,而且情绪上会出现易怒啊,情绪很暴躁,然后变得非常地忧郁等等这样一些特征。然后再往下走,你这个时候你还不终止,还不调整你的工作状态的话,就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叫做危机期。危机期这个时候就会使得你的,由于你是身体的这种生命状态使你导致你一段时间无法工作,而且社会关系也会因为你这样一种职业枯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焦头烂额。如果这个时候你如果还不调整的话,那么就进入到最后一个时期,就是受创期。受创期的时候就表现为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是非常严重了,就已经威胁到你的这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了,甚至有可能会危害到你的生命。所以我们说了解这个职业枯竭的这样一个五个阶段,对你及时调整是非常有帮助的。
 
许燕:我们前面讲了职业枯竭这种现象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它会对我们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危害,那么在这里面,我们把它归为职业枯竭的四大危害。那么这四大危害就表现为亚健康状态、组织气氛低落、职业危机,还有家庭危机等等这样一些特点。我们先看第一个危害,职业枯竭会导致人的亚健康状态,甚至会导致生命的早衰。像上海社科院,它做了关于10年的一个对知识分子的追踪研究,它在这个报告当中,它就发现了,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已经比十年前低了10岁。那么在这里面,我们能看到一些在工作上,可能是很优秀的,或者是奉献的人,对他们所产生的这样一种生命浓缩的现象。那么第二个危害,就是职业枯竭所导致的第二危害,就是它会导致人际冲突加剧,甚至家庭关系的破裂。我们似乎看到,我们前面也讲到了,就说这个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攻击性行为,都会危机到这个人际关系,那么这种人际关系,它不仅仅限于这个工作环境当中,我们说职业枯竭并不意味着它的危害只局限在工作领域当中,它还会有蔓延性的这样一种危害,那么这个危害首先冲击的是家庭。所以很多职业枯竭的人,他们的家庭氛围也不是很好。那么职业枯竭的第三个危害,就是会使得工作效率降低,然后甚至转岗和离职。有的人就描述说,我一大早醒来,一想到又要面对一天的工作,我心里就感到了一种恐惧感,不愿意去上班,这个时候会导致你在工作当中心不在焉,然后出现差错,出现差错以后,就会出现被调岗、降职,甚至导致失业。那么职业枯竭的第四个危害就是降低工作士气,甚至破坏组织氛围。我们说职业枯竭它具有传染的特征,如果职业枯竭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工作单位当中,产生这样一种传染性的效应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士气,就会瓦解这样一个团队,降低凝聚力,然后使得整体的工作质量都会下降,甚至会危机公司的这种声誉或者生存。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职业枯竭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危害,但是不是说职业枯竭就所有全都是这种负面的危害呢?我们说也不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也应该换位思考,我们说枯竭实际上也是一种财富,那么什么是一种财富呢?就说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知道如何去科学地工作,什么是一种健康的工作方式,然后能够给我们一种提示,说你应该放慢脚步了,你应该去调整自己了,那么有时候枯竭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职业枯竭的两大成因
 
那么我们前面了解了职业枯竭的危害的时候,大家自然要问,就是究竟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职业枯竭,什么环境下会导致这种职业枯竭,什么样的人容易感染这样一种职业枯竭,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个问题,就是职业枯竭的两大成因。
 
第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我们首先看到社会变革和快速发展,是职业枯竭产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就说这个职业枯竭,它往往是在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或者在社会变革的阶段,就是说在很多不确定性出现的时候,变化速度非常快的时候,会导致职业枯竭。因为人有一种不安全感。另外就是下岗和待业这种压力。那么使得有工作的人,就是他更珍惜现有的工作,他更要去勤奋、努力地去工作,然后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来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一种压力转化到一种工作压力,然后对人带来一种冲击。另外我们说组织氛围和工作机制。比如说在一个工作氛围当中,这个工作缺乏一种自主性,不能够调动每个人的一种积极性,缺少一种提升的机会,奖励性的措施不够,待遇也不是很好,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这种沟通都不是很顺畅的时候,像这种组织氛围,我们说会影响到这种员工的这样一种职业枯竭。还有一个就是说超负荷的这种工作要求,虽然是现在定的是法定工作时间是8小时,但是很少有人说我真正是按照8小时这样来要求的,很多人在这种条件下常常就是说活干不完的情况下,会自动地去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所以工作量也确实是会影响到人,这些外在条件会引发人的职业枯竭。另外呢像一些个人因素,就说为什么同样是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有的人枯竭了,有的人没枯竭呢?那么这里面我们还涉及到就是高发群体。这高发群体就是说,不同的职业可能会有一些表现特征,比如说我们说助人职业的人,就容易出现这种职业枯竭。那么另外还有一类人就是属于高压力群体,就是工作压力非常大,像一些我们所说的新闻工作者,然后还有一些公司的一些白领,这都属于高压力群体。另外还有一个和个人的性格还有关系,比如说我们说自卑的人,自我评价比较低的人,然后工作非常投入的人,给他一个工作,他会非常认真地,追求完美地去完成这项工作,这些人都容易枯竭,所以我们说这个枯竭,它有时候它会去冲击那样一种优秀的群体,它并不是说这个人不优秀,他往往是很优秀,反而会被击中,就是被职业枯竭击中
 
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些因素会影响到职业枯竭,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自然会问到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职业枯竭的一个三大防治途径。三大防治途径,首先途径一,就是一定要建立一种激励和关怀性的这种组织文化,包括我们现在提出来一种比较好的领导风格,就是高要求,高关怀,因为如果你高要求,低关怀的话,会导致离职倾向加重,但如果你要是低要求,高关怀的话,又会导致什么呢?就是你的工作效率不高,所以现在提出比较好的方法,因为我们说对工作的高要求是社会现在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你必须要配上这种高关怀,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呢我们提倡,作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团队,一个机关,它应该建立良好这样一种组织的一种氛围,然后使得人们在一个非常融洽、相互支持的这样一种环境当中,能够更好地、更健康、快乐地在这样工作。这是途径一途径之二,就是保持温馨、支持性的家庭氛围,因为前面我们也讲到了,就说它既会影响到家庭的这样一种和谐度,但同时反过来,就是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够使得一个人去降低自己的枯竭程度。那么第三个途径我们讲应该形成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种你身体的能量能够承受得了的这样一种可实现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要过高,这种过高不能以丧失你的这种身体的这种健康作为一种代价的。然后另外呢要学会找理由给自己放松,让自己能够轻松下来,一定要给自己一种健康恢复期,另外就是要不断地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消除才智枯竭。然后就是要学会去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一种身体锻炼的一种方式,但是呢这个必须要学会科学地选择。所以在这里面,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就是职业枯竭的一些基本现象,也希望呢每一个职业人都能够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像我们刚才前面也讲了,工作是美丽的,其实呢健康是幸福的,而不是奋斗是幸福的。
主持人:好,谢谢许燕老师的精彩演讲。
许燕:谢谢大家。
工作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主持人:接下来呢还是有很多我们网友的提问,希望和许燕老师来沟通和交流一下。首先第一位网友叫做“光荣的劳模”,他说: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劳模已经不是说劳动模范,而是劳累模范了,所以光荣不光荣,我不知道,但辛苦却是真的,但是我也觉得别无选择,我出现了很多像您所说的职业枯竭的症状,但是我觉得公司里面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我不努力表现往上爬,我的生活会更加悲惨,不知道您怎么看?
 
许燕:是这样的,这也是很多人一种无奈的感叹,就是以前我们讲,工作会给你带来一种价值感,能够实现自己的这种价值,但是工作又和你自己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和生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呢,就让人会感觉到,我要在这个社会上有一个立足之地,我必须要努力,我这份工作已经来之不易了,那么我如果干不好的话,可能后面有上百,成千个人在等着,所以我必须要努力,我一旦不努力的话,就被这个社会所淘汰,这就是很多这个职业人发出无奈的这种感叹。但有一点,现在强调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你一定要对你有一个长远的一种设计,那么这种长远的设计就说,你知道工作非常地重要,但是有一点,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给自己增加,就是找这个能够休息的时间,插空一定要休息,这样才能够使你的体力有一个能量,有一个恢复期,就是给你一个能量注入的这样一个时间。所以我是觉得呢,不要过于珍惜自己的工作时间,应该去珍惜自己的休息时间,休息是为了你更好地、高效率地去工作。
 
主持人:好,谢谢许燕老师为我们的网友带来的答案。接下来请我们在座的同学向许老师提问。
提问: 主持人、许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许老师,就是在中国现在的社会下,一个人如果心理衰竭的这种现象先是带来生理上的反应,那么他先去看的是医院的医生,而不是说要看心理医生,那您觉得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让他有心理衰竭的状况下,先去看心理医生,而不是先去看医院里的这种医生呢?我想问一下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主持人,您在您加入凤凰以后,有没有遇到过心理衰竭的这种现象,您是如何解决的?谢谢。
主持人:谢谢。
许燕:这个同学分别向我们提出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其实呢这里面我们说关于生病或者生理的这样一种状况和心理状况,谁先谁后,其实说不清楚的,就像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但有一点就说,工作的压力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一些问题,然后呢长期的这样一种我们说的高负荷,如果你的身体能量也是在这样一种高负荷的这种无法承受的情况下,会带来一种身体上的一种疾病,所以我们讲呢,一旦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的时候呢,就说,其实不一定完全非得要去看心理医生,你只要是知道了你自己都能够调整,你只要放慢节奏就可以了。但是出现生理上不舒服的反应的时候,还是应该先去医院,先去医院做一些检查,如果确信你没有什么疾病的情况下,那可能就是心理问题,然后你再去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先到医院,然后再去看心理医生。
 
主持人:那接下来我回答你的问题,就像我刚才在这之前所说的,我想做任何一份工作,如果你想把它做好,或者是说尽量做得让自己满意的话,你不付出努力的话,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说你体力上的努力还是脑力上的努力。那在座的同学很多应该都是学新闻、学电视,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的了解,长时间地要保持自己这种比较饱满的精神状态,而且我们有很多出差,要对体力上有很多的要求,常常在一些边远的地区会非常恶劣,而且呢像包括写稿子,在采访的时候提问,这完全依靠自己动大脑。所以我觉得辛苦确实是辛苦,而且是说脑力和体力双方面的要求,但是具体有没有达到像刚才许燕老师,以那些标准来衡量的这种职业枯竭,我觉得我很难说。因为我曾经有过4年的投资银行的工作经历,那个是一个非常标准,或者说非常高程度的职业枯竭,所以有了那个作为基础之后,你就觉得其他的工作其实都不是特别辛苦,而且呢我觉得随着人年龄慢慢增长,自己会对自己的心理上有一个很好的调节。年龄大了你就会知道,其实工作不是你生活当中的所有,它不过就是一个工作而已,而且你工作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你自己的生活本身会变得更快乐,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了所有,你自己反而不快乐了,其实也就失去了工作本身的目的所以,像我们现在,或者说像我自己现在吧,除了工作本身的时间,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旅游,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和朋友在一起,总之我觉得应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吧,工作不是所有,所以这就是我自己想说的,谢谢你。
许燕:我觉得回答得非常好。这里面其实说明了一个,职业枯竭它是一个可逆的,并不是说得了职业枯竭就永远持续下去,其实呢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反应,然后呢,你只要是知道了这样一种现象,你自己调整,就能够调整到一个非常好的一种状态。
 
心理放松需要掌握技巧
 
主持人:好,我们请下面的同学继续提问。
提问:主持人好,许老师好。许老师,我刚才注意到您说过要解决这个职业枯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自己休息,放松下来,我觉得让自己的生理,身体上放松下来是可以控制到的,抽出时间来就可以,但是有时候那种休息当中的那种负罪感,那种紧张的感觉,好像比较难以去除,我想知道怎么能够让自己在身体上放松的时候同时心理上也能放松呢?谢谢。
许燕: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其实我们说呢,就是心理放松可能确实要做起来要比这种身体放松难度要大,所以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时候呢,他会走进心理咨询门诊。这个心理咨询门诊并不意味着只有有病的人才进去。实际上在西方来讲,它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办法,那么有些人比如说他自己调整不了的话,就是心理上调整,放松不了的话,他可能去到这个心理咨询中心,然后呢让这个专业性的一些心理咨询师,给他做这样一种放松的这种训练。那么放松训练,我觉得可能会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呢就说,可能这种方法在别人身上有效,并不一定在你身上就有效,必须自己摸索出来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比如说有的人就是通过听音乐,很舒缓的那种音乐然后来放松,有的人呢是从事一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一种爱好性的活动。比如说我喜欢集邮,那我在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呢,我起码呢就说,我能够再翻开我的那个邮册看一看,然后忘却能够让你烦恼的那个事情,这些都是一些方法。另外还有的人就是通过一种体育锻炼,通过在球场上流汗,然后来忘却其他的。还有人就是找别人去倾诉一下,就是我有紧张的情绪,哎呀,怎么办呢?我去找人打电话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一种。但是呢你必须选择你觉得很适合于你的。有的时候呢,可能这种方法你听到别人给你介绍这种方法,听音乐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你身上就不起作用,那么你就学会去找,如果你自己没办法选择的话,你就可以到,比如说学校这个心理咨询中心去问问老师,或者到一些富有经验的一些人那块去讨教一些好的方法,然后这样都可以帮助你做到一种心理的放松。因为只有心理放松了,才能最终使你的身体彻底放松下来
 
主持人:谢谢。最后呢我还是想请您用一句话来结束一下您今天的演讲。
许燕:我想还重复刚才一句话,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
主持人:谢谢。非常感谢许老师带给我们今天精彩的演讲。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当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职业枯竭可能是每一个人在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要去面对的问题。但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听了许老师的介绍,我们也会觉得说,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都能够牢记住许老师刚才所说的那句话,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我想大家一定会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好了,再一次感谢许老师今天带给我们的演讲,也非常感谢今天在座的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下周同一时间《世纪大讲堂》我们再见。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