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从程序员到非程序员之成长(机会)篇

2013年05月30日 ⁄ 综合 ⁄ 共 3359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我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在广联达工作。现在已经将近7年了。每每和朋友们聊起这段经历,总有说完的冲动。因为这不光是时间的流逝,更是我成长的历史。中间有很多次选择,很多次思考,这些不光对我,对那些刚进来的同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总感觉有责任把这些经验告诉他们。

年底了,公司一些部门需要调整。于是我又有机会聊起我的经历。忽然感觉还不如写下来,这样就不用老是说啊说啊的。这或许是我多年做程序员的习惯吧,总是喜欢将重复的提成可复用的。

这个系列的文章,我已经写了一篇,可以参考《从程序员到非程序员之博客篇》。

如果说选择公司也算在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的话,当时选择广联达的时候,记忆犹在眼前。当时我们公司的涂工、陈工都去了。招聘非常简单,就是一群人坐在屋子里,大家聊天。公司当时说了,招聘看人,而不是看技术。技术可以培养,人却不易改变。就冲这一点,我对我同学说,如果广联达要我了,我就不会去再应聘了。

2001年我进到公司。我们那时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批。因为那是公司第一次大规模招聘。公司史无前例的进行了3个月的培训。培训后,我跟着公司的技术老大,也是三大原始股东之一,涂工。在这过程中学到很多,这也对我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最关键的是涂工一直教育我做人的道理,用程序的方式。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后来想想,涂工可能对我太好了,以至于可能有点纵然我了。惭愧!

这应该真正算职业生涯的开始吧。不过说之前,要提到另外一位非常重要的同事,小祝。他是与我同时进公司的,也是同时到涂工手下的。因此我的很多次选择都与他有关。但事实上,我相信我们两个人都是将对方作为成长的动力在激励自己,而不是竞争对手。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开始,我和小祝是一起做一个预算控件的。那时候发现小祝对全局的把握比我强多了!压力非常大。

后来有一天,涂工问我们,一个Grid(网格)控件,谁愿意做。我矜持了一下,小祝要过去了。我当时那个叫后悔啊,因为我一直对图像方面有兴趣,总感觉这个机会就这么样失去了。

幸好,机会并不是只有一个。后来涂工让我做一个内存数据库控件GPF(Grand Project File)。这个控件完全不涉及界面。当让我接触了很多方面的设计。后来,经过我的提议,有升级成GDB(Grand Database),将其实现在Delphi的TDataSet基础之上。因为这个,让我有机会长时间研究VCL的底层设计,受益匪浅。以至于我后来一度认为,我的技术底子,都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

后来,又来了一个报表控件,同样是界面的控件。我很向往。可惜还是没有落到我头上。因为考虑小祝有Grid的经验,所以认为做报表可能更有把握。

而我呢,在某一天的下午,见着了另外一位朋友,葛工。因为他,我的职业观点开始在变化。他给涂工带来一个需求:定额排版。这个工具,涂工曾经在几年前就做过一个DOS版的,非常强大。现在需要做一个Windows版的。当然了涂工没有时间,小祝也没有时间,我有时间。

和市场人员一起做产品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况且葛工对客户的认识不是一般的强。现在想来,虽然现在看这个项目的代码一塌糊涂,但是,做产品的意识,已经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和转变了。这和在项目中做产品是不一样的。项目中的产品是需求告诉你的,而这个是用户告诉你的。

也许从这一点开始,我和小祝的主导理念发生了些许变化。后来涂工带的研究所解散了,我和小祝被分到一个新成立的项目组GBQ-S,这个项目是另外一位与我同时进来的同事小汪同学。这个时候人家已经是项目经理了。我和小祝都还是程序员。有点羡慕,但还是能说服自己,因为虽然这样,我们的技术底子比其他人打的都牢固一点。

后来项目招兵买马,我和小祝同时当了开发组长。后来又要选出一个开发经理。那时候是朱先生问的,我们两个都坐在那里。朱先生问谁愿意做?我立即说我愿意,而小祝有些腼腆,等了一会儿说,要是让他做,他当然可以做好。后来朱先生说还是让我做了,因为开发经理的压力比较大,认为我的性格比较适合。不过现在想来,当时的直接,应该有些作用,毕竟表达了自信的一面。

如果事情就这样完了,我想大家一定会被误导的。

机会这个东西,有几个方面都得关注:

  1. 机会的及时性
  2. 机会的多样性
  3. 机会的适用性

前面介绍到的只有1和2。我相信很多人关注的还是1,没有意识到2。我希望我的一些经历让大家能够意识到2的存在。很多时候,机会永远不止一个。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你所谓的机会,就是发现那些路。没有走上第一条,可以走到第二条。

说到第三点,这就是我经常打的比方。在北京开车,要是有一辆车从旁边超过你了,不要着急,如果路线一样,等过了两个红绿灯后,你就能发现它了。稳妥和冒进都可以达到终点。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

后来,GBQ-S发版后,我面临着一个选择,那就是留在这里,还是到GXB项目去做开发经理。关于这点我在《离开使人成长》我做了详细的描述,中间还要感谢朱先生的指点。我选择去了GXB,再后来我做了GXB的项目经理。这一年我是非常成功的。GXB的人并不多,但是大家非常有干劲!项目也开始走上正轨,市场上也开始应用起来。

小汪离开公司后,小祝接管了GBQ-S,后来又负责了GZTB的项目。之后,项目的人员合并到GXB。小祝感觉非常失败。但他已经开始了新的GBQ4的项目。吸收了前次的教训,这个项目是从头开始建设的,慢慢地,感觉也是越来越好。核心团队建设比起原来的要容易多了。而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收到经理们的多次表扬。

而我这时候反而进入了另外一个状态。项目开始分裂。新合并进来的GZTB的人比原来项目的人还要多,新老团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过程中,我的做法多数是压制。于是很多坏情况就发生了。而这个时候,公司的文化也在做激励的震荡,我的感觉越来越不好。

但这些都是外因,真正让我不爽的是,我发现我在做管理的过程中,始终放不下技术。我始终认为那是我的退路,那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的成就感,不是来源于管理的成功。这让我非常苦恼。

我决定放下。我离开了GXB,到了GCR(公共资源组)。这是一个纯粹技术的项目。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原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消失。这得非常感谢我的最重要的同事LSuper。他发起的下午茶,让我及很多人都充分享受到技术的快感。

我开始写博客,我开始参与各种讨论。很多技术点原来只是了解一点,现在都能开始深入探索。而且还接触到小贾这么优秀的人。人的一生不过如此,能遇到一位这样的朋友,就已经很满意了,何况现在有小祝、LSuper、小贾这么多人呢?我做得非常开心。我也让很多人开心。

后来小祝也放下了项目,开始做起SE(系统工程师),我们在一次微软技术大会中聊起来,大家一致认为技术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一个双螺旋的曲线,是螺旋式上升的。做了一定时间的管理,就可以做一定的技术。当然了,这是针对我们这种技术出身的人来讲的。

GCR后来从研发部门调到总体部。我选择了跟随。因为我选择了另外一位兄长般的领导:老卢。有关这点,我在《可以感受到的好领导》中仔细描述过。事实上,我在GXB的时候,就一直受益于他。现在更是能耳濡目染了。

再后来,就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老卢告诉我总经理找我。我心怀忐忑地去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刘总(这是我现在的领导)也在里面。总经理说,现在公司想建设信息化,希望我来做。并说了一些好处。我说好啊!我当时就答应了。但总经理还是让我考虑一周。我说可以,我问问老卢有什么建议。对我来说,事情一定是要答应的,因为总经理说他选择了很多人,说我最合适,那我就不能犹豫了。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我没有问,因为这些我不需要考虑。不过说实话,我当时选择中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刘总。嗯,他的要求非常严格,现在已经领教了。

小祝呢,现在又开始负责管理了,大家聊起来,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感觉比以前更有信心了。

后来和同事聊起机会选择的问题。我就说,有时候机会来了,你不能躲。有时候就算不是机会,你也得接。往往机会不是一刹那的事情。机会往往是你做事的过程中表现的优秀品质赢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比所谓的机会长久得多。太计较得失,就算得到机会,也很容易失去。而踏实做事,就算看不到机会,也会从天上掉下来。

其实人生,也就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样,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何愁机会不能来呢!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