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ERP的概况及实施步骤

2013年12月02日 ⁄ 综合 ⁄ 共 412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如果要根据需求的优先顺序在统一的计划指导下把企业的"销产供"信息集成起来就离不开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这个基础文件。在产品结构上反映了各个物料之间的从属关系和数量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工艺流程和时间周期;换句话说通过一个产品结构就能够说明制造业生产管理常用的"期量标准"。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如果把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或装置)同产品结构集成在一起 就可以把流程工业的特点融合进来。
通俗地说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
MRPⅡ是ERP的重要组成
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MRPⅡ 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衡量企业经营效益首先要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MRP系统的产品结构为基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将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间接成本)累积得出每一层零部件直至最终产品的成本。再进一步结合市场营销分析各类产品的获利性。MRPⅡ把传统的帐务处理同发生帐务的事务结合起来不仅说明帐务的资金现状而且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例如将体现债务债权关系的应付帐、应收帐同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集成起来、同供应商或客户的业绩或信誉集成起来、同销售和生产计划集成起来等按照物料位置、数量或价值变化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使与生产相关的财务信息直接由生产活动生成。在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科目之间按设定的借贷关系自动转帐登录保证了"资金流(财务帐)"同"物流(实物帐)"的同步和一致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时做出决策。
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传统的MRPⅡ系统主要包括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部分依然是ERP系统不可跨越的重要组成。所以MRPⅡ的信息集成内容既然已经包括在ERP系统之中就没有必要再突出MRPⅡ。形象地说MRPⅡ已经"融化"在ERP之中而不是"不再存在"。
总之从管理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从MRP到MRPⅡ再到ERP是制造业管理信息集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进展都是一次重大质的飞跃然而又是一脉相成的。
那么ERP同MRPⅡ的区别是什么呢?
世界经济形势、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形成以面向企业内部信息集成为主的MRPⅡ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多行业)、跨地区、多供应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些跨国经营的制造企业开始朝着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ERP迈进。需要再次指出的是——MRPⅡ不是"过时了"而是"不够了"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了。
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在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那时的ERP概念的报告还只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当时Internet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普及。随着实践和发展E RP至今已有了更深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也是ERP同MRPⅡ的主要区别:
1. 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管理信息集成。ERP除了传统MRPⅡ系统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外在功能上还增加了支持物料流通体系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供需链上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都有运输和仓储的管理问题);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实时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脉搏;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
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需求;支持多种生产类型或混合型制造企业汇合了离散型生产、流水作业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支持远程通信、Web / Internet / Intranet / 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电子数据交换(EDI);支持工作流(业务流程)动态模型变化与信息处理程序命令的集成。此外还支持企业资本运行和投资管理、各种法规及标准管理等。事实上当前一些ERP软件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制造业的应用范围成为一种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制造业仍然是ERP系统的基本应用对象。
2. 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是ERP同MRPⅡ的又一个主要区别。ERP系统除了已经普遍采用的诸如图形用户界面技术(GUI)、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面向对象技术(OOT)、第四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客户机/服务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等技术之外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互操作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加强了用户自定义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功能以适应不同行业用户的需要。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ERP系统得以实现供需链管理的信息集成。
3. ERP系统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和实时性扩大了业务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为企业进行信息的实时处理、作出相应的决策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为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预见并响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外业务流程必须保持信息的敏捷通畅。正如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实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动态一样多层次臃肿的组织机构也必然无法迅速实时地对市场动态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供需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组织机构的改革。这个改革已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把供需链上的供需双方合作伙伴包罗进来系统考虑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ERP系统应用程序使用的技术和操作必须能够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MRPⅡ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应变性(Active)"上升为ERP系统通过网络信息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动性(Proactive)"。BPR的概念和应用已经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与需求市场和供应市场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重组。
ERP侧重于各种管理信息的集成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侧重于技术信息的集成它们之间在内容上有重叠但又是互补的关系。制造业是否实现ERP系统什么时候实现取决于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发展和经营战略的需要。但是不论如何都应从ERP的高度来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从实施MRPⅡ入手仍然是绝大多数企业必要和可行的方案。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供需链按原文Supply Chain直译是"供应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含义"供"与"需"总是相对而言、相伴而生的;国外也称Demand/Supply Chain。在市场经济下供应总是因为有了需求
才发生的没有需求何谈供应?因此译为供需链更为确切。作为供应系统通常是指Logis t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以集成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著称的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从1997年起将生产与库存管理资格(CPIM)考试增加了供需链管理的内容并在7个主题中列为第一(其余主题依次为:库存管理JIT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控制系统与技术)说明其重要性。供需链管理的考试内容有四个方面:
1. 经营范围的概念:供需链的要素;运作环境;财务基础;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M);MRPⅡ、JIT及TQM之间的关系。
2. 需求计划:市场驱动;客户期望与价值的定义;客户关系;需求管理。
3. 需求与供应的转换:设计;能力管理;计划;执行与控制;业绩评价
4. 供应:库存;采购;物资分销配送系统。
从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供需链管理思想的重点它兼顾"供"与"需"两方面的环境。
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先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协作件的供应商。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对象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需链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核心思想。当遇到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这类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形成"动态联盟"(或称"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包括产品研究开发)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这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核心思想。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正是适应这种竞争形势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在供需链上除了人们已经熟悉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外还有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就是说供需链上有5种基本"流"在流动。
.....(附件)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