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中国为什么有春运

2013年12月07日 ⁄ 综合 ⁄ 共 1672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简单说,如果没有千万民工像候鸟一样经年在城乡间迁徙,便没有春运。

我们也曾想过拟标题《中国农民工为何像候鸟》,但后来觉得,不要这样。农民工和城里人一样,本该过不折腾的生活。轻快把人比作鸟,虽然符合事实,但那是不对的。

 

第一个原因:地理决定东西差异
  欧洲的城市化是相对均匀的城市化,城市星罗棋布,经济发展也比较均衡,是因为是欧洲大陆普遍适合人居,气候与自然条件差异不大。中国三分之二的领土是不宜人居也不能承载过多人口的高原高山和内陆草原荒漠,人口必然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第二个原因:制造业阶段要求人口集中
  传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有集中的客观要求,集中度越高,效益越好;同时,工业越集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分摊治理成本越低。另外,中国的工业在一段时期内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将占有很大比重,更要求工厂布点于沿海港口附近。还有个奇特的因素,那就是工业离开沿海向内陆走一步,对企业都是艰难的长征。企业集中,企业平均承受的吃拿卡要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第三个原因:人口红利加剧以上不平衡
  所谓人口红利,通俗一点解释就是一国在某一时间段内,干活的青壮年多,不干活的老年人少。经过建国后的生育高峰,加之改革开放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生产力获得解放这一背景,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使民工潮“迁徙”的规模骤然变得浩浩汤汤。
制度性根源:政府全能与县际竞争
  张五常就认为,用“县际竞争制度”可以充分解释中国过去取得的所谓经济奇迹。一方面,政府有效地把财政资源、政策资源更多注入中心城市,农村自然愈显凋敝;同时,“不光县一级,中国各级政府都在进行跨地区之间的竞争”(张维迎语)。动态当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带来人口摆动。

 

城市欢迎的只是农村劳动力
  城市就像一台贪婪的抽水机,抽空了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使支撑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各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甚至血汗工厂得以存在和发展。城里人也都知道,他们所居住的城市要想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除了接纳他们,城市别无选择。
但城市并不欢迎农村劳动者
  地方人均GDP只能计算市民的,如果是拿暂住证,对不起没有份,否则仅社保、医保等相关配套开支就足以令地方政府心痛不已。对于城市来说,农民工是透明的,他们只是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农民工”这三个字足以道尽尴尬:他们就是农民,需要时为工,工作后无法分享自己建设的成果。

 

城里不能建贫民窟
  他们不能在城市占地,政府不许建立简易住房,又租不起更买不起常规住房,造成大量成家的新移民只能在城内过集体生活,形成表面上比贫民窟好看的集体宿舍(工棚),并把家庭留在农村,而且自己也不可能扎根于城市,通常在出卖青春之后便回乡度过余生。因此表面上避免了贫民窟问题。
村里不能自由流转土地
  农民没有地权,不可能卖地,但可能被“征地”而赤手空拳流入城市。然而就连“三农”学者们也不得不承认,人多地少格局下人均那三五分地最主要的功能是承担农民的社保——这里且不论为何同为一国公民,单只农民要靠土里刨食来保障自己——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不让更多的人回家是残酷的
  春节是传统带给我们的礼物,让更多人回家是美好的。人人都有团聚的愿望,这个愿望无分高下,人人也都有根据自己能力而满足愿望的权利。都是人,都得讲人伦,凭啥主张一部分人团聚一部分人不用团聚?嫌“春运想回家的人太多”说到底,不过就是对能力低下的人的愿望的轻蔑罢了。
火车,你真的只能载这么点人么
  我认为运力上是没有尽力的,至少没有取消卧铺,本身说明还有潜力可挖。为什么不把卧铺拆掉换成硬座?为什么不把硬座拆掉换成站着?为什么不能多开车次?为什么货运车不停运?为什么不能多跑,早发晚到?这样的车票哪怕卖五块钱,大家路上遭点罪也是值得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家。

  专题再宏大,结语应该简洁。上述内容其实只有四句话:春运可以是任何人的,但本质上是农民工的;他们为城市贡献了青春,却在城里找不到完整的人生;城里的房子他们买不起,乡下的房子他们卖不掉;现在火车开得贵,貌紧实松,最起码过年了,请送他们回家。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