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访谈

2013年12月07日 ⁄ 综合 ⁄ 共 1606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做对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这句话颇具普适性,可以用于任何行业或领域,软件企业也不例外。本刊前不久曾经采访过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他曾经提及,软件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思想也包含在“做对的事情”当中。那么,对于一个软件企业来说,到底哪些是对的事情?企业又该如何把事情做对?景新海以中创软件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例,诠释了这两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企业特点而异。景新海认为,有一点是不变的——软件是个不易做的“工程”。自创始以来,中创软件就在建立软件工程化管理制度方面
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在企业发展初期,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当公司规模扩大到200人时,遇到了发展瓶颈。在承接大项目时,无法快速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
项目成员也长时间疲劳作战,有的坚持不下去离开了。继续扩张,无疑会出问题,于是景新海痛下决心,即使牺牲一定的发展速度,也要先着手看清并解决问题。

鉴于印度的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管理的高度规范化,景新海选择了去印度“取经”。在多方考察并跟印度同行交流
后,他发现了三个问题:首先是管理方法和流程方面,中国传统的管理是线性的,即每个员工只能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汇报,这样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当很多部门协作
时,很难实现资源共享。第二个问题是架构方面,中国的程序员与印度的程序员相比,个人能力并不弱,不过架构的概念相对欠缺。就像建楼房一样,如果没有合理
的架构支撑,没有坚实的地基、坚固的柱子和房梁,参天大楼如何建成呢?那时景新海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中创软件,可能也是很多中国软件企业面临的一个大
问题。最后,开发过程不够规范。当时有一位国际
户在中创软件考察交流的时候,问了几个问题:项目的配置管理工具是什么?使用什么工具来管理文档?使用了哪些测试工具?尽管中创软件的工程师随机应变地给
出了答复,但是这些问题给景新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我们整天谈工程、谈产业,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开发流程、合适的工具和平台,产业又如何发展?”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中创软件便将重心放到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上。为了提高资源共享率以及合作效率,打破了原来的线性管理制度,采用“矩阵式管理”。参与项
目的员工除了需要向直接上级汇报,同时也向项目经理汇报,这样有助于解决资源共享的难题,提高协作效率。中创软件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架构体系,全面采用中
间件产品,大力推动构件开发与应用,如此一来,企业便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度依赖技术高手,也可以更为顺利地“招兵买马”——懂技术、懂业务、同时又有很强团
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人才毕竟有限。同时也着力于员工,尤其是架构师的培养。像建筑师一样,优秀的架构师除了必须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积累大量的实践经
验,才能最终担任“设计重任”。“如果说架构可以保证企业去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一个支撑架构的体系的作用是帮助企业把事情做对”,景新海说。对于软件企业
来讲,开发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创软件将重点放到了需求分析和设计上面,在项目前期进行详尽的规划,并且与客户保持沟通,一旦产生问题,就在前期迅速
解决,不至于影响开发进度。在规范流程的同时,中创软件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体系,开发了企业数字神经系统,采用IBM
Rational等工具,强化UML应用,建立了中创软件统一过程——RUP for
CIVCSE,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甚至将平台和工具的开发,也纳入到了中创软件的业务中来,坚定地沿着工程化、产业化的道路前行。景新海谈起这些
问题,颇有举重若轻的意味,不过我们也能从中感觉到其曲折艰辛之处。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工程化管理、架构、开发流程规范和工具、平台的深入应用,需要长期
的实践与持续改进,绝非一日之功。

中创软件曾经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让景新海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做对的事,把事情做对”之于企业的意义。正确的事情有很多,把事情做对的方法也不少,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调整战略,才能长期发展下去。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