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前途 考研 发展 规划

2013年12月06日 ⁄ 综合 ⁄ 共 148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前天下午和人聊了很多,一句话:感慨万千。我想,就目前中国的现实国情,做科研的出路,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有权的,权利和关系保障了他们对科研课题的资源基本上是手到擒来的,这一类是让别人干活的;第二种是有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思维给了他们很大的回旋空间,这一类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干的;第三种是有具体能力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经验保证他们可以胜任具体技术的实现,这一类才是具体干活的。以上三种能力都具备的,就目前来看,几乎没有。具备第二第三种能力的也是少之又少。一般来说,第一种是当官的或者是学术界有地位的;第二种是学术上很厉害的,甚至有些天赋;以上两种我们大概是很难一天两天成就的,也许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走不到。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做第三种人,好好把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掌握了,沿着别人指出的路子走。我这里说的是科研,就是科学研究,不谈去公司打工的。大家看看吧,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现在我谈谈一个人怎样会有好的发展。就我们这个社会而言,大家会看到很多不堪入目的事件和人,感受着某些制度的缺陷所带来的不平。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可能更多的是在于个人的修养,或者说是人的素质。可在人的原始理性来看,生存绝对是优于发展的。所以,在中国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在相当多的人群还在为生存担忧时,过于关注人的修养或者忙于提高人的素质还是没有足够的生长土壤的。但这是对整体而言,不是对所有人来说的。对于现今的大家,我想,提高一下个人的修养是必要的,也是会受益终身的。对于念研究生,获得暂时高于别人的外在尊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提高自己的修养,亦或说综合素质,才会在大多数情况下把握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到公司打工,做得好的人总是有一些相通的东西。我的研究生英语老师在课上说过一句话:人生而富贵,或者生而贫穷。我当时与她争论了很久,认为这是唯心的宿命论。但经过了一些事和人,慢慢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其实是在说:有些成功的人所具备的素质,不仅仅说明了他们现在的成功,无论做什么,他们成功的机会总会比别人大,无论在什么领域,他们都会更接近成功;有些失败的人所仰仗的品性,不仅仅证明了他们现在的失败,无论做什么,他们失败的机会总会比别人大,无论在什么领域,他们都会更接近失败。有人戏说:成功是一种习惯。这是有道理的,个人的素质基本上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客观的勤奋与努力,这是态度;一个是具备的知识视野和道德修养,这个是内涵。这两个东西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但只要有一个也会让你变得优秀。大家读了这么多年书,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可以衡量一下,成绩好的或者说优秀的学生,要么是勤奋的,要么是具有某种知识悟性的。对于做科研,这两者就更需要紧密的结合。目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们为什么越来越少有甚至绝迹于大师级的人物,一方面固然是科学的更艰深发展,另一方面却是目前理工科功利化倾向的教育。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最缺乏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艺术修养,或者说不太懂得欣赏美、感受美、享受美。做科研是要凭着兴趣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而且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发现兴趣。当然,学术道德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其实做科研或许和到公司打工一样,成功的地方是相通的。今天说了很多,大家自己鉴别,我说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今天的所得,都是靠过去点点滴滴的艰苦付出积累而来,决不是简简单单的随意自然。很多事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和堂皇,背后总有我们无须知道的艰苦和不明。所以,无论是看一件事,还是看一个人,都不要妄下断论。每个人都有优点,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缺点,反省自己。好了,就到这里。说得有些枯燥或者索然,不知大家是怎么想的。说说看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