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我的职业观——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2013年12月25日 ⁄ 综合 ⁄ 共 739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推荐理由: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人一帆风顺,有人频频碰壁,有人硕果累累,有人一事无成。不同职业阶段,总会有不同的烦恼与困惑。偶尔看到这篇文章,特别喜欢里面的一句话:“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要想在每一场比赛中胜出,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是不够的,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让我感触很深,推荐给所有同事,希望或多或少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编者注

  一、职场的规律

  据我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颇为意气风发,但外企公司40岁左右的经理人却是很尴尬的,他们大多在一直跳槽,大多跳到民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西门子比国美大,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进外企的人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他们会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太大的影响。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薪资也高了,外企公司的老板,就要你让出位置,让薪水不那么高,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来做。因此,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我不太赞成职业人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以此来攀比。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要想在每一场比赛中胜出,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是不够的,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有长远的眼光……

  但是很可悲的是,职场上还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让人在成功一点的同时,骄傲自满起来。初赛的成功,会令许多人觉得自己已经全部成功了。他们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高手之间的过招,谁的失误少,谁就能赢得金牌。

  二、什么是好工作

  好工作首先是适合你的工作;第二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工作,第三是能给你带来想要的东西。据我观察,绝大多的人不快乐的根源,是自己不知道要什么,追求什么。

  人都有对于薪水的渴望,怎么才能获得高薪水呢?是不停的换工作吗?那是饮鸩止渴,越是饥不择食,越容易失败,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是为了保持健康,这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我们平时不注重锻炼身体,就会经常去看病。再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职场也是一样的,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这是重要的事情,而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首先请你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公司的大小,规模,是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上市公司等等,不是判断你是否拥有好工作的依据。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未必是好工作。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可能,最好的就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懂得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三、我们是普通人

  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中国式的励志,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国外的励志,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能成富成贵,但目的、起点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1个成功者的故事。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所以你在想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应比较“现实”一点。目标没有高低之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乐却是一样的。我们追逐成功,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而非成功本身。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蒙住眼睛,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我们是普通人,要普通人的快乐,晚上睡得很安稳。

  四、跳槽与积累

  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智的事情,千万不要在工作上耍个性。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频繁跳槽的员工会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馊主意,大家越是频繁跳槽,他们越是生意兴隆。他们常常向你提供“薪情快报”;“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你跳槽是否解决了问题,他们不管的。

  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你必须相信,在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这就像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而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每个公司都有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

  但是,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脉冲波一样每每回到起点。我见过不少面试者,30多岁了,四五份工作经历,多则3年,少则1年,到了30 多岁的时候,又回到起点,从一个初级职位开始干起,拿基本初级的薪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竞争。

  我非常不赞成在一个行业超过3年以后换行业。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35岁以后生存的资本靠的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如果常常更换行业,就表明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一切从零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谁会占优势?工作到2-3年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到了一个瓶颈,想辞职,乃至换一个行业。其实这样做只是让你再从头开始,再过2-3年,还是会发生和原来一样的困难。熬过去,就意味着向上跨了一大步,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跑长跑的人会知道,开始的时候很轻松,很快会有第一次体能上的难受;过了这一阵子,又能跑很长一段时间;接下来会碰到第二次体量上的“难受”,坚持下来,就又能跑一段。几经重复,难受的感觉会一次比一次厉害。大多数人在第一次遇到难受时就坚持不下了,有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等到了第三次,剩下的没有几个了,但积累了这点资本足够你安稳活一辈子了。

  一份工作经过两、三年的积累,很多人都变成了熟手。于是有些人以为自己已经搞懂了一切,变得厌烦,懒得寻求进步了。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和领导的关系,业内的名气……都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稳扎稳打,积累层级才刚刚开始。

  问问自己,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又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

  五、等待

  这两个字是浮躁的人们最不喜欢的。但是对于职业生涯的长久规划而言,这又是一个躲避不开的话题。
 
  并不是每次闯红灯都会被汽车撞,并不是每个罪犯都会被抓到,并不是每个错误都会被惩罚,并不是每个贪官都会被枪毙,并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次坚持都会有人看到,并不是你每一点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善意都能被理解……这就是世道,或者说规律。你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有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通常的办法是安心等待。哪一个成功的人士,没有经历过等待和寂寞的时侯?  

  我曾经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比我能力还差得多,却要坐在我的头上?为什么有些素质很差的人,不需要努力就能赚钱?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我还在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社会里挣扎奋斗了,积累了几十年,我们一来,就想要他们有的,这不是在要公平,简直就是抢劫。因为我要得太急,我忍不住寂寞。在这样的时侯,我们最大的需要是耐心,我们要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的积累和延伸,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为什么物种竞争中,人和猴子不能有同样的赢面概率?物竞天择。猴子的灵魂不一定比你卑微,但你身后有几十万年的类人猿进化的积淀。

  六、入对行跟对人

  在职业生涯中,还有两件事情格外重要。第一入行;第二是跟人。现代的职业分工很细,我们基本上只能在一个行业里成为专家,不可能在多个行业里成为专家。很多案例也证明,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非常成功,到另外一个行业,往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你想改变世界,还是想卖一辈子汽水?”这是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考利加盟苹果时所说的话,结果,这位在百事可乐非常成功的约翰,到了苹果表现平平。其实,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也没有哪个行业不好。或许有人说,哪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但是那个人没有说,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

  其实选什么行业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人。太阳能至今还不能进入实际应用的阶段,但是中国已经有7家和太阳能有关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国美苏宁是贸易型企业,也能上市,鲁泰纺织连续10年利润增长超过50%,卖茶的一茶一座,卖衣服的海澜之家都上市了……  

  我要特别的说明一下,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少数,有钱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普通的,不太成功的。因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当大多数人都去炒股的时候,说明跌只是时间问题,大家越是热情高涨,跌的日子就越近。这个世界从古自今,没有一件事让大家都变得成功,过去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发生。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年轻人的职业生涯起步时,尤其要注意的是,做对的事情,不要让自己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提心吊胆,更不值得为了一份工作,赔上自己的青春年华。HP公司是一个从不行贿的公司。这一点有时连自己的员工也不理解。如今我们是同行中最大的企业,客户乐意和我们打交道,特别是在国家打击腐败的时候,大家敢于和我们做生意。而那些靠行贿的公司,不是倒了,就是跑了,要不就是每天睡不好觉。人还是要看长远一点。很多时候,看起来最近的路,其实是最远的路,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路。

  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一个好领导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好”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好领导要有宽广的心胸。

  其次,领导要愿意从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第三,领导敢于承担责任。 

  我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和一群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这不仅帮不上你的忙,反而只会让你更加消极。向那些比你强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他们观点的形成,增强自身的能力。

  七、选择

  我始终认为,我们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自己。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要怨天尤人。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在给你改变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紧牙关站起来。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需要累积,就像你今天浇水下去,苗儿不见得马上就长出来,只要常常浇水,大部分苗儿终究要长出来的,如果你从来不浇水,不用说,收成肯定是很糟糕的。

  我的父亲在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边疆,那是一个小县城,小县城中只有一条马路。然而在分配到边疆的十年之后,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他考回了原来的学校。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徽的一家小单位,3年以后,国家第一届招收博士生,他又考回了原来的学校,成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代博士生。那时他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大。即使在最没有希望的年代,他也没有放弃生活。10年的时间,他没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时机一到,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就决定在你每天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八、职业与生活

  职业的宽度大致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几个大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的,但实际上,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管理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而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销售的局限性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数字,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运营成本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客户肯给生意已经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订单压倒一切,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运营成本也变高,必须提高利润率,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一到时候就要看业绩的,拿不出来就抛股票,这时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开始时,我们在想“能做什么?”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规模了,我们在想“不能做什么。”很多职业人的不快乐,是源自不满足;不满足,是源自于心不定;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也要不到。

  我们还是因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紧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麻,工作也不会顺利。所以有娱乐、有社交、锻炼身体、和睦的家庭……,要开心,要快乐。我的两个销售助手找我聊天,他们一肚子苦水。我对他们说, 2年前,你们工资不高,也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条件好了,为什么更加不开心呢?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工作?因此,人首先让自己心态好起来,发自内心的改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

  九、我的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虽然离开惠普仅有十五天,但感觉惠普已经离我很远。我更多地在规划自己第二阶段的人生,这并非代表我对惠普没有眷恋,主要还是想以此驱动自己往前走。

  万科王石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给我很多启发。在出发时携带大量的物资,登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减轻负荷的过程,最终只有一个氧气瓶伴他登上峰顶。登山如此,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一本杂志在文章中提到,我们在生前就应该思考自己的墓志铭,因为那代表你对完美人生的定义。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有生之年去实现它。

  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是这样写着:

  1、这个人曾经服务于一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HP)25年,和她一起经历过数次重大的变革,看着她从以电子仪表为主要的业务,变革成全球最大的IT公司。

  2、这个人曾经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工作16年,并担任HP中国区总裁7年,见证及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及最新突破阶段,与中国一起成长。

  3、这个人热爱飞行,曾经是一个有执照的飞行员,累积飞行时数超过X小时,曾经在X个机场起降过。

  4、这个人曾经获得管理硕士学位,在领导管理上特别关注中国企业的组织行为及绩效,并且在这个领域上获得中国企业界的认可。

  我费时25年才总结1和2两项成果,我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实现3和4的愿望,特别是第4个愿望需要经历学术的训练,才能将我的经验总结成知识。

  否则,我的经验将无法有效影响及传授他人。因此重新进入学校学习,拿一个管理学位是有必要的,更何况这是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愿望。

  另一方面,我25年的时间都花在运营(operation)的领域,兢兢业业地做好职业人士的工作,它是一份好工作,这份工作帮助我建立财务基础,支持家庭的发展。

  但是我不想终其一生陷入在运营的领域。我想有机会靠一些点子(ideas)赚钱,虽然风险很高,但是值得一试,即使失败,也不枉走一回,这也是第4个愿望其中的一部份。

  Carly Fiorina曾经对我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去实现的人很少”,2007年5月21日在北大演讲时,有人问起哪一本书对我影响较大。我说,一本叫“TriggerPoint”的书,它的主要观点是: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和任何人一样,丢掉自己拥有的、熟悉的环境及稳定的收入,转入一条自己未曾经历过、存在未知风险的道路,需要绝大的勇气。有舍才有得,我很高兴自己终于跨出了第一步。

  我已经年过50,割舍及改变对人而言是困难的。大部分的人在年轻时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大部分人最终只是把这些理想当成是幻想,并且不断的为自己寻找不能实现的藉口。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说过,“与改变世界相比,改变自己更困难”,真是一针见血。

  什么是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对我来说,能实现我墓志铭上的内容就是我的定义。

  我将以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转轨的准备工作。这两年的时间,我希望拿到飞行执照,拿到与管理有关的硕士学位,提升英文的水平,建立新的网络,多认识不同行业的人,保持与大陆的联系。希望两年后,我可以顺利回到大陆去实现我第四个愿望。

  我的人生观是:

  “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

  “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

  “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来自于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非外在的掌声”。

  我离开HP时,有两位好朋友送给我两个不同的祝语,Baron的是“多年功过化烟尘”,杨华的是“莫春者,风乎舞雩,咏而归”,它们分别代表了我离开惠普及走向未来的心情。

  我总结人生有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为现实找一份工作,一个阶段是为现实,但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一个阶段是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珍惜我的福气,感激HP及同事、好朋友给我的支持,鼓励及协助,我的心声化着文字与好友分享。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