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中国外交需要“韬光养晦2.0”

2013年12月14日 ⁄ 综合 ⁄ 共 398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韬光养晦2.0若能实施,将会极大地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为它的本质是求和平,不称霸,追求双赢,中国的国家利益也会顺势得到更大的实现。

作者:辜学武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教授

中国外交需要开辟新局

2012年12月下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以往历年的经济工作会议相比似乎含有更重的战略分量。面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会议果断提出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什么是国家利益?严格地讲,国家利益包含四个范畴:一是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包括完整的领土,独立的主权和统一的民族;二是国家捍卫生存的实力包括硬实力,软实力以及结构实力;三是对国家生存和安全生命攸关的战略要素,包括战略资源通道和核心基础设施;四是国家的尊严和威望。四者缺一不可。

一个国家,实力不论大小,历史不论长短,体制不分主义,地缘不分南北,都对这四个利益范畴怀有强烈的诉求。事实上,自从有国家以来,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历史表明,一个不追求国家利益的国家,不是一个好的国家;但一个懵懵懂懂,连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哪里都不太清楚的国家,就更危险了,它或迟或早会失去继续存在的资格,要么自行解体,像前苏联;要么被别人瓜分,像德意志第三帝国。

中国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之后,应该如何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呢?环顾全球,不管中国愿意不愿意,她已经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一个已经成功地将全球现代工业1/3的实力建立在自己国土上的国家,一个让世人惊叹的资本输出大国,一个让世界所有经济发展奇迹都黯然失色的崛起明星,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依然容光焕发的古国,当下的国家利益在哪里呢?

举世瞩目的成就掩盖不了“复兴之路”的漫长。下一个10年中国国家利益的定位离不开对当前中国国情的总体判断,对国家气色的基本诊断,对国家弱点的准确拿捏。“空谈误国”,只有对国家的“状况”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准确地锁定上述国家利益四大范畴中的重中之重,从而更有效地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在巩固中国国家利益四大板块的艰巨任务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人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达到世界经济总量第二,成为超级大国的头号债权人,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国家利益,还有许多要花大力气去“谋求”的地方,因为社会尚不和谐,边疆尚不安宁,人民尚不富裕,体制尚不健全,经济尚欠发达,崛起尚未定型,文化尚欠繁荣。换句话说,中国还没有最终崛起,“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复兴”就是要将所有这些事关国家利益的任务同时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以“谋求”国家利益的更大实现,然而,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要达到“复兴”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最伟大的智慧就在于,安邦先安边,安边先安“王”。他的首先“搞定”美国这个超级霸王从而创造和平周边环境的“韬光养晦”战略给中国的崛起赢得了宝贵的30年时间。但这个战略机遇期“随着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正在接近尾声,如何延长这个战略发展期,还需要对当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的特征作出准确的判断,切忌误判,因为不仅“空谈误国”,“误判”也误国。

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奥巴马要“再平衡”美国的战略资源向亚洲“倾斜”?为什么东海南海同时波涛汹涌、凶气逼人?因为中国崛起了。中国不仅崛起了,而且还要“确立它的世界领导型国家地位”。对比30多年前中国在总设计师的率领下打开国门拥抱全球化时同时受到美国、日本和世界所有先进国家以及邻邦的热烈反拥抱的情景,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观察家都会感受到,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各国对中国的疑虑甚至是焦虑也上升了。伙伴们的合作精神渐渐被防范心态所取代,随着中国与美国、日本及周边国家摩擦的日益加剧,防范心态正向敌意转化,这个态势是中国国际环境恶化的重要特征。

心态决定政策,政策决定行为,行为构成互动。面对日益增长的防范心态和盲目敌意,中国似乎需要找到一个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未来10年的“复兴大业”创造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以最小的代价来化干戈为玉帛,消除贸易伙伴们的防范心理,从而“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但这个对策,不应只局限于所谓外交风格的“破题”,而是外交政策理念的实质性调整。

面对以美国为震源的对华防范海啸,面对中日政治关系的破裂,面对中越南海冲突、中菲黄岩岛对抗和中韩苏岩礁矛盾的升级,面对传统友邦缅甸的摇摆,面对华盛顿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对许多东南亚邻国日益增长的诱惑,面对俄罗斯所表现出的袖手旁观和欧洲的不可依赖性,中国外交确实是需要有一个新的大思路,大手笔和大战略来开辟新的局面。

远交近攻

敢问路在何方?笔者认为,路就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紧紧抓住国际压力增长带来的机会,打造一个韬光养晦2.0。习总书记说得好,要拿出“逢山开路,逢河架桥”的气概来对待政治挑战。面对波涛汹涌的国际逆流,面对咄咄逼人的“民粹”压力,面对许多强硬舆论的推波助澜,韬光养晦2.0的推出,不仅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而且还需要“更大的政治智慧”。

韬光养晦2.0的内涵是什么?继续坚持以“和平发展”为主轴的外交政策是它的出发点,变被动为主动,变低调为高调,变防守为进攻,积极交叉使用远交近攻、近交远攻的战略,以优化中国的国际环境并开拓新的战略空间。远交近攻的核心是要主动出击,找到一种方式与华盛顿达成一个新的战略共识。这个共识的达成和执行应当做到如此之坚固和稳定,以至于它能彻底动摇美日军事同盟的基础,使美国两党精英逐渐失去与日益边缘化的岛国日本结盟的兴趣,认识到同中国合作的代价更小,风险更低,利好更大从而更适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远交近攻很可能意味着要改变对美国的全球政策总是说“不”的习惯,实行以“利益换利益”,以尊重美国在中东、伊朗、阿富汗、核扩散等它所谓的“核心利益”问题上的诉求,换取其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尊重和支持,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和睦和疆界定型。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定会极大地压缩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战略活动空间,迫使它们停止挑衅,回归理性。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天真想法,超级大国怎会放下身段,真正和中国合作。但笔者只想提醒一下,5年前提出“中美共治”战略构想的不是北京而是华盛顿,3年前拒绝这个想法的是北京而不是华盛顿。也可能有人会说,亏得没有上美国人的当,他们只是想把中国当作小伙伴使使而已。持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是缺乏自信,不知中国崛起后的国际分量和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之处;要么是盲目自信,以为中国能完全撇开美国这个走下坡路的世界强权独自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或者是不懂国际合作的逻辑,只想全盘通吃,不愿看到合作伙伴也应获利,不愿为合作付出代价,结果只得咽下拒绝合作带来的苦果,并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当然对美国的不信任也会使远交近攻战略受阻。但国人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对当下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威胁的来源作出误判。不错,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和越南战争中都交过手,曾互为敌人,但中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并肩击败日本法西斯的集体记忆更加清晰。回顾历史,美国虽然不能容忍中国称霸亚洲,但从未有过要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并彻底肢解中国的国策。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乏各种瓜分、肢解、分裂和吞并中国的计划和行动。事实上,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集团的政治学术商界精英们无不梦想分裂中国,岛国心态和种族优越感使他们不能容忍和接受一个比日本更大的亚洲邻国的存在。正是日本的多次对华战争,极大地从外部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每一次腾飞的关键时刻都碰到日本有意无意的干扰,如果这次钓鱼岛冲突升级,演变成区域性战争,中国的最终崛起又有可能将会因为日本因素而夭折或延缓。

然而,战后的日本,有一个致命的硬伤,即它对美国的依赖太深,因此日本政界精英的噩梦就是美国哪天将它抛弃。这种担心催生了日本新生代要将日本建设成一个“正常国家”的雄心。也正是这种潜在的弃儿心态,使日本历届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变化非常敏感。自从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问中国以来,每一次中美战略接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对中国小心翼翼笑脸相迎的日本;每一次中美关系倒退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个对中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日本。因此,以远交近攻的战略,力争和华盛顿达成全球战略共识,顺势将中国打造成一个世界领导型的国家,同时因势利导,不断争取主动,彻底将日本边缘化。一个没有美国撑腰的日本,充其量是一个世界舞台上的二流强国而已。

近交远攻

韬光养晦2.0的另外一个要素就是实施近交远攻,通过怀柔亚洲而制衡美国。它是对远交近攻的必要支撑,是韬光养晦2.0的双保险机制。在美国耍滑头,闹情绪,摆架子,漫天要价,讨价还价的时候,使中国有一个海阔天空的后院。因此,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是韬光养晦2.0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战略。远交近攻,彻底切断周边某些国家“拉虎皮做大旗”的投机源头;近交远攻,铲除外部势力在亚太地区挑拨离间兴风作浪的土壤。两者相互作用,产生联动效应,为中国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近交远攻要有新的思路,要花大本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的白热化,如果处理得不好,将会使中国在自己的本土区域陷入空前孤立。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础上以新思维、新战略和新结构来化解领海领土纠纷的死结,一劳永逸地解决缠绕中国外交多年的历史负担,减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抓手,使中国东海和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

韬光养晦2.0若能实施,将会极大地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为它的本质是求和平,不称霸,追求双赢,中国的国家利益也会顺势得到更大的实现。中国可能确实还需要一个30年和平战略发展机遇期,以完成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边疆安宁,领土完整,人民富裕以及文化繁荣的神圣使命。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