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遭遇十大提问与判断

2014年02月04日 ⁄ 综合 ⁄ 共 9473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中网新空气之军事天地



本文版权归作者 maomi 和中网新空气共同拥有, 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将本文用于媒体出版, 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文章标题:
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遭遇十大提问与判断!!(与以前类似主题的都不一样!!非常值得一读!!)

文章作者:[maomi] 2002-12-19, 21:50:10


 


  1、中国还在科举取士吗?

  我曾遇到一位从日本回国探亲的冯先生,冯先生在日本的一所大学做教授,主讲中国文化。他告诉我说,他一直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为什么?他有个心病,就是认为日本的学生对中国了解太少了,在日本大学生眼里,中国对他们来说就是由长城、瓜皮帽和长辫子这样组成的一个模糊的形象。听了冯先生的故事,我一直不信,怎么可能呢?"日本和中国咫尺之间,况且我们堂堂中国……"见我情不自禁地表示不服气的样子,冯先生制止我说:"你先别发感慨,去了你就知道了"。

  "中国还在科举取士吗?"

  想不到,刚到日本的第三天,我就遇到这样的一个提问。

  如果这个问题是从日本的中学生提出来的,听过之后,我们也许会微微一笑,然后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姿态,娓娓向他们解释说,现在中国早就不是这样的了…等等。但如果这个问题是出自一位大学的校长之口呢?想必谁听了都会瞠口结舌。

  凡开学之初,学校都为来自不同国家的的留学生举行了一场规矩而庄严的开学典礼,我们的校长亲临典礼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仪式结束后,按惯例还要进行一场Party。这个Party其实就是让大家有个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当满头白发的校长穿着笔挺的西服,高雅而亲切地举着酒杯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必恭必敬地向校长鞠了一个躬,然后和他轻轻地碰了一下杯。校长听我是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很是健谈,他说他去过中国的北京和西安。我说我是从上海来的,他说很遗憾,上海没去过。当和蔼的校长呷了一口酒后,校长突然亲切地问我,"中国还在科举取士吗?"

  我以为我的耳朵的出了问题,当我再次征询校长的的问题时,我发现我没有听错。也许当时思想准备不足,没有完整地向他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和1905年就被废除的历史。我只是连忙简单地解释说:"没有没有,科举取士取消快100年,现在中国实现的高考,上大学的人很多,每年全国平均的录取比例达60%以上,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城市的录取率和日本差不多,达到80%和90%以上。"校长用真诚而又怀疑的眼光,看看我:"是吗?"

  在日本,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冯教授讲给我的关于他的忧愁和心痛。

  这个被问场面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也让我心痛。相当长的时期,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要给我们的校长写一封信,向他详细说明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历史,让我们的校长不再问这种一百年前就已废除的陈年旧事。

  2、大声喧哗的,绝对是中国人

  大声说话,在国内被认为是一种中气饱满的表现。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无论是在机关,餐厅、街道等公共场所还是在家庭里,我们都可以听到人们的朗朗的、嘈嘈的、噪噪的的谈话声,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这个词来形容也许并不为过。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环境,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习惯和行为。

  但在日本,和我的经历有许多相似的国人,大概都会明白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习惯和行为。

  离开祖国到了一个新地方,我们都想去找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朋友或亲戚。听一个朋友介绍说,附近的一所大学有我们的一个校友,在那里做教授。我们如获至宝,马上就动身去校友的研究室找他。校友的研究室是在一排房子的里端,想象着我们马上就可以见到校友,在走廊上我们一路狂喜,纵声谈论着见到校友时该说什么问什么。但当我们来到写着校友名字的研究室时,为人进出的门却是紧闭着。我们懊悔地叫着回到自己的宿舍。第二天,我接到校友的电话。还没等我开口,校友问我:"你昨天到我的研究室找过我?"

  "是的,可您不在。"

  "你是不是大声喧哗了?"

  "大声喧哗?没有呀,只不过是边走边说了话。"

  "今天我刚到学校,其他科室的教师当着我的面说,昨天有2个学生找我,不用猜,听囔囔肯定是中国人,还有老师在我的信箱婉转地留言说,请中国人说话不要大声喧哗。"

  "是--吗--?"我几乎无言以对。

  校友大概猜出我的心思,安慰说:"不过没关系,日本就这个样子,他们有自己的习惯,以后注意一下就可以,我刚来也跟你一样,随带着中国人的老习惯。"

  这虽是一件小事,却给了深深地电了我一下。我开始反思我们的习惯,并一步一步遵从日本人的乡俗。

  回国后,我的一次经历,却又让我遭遇一次尴尬。我给一位政府机关的朋友通电话,还没说上两句,我的朋友在他的办公室,突然震天吼地朝我训斥:"嗨,我说,你说话声音能大些吗?小声小气的,怎么像个女人?"

  我当时一下子懵了,我不知道我到底是怎么啦!?

  3、我们正在感受威胁

  鼓噪和谈论中国威胁论,不仅来自日本的政府和媒体,还来自于民间。

  无论是在公民馆、去日本人的家里作客、还是跟学校的老师聊天,听说我是学经济的,一般是三句不离本行,日本人总是有意无意会问:"现在中国的经济,すごぃ(厉害)呢",从他们的口气里,我隐隐约约感到一种藏在日本人内心里的不甘、嫉妒、防备和恐惧。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解释说,中国的经济是在发展,但跟日本比还差的很远。譬如以综合国力而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日本的1/4左右。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5多万美元,比美国还高出4.5%。从国家防务开支来说,日本已超过500亿美元,超过德、法、英三国军费总和。日本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从实力看,日本显然是一个"强者和强国"。

  "你说的数据是真的吗?"日本人这时总是不肯相信。

  "这些数据都是写在你们的书上的,除非你不相信你的书籍。"

  "哦--"日本人这时总是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日本国内为什么会有怀抱着"中国威胁论"不放?

  将人们对国内现实的不满情绪引向国外。

  从外来看,苏联的解体,朝鲜半岛的局势缓和,中国经济的成长,对10年经济不景气而又复苏乏力的日本来说,内外上下一对比,两者之间的落差开始出现。对经济的好转,如果政府乏力,民心就会浮动,天生一副狭隘之心的日本人就莫名其妙地滋生一种被威胁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强加给中国。

  日本是个只崇拜强者的民族。先前是"脱亚入欧",现在要"脱亚入美"。

  日本一些政客和极右势力的野心极其膨胀,他们想在经济和科技大国的基础上,将日本变为一个军事和政治大国。

  强调外来威胁,树立对手,可以顺理成章而且可以毫无约束地发展日本的军事力量。

  "中国就会抢走日本的一切"。日本政府官员和一些媒体认为,日本长期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廉价商品如潮水般涌入日本"、"日本工厂迁入中国会引起对日本经济空洞化,这就意味着就业机会日趋减少"。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规律内,产业外移的内因在于其在本国失去了竞争优势,如不转移就会遭受关门倒闭的厄运。产业转移后,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才有机遇,发展新兴产业才会有足够的空间。在国际上,制造业的外移,美国和欧洲的产业转移比例均高于日本。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头上众星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日本却有一批从不敬畏道德法则的人,他们坚持"皇国史观"的国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他们唯我独尊,无视日本侵略他国残害无辜的历史,从不知忏悔是什么东西。中国威胁论的叫唤,可以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慌乱。

  中国威胁论,实质上是"威胁中国论"。

  4、你看,你看,中国的崩溃

  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在日本,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漂亮的日本女孩走在东京大街上,这时一个黑人走向他,问她可不可以做个朋友。女孩问他是哪里的人,黑人说是非洲籍。女孩马上说:"对不起,だめ!(不行)"。过了会儿,又有一个黑人向她打招呼,问他们之间可不可以做朋友,女孩问是哪里的人,黑人说我是美国人。"本当?(真的吗)"女孩的眼神马上爆发出一种奕奕的光芒,闪电般地跳到黑人身上,说可以做她的男朋友,并拉着这个美国籍的黑哥的手说,我们开房去。

  在意识形态上,日本人就像这个少女,是喜欢趴在美国人身上的。

  谈起中国崩溃论,这种说法是源于美国。去年,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他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贸易有可能出现逆差。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全球对外投资会减少,相应对中国的投资也会减少。经过一番"论证"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听起来似乎有点痴人说梦,但章律师首次提出"中国即将崩溃"的观点,却在美国引起巨大震动,美国国会还专门为此开了听证会。美国《中国经济》季刊的创办人和主编斯塔德维尔在他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说,中国经济就好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很不牢固。

  美国人这样一瞎讲白讲,日本人也跟着哑哑学语和囔囔叫唤,其实,日本人的这种心态就像白雪公主的后娘,阴暗龌龊,其丑无比。

  5、根据法律规定:不招中国人

  作为见学(参观)的重要内容,我们来到丰田汽车九州株式会社参观。

  丰田汽车公司坐落在福冈县鞍手郡宫田町大字上有木平山上,从外表上看,我们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家汽车制造厂,我们到达的这个山头距离市中心大约1个小时的路程,丰田公司的厂房就像一栋栋休闲别墅,静卧在山上的一块平地上,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感觉不到任何噪音,简直就是零污染。等领队告诉我们说这就是丰田公司时,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哦--了一声,因为在门口我们没有见到像国内那样大得吓人的公司招牌,只是在要进门参观的时候,我才发现,在上楼梯的右上角,贴着一块小小的木牌,上书"欢迎您参观丰田汽车九州株式会社",让一些同行想拍照都找不到好角度作背景。

  丰田公司所有的生产都是封闭式的,在进门之前,导游小姐一再叮嘱我们,一旦进入厂房,请不要拍照,因为这是工厂的规矩。为了方便参观,丰田公司特意在厂房里的半空中,架起了一道空中走廊。行走在空中走廊上,我们几乎可以见到丰田汽车整个的装备过程,但只有一个地方我们没法直接见到,那就是丰田汽车发动机的装备和设计。据说这是丰田公司的机密,外人无法告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大型的电子屏幕观看,通过屏幕,我们见到在这里工作的是无人操作,全是由机器人来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站在走廊上,我们见到在不同流水线的工人,也像机器人一样,承转起合,有条不紊,腾挪推拿,娴熟自如。据领队介绍说,在这里工作的技术工人,可能是世界上汽车装备技术最精熟的技术工人之一,他们的待遇也是非常高的。

  在丰田公司参观,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参观完整个流水线后,丰田公司专门开辟一间偌大的汽车展示厅,在这个展示厅展示了丰田公司不同历史时期具有转折意义的汽车实物模型,专供参观者拍照留念。大厅门口,还专门摆设了一架印戳机,参观者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信封或纸上盖上"丰田汽车九州株式会社参观记念"的印戳。

  也许这就是世界著名公司在贯彻企业形象的英明之处,尽管只是细节。

  参观完后,最后还有一场仪式就是听取丰田公司的宣传部长对公司的介绍和答参观者问。

  我问了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关于丰田在中国投资建厂的状况,最后一个问题问的是"我们之中有学经济管理的,有学机械制造的,如果学成之后,我们可不可以为贵公司服务?"

  宣传部长想了一想,回答说:"按照我们日本的法律规定,中国人是不能进入这个领域里工作的,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外国人。"

  6、4000年了,那又如何呢?

  一次笔者打出租车,听说我是去办留学日本签证的,这位善谈的司机长叹一声:"日本鬼子真是厉害呀,先是用刺刀侵略中国,后来又是用电器侵略我们,刺刀的侵略,我们可以把鬼子赶回去,可对电器的声光色,我们却乖乖的投降了。80年代的时候,我们全家为了买一部先锋音响,花掉了我们全家三年的积蓄,现在想起来,我们那里是为国家工作,简直是为日本鬼子打工嘛?"

  出租司机也许他自己的真理。

  我们在观看日本电器在大陆做的广告时,常常会对日本广告采用儿童声音和女孩子声音,或采用儿歌形式的现象熟事无睹,很少有人去深究其使用这种形式的背后用意,就是一些善于刨根问底的人,往往对于深层次的原因也难得其解。

  日本电器公司没有生产儿童专用的产品,为什么要用儿童声音做广告呢?我的一位师兄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久前,中国电器工业的一个企业家赴日本访问,在参观完日本诸多先进企业的一个偶然机会,这位企业家见到了日本电器行业协会的一则对市场占有的企画报告,上面赫然写着:

  现在中日电器在水平有差距,但20年后将基本上处于一个并驾齐驱的阶段,那时谁的无形资产大,谁的牌子亮,谁就是胜者。用儿童做了广告,就是为了叫中国的孩子从会听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收听日本广告。等他长到20岁时,正好是我们日本电器的消费者。

  看到这份日本电器行业协会的底牌,这些企业家当时就产生了毛骨觫然的感觉。

  我也有一种毛骨觫然的感觉,而且我还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困惑。一次在上《实践经营学》课,教授在讲到美国经营史的时候,突然放下课本,讲述了他的一次见闻,教授说:"上个月我去中国参加了一场学术研讨会,晚上我看电视,电视正在播放一场联欢晚会,一位钢琴家正在弹奏《黄河大合唱》,我为演奏者的澎湃的激情而感动,可是有个细节,我要告诉同学们,演奏者用的钢琴,可是我们日本产的雅马哈。美国只用了200多些年,就建设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花了4000年(日本学者都认为中国只有4000年历史),却还是现在这个样子,4000年又如何呢?

  7、哼,国民性!

  我的两个朋友受到过日本人的国民性的指责。

  一个是大连的朋友。她在一所大学读研究生,有一次晚上,她在教室看书,由于急着回宿舍,她忘记了关教师里的灯。第二天,她发现问题搞大了,她就读的教研室的全体教授围坐在一起,讨论昨天晚上究竟是谁没有关灯,当问清楚是中国学生时,这时一位教师当着大家的面,当众指着她说:"我就知道是中国人干的,哼!中国人的国民性"。

  一位是山东的朋友,他在一家海鱼加工场打工,他人高马大,做工一直很买力,这是大家目共睹的,他也深得那位喜怒无常的工场长的喜欢。一次工场长的顶头上司到该家分工场视察工作。这位顶头上司手持一根玻璃尺,测量每个工作人员加工的海蟹的脚是不是符合统一标准,当检测到他削的几只海蟹的脚长宽稍有失误时,顶头上司没说任何话,他自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工具刀,从筐子里拿出一只甑熟了的海蟹脚,刷刷两下,就完成了一只脚的加工。我们看到这位顶头上司削出的海蟹脚,长和宽像画出来的一样,皮削掉了,里面的肉质却丝毫未损。见到这一切,谁都没有说话。顶头上司朝我的朋友鞠了一个躬,说:"辛苦了",尔后转身走了。顶头上司走了,他们却发现工场长没走,他紧绷着脸,突然吼叫一声:"这么一个小事,教过你们多少遍,就你们中国人做不好,真是不可教化的国民性!"

  大连朋友是气愤愤向我叙述了她的遭遇,私下里她也气愤愤地跟说他的日本教授进行了辩论,她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她说,她个人的错误与中国的国民性无关。至今,这位教授仍然不可置否,我的这位朋友也不再理会这位教授。

  对于山东朋友的遭遇,我们都很愤闷。事后我问他,你一直不是作得很好吗,怎么会在关键时刻…那个呢?山东的朋友说:"日本鬼子真是太死心眼了,手工的东西又不是机器做的,怎么可以用标尺去比划呢。"

  "可日本人的工场就是这么规定的呀?"

  "有没什么呀,我就是这个性格,就是不想做好罢了,在国内不也没有谁说我吗。"

  8、你是台湾人,你是中国人

  日本人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这个事实,从来就是含含糊糊,持暧昧态度。在日本有所大学,学校里按惯例每年都要举行"华秋祭"的全校学生活动,由于有外国学生参加,学校需要悬挂每个留学生的国家的国旗。在没有征得中国留学生的同意,学校竟然把台湾省的省旗当成国旗悬挂起来,见到这种情况,有留学生当即找到负责老师,跟他们说台湾是自古就是属于中国的,要求负责老师只要悬挂中国五星红旗就可以代表中国大陆、港、奥、台全体留学生,这位负责老师当时怎么也不同意,说这是学校的规定。留学生见无法说服老师,就连忙写了一份抗议信,递送给了学校校长,校长最后担心事情闹大,就只同意悬挂五星红旗。

  日本人的对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事实,就是这样的暧昧,就是这样的假装不懂。

  我碰到这样一位善意而缪误的日本人。我和匈牙利、台湾的几个朋友去一个日本家里去做客,在闲聊时,这个日本主人问我跟叫什么名字,我说了我的名字,但主人不知道怎么写。我就把我的名字用日本汉字写在一张纸上。"哦,我明白了。"主人说,"你的台湾朋友知道你的名字怎么写吗?"

  "当然知道!"我充满信心的看了一眼坐我的身边的台湾朋友,然后拿着写有我名字的纸条给她。"对不起,我真的不认得耶!"她说。

  "不会吧"我怀疑地看着她。

  "是的,我们用的是繁体,你写的是简体,我怎么会认得呢?"

  "那发音呢?"我用汉语拼音标注了我名字的发音。

"发音是一样的,但你们写的汉语拼音我不认得耶,台湾用的是古代体的发音标注,跟大陆完全不一样。"

  "啊!有这么回事?"

  日本主人见我们相互都在吃惊,他不紧不慢地插话说:"如果我说,你是台湾人,你是中国人,把你们分开叫,一是我说不出口,二是你们可能会生气。我个人不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但你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就是台湾的学生不认识自己国家汉字,大陆学生不认识台湾的拼音。上一代可能没有问题,可以沟通,但过了第2代,第3代,甚至几代以后,由于文字语言的障碍,你们的语言文化就会分裂。就像现在的日本和新加坡一样,虽然都在用中国传过来的汉字,但我们是属于不同的国家呀!"

  我听懂了这位日本主人的意思。他很有善心,也很有他的缪误和局限。他的善意的提醒,我觉得我们是要思虑一下这个问题;关于他的缪误和局限,这位善意的日本人也许没有看到,香港不仅使用繁体,还使用英语,香港回归后,现在不是很好么?

  9、 中国的河沟里会有金鱼?

  日本的公民馆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外国人之家,留学生初到日本,处处陌生,这时最好的地方就是去公民馆,在这里可以接触到许多日本人,他们之间有很多志愿者,志愿者队伍以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学生居多,他们帮助你了解日本的事情,教授你学习日语,定期举行各种PARTY,以最优惠的价格让你参加旅游。在我身边,有许多留学生、访问学者或者陪读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多多少少得到过公民馆的关照和协助。

  我以最优惠的价格参加过一次由公民馆"草之根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日本"皿仓山--海乡馆--长俯一日之旅"活动。福冈县皿仓山脚下的小仓城有一座日本最早的门司港火车站,当年这座火车站的一大功能就是转运从海外进口的香蕉,尔后发往日本全国,怪不得香蕉是日本超市最便宜的果品,原来古已有之。这座火车站现在虽然已失去了它的运载中转功能,但作为旅游点,仍然在售卖门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审判日本战犯就是在小仓进行的,但日本人不太提这件事,加之时间紧迫,我就无缘去参观审判东条英机等一级战犯的审判庭。

  日本人对自然的敬重,和对文物的保护,从海乡馆和古老的村庄--长俯村可见一斑。海乡馆于山口县的下关市,海乡馆其实就是海洋馆,日本人对海有一种天然的顶礼膜拜,认为海是心灵的故乡。长俯村,始建于193年,是日本衷哀天皇和神宫皇后西国平定之后建造的丰浦宫,虽然历遭兵燹,至今还是留下了一座古村落的原貌。参加旅游的日本人,纷纷举起照相机啪啪啪地拍照,但对中国人来说,这实在是显得小模小样。民居的房子,完全是按照江南民居的风格来设计的,一堵堵用泥巴夯搭起来的院墙,在中国可是贫穷的象征。倒是长俯村的坛具川河,教我们两眼发亮,在清清的河水里,漫游着无数的大金鱼。也就是这群金鱼,让我经受日本人的一顿盘问。

  见我们欢快的样子,几位日本人揍到我们面前,躬了一下腰,问:"在中国有金鱼吗?"

  我说"有。"

  "中国会有金鱼?"

  "当然了,我们家里还养着呢。"

  "有这么大吗?"

  "没有,是小金鱼。"

  "哦,还是没有嘛?"

  "公园里有这么大的观赏鱼。"

  "我说得是河里。"

  "河里一般来说不喂养这种观赏鱼,但有其他的河鱼。"

  "中国人就知道狡辩,你看,泰国的学生多老实,没有就是没有。"这时另外一个日本人插话说。

  听到这话,我直觉得一股莫名其妙的恶心飞冒上来。因为这时我有想到另外一个遭遇。那是我刚到日本,在一个学校学语言,在学到"绮丽(美丽、漂亮的意思)"这个词时,一位白发老太婆的老师要学生用这个词造句,一位学生回答说,"日本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而且也是一个礼貌的国家"。这位白发老师非常高兴,表扬这位学生回答得很好,这时,我插话说,"老师,中国也是一样。"这位语言老师听过之后,马上走到我的面前,"真的吗?你胡说吧?"由于当时日语不好,无法反驳她,只是在学期结束后,我对这位老师说,希望她能到中国去看一看,这样可以改变一下她的那种迂腐的岛国观念。

  10、能请我吃青椒肉丝吗?

  日本人难交心,这是许多在日本的外国人的一种通感。日本人有一种天生的内敛,心扉总是不肯打开,我们在国内通常见到的哈哈大笑,在日本人的身上很难发生。豪放和豪爽好象不属于日本人,女人笑起来总是抿嘴而笑或者是掩嘴而笑,笑不露齿是日本女人的传统美德,男人的笑是融合在全身的,脸上挂着微笑,他们一笑起来是全身颤动,但嘴巴也不会发出太大的哈哈声。一位老华侨开玩笑说,日本人是不敢哈哈大笑,为什么?国土太小,九州的一声笑,连北海道都能听到,在人人都讲礼貌和谦让的日本,谁还敢冒天下之不大韪。

  和一个不太纵声笑唤的人打交道,当然会有困难。但我发现有一个法宝,很快就能交上日本人交朋友,那就是跟日本人谈吃,谈吃中国菜,然后再烧吃中国菜。日本是一个好吃的民族,现在日本人的吃法很欧美化,牛排喜欢烤着吃,茄子喜欢炸着吃,海鱼喜欢生着吃,饭后必定烧罐咖啡。日本人可以说是肉食动物,每顿必牛排或肉排,牛排和牛奶强壮了大和民族,现在日本人很自豪,他们在报刊上撰文说,他们的平均身高和身体素质已经超过了中国人,他们不再是小日本鬼子了。

  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有待考证,但日本人的好吃肉食却是事实。

  日本在饮食上的"脱亚入欧",成为一个"香蕉人"(黄皮肤,白人心)毕竟该变不了亚洲人的胃。无论是在饮食街,还是在RESTAURANT,在店门前广告牌或者悬挂的灯笼和旗番上,写着的诸如"荞麦面"、"盖浇面"、"嘛婆豆腐""青椒肉丝"、"水饺"等等之类来招徕顾客,中国的传统饮食仍然是大众日本人追逐的美食。中国现在还很少世界级跨国企业,但中国的饮食对全世界的人来说,被当作美食铭记在心,何况深受中国饮食文化浸染的日本。

  日本人的饮食有些像江浙人,清谈而微甜。有次日本朋友请我去他家里做客,我带了一瓶"老干妈"送他。这位朋友像看文物一样欣赏着这瓶辣酱,就是不肯下筷子,在我再三的游说下,他才用筷子点了一下,然后浸泡在一大碗清汤里,喝了一口的时候,还嘘-嘘-嘘-地直叫辣辣辣。

  想结交日本人做朋友,特别是日本女性做朋友,很奏效的一条,就是请他吃中华料理--青椒肉丝,只要你肯开口,她们立马就会跟你走。


【上篇】
【下篇】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