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业务&系统的生态环境

2013年02月12日 ⁄ 综合 ⁄ 共 4886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下面的文字将提到一个很难界定的词“组织”,来自百度的解释是: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在真实的世界,我们看到“组织运作自己的业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信息世界,我们知道信息系统是由网络,计算机,通讯设备,软件,信息资源,用户等构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奠定了业务效率的快速提升,同时促进不同业务方向的交叉和扩展;而业务拓展又再次激发信息技术新的革新。

从下图来详细解读当下业务与系统的生态环境:

业务生态

业务生态环境可以从组织内部的业务构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审视。

Ø  业务构成

任何组织(Org)都有自身的业务特性,例如生产型企业组织(Enterprise)有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流程,政府行政单位(Government Department)有自己的内部工作流程。我认为,这些特性可以分解为四个主要纬度:组织(Org)、战略(Strategy)、流程(Flow)和人(Staff)。

ü  组织(Org)决定了业务的性质,其建立战略,制定和优化业务流程,并管理人;

ü  战略(Strategy)体现组织愿景和责任、定位行业和领域、确立文化和环境, 同时引导和约束人;

ü  人(Staff)执行流程,同时人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固有属性。

ü  流程(Flow)也是制度和规范的集中体现,是组织内部运作的机制。

如果从某一个视角来看,其实组织、战略、流程和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通常广义上称之为业务。又因为战略的不同,一个组织内部可以建立若干个机构来管理一个或多个业务类别,这些不同的业务类别可以抽象为组织的唯一业务模型(Biz-Model)

(题外话:如果每个组织都能在建立和优化业务流程的时候将机构自身的业务模型抽象出来,形成可视化的标准产物,例如下图所示,那么对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者来说将是巨大的鼓舞。)

 

Ø  社会价值

那么,业务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又体现什么意义呢?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通过自身的业务过程不断产生出一定的社会价值,例如,提供服务,销售产品,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知识积累和经验承继等;

其次,从组织本身来看,良性的发展也为其提炼和升华自身的核心能力创造了深远的价值能量。

从人的角度来看,人类正是通过不断的参与劳动和竞争来体现个人的成就感和价值。同时,在各自的业务方向上累积经验,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最实质性的贡献。

 

信息系统生态

2010年前,中国大多数的信息系统是处于一个封闭的、扩展能力较差的生态环境。例如,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DSS(Decision Sustainment System),ES(Expert System),OA(Office Automation)等。

随着SOA、Cloud、web2.0、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概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基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重新部署和规划基于2.0的开放式信息系统架构。

这种开放式的系统架构将彻底改变原有业务管理思路,将原来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顶层设计、高层战略、系统是管理工具等思想进行重新定义,有些甚至是完全的颠覆。

例如,基于私有云的基础架构是按需来配置服务器数量,数据存储大小,网络带宽大小等各种资源,为组织提供更为灵活的架构和更卓越的性能环境;又如,web2.0的思路对原来的业务管理思路进行了较大的颠覆,2.0核心是围绕人展开,是互动和协同。倡导信息不只是业务过程的干涩数据流,还包括知识的共享,组织与组织以及组织与人的多向信息交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协同、信息共享等。

 

Ø  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

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位于信息系统的底层,通常包括网络系统,通讯系统,安全系统,服务器系统和数据存储系统等。

现在,我们在谈论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时,几乎将视角都转向了云时代的最新产物,基础设施云

首先,要提及的是以Google为代表的可伸缩和高性能的云计算基础架构,Google的架构可以灵活的支撑Google APPs平台所承载的庞大产品运营需要。

简单来说,Google的云计算架构核心是GFS(GoogleFile System)+MapReduce(解决海量数据并行计算)+BigTable(解决格式化数据的管理)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更好的利用其由大量分布的廉价商用机器而搭建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其中,GFS(Google File System)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由数百个GFS集群构成Google的数据存储体系结构以存储海量的信息,而一个GFS集群由一个Master和大量的ChunkServer构成,并被许多应用程序Client端访问。Master维护文件系统的元数据;ChunkServer保存文件数据块,一般每个文件块有三个副本,每个块是64MB大小。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另外,以Hadoop为首的开源项目为分布式云架构的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以Oracle,HP,IBM等为代表的云基础架构服务提供商,也推出了各自基于云的架构及快速部署策略。

例如,HP CloudSystem核心就是把所有的IT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作为一个大的资源池,由一套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的管理;特点包括:单一服务视图、多程序管理、多操作系统、异构的基础设施,智能自动化管理及生命周期管理,可扩展和灵活性等;未来可以实现从硬件物理层到应用层自动化部署。

一言以蔽之,云基础架构与普通架构的最大区别在于:云中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扩展和配置

 

Ø  数据架构(Data Architecture)

业务的核心是数据,系统架构的核心是数据架构,而数据架构设计的核心是数据定义、分布策略和数据管理。

数据定义决定数据架构的基础元素,包括确定业务的BO,数据类型和形态,信息的分类(taxonomy),元数据的设计(Meta-data),有些时候还包括Tag的设计。

分布策略决定数据架构的复杂程度,分布式数据架构和集中式数据架构在设计上泾渭分明。例如,Google的GFS和传统行业统一基础架构下的数据中心模式。

数据管理是决策者对数据附加的一些干预手段,例如对数据采集加工,权限设置,状态监控,安全和灾备设计等。

 

Ø  资源平台(Resource Platform)

资源平台是一种虚拟存在的物理结构,其可以由多种形式来表现,例如从业务视角来看可以通过Wiki,Sharepoint等来构建,从技术视角来看可以通过建立Misc. Component Library,IDE来实现。资源平台有两大作用:

1、 汇聚各种知识;

2、 为应用系统提供不断前进的能量。

知识中心是资源平台上的最为重要的资产,也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也称之为智库。其汇聚了组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所需要的知识,大到战略小到一个logo,从自身的业务领域跨越到信息技术领域,这些都是核心的信息资源。组织级KnowledgeCenter的建立是资源平台存在的最大价值体现。

资源平台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能源”中心为应用平台和应用APP提供各种技术可行性的支持和优化解决方案。例如,收集与自身业务方向相关的开源技术,并优化为可用的组织级技术组件;形成自己的开放API资源库,做好未来与外部组织系统信息交换的准备;开发自己的IDE环境,为快速推出新应用提供支持。

 

Ø  应用平台(APP Platform)

应用平台可以理解为是承载应用APP的容器。应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各种APP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服务框架,例如集成了4A,消息,日志,监控,数据访问,UI组件等各种基础功能后,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API接口,APP只要调用平台的标准接口即可实现接入,共享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

GoogleAPPs是使用这种平台加组件模式的领导者,它将平台商、APP服务提供商和终端客户之间的关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当然,我们也经常把APPle的IOS作为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来称道。

未来应用平台将集成更多的跨平台特性,例如APPle的iCloud,其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硬件平台,除了Ipad,Iphone,Ipod,Mac之外,目前还可以通用于Vista或Win7操作系统的PC;还有Amazon的WebServices,AWS为每个服务进行交互提供了基于标准的SOAP和REST接口,Amazon和第三方提供多种语言的开发库,包括Ruby,Python,Java,Erlang和PHP,可以使用这些库和服务通信。

 

Ø  应用APP(APPlications)

应用APP与现实中的业务是紧密对应的,一个业务包含了一个或几个核心的BO,而针对BO的操作我们称之为function,针对一个BO的所有function聚合为一个Module,而相对独立的单个Module或者在一个不可分隔业务流程上的多个Module的组合我们将其称为一个APP。

APP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行一些抽象:

1-  从BO角度看:是基于单个BO展开的一些CRUD操作,或者针对多个BO进行的一些有业务意义的操作集合。

2-  从应用平台角度来看:可以看作是基于平台统一接口接入的一些可独立运行的plugin,这些plugin之间的联系通过调用平台提供的消息接口来互相访问,并由平台来保障底层数据和物理资源调用。

3-  从业务视角来看:APP一定是针对具体的业务而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操作者可以从一个APP获取信息,同时又可能通过多个APP完成一个业务操作流程;总的来说,都是通过系统这个信息载体,由不同APP提供的各种视图和操作来解决实际业务中面临的问题。

 

Ø  系统(Systems)

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APP组合而成,有的组织按照业务的不同来切割系统,有些又按照系统本身的功能来进行分类。但是不管如何分类和切割,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纵横贯通的整体,像过去那种做一个系统,变一个信息孤岛的时代早已过去。

现在云技术的发展,基于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的模式,将极有可能被更多的组织所借鉴,并自由搭建所需要的任意系统。

       已经成为孤岛的系统,如何解决其正面临的信息隔绝与庞大资源浪费的问题呢?

1-  Portal:很多组织开始考虑建立统一门户来承载繁多的系统内容,采用单点登录,工作流,SOAP,Mashup技术等来构建EIP(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CP(协作门户 Collaborative Portal)、EP(专业门户Expertise Portal)、KP(知识门户Knowledge Portal)等。

2-  BPR重构流程:也有些组织会对流程进行BPR(BusinessProcess Re-engineering),对资源进行整合,以SOA(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为指导重构组织的系统架构。

3-  -Saas模式:特别针对一些生产制造类企业而言,选择Saas服务比自己重构自己的信息系统环境而言更有远见。

 

Ø  门户(Portals)

前面提到了,门户是承载各种信息的汇聚。其身后可能关联了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数据源,不同的应用范畴。但不管怎样,门户起到的作用却是非常的重要和明显。

依据不同的访问渠道、限制条件和用途,门户会被分为外网门户,内网门户,wap门户等。

不同的门户类型只是其承载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而已,技术实现方式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Ø  运营(Operation)

信息系统的运营从广义上说,是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为保障业务服务正常运作为前提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支持。同时,运营还包括了更外一层意思:收集系统运行的情况,以及各种关系人的反馈,以便对当前的系统状况做出合理化的改进。

所以,运营过程涉及的面非常之广,从底层的物理设施,到最终的用户层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响应。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