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香港大学金冬雁: 如何回应审稿人的批评?

2014年02月19日 ⁄ 综合 ⁄ 共 225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转自:http://see.hebut.edu.cn/upload/html/xinwentonggao/201105/01-55.html

按:在多数情况下,英文期刊的投稿论文需要 Minor Revison 或 Major Revision。但是,如何回应审稿人的批评呢? 香港大学分子病毒研究学领域的金冬雁教授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回答。

要在比较高水平的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不经修改而直接接受发表的机会是很低的。在我已经发表的近百篇论文中,只有两三篇能够如此幸运。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进行较大或较根本性的修改。能有修改的机会,最终一般都能够顺利发表。当然在不少的情况下,尤其是近年各杂志的门槛越来越高而编委动辄拒稿的趋势下,修改的机会还是要通过与学术编委或职业编委的再三交涉才能争取到。这样的交涉和争取要讲一点技巧,英文的写作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功力。然而,这样的争取过程一点也不特殊,而且归根结底还是要摆事实讲道理。据我了解,国际上一些相当有影响有成就的学者也多有类似的据理力争的经历。就算是超一流的顶尖科学家,尽管投稿时常常受到编委较多的特别关爱,但同样有滑铁卢甚至被直接拒稿的时候。因此,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作者一定要学会并敢于向编委据理力争。在一个领域内做的时间较长并累积到足够的信誉,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甚至成为大部分同行的朋友,自然也更容易得到编委和审稿人的尊重和支持。在新领域内发表第一篇论文,相对难度也大一些。相反,过去在同一领域内有所建树,再发表新的论著也会容易些。如果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仅较难建立学术声誉,发表的论文受到的质疑和责难也无可避免会多得多。在我个人的经历中,经修改后仍被拒稿的机会也是很小的,可以说是比直接接受发表还小。因此,在修改论文时如何回应审稿人的批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上一期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该杂志的职业编辑写了一篇《如何进行逐点回应》(Making
your point-by-point)的社论介绍如何逐点回应审稿人的意见(http://www.nature.com/nsmb/journal/v17/n4/full/nsmb0410-389.html),并提出四要(要切题不必长篇大论、要客观、要适当补做实验、要保持数据完整性不要截留重要的数据)四不要(不要自吹、不要抬出名人压编委、不要贬低审稿人、不要用“贵刊已发表的论文更不如本文”作抗辩)的建议,我认为写得不错。现在我利用再次负责监考的时间,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修改论文时需要十分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回应审稿人的批评,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诚意,要让编委和审稿人觉得你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除非学术编委十分喜欢你的论文,一心要接受其发表,否则国际高水平杂志大多数都会以锱铢必较的态度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每一条批评,并要求作者作出必要修改。多数情况下,修改稿要与审稿人再见面,并作重新评审。寄希望于编委和审稿人高高举起而轻轻放下,是不切实际的,可能性不大。正是由于这一过程过于冗长甚至耗费审者和作者的过多精力,部分学者认为应予改革。美国微生物学会新开办的跨学科杂志mBio就申明,凡要求作较大修改的论文都干脆不予接受,以免作者和审者疲于应付。但这样的做法目前仍非主流,因此,向编委和审稿人体现诚意,让他们感觉到你已作出巨大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凡是审稿人建议而应该做或可做可不做但不难做到的实验,都要补做实验,加入新数据。否则,下一轮评审可能就连修改的机会都没有了。很多作者内心太浮躁太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作者认为审稿人都已经说了不少好话,不会在乎个别细节,这样的判断往往也是错误的。修改稿不必加入新实验新数据就过关的情况,在大多数有一定水平的杂志是不会发生的。当然影响因子3以下的个别杂志可能有例外。以为国际杂志也可以仅靠磨几下嘴皮或轻描淡写几句就可以不做新的实验而蒙混过关,迟早是会碰壁的。

第三,要尽量避免攻击审稿人、质疑其专业水平或对多条审稿意见提出抗辩。情绪化或质疑审稿人歧视作者,往往于事无补。多数情况下作者的回应及修改稿要跟原审稿人见面,言语上的失敬只会增加审稿人的敌意。编委要依靠审稿人义务审阅大量稿件,有时甚至是私人朋友,感情上很难不偏不倚。希望编委完全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并彻底推翻审稿人的意见,常常是事与愿违。当然对于审稿人意见中明显失当或其要求完全不可能达到之处,应该心平气和地指出,并列举实际数据或文献支持。如果发现审稿人有疏忽之处,也应客气地解释,而不必意气用事地抱怨。这就是我前面讲的摆事实讲道理。选其中重要的一两点提出抗辩,但对较次要的各点则尽量满足,往往是比较策略的做法。纠缠于无伤大雅的枝节问题,对作者有害而无益。

最后,要注意不要乱诉苦或试图博取同情。过分强调自己实验室条件的不足,甚至坦言发表不了论文就毕业不了,在编委那里不仅不会加分,甚至只会减分。例如审稿人要求做定量PCR,有作者表示做不了,这样很难得到编委的同情。希望编委降低要求帮急需论文的学生一把,大多数编委都会嗤之以鼻,只能是作者的一厢情愿。

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同编者和审者的多次交锋,并了解不同杂志不同编委的政策、特点甚至性情,才会逐步累积经验,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过程,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限于历史及国内的条件限制,目前仍有不少导师未能全面地履行这部分的责任。我写上以上的体会,就是希望多少弥补一下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