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再来“4万亿”也救不了房地产&&银行对房地产失去信心?

2014年09月05日 ⁄ 综合 ⁄ 共 7774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部分城市房价下跌 08年楼市风雨再现

销售情况低于去年同期,不排除降价压力向部分城市扩散的情况销售情况低于去年同期,不排除降价压力向部分城市扩散的情况

10多年来,房价只涨不跌,让绝大多数买房人望房兴叹,最近频频传出楼盘降价的消息,自然引发关注。

继杭州、常州等二三线城市大幅降价促销后,北京、广州等一直被认为不会降价的一线城市部分楼盘也传出降价打折的信号,房价已出现松动迹象,2008年的楼市情形再现。

在北京,行业龙头企业万科橙领证价格低于预期2000-3000元/平方米入市后,引发业内对于一线房价的担忧。

保利地产在广州的三个项目同时推出一成首付优惠活动,首次置业者,首付一成,剩余部分可分4个月付清。分期首付实际上是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的“无息贷款”,开发商要为买房人垫付资金。

房地产信贷隐忧也开始浮出水面,曾经是浙江宁波地产界龙头的浙江兴润置业35亿债务违约,公司资产只有不足30亿元,资不抵债。

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出口严重受挫,中国经济也受到冲击,GDP增速由2008年二季度的10.8%下滑至2009年一季度的6.6%。

由于房地产是明显的周期性行业,经济周期的逆转会迫使金融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房价逆转,因此,房价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

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遗症明显

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债务过高、还是房价暴涨,都是货币问题,源于货币超增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债务过高、还是房价暴涨,都是货币问题,源于货币超增

2003年,国家文件中首次提出: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3.7%,增加到2008年的接近5%。房地产市场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当时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政府改变此前的紧缩政策,2008年底开始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与此同时实现扩张政策,主要表现是货币和信贷极度宽松。

2009年信贷狂潮主要对象是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它造成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与此同时带来了通货膨胀。

3000亿元到10万亿元,短短7年中,信托业完成了近乎几何级数的爆炸性增长,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融资比就占整个信托行业一半。

2009年出现10万亿宽松信贷,在房贷政策的强力刺激下,房价开始了逆转飙升,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更是暴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当前房地产并非充满了“住房刚性需求”,仍然是一个存在投资投机的市场,因为购买第一套住房也可用作投机投资,这也是当前国内住房市场价格快速上升的根本所在。

4万亿救市计划造成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三、四线城市急剧扩张,造成目前空置率极高,鲜少有人鬼城频出的后遗症。资料显示,仅去年,国内就出现了12座新“鬼城”。

今非昔比 “4万亿”救不了今日中国房地产

如果经济增长依然靠投资驱动,则仅有光鲜的GDP数据,而经济结构会继续失衡如果经济增长依然靠投资驱动,则仅有光鲜的GDP数据,而经济结构会继续失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在两会表态房地产调控:对于合理地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政策支持,对房地产市场要因城因地分类调控,抑制投机炒卖需求,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和楼市下行的趋势明显。住建部表示,今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预计完成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市场上又有人开始憧憬政府再次推出“四万亿”救市。

2008年,中国商品房的销售额不到3万亿,随着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2013年中国商品房的销售额已经超过8万亿,房地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行业,占GDP的16%,占新增贷款的26%,占政府收入的39%,体量如此庞大,不再是以前说救就能救的产业。

如今美国开始退出QE,人民币汇率也不再是单边升值趋势,再加上利率市场化,国内外资金成本的快速上升必将使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房地产业承压,目前救市所需要的资源和难度要远远大于2008年。

一方面刺激性政策会带来房价物价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频频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容易造成投资效率递减,低效、浪费的巨量投资不可能扭转中国经济的下行。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经济产出效率由2008年的0.63下降至目前的0.5左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近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即货币扩张对经济产出效果和效率的下降。

目前,房地产存在的问题是当年行政干预带来的,那就一定只有通过市场规律进行结构性调整,才能把结构性失衡和扭曲纠正过来,如果再次使用行政手段和资源救市,后遗症也将比2008年时更大更重。

结语

由于房价持续上涨,使得拥有房产或土地的企业及个人的财富迅速增长,大量资本向房地产行业聚集。如今继续使用救市的方法维持高房价,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被房地产绑架。

杭州房价下跌 楼市唱空论再起

杭州商品房库存高企,超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杭州商品房库存高企,超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马年才刚开始,房地产开发商就嗅到了紧张的气息。近来,杭州、常州部分楼盘大幅降价,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降价行列,加上部分银行叫停地产融资,引发银行对楼市未来的悲观预期。

近日,杭州两楼盘接连大幅度降价,每平米降幅6000元,在杭州楼市打响降价第一枪的同时,江苏常州一个名为“雅居乐星河湾”的楼盘也传来大幅降价的消息——最低价仅相当于前期均价的4.5折。

这次楼市突然大幅降价,一方面是开发商对未来楼市前景悲观,另一方面也是中小开发商在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率先行动。杭州属于重要的二线城市,未来会有更多的开发商跟进降价。

降价促销城市不断增加。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今年1月,全国100个典型城市中有37个城市的房价环比下跌,环比增加5个。而在房价下跌的城市中,有34个是三四线城市。

近年来,全国楼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经历了一轮大跃进式的狂飙,特别是2010年一二线城市限购之后,大量房企涌入三四线城市,推动土地大量释放,商品房海量上市。

目前,开发商为了加速回笼资金而大量推盘,打破了楼市供求平衡。物极必反,短期大量开发导致部分三四线城市供求关系恶化,大型开发企业纷纷“逃离”三四线城市。众多中小开发商则被深度套牢,不知何时能度过楼市寒冬。

资金成本快速上升 全国楼市承压

房价需要下调12%左右才可能对冲目前利率上浮的影响房价需要下调12%左右才可能对冲目前利率上浮的影响

往年,年初原本属于银行贷款最松、额度最为富裕的阶段,也是银行发放房贷的“高峰期”,但2014年初,银行延续了去年底的房贷收紧趋势。不仅国内大型银行恢复首套房基准利率,即首套房贷款不再享受基准利率下浮的优惠,而且在银行放款周期方面也出现了周期变长的现象。

近日,兴业银行暂停地产夹层融资事件持续发酵,24日地产板块重挫4%领跌两市,万科、招商地产、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四大龙头跌逾6%。

兴业银行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在3月底前出台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之前,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

兴业内部人士透露,和2013年相比,兴业银行房地产信贷政策几乎是180°大掉头,不是一点点渐进退出,而是一刀切,总行高层似乎已经嗅出房地产信贷的风险。

今年以来,其他各家银行也在全面收紧房地产企业的授信,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反映,很难拿到银行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也未出现松动。

目前经济增速下降,流动性状况偏紧,包括购房者和开发商的资金成本都进入了趋势性的上升通道,这很可能会对商品房需求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对楼市成交量和交易价格造成向下压力,从而使房地产行业面临销售增速放缓的风险。

与此同时,开发商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受限、银行信贷增速放缓、企业取得开发贷款难度加大的问题,资金压力较大会使企业在财务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房地产风险正加快暴露 银行失去信心?

截止2013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14.6万亿,占所有人民币贷款总量的20.3%截止2013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14.6万亿,占所有人民币贷款总量的20.3%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越来越显现出一个特点:高风险低利润,而且回收周期较长。此外,贷款一旦出现违约,对银行而言,风险和收益也不成正比。

利率市场化趋势导致房贷业务“不划算”。近年来,各家银行不断推出的高利率理财产品让原来“旱涝保收”的房贷业务变成了微利甚至赔本买卖,银行业对房贷业务的兴趣自然大幅降低。

相比之下,经营性贷款利率往往能上浮30%以上,而且一般两三年就能回款。仅就投入产出比来看,银行也更愿意增加经营贷和小微贷,减少房贷。

目前不少城市动辄过万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过高的价格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完全丧失了买房的信心。

此外,“断供”和“鬼城”频现也使得银行在房地产相关链条上的贷款风险加大。以浙江温州为例,由于温州房价已经连续两年下跌,温州新建商品房价格比最高峰时大幅下降。一些房主过去买房欠银行的贷款,甚至超过了房子目前的市场售价,房屋已变成负资产,这种“倒挂”现象在温州愈演愈烈。房价暴跌已产生社会信用风险,个人“断供弃房”的现象已经比较多。

银行当初若谨慎放贷今天就不会变成“房东”,得不偿失。据浙江省银监局统计,截至2013年末,浙江省金融机构不良率为1.84%,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下半年提升加快。温州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重灾区。尽管目前这只是温州现象,但对于整个中国楼市而言,这是一种风险演示,值得警惕。

保罗·沃尔克

保罗·沃尔克教授1979年至1987年供职于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先后在纽约联邦储备局、大通曼哈顿银行以及美国财政部工作过,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是一位真正的美国英雄格林斯潘把他赞誉为“过去二十年里美国经济活力之父”。
中文名

保罗·沃尔克
国    籍

美国
出生日期

1927年9月5日
职    业

经济学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

主要成就

美联储主席
代表作品

《时运变迁》
爱    好

1个人简介编辑

保罗·沃尔克

  保罗·沃尔克

保罗·沃尔克(PaulA. Volcker),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美国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国际金融论坛(IFF)共同主席,1979 年至 1987 年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的前任——民主党人保罗·沃尔克。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等名校,为
5 位总统工作过的沃尔克,连任过两届美联储会主席,长达 8 年。身高 6 英尺 7 英寸半的沃尔克,51 岁出任联储会主席一职,此前他担任过尼克松政府中负责金融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纽约联邦储备地区银行行长——这也就意味着他担任过联储会委员和开放市场委员会的副主席。有人说,沃尔克“生来就是当联储会主席的”,他对货币政策的精通,
体现在大到货币策略、小到联储局日常工作的技术细节的方方面面。由于他 在财政部和纽约联储银行任过职,沃尔克与许多外国中央银行的官员,以及 世界金融界的重要人物有很广泛的私人交游。由于他成功地“打断通胀脊 梁”,取得赫赫战果,有人对他在任期间总体表现的评分,甚至比给格林斯潘的评分还高些。

2改革创新编辑

沃尔克担任联储会主席期间,最引起争议的是他在金融领域里的“革新”: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将联储会长期奉行的以控制利率为目标的行为 方式,变为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行为方式。他认为通货膨胀是美国的 公害,实行新的方针能更有效地对付这一公害。在里根政府头两年任期内, 他起劲地进行这一试验,结果如何,至今经济学界评价不一。
1982 年经济极度紧缩,汽车销售额降到20年来的最低点。制造商农场主们怨声载道。这一年 1/2 月号的田纳西州《专业建筑商》杂志在封面上怒火万丈地刊登对沃尔克及其联储会同事们的“通缉令”,控诉他们“预谋并冷血残杀数百万小企业”、“劫持房产主的美国梦”。而政府内部,如财政部长唐纳德·里根(Donald
Regan)等人,对他的政策也发出了最强大的反对声浪。
沃尔克一贯强硬地捍卫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他不仅认为自己的体系不 受政治因素的左右,还认为地区银行相对于整个体系的特殊的独立的作用, 也应该受到尊重。这一点,或许与他当过多年纽约联储银行行长有关。有一 次,他甚至拒绝到白宫去见里根总统。而他的这一性格特点,使他颇得联储 地方银行行长的敬重。
幸亏当时的里根总统对沃尔克的政策表示信任,对沃尔克坚持独立的态度也给以充分的尊重。他们之间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沟通。

3故事编辑

有一个故事说,沃尔克要求白宫发给他一张出入证,以使他在进入白宫

时不必每次都要掏出驾驶执照给警卫看,来“验明正身”。白宫办公室助理 打官腔说:每张出入证都要花费 3000 美元作安全调查,“所以很难办”。沃 尔克一气之下,写了封短笺给总统的幕僚长:“我还不知道你们对我是如此 不信任!”这下闹大了,一纸白宫特别通行证立即发给了沃尔克。

在为联邦政府工作 30 年后,沃尔克辞去联储会主席一职,到华尔街一家投资公司担任主席,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国际经济政策教授。

4个人成就编辑

保罗·沃尔克的职业生涯是一部金融传奇。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思想家之一,被誉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天生的领袖。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如一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顾后果。沃尔克是一位从不谋求聚敛个人财富的罕见的金融巨人。从来,他的最大目标就是为公共利益殚精竭虑地做好工作,也因此各个主要政府和私营机构在发生信任危机时都来征求他的意见。
《纽约时报》获奖记者约瑟夫·B.特雷斯特撰写的《保罗·沃尔克:金融传奇人生》将带你去体验沃尔克在金融和公共服务领域50年岁月中最引人入胜的时刻。本书如实地记载了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时作为美国最强有力的声音之一的日子
,也记载了他最近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受命重振空达信会计公司以及帮助纳粹大屠杀受害者从瑞士银行讨回丢失的数十亿存款。
从公共政治到私营企业,这本精彩的著作审视了沃尔克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所面临的道德,经济和道义上的两难境地。本书摄取了沃尔克职业生涯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时刻:

5成长经历编辑

早年在尼克松时代作为一位年轻的财政部官员崭露头角,在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之后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1979至1987年在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中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之后担任詹姆斯·沃尔芬森投资公司董事长;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德高望重的保罗·沃尔克担任美国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
2010年,保罗.沃尔克再次出任由中国政府、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全球金融机构和领导人于2003年在中国北京联合发起创立的独立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国际金融论坛(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IFF)共同主席。并于2010年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期间,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会见。

6中国朋友编辑

在《一个中国人眼中的保罗·沃尔克》序文当中这样说道,沃尔克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不论任职联储局主席或卸任,沃尔克都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给予密切关注和热情支持;
陈元说,他之所以破例受邀为一位外国人的传记作序,并不是因为沃尔克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顾问,还有他们有10多年的交往与友谊。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沃尔克的高尚品格和他对社会的无私贡献,会通过这本传记对中国广大读者,尤其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跟学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胡祖六在序文当中说,沃尔克的成就不仅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中央银行家,而赢得世界性的尊敬和荣誉,更主要的是,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美联储制度的独立与尊贵地位,为宏观经济稳定、国民福利的提高和国家长远利益作出杰出贡献。

由国际金融论坛(lFF)主办并出品,腾讯财经联手长盛工作室共同打造“财经领袖高峰对话”,立体呈现全球财经现场的嘉宾发言、场外评论和观众观感。3月18日起《lFF领袖对话会》在腾讯独家播出。

第二集《房地产泡沫破灭?》精彩语录:

保罗·沃尔克:我是研究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的专家。我觉得纽约的房价已经够贵了,北京的房价比纽约还要贵。

金立群:如果说泡沫爆在哪,基本爆在中国人自己家庭的账上。

近日,独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金岩石表示:“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体系?就应该让豪宅卖出天价,然后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此言一出引发舆论强烈反对。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在10多年的房地产发展中,虽然政府进行过几次宏观调控,房价也曾出现过短期的上下波动,但迄今为止房地产行业并未出现过大调整和洗牌,房价的总体趋势也是一直上涨。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部分地区房价过高、涨价速度过快已经极大地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当前,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部分地区,房价已经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即使2万元一平方米的限价房,对真正的中低收入者来说也只是望梅止渴。

目前房价高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首付都需要三代人一起努力。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讲,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买房难度的增加令不少想买房的国人已放弃拥有一处房产的梦想。

过去十年房价上涨 政府财政收入跃居全球第二

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曾表示,目前中国的房价里70%是政府税费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财政收入也连年大增,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已达11.7万亿,同比增长12.8%,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富裕政府。

中国大陆的土地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土地用途需要审批,政府对土地使用用途的硬性规定使得城市土地的供给相对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土地财政等体制因素使得土地相对稀缺而昂贵。

除财政收入外,从公开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房价大幅上涨,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逐年大幅递增,近10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超过10万亿元。但即使是税收专业人士也看不懂、说不清超过10万亿收入的最终流向和详细账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段时间发布的《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住房保障》报告认为,当前中国住房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即高房价超出居民的支付能力;保障性住房供给比例偏低。

一般来说,向富人征税本意是用于调节贫富差别,但中国的税收收入重点用于行政开支和投资建设,挤压了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份额。这样一来,高房价就是杀富不济贫,失去了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不公平,还有损效率,使得富人变穷,穷人更穷,不利于社会稳定。

高房价将绑架制造业不利于穷人

高房价被不少学者和民众认为是导致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同时推动土地价格及租金上涨,更重要的是,房价上涨造成生活成本上升,倒逼工人工资上涨。

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企业运营成本迅速增加。这不仅让企业家丧失创新精力,也让工人难以在城市安心工作生活。近年已经有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成本上升搬离中国。

由于房价持续上涨,使得拥有房产或土地的企业及个人的财富迅速增长,大量资本向房地产行业聚集。企业也热衷于搞房地产开发,高房价正在威胁中国制造业。

目前,北京市区一居室每月租金均价逼近4000元,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223元,比上年增长11.8%。这意味着一个人在北京工作一个月仅仅只能租一间一居室。

衣食住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目前房租已经成为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最大生活开支。未来还可能遇到买房、结婚、看病、医疗等花销,这都需要花钱,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已经被高房价高房租压得喘不过气来,穷人并没有从高房价中受益。

【上篇】
【下篇】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