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RFID 认识的几个误区

2012年10月14日 ⁄ 综合 ⁄ 共 2466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最近一年来似乎是中国物流领域最热的一个词汇。大小物流展会、高峰会议、各类杂志期刊,言必称RFID,RFID 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也有许多来自于国外、国内、专业的、非专业的专家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在迎接这场革命,憧憬着RFID 的美好未来,认为RFID 是中国物流行业洗心革面大发展、一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利器。
  严格地讲,RFID 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很多边缘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只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推动下,RFID 才变得这么炙手可热。作者在这一年多来也一直在关注着RFID 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冷静的思考后,发现当前不少人对RFID 的认识陷入了几个误区:
  
  误区1:RFID 比Bar Code(条形码)更先进,能够提升中国的物流发展水平。
  坦率地讲,作者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新技术的追捧者,也始终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注:不是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还远远没有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作者绝对不怀疑RFID 在效率、准确性方面都比Bar Code 有很大的优势,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比较RFID 是不是比Bar Code 在技术上更先进,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物流发展需要的是什么技术?当我们还在为供应商无法在每个产品甚至在托盘或者箱一级提供条形码而发愁时,当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根本不知道RF 为何物时,当企业在为一个条形码标签的成本是5 分还是1 毛左右为难时,您就能想象得到在中国的物流行业推行RFID 是多么脱离实际。
  
  误区2:将RFID 的作用和EPC 的作用混淆。
  在很多场合,RFID 的用途和EPC 的用途都被混为一谈。实际上,RFID 是一种纯粹的芯片和无线应用技术,它有两种不同方式的应用。一种是在RFID 上存储多元信息,通过读取RFID就可以了解货物的详细信息;而另外一种则只是记录一个标识,更多的信息是通过标识从数据库中进行读取。第一种方式的成本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它要求芯片的容量要足够大,而且一定要可重复读写以反映货物的最新动态,由于涉及到成本的问题而使它的应用前景暗淡,有理由相信在很长时间内这种方式的应用将继续停留在诸如防伪和设备跟踪等领域。第二种方式是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方向,但是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下的RFID 其实和Bar Code 并没有非常本质的区别,很多人赋予RFID 的梦想其实是和一个很有创见也很有雄心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组织密切相关的。按照EPC 的设想,处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单元的商品都将有一个惟一的 EPC 编码,该编码中包含了制造商、产品、批号和序列号的信息,而其他信息如成分、尺码、重量、生产日期、产地以及物流信息则以PML(Physical Markup Language)的形式存放在Internet 或者另外一个网络的某个位置。正如我们在Internet 上通过一个URL 和DNS 服务(域名服务)可以了解隐含在URL 之后的丰富内容;在EPC 网络上,通过EPC 和ONS 服务(对象名称服务)将可以了解每一个单元商品的详细信息和物流动态。如果你完全认可EPC 网络的潜在价值,那么你无论是扫描Bar Code 还是读取RFID,EPC 网络发挥的作用都是同样的,EPC 网络依靠Bar Code 完全可以运营的很好而不会有什么不便。
  
  误区3:RFID 能够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RFID 和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没有直接的关系,真正有关系的还是EPC 网络。其实,目前上下游企业之间有很多已经通过EDI 方式在进行信息交换,这种方式至少在目前的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许多已经成功实施ERP 系统或者其他信息系统的企业,也已经适应了这种EDI 的方式并认可了它对于供应链透明度和供应链效率的价值。

  误区4:RFID 能够提高物流中心内部的运作效率和节省劳动力。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使用RFID 后在物流中心内的收货、发货等环节将不再需要人工地去一一扫描商品,可以大量节约劳动力,提高运作效率。没错,相对于Bar Code 来说,RFID 追求的是一种Scan Free(免扫描)的操作,理论上可以使运作效率得到提升,劳动力得到节省。但是,在国内物流业未来10 年内谈劳动力大幅度节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使用RFID 所投入的成本已经远远超出了节省的劳动力的成本。我们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是,目前国内物流中心使用WMS 系统进行管理的还不是很多,使用了Bar Code 和RF 进行管理的更是少数。如果说提高效率,Bar Code 和RF 在大部分系统中对国内的物流企业已经足够。在Bar Code 还远未被宣判“死刑”前,让我们把RFID 放在一边,继续加大力度去推行Bar Code 吧。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绝非要否定RFID 本身,既然这一技术已经兴起并得到了以沃尔玛等为首的产业联盟的试行推广,我们就应当对此技术保持密切关注。但是,我们在用一只眼睛关注RFID 的时候,别忘了用另外一只眼睛去关注那些早已经被证明是成功技术的Bar Code 和RF,它们对中国同样是新兴科技和最实用的科技。让沃尔玛等这些巨头去承担新技术的风险和成本。当RFID 已经被证明是成熟的技术,当RFID 的价格向今天的标签一样便宜时,让我们去欢迎RFID 吧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最近一年来似乎是中国物流领域最热的一个词汇。大小物流展会、高峰会议、各类杂志期刊,言必称RFID,RFID 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也有许多来自于国外、国内、专业的、非专业的专家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在迎接这场革命,憧憬着RFID 的美好未来,认为RFID 是中国物流行业洗心革面大发展、一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利器。
  严格地讲,RFID 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很多边缘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只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推动下,RFID 才变得这么炙手可热。作者在这一年多来也一直在关注着RFID 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冷静的思考后,发现当前不少人对RFID 的认识陷入了几个误区: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