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HttpServletResponse的应用

2014年11月24日 ⁄ 综合 ⁄ 共 2404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HttpServletResponse简介:
  • WEB服务器回送给WEB客户端的HTTP响应消息分为三个部分:
  • 状态行
  • 响应消息头
  • 消息正文(也叫实体内容)
  • Servlet API中定义的ServletResponse接口类用于创建响应消息。
  • HttpServletResponse是专用于HTTP协议的ServletResponse子接口,它用于封装HTTP响应消息。
  • HttpServletResponse定义了一系列用于描述各种HTTP状态码的常量。
  • service()方法内部调用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的各种方法来创建响应消息。
产生响应状态行:

HTTP

响应消息的响应状态行包括HTTP版本、状态代码和一条相关的提示信息:

HTTP/1.1 200 OK

HttpServletResponse

中定义了若干与状态码数值对应的常量,每个常量的名称以前缀SCStatus Code的简写)开头,然后是状态码在HTTP
1.1
规范中所表示的状态信息的英文单词的组合,每个单词之间用下划线连接,且所有字母都大写。

状态码

404 对应的常量为HttpServletResponse.SC_NOT_FOUND 

setStatus

方法用于设置HTTP响应消息的状态码,并生成响应状态行。

sendError

方法用于发送表示错误信息的状态码(一般是404,找不到客户机所请求的资源)到客户端,并清除缓冲区中的内容。

构建响应消息头:

addHeadersetHeader方法

addIntHeadersetIntHeader方法

addDateHeadersetDateHeader方法

setContentLength方法

setContentType方法 
*

setCharacterEncoding方法  
*

setLocale方法

<locale-encoding-mapping-list>

<locale-encoding-mapping>

<locale>zh_CN</locale>

<encoding>GB2312</encoding>

</locale-encoding-mapping>

</locale-encoding-mapping-list>

containsHeader方法

Servlet的中文输出问题-原理:

浏览器接收到的中文字符并不是中文符号本身,而是它的某种字符集编码的数据。

浏览器必须使用正确的字符集编码进行查看,才能将它所接收到的数据显示为正确的中文字符。

Servlet程序仅仅需要输出纯文本格式的响应正文时,通常应调用ServletResponse对象的getWriter方法返回一个PrintWriter对象,然后使用这个PrintWriter对象将文本内容写入到客户端。

Java程序中的字符文本在内存中是以unicode编码的形式存在的,PrintWriter对象在输出字符文本时,需要先将它们转换成其他某种字符集编码的字节数组后输出。

ServletResponse对象的getWriter方法返回的PrintWriter对象默认使用ISO8859-1符集编码进行Unicode字符串到字节数组的转换,由于ISO8859-1字符集中根本就没有中文字符,Unicode编码的中文字符将被转换成无效的字符编码后输出给客户端。 

Servlet的中文输出问题-解决办法:

ServletResponse接口中定义了setCharacterEncodingsetContentTypesetLocale等方法来指定ServletResponse.getWriter方法返回的PrintWriter对象所使用的字符集编码。

调用ServletResponse接口中定义的setContentType方法,在HTTP响应消息的Content-Type头字段中指定响应正文的字符集编码。  

让浏览器定时刷新网页:

HTTP协议中定义了一个Refresh头字段,用于告诉浏览器过多少秒后自动刷新页面。

Refresh头字段的时间设置值后面还可以用分号(;)分隔后,再指定一个URL地址,这将让浏览器在指定的时间值后自动去访问该URL地址指向的资源。

禁止浏览器缓存当前文档内容: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0);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response.setHeader("Pragma","no-cache"); 

使用<meta>标签模拟响应消息头:

问题:

利用

HTTP消息的响应头字段,可以让浏览器完成各种有用的功能,但是,这需要通过编写WEB服务器端的程序来实现。如果不会服务器端编程的普通HTML页面制作者也想借助HTTP消息的响应头字段来实现一些特殊功能,他们该怎么办呢?

解决方案:

HTML

语言中专门定义了<meta>标签的http-equiv属性来在HTML文档中模拟HTTP响应消息头,当浏览器读取到HTML文档中具有http-equiv属性的<meta>标签时,它会用与处理WEB服务器发送的响应消息头一样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举例: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0">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cache">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cache">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url=http://www.it315.org">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