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4GMF论坛主席卢伟谈4G全球发展概况

2012年04月11日 ⁄ 综合 ⁄ 共 1437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卢伟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顾问教授,美国无线通信中心主任兼全球多国政府高级科技顾问。曾任2000-2002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技术专家顾问小组成员;西门子-英飞凌无线总设计师。世界无线大会及德希核心技术研发集团创办人,著名的开放无线结构(OWA)发明者。IEEE最权威的SPECTRUM杂志编委,国际电联移动通信专家及美国代表团成员。在全球七国工作过(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通晓数国语言。

  主持人:我代表新浪网友欢迎您光临新浪聊天室。4G的概念时下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您能否先介绍一下4G概念比现在2G、3G有哪些不同?

  卢伟:首先两个观点,对于搞技术的人讲,不应该太多注意4G、2G,因为G不G,讲的1G、2G、3G、4G的目的关键是给科普方面,因为老百姓不知道技术,我们就要讲4G或者是以后的XG。对于搞技术的人不应该太在乎这是几G,应该是技术突出的重点是什么方面。

  4G和传统的2G、3G有哪些概念上的突破呢?首先4G上来首先要把无线的结构开放。为什么开放呢?现在大家知道世界的方向是融合。这里主要几个部分,网络已经Open了,根本不用在乎上网是通过什么上网,是通过光纤还是无线上网。电脑已经开放了,用户甚至可以组装电脑。从运营商牵头为主已经慢慢开放了,所以为什么要有运营商的充足问题,国外已经开放了,业务这一层已经很开放了,现在IC产业最为空白的就是无线电这一块,永远是封闭的。比如诺基亚手机、摩托罗拉手机,结构非常非常封闭,还是停留在传统8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结构。所以,整个信息产业要开放是大势所趋,无线不开放完全迎合不了整个潮流的发展。

  为什么我提出4G、3G以开放为准呢?开放得很直接的好处就是手机以后就是开放平台,只要满足接口,用户可以组装手机。还有一个好处,直接对终端用户最好的是以后办公室电话、家里电话和手机统一一个号码,一个终端,这个终端不是有线也不是无线,就是一个个人通信终端,最大的概念就是4G以后的结构会开放。

  第二个特点,4G和传统2G、3G不一样的是,我们讲到三代、二代或者以前,我们会联想到电信。为什么会有手机,手机是一个通讯终端。4G的明显概念是超越了传统的电信领域,做一个个人的电信终端,可以用在电信以外的行业,包括航空业,国内讲的专网、铁道网、警察的通讯终端,因为是一个开放平台,根本不局限于GSM或CDMA。举个例子,以后坐飞机的时候,现在坐飞机很难受,不能上网,以后坐飞机可以上网,而且比地面还便宜,就是因为本身是开放平台,基本上是不限于GSM或者是什么。现在天上有四千架飞机在飞,每天一天有五万架飞机在飞,到时天上全是飞机,每天都是按照同一个航线在飞,很固定的模式。所以,飞机与飞机之间联成一个大的网络,这是非常廉价的宽带网络,这也是4G的一种概念。

  主持人:针对这种畅想,

波音也开通了飞机上网的服务,而且这项服务还是失败的,不久前刚刚关闭了这个服务,它跟我们所倡导的4G的航空上网有什么区别?

  卢伟:这个不一样,它还是传统的以卫星为主的。为什么成本比较高?现在波音都在研究,当然还需要一个研发过程,这个已经研究了好几年了。

  你刚才讲的失败的原因,还是因为前几年是卫星的方向,首先的问题是成本高,这方面基本上是不行的。我讲的4G不仅仅用在航空,也用在车展,比如我们国家的车越来越多,如何实现车辆通信。

  4G的概念比传统的3G的第二个突破是超越了电信的范围,用在其他领域。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每一辆车、每一架飞机就是类似于基站的信号中继站?

  卢伟:首先没有基站的概念,传统的2G、3G还是传统的方式,一般都是手机到基站,基站到基站的交换中心,然后上网络。4G其实很多人都在做,已经不是新技术,4G的概念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比如无线电这方面是开放的,网络也是开放的,以后就没有基站的概念,基站本身就是一个路由器。为什么思科公司要进军无线市场?就是要进军无线的路由器。路由器的概念是什么地方都能走,这个地方走不了,甚至发个E-mail给你,从北京到上海,说不定从美国兜一圈就可以。但是基站的概念是在中关村,必须找中关村的基站,中关村的基站忙,就通不了了。本身没有基站的概念,Open的意思是你能找到那么多路径上去就可以了,只要通过TCP/IP上去就可以了。

  另外,4G会超越传统的电信行业。很多无线技术已经不是作为一个电信技术,已经超越传统电信,无线已经变成在以后的家庭里多网合一,现在有广电网、移动网、电信网,家里很多线。将来家里就一个口,看电视广电和电信都合一,这是超越电信的概念。

  第三点,和基站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前两点为主,这是比较大的突破的方面。

  主持人:您是在美国和德国工作,有一种说法美国的硅谷研发是由印度人和华人撑起的,在移动通信领域,甚至在未来4G领域,中国人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卢伟:美国的集成电路是由中国人搞起来的,中国人很勤劳,这个说起来没有问题。但是无线方面,美国走得比较晚,市场没有这么成熟,因为美国人的观念文化不一样,他们注重家庭观念,不会下班以后打电话。从全球讲起,因为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现在留学,国外的华人越来越多,大陆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我在这个领域比较熟悉,中国大陆出国到国外在无线领域的人总共有5万多,包括留学人员,包括留学毕业以后在那儿工作的学者、专家,共是5万多人。做得比较资深的有5000多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至少做得还不错的有500多人,其中在国际上影响力非常大,有非常大号召力的差不多不到一百人,是50到100人左右。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起来,我们在创新方面起点马上就上去了。因为无线通信行业发展非常非常快,更新非常快,所以交流非常重要。为什么我很注重发起几个大的会议?美国也有,欧洲也有,中国也有,目的就是交流,因为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关起门来还是搞老技术,CDMA什么的,人家早就搞XG了。这里包括各种各样的芯片技术,发展非常快。中国人这方面做得非常好,IEEE很多杂志上越来越看到中国人的名字,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中国人在国内传统就有一个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国外的工程师做到高层,容易做,但不是很扎实。数学功底强的人很扎实,中国人数学功底很扎实,我们在核心的物理硬件、核心芯片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惟一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留学人员、精英结合起来,这对国家是一个非常大的财富。

  主持人:4GMF所倡导的一项叫OWA的技术,请您介绍一下4GMF这个组织,及所倡导的技术。

  卢伟:4GMF在2002年就成立了,因为那时4G还没有起来,比较敏感,一般做一些学术研究,没有正式开始,因为产业还太过早一点,4G还没有明朗化,但是当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做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包括4GMF全球的商标注册、法律保护各方面,是我们的平台。因为一个产业起来之前,4GMF的重点就是全球以华人为主,我们在全球完成了所有法律方面的程序,包括我们的4GMF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注册了商标,我们想构造一个中国人完全运用自主创新这个平台,像仿造3GPP这个模式,但完全是由中国人搭建起来的,这是一个宗旨。

  随着4G越来越明朗,4GMF会逐渐逐渐浮出水面。因为我们在全世界几乎80多个国家都已经注册商标了,这就很稳定了。但是我们要等待时机,不能太早,要符合大局的全局下慢慢推出,要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情况下慢慢开始浮出水面,是中国人自己发起的平台,对下一代的科技决策非常重要。

  其实4G对技术讲起来不是很重要,我一直强调,但还是要叫它4G,要不然就分不出来了。全世界做4G的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开放无线结构,另外一个就是高效频谱利用率、高效性价比的、高速无线传输技术。为什么要高效频谱和高效性价比,因为通信主要是民用通信,主要是赚钱,是好的营运模式,如果不考虑这两点,仅仅高速产业起不来。举个例子,15年、20年前我读博士的时候,我们做移动无线ATM(异步传输模型),速率达到500M,城市里用得非常好,但是死掉了,因为做不到高效性价比,做不到高效频谱利用率,成本太高,没有运营商敢用,所以变成一个专网的方式,没有变成民网。所以,高效性价比非常重要,频谱利用率也很重要,因为频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应该说在刚刚开始做4G,最早是日本NTT就开始强调高速、高效。因为高速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频谱不够,在移动通信讲起来,频段都在3个集合字以下,每个城市的频谱都很有限,都是3、4百M,算上新的压缩技术、编码技术,大十倍多一点,也就是3、4千兆,比如北京就给你3、4千兆赫的频谱带宽。北京的移动用户有几百万,如果每个用户都达到上百兆、几十兆是不可行的,理论上绝对不可能做出来。所以,强调高速不是4G发展的方向,当然可以做专网,做民网,高速应该不是4G的一个方向。

  开放频谱结构就慢慢开始变成主流,2000年的高速还是主流,现在几乎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是瞄准4G是一个开放平台。开放平台是什么概念呢?技术上包括几个部分,一个是开放网络部分。第二部分,开放基带处理很多算法。第三,开放业务和应用层,还包括开放操作系统,开放高频,四个部分。什么意思呢?以后一个4G手机,这个手机不在乎它的G网、C网,都可以用,未来的4G手机首先是一个电脑,其次是一个通讯工具。如果我的手机不用无线的时候就是一个电脑,和无线没有任何关系。我在利用无线的时候,如果在北京地区有5个标准,我就安装5个modem上去就可以了。用户可以组装手机,GSM、WiMAX、CDMA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加进去,甚至从网上下载进去,但是不用的时候可以基本拔光。特点是可以延展的,也可以升级。现在的手机,如果过期了,惟一的办法就是扔掉,因为是封闭的,连基本的电源接口都是不一样的,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以后只要满足我的接口标准,只要满足无线接口,所有都是有标准的。这个非常方便,老百姓可以组装,不喜欢可以换一个模块,本身不是有线,也不是无线,回到家可以用一个USB插就可以通到家里的固网,一个人就是一个终端,就是一个号码,这是倡导的OWA的概念,96年我在IEEE通信杂志上就提出这个概念,当时人家觉得这个不可能实现。但是现在为什么能够实现呢?因为现在的技术发展非常快,现在处理技术非常非常快,现在存储也非常非常快。所以,这些东西使得现在都可能。

  4G有四块:网络、高频、基带、应用业务和操作系统这部分,惟一一个最大缺陷挑战的是高频的部分,高频我们现在做很多研发工作。这里有一个观念要搞清楚,我们讲的这是一个未来长远技术,但是有XY两个轴,一个产业的发展往往是有X、Y两个轴,X轴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Y轴是一个系列产品,Y轴一步一步朝这个方向可以做一些产品出来。OWA是一个长远方向,现在围绕OWA的方向我们很多产品做出来,我们现在做的是五合一。按照OWA的思路,做多模手机非常容易,因为想像电脑是怎么发展的。如果没有OWA的技术,做多模手机不可行,现在市场上有很多GSM、CDMA的双模手机,没有开放,是封闭的结构,把两个封闭的结构并在一起,坏处是万一用一个系统另外一个系统拔不下来,耗电非常厉害,消耗两个频谱,短期可以,但是长期不行。无线通信最关键、最致命的两个要求,一个是频谱,一个是电源,无线是频谱,频谱非常少。现在无线技术越来越多,非常多,如果没有一个开放平台进行融合起来,到2050年世界上就没有频谱了,也就是如果我们继续现在很分散的发展模式、很封闭的无线系统在发展的话,到2050年前世界所有的手机都得停机,因为没有频谱。为什么没有频谱呢?现在很多手机,比如一个人好几个手机,频谱分配还是一个静态分配,我买了这个手机号码,就占了这个手机号码的时槽,其实是占了频段的某一个部分。我在不用的时候,这个频段的某一部分是我买下来了,任何人都不能动它。现在手机C网、G网、WiMAX,很多人占了一大部分频段,频谱越来越少。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2005年手机全部瘫痪。现在各个国家都在考虑,怎么把平台开放出去。平台开放出去的好处是不用的时候可以拔掉,像电脑一样,不用网卡可以拔掉,这样最大限度利用频谱。在美国有一个非常热门的题目是频谱动态分配技术,或者有些人叫频谱再生。其实我们现在用的频谱,包括通信、广电网、电视,很多频谱都占住了,其实80%的频谱都在里面睡大觉,都是浪费的。就像资源一样,比如这个杯扔掉以后可以再生,频谱也是可以再生的。频谱再生是一种频谱共享技术的方面。如果频谱开始动态分配,这是政府非常非常致命的问题。OWA政府为什么支持呢?就是因为通过OWA频谱可以分配,未来中国频谱也要花钱,一个赫兹就是上万美金,很贵,国家非常支持。对国家讲起来,几乎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会支持开放这个平台。对运营商来讲也会支持,以为运营商的趋势以后就是一个大融合,运营商以后要生存,不可能做单一的运营,单一的运营商肯定会破产,肯定要做一个综合运营。比如要提供移动业务、固定业务,还要提供局域网业务。因为全世界对无线通信讲起来业务主要是分散层,一个是消费层。第二是社区市场,因为人都是居住以社区为主,美国、欧洲都是。为什么我们有小灵通,小灵通就是抓住了社区市场,扩大到整个城市范围内。第三是政府网络,即专网。全世界都是这三层。对运营商起来,也非常支持开放,因为以后的运营模式就是多维的模式,横向的首先支持移动网、固网还有很多增值业务。纵向讲起来,既有消费层,又有社区市场,又有政府网络。所以,运营商是非常支持的,如果一个单一的G网肯定不愿意,频谱很浪费。

  现在最反对的是终端设备商,比如诺基亚,因为现在是靠这个吃饭的,从头到尾是垄断的,如果开放,用户一组装它就死掉了。但是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政府为主。像当初我们搞E-mail的时候,邮政局都联合抗议,要求取消E-mail,因为写信还是有很多传递人群在里面,E-mail是对文化的一种挑战,但是守不住,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潮流,不管你怎么挡,E-mail还是挡不住,没有E-mail生存不了。当时甚至像国际邮政总局抗议,说这个扼杀了人类文明的东西,但是最终发展起来了,因为这个阻挡不了。

  所以,OWA也是一个方面,政府和运营商非常支持,这两个支持以后,设备制造商自然也就通过了。OWA技术现在发展也有好几年了,也有很多技术方面的研究。我一直在全世界到处讲一句话,一个好的、长远的技术决策是什么样的技术呢?让人们觉得这个技术永远是一个方向,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方向,但是这个方向不会在近期到来,我们不是讲这个技术永远做不出来,这个近期应该有20、50年以上的生命力,但是这个技术是一个方向,这是一个好的技术。如果仅仅瞄准一个OFDM或者是CDMA,这不能作为长远的技术方向,因为这仅仅是技术方向上面一个小的产品而已。所以,国家要开放,当然不可能多头,你说什么时候中国能开放到头?没有,但这是一个方向,这才是一个好的技术。我1996年就开始研究这个东西,一直觉得OWA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主持人:现在有七家运营商成立了NGMN的组织,他们说在2010年到2020年将是由NGMN导演的一个新时代,您认为运营商在4G领域的角色跟现在有哪些不同?

  卢伟:他们倡导的仅仅是运营商联合起来,还是以业务为主,我们讲的高层为主,像NGMN倡导的是同一帮人,WIP论坛搞了以后,后来开始搞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头一批英国人发起的,他们倡导以运营商的业务层为主,根本不关心网络层、物理层,根本和无线电没有什么关系。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但和4G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因为本身运营商一直在寻找一个好的Service的模型,以Service为主的,但是方向是朝OWA的方向走,未来用户应该不在乎这是G网还是C网,在乎的是业务的问题。

  主持人:是否可以理解他们并不想制订标准?

  卢伟:很难讲,这就回到标准问题。他们有可能作为一种产业的联盟,想作为业务应用方面的标准,也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它和无线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只不过是运营商寻找一种好的业务模式。不管它有没有标准,都是局限在Service这一层。无线有很多层,从高层到底层,从运营层到网络层,一直到无线的介质层和传输层,它仅仅是做到上面那一部分,但还是很有意义。但是它自己说成是4G领域,它也是4G领域当中的业务和应用这一块,因为4G的概念非常大。我不觉得它会有很长的生命力,但是做法很有意思,所有的运营商寻找一种好的业务发展,因为运营商找不到一个好的服务模型,这个服务模型对产业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没有这个服务模型产业起不来。

  主持人:现在明确指出要专注4G领域的组织都有哪些,类似于4GMF的?

  卢伟:这就要回到国际标准。组织不组织有一个概念问题,回到标准,世界上总体就两个标准,一个是国际标准,一个是产业标准。发达国家基本上注重产业标准,发展中国家注重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很明显的就是ITU标准,当然还有其它的。国家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只能走国际标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很多私人贷款,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所以要跟着国际标准走,这时国际标准,比如ITU明显的目的。当国家有市场,有实力,有人才,有资金,就开始把重心从国际标准转到产业标准。产业标准一旦起来,就自动变成了国际标准。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微软的Windows,包括DSL。我们国家处于过渡阶段,慢慢从国际标准向产业标准过渡。国际标准也很重要,因为产品要输出到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ITU标准。但是国家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慢慢向产业标准过渡。

  产业标准是由产业定的,不是由国际组织定的。中国的产业很大,我们可以通过国标,通过什么东西来主导一个产业的发展,这也就是4GMF的宗旨,我们想利用留学人员的技术平台,以中国的市场、政府的支持,以中国为主,但是推向全世界,搞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产业标准出来,我们将仿照3GPP模式找一个4GMF标准。有很多合作,因为中国传统标准是由政府主导的标准,这很正常,这是中国的特点。但是如果真正想作为一个国际标准,不是国内标准,国内标准完全可以由国家驱动,比如TD-SCDMA是一个国内标准,尽管是一个ITU标准,但是国内,因为国外很少人知道。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就要尽量和政府独立,当然政府会支持,做一个独立的平台。

  4GMF的出发点就是慢慢想这样做,但还是会考虑合作方面,首先是和国际标准合作。在全世界做的标准很多,也有产业,也有政府,包括ITU下一代也做了很多工作。3GPP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以欧盟为主,日本也有很多政府性的标准化工作在做,几乎每个发达国家都在做自己的东西。产业方面也做了很多东西,比如3GPP本身也是政府背景,也是做产业的。人家有多少作为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搭起来一个平台,因为产业本身是自己的,不要在乎人家做什么,因为首先要保护自己的产业,他们有他们的产业,我们要做我们的产业,其实产业标准做起来比国际标准容易多了,国际标准有很多敏感的因素、政治的因素,产业标准从85年开始做3G标准,一直花了8、9年的时间才搞出三个ITU标准出来。产业标准很快,如果有个工作小组,这个产业能够驱动,2、3年就能起来,一旦起来就马上起来了。所以,产业标准往往是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里的发达国家都注重的。

  主持人:说到韩国,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在4G领域做了很大的投入。我私下跟英特尔交流,都认为韩国以前是种树,现在开始结果了。您怎么评价韩国在4G领域做的成绩,另外WiBro/WiMAX是否属于4G?

  卢伟:对于搞技术的人来讲,4G和3G、5G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关键是技术定位在哪里,我们就定位在OWA,韩国还是定在OFDM为主。实际上在美国FLARIAM很早做OFDM,也做4G,韩国定在OFDM。这个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叫,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还是一个封闭结构,还是单薄的。任何人都可以叫4G,因为本身不是标准的说法,像任何人都可以说3G一样。

  当然韩国的市场和我们不一样,因为韩国国家小,反应比较快,完全可以一下子成功,像当初CDMA一样。但是是不是4G?关键看有没有技术突破,它在4G方面根本没有技术突破,无非是把OFDM叫做4G。WiMAX其实也是单薄的,WiMAX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没有什么新技术,应用宽带无线也没什么新东西,因为宽带无线搞到现在技术太多了,MMDX都死掉了。WiMAX现在出来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看看WiMAX能不能把握,把握住就起来了,把握不住就死掉了。我们想到以前的ISDN,搞得红红火火,全球上下都搞得非常火。后来为什么死了?因为DSL出来了,又便宜,又高速,一下子把ISDN杀掉了,其实ISDL是很好的技术。无线现在处在很好的历史机遇,处在什么机遇呢?3G现在不明朗,找不到一个好的运营模式,3G现在非常不明朗,全世界都不明朗,包括我在美国,根本找不到3G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在3G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好像当初ISDM一样,ISDM技术部错,但是不明朗,没有好的数据模式。这时如果突然间跳出一个无线方面的DSL,这个技术就发展了。这个技术很好的就是WiMAX可以考虑,WiMAX可以做到一个很好的模型,包括现在很多在上海的试点,包括WiMAX和什么结合,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的运用模式、突破口,如果WiMAX成本能够下降,找到以小区为主,中国电信发展要成功,还是不要注重全国范围的大网,如果在某一个小区搞得很成功,发展到一个区,再发展到一个市的范围,就可以搞得很成功了。我给WiMAX的建议是要注重小区发展,比如WiMAX和WIFI能够实现在小区很成功,扩展到一个大范围,一下子就起来了。所以,WiMAX从技术角度讲起来没有什么新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技术,关键是要把握机遇,能不能创造一个无线领域的DSL出来。因为3G不明朗,不上不下,如果WiMAX起来,就是一个DSL,一下子就成功了。如果没把握机会,做不起来,一下子就死掉了。因为WiMAX死过一次,它的前身是802.16.1,包括802.16A、802.16B,在1999年开始,我是里面的发明人之一,和美国电信标准化协会的主席ROGER·MARK一起发起的。当初搞起来的时候,到2002年死了,美国所有的公司Sprint、北电、WinStar、Teligent所有的网络全死掉了。它们收入很高,但是上网DSL很便宜,这个运用模式成本太贵就死掉了。在这个方面继续向移动发展,以移动性为主,以低成本为主,WiMAX的决策就是便宜,WiMAX单独组网不行,必须和WIFI、TD-SCDMA等组网,不然又重蹈ISDM的覆辙。要抓住这个机遇,抓住就是DSL,抓不住就死掉了。

  以前的Sprint有很多问题,现在它开始继续这方面,低成本,吸取了以前失败的教训,更注重成功,这是它非常好的地方。风险的地方是还要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以小区为主,拓宽到城市。

  不管怎么样,至于叫不叫4G无所谓,4G、3G叫什么没有多大关系,完全可以这么叫,如果做得好,可以把WiMAX和什么结合起来,也是4G的概念,因为4G的概念是以后网络必须融合,这是一个主流方向。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不要太在乎这是4G还是5G。

  主持人:中国华为和中兴这些企业他们在2G和3G一些领域的成果是很让我们鼓舞的,它们是否是一个技术性的企业?

  卢伟:中国对这方面无线通信领域全球的跟踪起步比较晚,像真正我们起步也就是90年初才开始起步。一个国家发展非常快,如果跟踪国际大趋势,仅仅10年多的时间也不能要求太高。华为、中兴在3G方面做得非常好,短短几年已经开始赶上世界水平了,很不简单。但是作为一个长远的4G研发,华为和中兴毕竟还有不小的距离。因为本身4G超前,我讲的4G研发,定位在2020年,所以为什么我们发起一个2020年的研发计划呢?这么长远的发展计划研发很多投资资金都来自于政府投资,我们在国外的4G研发主要是来源两方面,一个是政府投资,一个是VC投资。制造商不可能花这么多钱超前,在欧美我们都讲最好的技术永远只来自于小公司和大学,大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最新的技术,因为大公司不愿意花这么多钱投在这么超前的东西上。特别是在美国最明显,好的技术来自于小公司。大部分的投资都来自于风险投资和政府投资,因为大公司牵扯到很多利益,首先要保住3G。

  华为和中兴对4G方面的跟踪,现在基本上还有一段距离。很明显,超前的研发主要来自于著名大学,像北邮、清华,像美国的斯坦福等大学。华为在4G方面跟踪还有一段时间。国内很多企业意识到方向,慢慢现在开始跟了,包括普天、华为、中移动请我过来座谈,国家在4G方面非常重视,刚刚起步,想过五年、十年就很快上去。意识到刚刚起步很重要,一旦我们起步就动作很快了。中移动也讲,像法国电信、德国电信、沃达丰、NTT DoCoMo,他们对4G的研发非常重视,像我们在国外的会上,经常公司的CTO、总裁会到我们的会上了解技术,研发投入非常大。中国因为刚刚起步,比较慢,但是相信在未来几年我们的动作会非常快,比较明显的是中移动,对下一代的研发非常重视。国内的企业,华为、普天对下一代的研发非常重视。包括咱们国家的TD-SCDMA在下一代上面,TD-SCDMA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也做了很多报告。

  我个人觉得TD-SCDMA在4G下一代的发展方向是,我们还要继续TDD,TDD不能放弃,TDD放弃,前几年就白干了。而且TDD的好处,国外没有,我们有的是TDD在频谱动态分配、频谱利用上有很多好处,比FTT。因为以前频谱是自动频谱,手机开机自动找频谱,好处是只要找一个波段就可以了,FTT还需要找两个波段,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动感分配非常好。所以,TDD是我们的实力,绝对不能放弃TDD。但是后面SCDMA我们要开放,就是下一代,我们要做到TDD后面可以支持Open,可以使TDD-XCDMA,也可以TDD-WiMAX,也可以TDD-XYZ。现在可以搞一个TDD新的CDMA出来,不管是什么东西。TDD咬住,后面可以开放,这是我们国家在下一代方面,建议应该发展的方向。TDD非常好,不能放弃,放弃了前几年就白干了,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未来我们国家还是注重我们自己的产业为主,围绕产业,围绕TDD,后面就是Open,不要永远守住SCDMA不放。CDMA最好的地方是什么呢?是上行接入,接入做得比较好,容量可以做上去,因为码道利用率很高,接入可以容量扩展。但是不好的地方是要求很高,成本就上去了。我个人一直觉得CDMA不是最好的技术,特别是在速率高的时候,10M一上去,CDMA不是一个好的民用技术。做出来可以,但是运营商赚不到钱,要亏本。TDD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后面不要死守CDMA也不要死守SCDMA,可以扩展,做一些研发创新的新的技术,国内如北邮做了很好的系统,如果结合TDD,这是我们很好的东西,这是我们未来TD-SCDMA下一代演进的一个很好的方案,是我个人的方案,这个东西非常好,这两天我一直谈这个问题。

  主持人:衡量创新指标还有技术前沿竞争力,可能有一些硬指标,比如论文数量等等,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比如华为,这些企业的表现怎么样?

  卢伟:衡量一个公司有没有研发实力可以有很多指标,包括国际上专利是一方面,商标是一方面,版权是一方面,学术研究水平是一方面,学术研究水平里有很多权威的机构,比如你的文章出版多少,都有很多指标。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华为已经做得不错了,他们在专利方面,其包括在国际上标准化的活动方面,华为做得都不错。比如专利方面,国际方面的影响力,标准化组织的参与各方面,华为都做得不错。但是现在国内企业很不注重学术,国内企业一觉得学术就觉得是教授在纸上谈兵,没有什么用,但实际上学术研发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决策。国内企业在学术方面现在做得都不够,我们下一步慢慢开始要改,这是一个过程。学术有很多超前的东西,学术很自由,可以发表一些你平时听不到的声音,这对产业竞争各方面都非常重要。这是学术方面。

  回到专利,现在国内有很多专利,什么是核心专利,什么是非核心专利,有很多观点不一样。很多人觉得我把一个手机做出来了,这个手机是世界上第一个手机,没有第二个,为了保护我的手机的知识产权,就申请了一个专利,这个手机的芯片我是第一个做出来了,拿这个专利去申请,这就是一个核心专利,这是国内的观念。这就和国际上的观念不同,在国外一个核心专利往往是总体为主的专利,最重要的核心专利是这个专利看起来很通用,面很广,没有涉及到产品,产品专利是非核心专利。为什么?因为人家可以跳过你。所以,这个观念跟国内有很大不一样。

  举个例子,有些企业的技术垄断很厉害,其实真正核心的没几个专利。看到这个专利觉得这个专利很整体,讲了半天什么都没说,但是面很广,这就是核心专利。至于专利怎么实现,第一个开放芯片,芯片怎么开发出来,这个专利不值钱。国内企业现在做得很快,没有几年就达到了国外几十年的水平了,因为国家发展这个已经花了几十年了,我们在短短不到十年里做得这么快,已经很不错了,但有很多缺陷,包括学术方面,国内很多企业很不重视学术。包括我们举办的学术技术研讨会,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为什么不重视?觉得学术对我企业的发展没什么好处。搞产品、搞投资可能会过来。在国外学术对高科技的研讨会非常重视,不管是投资者、运营商、学生都过来,因为了解这个方向。我想不到五年时间,中国企业马上就意识到。

  主持人:目前国内开会都是重商主义,看的都是有形产品。但是法国电信开的会都是模型、概念上的东西,会研讨这些东西。

  卢伟:说一个笑话,很多国内大公司都很想支持我们的学术会议,但是他们老总有苦说不出,就说如果我支持你的学术会议,很难报账,还不如请客吃饭。但是如果企业对你学术会议支持,财务报不了账,这就很不健康。企业赞助一个学术会议账报不了,还不如吃饭吃掉十万、二十万。在国外绝对看不到这个事情,但是我相信中国慢慢也会改起来。

  目前国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利用这个平台,有很好的机会。因为我每年都在国内待3、4个月,每年我们国家都在发展、进步。有问题很正常,每个国家都有问题,但是你看到问题,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非常好。

  主持人:现在中国看得到的一个希望就是TD标准,现在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您对TD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有什么好的建议?

  卢伟:TD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中国非上不可。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政府一定要支持,每个国家都是靠征服支持的,TD非上不可,一定要上。至于上有什么好的运营模式就要看市场,但是一个好的市场,TD肯定会很好。TD应该注重专网,不注重民网,中国专网的市场很大。不一定是全国范围,但总有市场。但不管怎么样,TD是中国的标准,不上也不行,肯定要上。但是有一点,事物在发展,TD也要发展,TD不能老是抱住TD-SCDMA发展,TD也可以做TD-SCDMA下一代产品,TD可以同时在支持SCDMA的情况下支持其它的。只要事物永远在发展,国家永远在发展,没有道理这个技术会死掉。

  我从1998年就开始讲TD有两个挑战,一个是网络优化,TD做出来之后,我们如何把TD的容量达到理论上要求容量的70%,这是一个门槛。TD容量上不去运营商就亏本。CDMA一定要达到容量设计的70%,运营商才能赚钱。如果达不到这个指标,用户很低,运营商要亏本的,当然没有积极性。所以,网络优化非常重要。

  另外,我们要鼓励TD方面的学术研究,一定要注重研发、研究。研究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帮助你解决问题,还有是帮助你下一代发展。国家一定要在这方面大投资,企业要投资,风险要投资,每个人都要投资,我们一定要重视、鼓励研究。不研究,光靠着TD-SCDMA是一个ITU标准,是没饭吃的。因为ITU不是一个标准,是一个推进,你没有理由强调人家一定要上这个东西。

  中国现在发展,不像以前很穷,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靠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的理由必须有ITU,至少有收入,有工作证明,要不然可能贷款。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自己站起来了,ITU是很重要的标准,我们一定要遵循,这是你的义务,义不容辞的。但是舍不得ITU是没有饭吃的,因为ITU不会给你一分钱。你还是要搞产业,运营商有收入,设备商有收入,出口国家商有收入。运营商靠服务赚钱,设备商靠设备赚钱,国家靠出口赚钱。你要搞产业发展,要技术支持,不做学术研究、研发,谁给你做研究?没有的。TD-SCDMA里学术研究非常重要,我一直看着TD-SCDMA有多少文章,但是只要国家重视,文章马上上去。中国人很聪明,只要一重视马上上去。

  主持人:您这个观点李进良教授曾经提过。

  卢伟:当然很多人讲,我想研究,但是没钱。告诉你,大家都是没钱的,国外做研究也没钱,但是你要想办法。做研究不是需要多少钱,关键是意识问题,关键是中国没意识到。我不相信企业连开个会,出个文章的钱都没有,吃个饭就吃掉几万块钱。很多老总跟我讲吃饭吃十万二十万都没问题,都可以报,但是赞助学术会议报不了。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站在欧洲、美国的位置上,怎么看TD,TD在国外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

  卢伟:TD在国外,在技术学术圈几乎没有人知道TD。我经常开会,我抽样问十来个问题,你知道TD-SCDMA吗?几乎没有人知道TD-SCDMA是什么东西。有知道的就是我们合作的,比如飞利浦、西门子,这些企业都知道,包括和国内合作的企业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TD除了前面说的两个挑战之外,TD在国际上做得很不够,不仅仅是宣传。为什么我们留学人员发起一个平台,在旧金山有一个世界无线大会,在欧洲游一个世界移动大会,在国内叫全球移动大会,三个会议都是留学人员发起的平台,就是帮国家在全球,在TD下一代方面能够走出去,因为走出去在产业里面又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我们在国内觉得是国内老大,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在国外什么都不是。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去以后才有自己的发展。只要走出去,以后的产业标准什么标准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我在世界上六个国家生活过一年以上,我的感觉,只要在世界的舞台上有表演的天地,后面要做什么事情就是水到渠成。如果在国内做得很响,但没有一个国际舞台,再怎么做都永远走不出去。为什么中国移动等很多公司就跟我们合作非常多,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合作方面国家很重视,包括我们在北京的会议,国家非常鼓励、支持,国家有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回国举办高层的会议,国家非常重视,咱们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去就有自己的平台,不然走不出去永远在国内是井底之蛙,觉得我们是老大、老二很厉害,我们的市场很大,不怕,其实就影响到出口,在国际上做什么事都很难,走出去也是很重要的。

  中国什么都不缺,技术不缺,学术水平不缺,人才也不缺,资金也不缺,现在中国惟一缺的就是观念,缺的是心态,没有意识到这个观念,没有意识到什么重要不重要。中国现在有很好的时机,什么都不缺,搞产业有技术、人才、资金、市场、时机,惟一缺的是观念。因为我们传统几千年下来的观念,中国学生也是一样,总觉得领导没有给我分配任务,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教授不给论文马上不干,因为怕做错,这就是观念问题。观念很重要,只要观念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产业马上就起来。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