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金融的逻辑》与《货币战争》,关于金融的一正一邪的两本书

2013年04月27日 ⁄ 综合 ⁄ 共 121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这两本书都不是新书了,《金融的逻辑》是2009年8月出的,《货币战争》是2007年出的。我买了也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先后看了这两本书,想把他们放在一起PK一下,上网一搜,早就有人写过类似文章了。看来这两本书确实比较容易被关联在一起。

 

《金融的逻辑》作者陈志武,是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在《经济观察报》上看过几篇他写的文章。感觉写的挺好的。

这本《金融的逻辑》其实就是陈志武公开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合集,因此在内容上有些章节之间有重复,另外发表的时间从2003年到2009年不等。大部分都是2006-2008三年发表的,从时间上看已经有点旧了,但是我读后感觉一点都不旧。

这本书总体来说是按照一个清晰的思路讲解金融学的入门知识。其中有业界公认的但是不为普通大众熟悉的共识,当然更不乏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于金融与2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的关系,感觉比较新颖,也比较有说服力。感觉比黄仁宇关于中国大历史的观点更深刻。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中国的封建社会没能创造出有力的金融工具比如国债,在政府需要钱的时候只能去征税,加重老百姓负担,加速王朝的灭亡。18世纪英国因为有更好的政府信用,以更低的利率发行国债,最终得到更多的财富去发展军事,最终在与法国的竞争中胜出。美国又是由于发展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资本,使得美国的科技创新得到了有利的支持,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货币战争》我的感觉是哗众取宠,耸人听闻。有人揭发作者宋鸿兵抄袭了美国的两个野史故事(宋鸿兵《货币战争》乃抄袭之作 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8/songhongbing3.txt),还有人揭发宋鸿兵原来是美国两房的一个程序员,从来没在华尔街干过(我和宋鸿兵都没有在华尔街工作过一天 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songhongbing.txt),雷颐教授指出宋鸿兵有点不要脸(宋鸿兵的生意经:入美国籍,赚中国钱 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1/songhongbing.txt)。

 

我比较相信这本书是抄来的。如果是自己写的话,文笔可以更通顺一点,故事可以讲的更有逻辑。

 

本质上来说,《货币战争》讲的故事与《达芬奇密码》、《鹿鼎记》是一类的,就是把故事安插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不过作为故事,这本书写的很差,许多复杂的事情,前因后果交代不清楚,逻辑上也有不通的地方。作者推崇金本位,就是货币的发行量要与政府的黄金储量挂钩。据说这是比较外行的说法。更可笑的是作者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在50万亿美元之上,依据是200年之前的财富和每年6%的增幅。有人推测战国时代的范蠡的财富按照这个利率增加,也会超过50万亿。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