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云计算大会

2017年12月17日 ⁄ 综合 ⁄ 共 9024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参加了两天的云计算大会,脑容量明显感觉不够用,不过总算是有点收获,趁还清醒赶紧总结了一下,两天可不能白过~尤其是那的午饭30块一份,30啊,伤不起~~本人刚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本着跟大家分享交流的目的,有些个人思想还很不成熟,希望能有大牛给点指点。

以下分四部分将参加本次大会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全体大会:云计算核心技术与应用方案展示

会议一:
运营商的云计算演进之路---李正茂 移动副总裁
现状:
1.全球电信运营业增速减缓,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2.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使运营商趋于管道化的危机,即“哑管道”和“傻笨管道”,如何改造机制把移动运营商打造成为智能管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数据将成为战略资源,对于运营商的数据存储能力挑战巨大。
发展方向:
1.建设企业内部的云系统。借鉴外国先进技术,网络结构精细化发展,发展大云计划。
2.发挥运营商优势,建立公共服务云。将网络服务与云服务结合,提供电信级别的可靠云计算服务,使云计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总结:演讲时间不长,但能看出移动高层对于云领域的重视;另外一点,对于智能管道的问题也有所提及,而且认为这是移动当前面临的很大的一个危机;最后,对于数据的问题李总也有明确提出,而且数据的确已经成为现在互联网最最核心的资源,拥有数据,挖掘数据,提供服务可能成为一种主流的思路。

会议二:
敏捷分析云激发商业潜能--- Mike Koehler Teradata 全球总裁
辛儿伦 Teradata公司大中华区CEO
云分类:
面向操作型的服务
面向分析型的服务(分析云)
分析云:
传统的数据仓库适合结构化关系化数据的处理,hadoop则适合非结构化、非关系型数据分析,而分析云则需要整合这两者的优势。
分析云分类:
私有分析云:企业内部分析服务,企业对外分析服务。
公有分析云:公众智能分析服务、分析应用SaaS服务。
分析云好处:
业务用户:自助、高效、灵活
IT用户:简单、可控、节约
分析云是企业私有云的核心,可以对企业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

总结:Teradata是全球数据仓库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公司主要提出分析云的概念,但是具体的系统架构没有提及。

会议三:
云计算发展与华为运战略---李三琦 华为副总裁 数据中心和媒体网 络产品线总裁
IT和CT正在走向融合,同时迈向ICT:
IT: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文档、命令执行、结构化数据)
CT:以网络为中心
ICT:以用户为中心(基于会话,互动协作、系统适应人、非结构化数据)
IT和CT厂商向ICT转变的两条不同的道路:继承&迁移 VS 颠覆&创新
华为云认知:
1.云计算成功关键:云(海量应用云化)、管(网络领导者)、端(强大的终端能力)三者紧密结合,感知业务、感知内容、感知网络、感知终端。
2.云计算架构的基石:融合的硬件平台(从传统的数据中心到云计算数据中心)。
3.云计算架构的核心:云操作系统(整合虚拟化软件及一些相应的软件支持,对用户屏蔽下层的硬件)
4.云计算永恒的主题:开放合作
5.成功的亚马逊模式:开放、松耦合、弹性的业务接口,自动化、自助化的服务。
华为云战略:
华为云应用:企业私有云、媒体云、健康云、政务云。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云生态系统:云、管、端紧密结合,融合硬件平台,云操作系统。

总结:演讲人比较有激情,可能因为与运营商合作比较多,演讲中与运营商有关的内容比较多,现在华为对于云应该是相当重视的,目前已经有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的一整套云服务提供方案。

会议四:
云计算与微软---Ted(微软全球高级副总裁)
1.Running services at internet sacle.
2.Integrating our experience: Iaas,Paas,Saas.
3.Drivers of cloud computing: economics,focus,agility.
4.Innovation at three levels: infrastructure, application model, user experience.

5.Microsoft’s private cloud: best-in-class performance, cloud on your terms, cross-platform from the metal up, application-centric.

总结:讲的比较有水平,但是英文表示木怎么听懂~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型企业,为其提供一整套的可行可靠的云服务方案,很注重用户的体验,思想也比较新。其优势则在于微软的一系列产品基础和在业界的地位。

圆桌讨论---云计算的中国实践
嘉宾:黄晓庆(移动研究院院长)石晓虹(360副总裁)姚宏宇(北京友友总经理)黄海(广州品高总经理)杨素东(上海引跑CEO)
主持:蒋涛(CSDN总裁)

黄晓庆:云计算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利用开放平台的战略将运营商智能管道化。移动云计算平台能够使互联网公司和用户使用移动的一切资源,特别是移动将来能够整合的数据资源(与前面提到的数据战略契合)。

石晓虹:主要从安全的角度去考虑云计算的应用。
传统杀毒软件问题:
1.每天有上千万的病毒增加,传统的杀毒软件将病毒特征更新到具体的用户客户端,使终端难以承受;
2.传统优秀的杀毒公司也只能做到小时级别的更新,远远不能应付现在病毒的增长量;
3.新出现的终端:pad、智能手机等处理能力差。
现在采用云端终端的架构模式,用户将病毒特征发送给云端服务器进行判断,可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黄海:云是企业内部的刚性需求,也是企业向外拓展的需求(能力共享)。

杨素东:解决海量数据和文件系统的问题。

备注:所谓圆桌会议就是主持人围绕一个主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个个作答,各个老板的回答一般都是针对自己公司战略和所遇到的问题。

会议五:
云计算实务的核心要素---吕阿斌 中兴副总裁
从一个故事开始
1.钱庄的故事(很惭愧的表示我没听过这个故事,可是人家说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就木讲~~~)
2.云计算既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产品。
云计算系统应考虑的八大要素:
1.面向应用交付的智能资源管理与调度:系统异构的问题,应用到底需要多少资源(提供资源模板);
2.资源系统要具备对应用的适配支持能力;
3.面向TTM的业务应用-----敏捷开发(提供不同颗粒度得敏捷开发平台);
4.不同场景,不同基础设施选择;
5.智能海量云存储解决数字海啸(数据量很大)问题;
6.承载网络方面的考虑:云计算服务是否适应当前的承载网络或者运营商是否愿意为云服务而更改现在的网络;
7.云安全方面的考虑:扩大云安全的范围,系统的可靠性、健壮性和升级;
8.面向服务于民生工程的政企应用将是蓝海市场,并能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如商务视频会议、在线教育、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健康保健、紧急呼叫、智能家居、安全城市等。
云计算实践:
1.基于云计算的IDC,构建了绿色数据中心;
2.虚拟桌面,助力企业安全;(这个没听懂)
3.SDPaaS(Security and Data Protection as a Service)敏捷开发平台;
4.健康医疗云;
5.智能交通云,城市自由化;
6.智慧园区云:IT+CT+应用

总结:感觉中兴跟华为其实做的是一样的东西,可能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体都差不多。

会议六
当云计算遇到海量数据---范承工(EMC高级副总裁)
为什么是云?
1.IT之路:降低复杂性,需要架构与理念的质变;
后PC时代:走向信息为中心的世界。
2.IT预算困境:73% Maintain 27% invest。
3.硬件增长迅速。
欢迎来到混合云时代:
1.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
2.基础设施层、应用程序层、终端用户层三层云架构:
基础设施层:虚拟化、自动化、安全性。
应用程序层:新的程序开发环境,新的数据架构(多种类型数据库混合使用完成对数据的处理)。CloudFoundry世界第一个开放的PaaS。
终端用户层:以用户为中心
Big data is bigger than cloud:
1.海量存储。
2.海量数据分析:收购Greenplum。
3.拥抱Hadoop。
4.未来的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与计算统一,不需要将数据从数据中心调度到计算中心运行,从而减少网间压力和时延。

总结:今天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演讲,同样是推荐自己公司的产品,语言幽默,思路清晰,PPT质量很高,EMC在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的确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和准备,有很强的实力。

会议七
台湾云端运算发展及两岸合作---吕学锦 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理事长
台湾在云端运算的优势与策略:
1.台湾具全球ICT产品供货优势;
2.硬件产品、软件产品、芯片产品的优势成为台湾发展云的三个机会;
3.两岸关系: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总结:台湾人讲话的语气很亲切,但内容不多,总体的思想就是借助台湾在硬件、软件、芯片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找到云计算的切入点。

会议八
中软“红云”----进入云计算的直通车
孙迎新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内行业信息化的新趋势及挑战:
集中化:高并发、业务协同、信息安全。
服务化:异构系统整合、快速响应、跨地域。
国产化:兼容性、可靠性、易用性。
对IT系统提出的新需求:
IT架构:网络化、弹性扩展、高可靠。
商业模式:变购买为租赁、变产品为服务。
国内云计算领域现状分析:
缺乏整体方案、应用本身缺乏弹性、应用难以迁移改造、云端缺乏安全。
中国软件的应用之道-----红云计划:
1.核心理念---云背板:云中间件、云数据库、云操作系统。
2.逻辑架构:硬件设备 AND软件设备?虚拟资源池?分布式调度
3.应用开发接口和应用迁移接口,可以实现应用的快速开发和无缝迁移。

总结:介绍很有创新性,“红云”计划解决中国软件业与现在讨论的云计算的结合。

二、专题论坛讨论
云存储与虚拟化分论坛
会议一
超低功耗可靠云存储技术---刘鹏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
背景:
衡量云的三个标准:
1.用户使用的资源在网络而不在客户端;
2.提高5倍的性价比;
3.提供分钟级的可扩展能力。
中国硬件设备的能耗:
10w台服务器一年的电费是5亿。
PUE(散热与机器电耗比)=2算合格,一般是3,google的为1.167。
MassCloud方案:
MassCloud云存储技术(主要是节能):高顽存技术将信息编码然后切片,分开存储。如将一份信息先进行加密然后分成16份,1:1的冗余比变成32份分别存放在32个不同的物理机房进行存放,解决灾备和安全问题。

总结:中国的确存在资源消耗的问题,一是太贵耗不起,二是不合理耗太多。现在华为有的机房可以做到PUE1.35,但毕竟不是每个厂商都能做到这一点,机房的搭建和散热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会议二
华为云存储实践---范瑞琦 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
背景:
1.国家宽带:带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
2.无所不能的智能终端改变信息获取模式。
3.泛在网络和终端成为云存储驱动力。
4.小云时代:计算基于迅速部署的虚拟机管理系统。
5.大云时代:世界各地形成多云数据中心且实现业务互联,让处理我们请求的数据中心处于世界的暗面(能耗比最低的地方,比如说西伯利亚XX机房)。
泛在多业务云理念:
目标:分布式、网络化、智能管控、开放性的云平台。使云无所不在、多业务承载、安全可靠、灵活可扩展、可运营管理、与合作伙伴共赢。
逻辑层次结构:存储节点层、资源整合和虚拟化层、资源能力层、接口层。
泛在云存储特点:统一系统管理、统一数据服务、统一业务承载、统一命名空间、统一模块交付。

总结:其实听的不是很懂,印象比较深的一点就是大云时代,它不仅仅是加强了原来的虚拟机技术,而是进一步实现了智能的调度,解决负载均衡和资源利用问题。

会议三
虚拟化技术在“去哪儿”的应用---吴永强 去哪儿网CTO
数据:
每天120M用户动态请求
每天消息系统承载60M消息
网站问题:
成本压力大(使用不均衡,每个部件最少两个服务器)---解决方案:复用和重用---问题:一个服务器部署多个应用,管理太复杂;重用服务器,需要比较多的操作。
部署速度慢(没有计划性,实施周期长)---方案:虚拟化(与物理服务器分开,开源软件,免费,部署、管理简单,可以开发自动化脚本)
改造:
在开发、beta、staging环境开始使用虚拟化---在production上使用虚拟化---自动化、多vlan支持---改进管理、监控手段---改进系统结构、部署方法适应虚拟化的要求---70%以上的服务运行在xen上

效果-成本:
搜索量增加37倍---系统模块数量增加7倍---物理服务器数量增加70%---Instance从52-130
体会:
如果一个服务器上部署多个应用则down机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物理服务器从大家眼中消失了,但是还要去管理---IO/CPU争用现象---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合虚拟化

互联网业务特点:
业务增长不可预期---产品演进不可控---迭代式开发,系统优化常常落后于系统的发展---结果:资源需要波动非常大
虚拟化:
没有改变固定资产投入方式
没有改变韵味之处的方式---不是用多少付多少
没有从资源调度中解放出来
没有从物力建设解放出来
重复的共享服务的投资
云的挑战:
系统结构的变化---开发理念的变化---运维理念的变化---安全管理的挑战
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怎么将已有的系统向云上迁移!

总结:演讲人给人一种很草根的感觉,不过讲的东西都很实在,都是在做网站时实际遇到的问题,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而且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像“去哪儿网”这种中型网站对于云计算的期待与担忧。它们确定云会给它们带来许多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又对迁移和稳定等问题存在疑虑。

云计算平台与应用实践分论坛
会议一
百度应用开发平台---陈尚义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百度云计算观点:
1.搜索引擎是云计算最好的应用。
2.框计算背后有大量的云计算框架来支持:对输入内容进行分析,行为分析,交互,海量计算。
3.正在开发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开发平台、分布式云存储、应用开发者引擎(BAE)等一系列云计算产品和服务。
4.百度云计算产业链:基础硬件平台、云计算平台、框计算平台、互联网应用。
BAE目标:
1.为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支撑:整合资源(提供存储等基础服务)、分配虚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负载均衡、支持机器资源自动扩展、自动化运维和实时监控;
2.为开发者提供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网络应用运行模拟环境、提供以下工具:编程框架、分布式服务、开放编程API、本地的调试环境。
BAE分层结构:(本来做了张图,但不知道为什么传不上来,以下是各功能实体名称及功能)
统一前端接入:对接入内容进行筛选。
资源定位:定位系统中的资源。
进程调度:寻找空闲的资源来运行用户程序,通过一定的算法提高机器利用率。
分布式虚拟化系统:支持多租户模式,实现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有效隔离。
分布式存储:满足图片、视频、文档等数据的存储需求,提供高并发对外访问,支持0到无限大的文件断点上传、下载,提供大文件瞬间上传功能(如果云中存在)。最后一个功能很新颖。

调度流程:
多语言变成框架(用户接口)
自动部署到runtime
分布式runtime
RPC调用
注:这张PPT过的太快,记得不是很准确。
开放平台BAOP:
框计算流程:用户?浏览器?需求分析?调度到四个引擎(数据开放平台、百度应用开放平台、传统搜索引擎、多媒体平台)?针对需求的结果整合?展现给用户(显示和按钮的方式)

框计算目标:实现用户的框出行、框生活、框娱乐、框工作。
注:在会议上没听清,不过好像是一个叫“框微博”的东东。即在百度的搜索框内输入一段话,如果搜索引擎觉得像是微博内容,则会出现微博按钮,实现一键发送,用了一下挺好玩,but微博只有sohu、腾讯和网易,最火的sina微博为什么没有?

应用开放平台:
用户--分析--应用(开放平台提供)

百度助力云计算提速:
筹建亚洲最大的云计算中心;领跑云计算一偶那个用,提供云计算服务
中国云(一期)重大项目的建设者
北京祥云计划的积极参与者
最强大的云基础架构研发团队
框计算促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共赢

总结:百度的演讲很精彩,给人的感觉很亲切而且振奋人心。亲切是因为大家平时用的都太多了;振奋人心是因为百度呈现给我们的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百度想做的是占领我们的生活。

会议二:
Sina App Engine
Sina理解:
一切不以使用为目的的云计算都是浮云。
网站不火就是死,网站火了生不如死。
SAE:
简单高效的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国内首家PaaS模式公有云平台。
SAE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无限扩展、沙箱防护、支持第三方服务接入。

总结:sina演讲者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幽默,但是讲的内容实在是没什么好记的,因为整个演讲就是给开发者上的一堂sina app engine的使用教学课,各种页面演示~~

云计算中心技术架构分论坛
圆桌会议:如何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
主持人: 刘江 CSDN暨《程序员》总编 嘉宾:威廉?张 百度首席科学家 John Engates, RackSpace CTO yahoo科学家(忘记名字了) 杜韬 SAP中国区企业信息管理资深顾问[/b]

本此讨论主持人一共提了四个问题:各公司数据量及增速,如何实现数据海量存储,对于nosql的看法,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其中价值。以下是回答汇总:
1.数据量最大的自然是百度,拥有数百PB的数据量;第二位是yahoo,总数据量也有100PB,但是yahoo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欧洲国家政策限制,yahoo对用户数据原始数据的存储只能保持90天,所以yahoo的数据都是经过深度数据挖掘之后保留下来的数据,数据质量更高。RackSpace的数据量为10PB,而SAP的数据量也有15PB左右。

注:百度表示海量数据并不可怕,而是对于数据的处理,每天要处理数十PB的数据,而且有实时性的要求。
2.所有的四家公司都有采用hadoop处理数据,当然会与其他的一些技术结合使用。Yahoo的数据处理时以hadoop为中心,数据采集使用data highway系统,分main channel(分钟级)和旁路系统(秒级)两种。

3.对于nosql四家公司都是认可的,表示今后两种类型的数据库应该会共存,各自有自己的适用场景。
4.Yahoo认为数据是公司的核心,是变革的本钱;百度则致力于挖掘最适合用户的数据提供给用户。

三、展台交流(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观点)
华为展台
华为为各企业提供的一整套的云解决方案,从IaaS、PaaS到SaaS都可以提供,而且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原系统的迁移。
主要用户群可分三类:
1. 运营商。最主要的合作对象,可以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服务。
2. 有一定基础的中大型企业。为其提供系统迁移方案,帮助用户将系统部署上云。
3. 没有任何基础的企业。采用资源租赁服务,即大家通常采用的方法实现系统的搭建。
华为云系统中的两个小的技术亮点:
1. 智能网卡优化,优化后的网卡吞吐量能提高15-20%。
2. 虚机内存复用技术。一台服务器上部署虚机时,可以实现多虚机操作系统内核相同共享同一片内存的效果,提高内存利用率。

中兴展台
不管从什么方面看,中兴做的东西都跟华为好像,所以也谈不出什么不同,不同点可能是中兴的人比较活泼~~。
不过在中兴还是看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点:CDN融合云。中兴的CDN融合云采用两级架构:内容中心和边缘节点,其实是大家经常会采用的架构。
两个亮点:
1.CDN与云存储的融合。采用分区的方式,将CDN节点部署到用户需求比较密集的几个大区(分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个大区部署一套云存储系统,同一大区内和大区间云存储系统间有相应的通信和传输机制,但是没有细节。

2.推流服务器。在边缘CDN节点增加此功能实体,可以进行码流的转换和多屏适配功能,使终端可以直接浏览视频内容而无需安装播放器(不知道具体真的假的,或者是我理解有误差)。

以上两点是中兴针对富媒体数据实施的方案。

微软展台
微软展台的广告很吸引人,通过讲述一个小型企业的老板使用微软云服务的案例,让人很容易接受微软的云产品和理念。
微软要做的产品很全面,基本上包含了业界所有的领域和对象,不过是什么规模的企业、个人或者是公共机构,微软都可以为其提供服务。而在公有云方面,微软则更像amazon和google的合体,主要依托的还是其背后的核心产品。

本次微软带来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云服务实施方案,只有几个服务的案例。

品高展台(Bingo cloud)
BingoCloud主要面向政府和中小企业客户,帮助其构建Amazon式的弹性、按需、自助的数据中心。其做的产品方面跟Amazon的很像,其实就是提供资源租赁和弹性计算方面的产品。

逻辑架构:(图传不上来,以下是功能实体及其功能)
Cloud Server:很像一个全局的负载均衡系统,负责调度用户的请求。
Area Controller:则是一个局部负载均衡系统,在各个区域的服务器之间调度。
Elastic Controller:屏蔽底层的硬件。
品高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其实是:资源调度+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

总结:通过跟几个厂家的交流,感觉现在各个厂商做的运系统架构可以总结如下:
硬件+虚拟机+云操作系统+API

四、体会
两天的参会经历收获还是挺大的,计算机通信经过了大型PC时代---个人PC时代---Web时代,现在又要进入了云计算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集中凸显的问题有两点:资源利用率问题和海量数据问题,这就引出了现在的云计算和云存储。之前一直以为云计算就是简单的虚拟化+分布式存储,但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和存储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用户和企业的需求。我们可以用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虚拟化,但是虚拟化之后的管理,宕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的,虚拟化只是一时的解决方案;而且随着现在数据的迅猛增长(百度在四年半的时间内数据增加了1000倍)和数据结构的多样化,如何处理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成了企业最急迫的问题;还有一直困扰运营商的管道化问题是否能够通过云的契机解决也值得期待。

之前有一种说法,在中国只有运营商可以搞云,但我觉得云没有那么神秘,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可以搞,关键是看自己的产品和运维理念。新的云时代应该是草根的时代,不管是谁做云,都应该先问一下自己:我的云是不是所有网民的云,是不是草根的云。

http://www.cnblogs.com/fora/archive/2011/07/07/2100184.html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