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个人做Research的体会(转载自MITBBS)

2018年05月13日 ⁄ 综合 ⁄ 共 9268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zz

 

完全个人观点,不见得试用于所有人。

第一不要太迷恋
TECHNICAL的东西。从自己和周围一些朋友的例子,我发现很多中国学生对TECHNICAL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什么新的东西都想学,不管究竟对自己
的RESEARCH有没有帮助。所以很多中国学生的通病是,前两年上基础课的时候都很优秀,经常是全A。但到了三四年级时,进入RESEARCH很慢。很
多人的毕业论文都是匆忙上阵,甚至迟迟不能毕业。当然我并不是说TECHNICAL的东西不重要。博士课前两年是积累一些GENERAL
TECHNICAL SKILLS很重要。剩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RESEARCH和学习与自己RESEARCH相关的TECHNICAL
SKILLS。

第二要在三年级就开始选定一到两个具体的TOPIC。我觉得从什么报纸,杂志或网站上找灵感都是瞎掰。如果自己不是
JOHN NASH那样的奇才,老老实实从文献里找灵感。看看自己的导师在作什么,看看自己领域的大牛(如自己领域TOP
JOURNAL的EDITOR)在作什么。作研究都是大牛挖坑,小牛灌水。对于JUNIOR
RESEARCHERS,我感觉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就是紧跟大牛挖坑的步伐。认准一个题目后,静下心好好清理一下LITERATURE的脉络。不要朝三暮
四,这山望着那山高,整天试图去追逐所谓的HOT TOPIC。

整理文献时先作一个LITERATURE
TREE:谁提出了这个TOPIC,LITERATURE里都从什么方向研究了这个题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对每个分支只包括最重要的1到两个文章。把大
牛和中牛抓住就行了,剩下的小鱼小虾就算了。参阅一些LITERATURE
REVIEW的文章,如果有的话。然后对经典的文章,如提出TOPIC的文章要进行复制。每个公式,每个结果都试图从新作一边。如果有问题可以向原作者请
教。我感觉他们大部份还是很NICE的。复制的工作量其实很大,但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不靠亲自作是无法体会的。看看自己的导师和领域的大牛最近
的研究在LITERATURE中的定位。复制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有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自己的RESEARCH了。有没有什么办
法把导师或大牛的文章与其他研究联系起来,有没有什么EMPIRICAL
STUDY可以做来支持导师和大牛的论点,这些都是不错的研究方向。另外,一般文章中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都是不错的研究题材。
我这里一直强调要跟大牛走。说白了,学术界其实就是被这些人控制着。大家都说中国有学霸,学阀。其实什么地方都一样。论文就是观点之争,不党结派怎么在江
湖上混啊。对刚出道的人,最好还是厚道点。多作CONSTRUCTIVE的工作,少批评。我前面给的都是这方面的例子。江湖险恶,只是很多人在作学生的时
候不知道罢了。比如说JOURNAL
EDITOR的权力其实很大。他们很清楚什么人持有什么观点。他们喜欢的东西就发给持相同观点的审稿人,不喜欢的就发给不同观点的审稿人。结果可想而知。
以前的导师不久前让我审一篇稿子。作者声称发现数据支持我导师一篇很重要的JPE文章。看了看文章的统计方法没什么大问题,我当然举双手双脚赞成发表了。


然也可以指出大牛文章的不足。但是不能为批评而批评。能找出改进方法解决问题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比如可以这样写,我复制了A的模型,发现有什么地方和数据
不符,原因是什么。我对原模型作了一些改动后,现在模型和数据MATCH了。写作过程一定要注意,多POSITIVE,少NEGATIVE。如在指出A模
型和数据的冲突时,不要过多强调这种冲突可能引起的问题。而应该强调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好处。这样其实已经是对原作者的间接批评了。如果A是领域大牛或作
EDITOR,这篇文章十有八九能通过。想跟上大牛步伐,看JOURNAL
ARTICLES是不够的。这些JOURNAL上的东西至少是3-4年前的东西了。要多留意WORKING
PAPER。列出自己领域20大牛人。经常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和自己目前的RESEARCH有什么联系。参加一些WORKING
PAPER的EMAILING LIST,比如NBER等。常看看TOP10 DEPARTMENT本领域的SEMINAR
LIST。我想再强调一次,这样作的目的并不是要去追逐本领域的HOT
TOPIC,而是看看别人的研究和自己目前的RESEARCH有什么联系,能不能给自己点灵感。至少在自己CAREER的前3-4年把RESEARCH
INTEREST
限定在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整出2篇像样的文章,再考虑换方向。少而精要比泛泛涉猎几个不同方向更容易引起别人注意。


先谈这么多,以后有时间了再补充。

另外,要专心作RESEARCH就要减少在MITBBS的灌水时间。每天减少一小时灌水时间一年能多读
多少篇论文啊。没有BBS北美广大WSN能平均提前1年毕业。:-)

再好的RESEARCH IDEA,如果不能很好交流也是白搭。
口语重要,有机会就要多练习。当TA是很好的锻炼。中国人之间也可以说。只有多说才能有进步。坚持说一个学期,你会发现本质的进步。口语不好也不用气馁,
除了多练之外,口语其实不象传说中的那么重要,当然想去TEACHING
COLLEGE的例外。口语的最低标准是UNDERSTANDABLE。个人认为语言交流有两种不同境界。一种人是滔滔不绝型。想成为这种人除了要思维活
跃外,口语一定要能跟的上。另外一种人说的虽然不多,但句句点题。一句废话也不说。这两种人都能给人很深的印象。口语不行的可以建议向这种类型发展。在开
口说话之前,先把思路想清楚。无论如何说到底,多练是根本。

关于写作,我同意有人的说法,能写汉语就会写英语。如果总觉得意思没有表达出
来,不要找自己英语的问题。一定是思路还没有理清楚。换了让你用汉语写,一样表达不清楚。论文写作,精炼是KING。MANKIW和COCHRANE都有
关于这方面的短文,如果你还没看过,不妨从他们的网站上找出来读读。文章最重要的是摘要和简介部份。如果REFEREE看了这两部份之后感觉一头雾水,十
之八九要据掉文章。至少我审稿时是这样。从AER,JPE上找几篇文章一看你就对什么是好的写作有个大概了解了。我觉得好的INTRODUCTION上来
第一段就要说明你这篇文章研究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开始介绍这个问题是怎么引起的,你的文章在LITERATURE中是出于什么地位,你研究的贡
献在什么地方。接下来稍微详细介绍你怎么实现你的结果的,如你的MODEL
SETUP有什么不同,通过什么渠道实现了你想要得到的结果。最后指出论文中不足的地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当然关于写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达到有效
沟通的目的,形式有多种。

怎么提高写作?同样,多练习。从和导师的沟通练起。多给导师写一些关于自己RESEARCH
PROGRESS的NOTES。不要太依赖从导师那里获得IDEA,如果你的导师能每个星期花一个小时执导你的研究,你就很幸运了。当然比较小的经济系情
况可能好些,老师也往往更NICE一点。就算NICE的导师,一般也是你要先显示你作研究的潜力,老师才肯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辅导你。

不要
和导师空谈IDEA。如果跑去给导师说,我有一个IDEA,INTUITIVELY,应该可行,你觉得怎么样。从我的经验,导师一定说,SOUNDS
PROMISING,不过你要把模型作出来我才知道。他不可能告诉你具体该怎么作。但你弄个30页的PAPER给他看,他也一定不看。为什么,成本太高。
他的成本是一小时80多美元,能花2-3个小时看你的文章么。
那怎么办?我的策略是化整为零,多给导师写一些简短的NOTES。


个NOTES大概3-4页左右(DOUBLE SPACE)
,20分钟左右能看完为好。这样作有几个好处。第一,给老师充份时间考虑,得到的指导质量更高。第二,在PROJECT进行过程当中,你能及时得到一些
FEEDBACK。如果开始有什么问题,做得越多就错的越多。更重要的是,在写作工程中,你的思路也被组织起来,当然也锻炼写作。

把每个
NOTES都当一篇小论文来看待。上来先来个概括,如我最近作了什么工作,得到什么结果,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然后再展开谈。下面是我的一些教训,希望能
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要以为导师比你更了解你的TOPIC。第一篇NOTE一定要给导师作一个背景介绍。例如你的研究是基于哪几篇文
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想从什么地方下手等。要有思想准备给他重复几遍之后,他才能开始记住你到底在作什么。

2。不要浪费时间在空
谈。没有具体结果支持自己的ARGUMENT之前不要说什么I BELIEVE BLAH BLAH, I THINK BLAH
BLAH。把有限的空间用在具体问题和结果上。看看自己以前的NOTES,发现很多NAIIVE的论断。太多这种东西让导师感觉你在浪费时间,而且会觉得
你思维不严谨。我觉得和导师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很大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他感到你作研究很严谨。

3。每个NOTE都包括读者所需要的所有信
息。不要写什么SEE EQUATION (2) OF MY
LASTNOTE。导师没时间去找你上一个NOTE。把信息从新列一遍。如果实在需要很多上次的信息,就把上次的NOTE附在后面。

4。
把NOTE要反复阅读几遍再给导师。

5。多用公式或者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导师理解你的结果。

6。措辞上一定要和
LITERATURE保持一致,大牛用过的表达方法自己再用。不要自己发明新的术语如果LITERATURE中已经有现成的了。在写作上,多把自己写的东
西和大牛写的比较比较,看看同样的意思,别人怎么表达的。

说了这么多废话,提高口语和写作,就两个字:多练。

今天就写到
这罢。下次有空了给大家介绍一些NET WORKING的体会。

所谓NETWORKING就是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关系网越
大,REFEREE是自己朋友的可能性就越高。评TENURE时还需要校外人员对你RESEARCH进行评估。朋友多了自然好办事。当然
NETWORKING和自己的研究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不拿出点干货光靠NETWORKING是行不通的。学经济的精着呢。

NETWORKING
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指你导师和读博士所在系的其他老师及同学。剩下的就是外部资源了。今天先说说内部的。

NETWORKING的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就是找导师。导师是你在关系网中的入口。不夸张的说,选对导师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有教父级人物,象SARGENT,LAR
HANSEN这种人作你导师,你赚大了。到什么地方都有人罩着。大家都明白导师并不是越有名越好。那好导师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年纪不能太大,50岁左右
最合适。很多系都有一些熊猫级的人物,如年纪偏大的NOBEL PRIZE
WINNER。这些人对你的发展帮助不大。只能回中国忽悠国人。首先他们基本已经不在学术前沿了。而且应酬特多,经常被邀请到亚非拉国家去讲座,没时间指
导你。没办法,发展中国家就认牌子。更关键的是,你和导师的关系不能到你毕业就终止了。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把你扶上马再送一程。至少再罩你个3-4年。年纪
太大的导师不现实。学术界就这样,人走茶凉,没办法。

其次,导师要PRODUCTIVE。每年有2-3篇TOP FIELD
JOURNAL以上的论文。不少教授被称作DEAD WOOD。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了罢。找了个DEAD
WOOD你毕业时就DEAD了。另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导师要肯花时间指导学生。导师对学生是否CARE,
PLACEMENT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导师把自己以前学生的信息放在自己的网站甚至简历上。一般这样的导师对学生都很CARE学生。老师的人品不
要只道听途说。同一个导师对不同的学生也不一样。我在选导师前听说他曾经当面把学生的论文扔进垃圾筒。不过看他学生的PLACEMENT都很好就选了。其
实有时候导师显得很MEAN也是被逼的。如果自己是大牛,对学生又“滥爱”
,所有人都会找你作导师。你不被学生烦死才怪。我们系有几个NICE的FACULTY就是这样被BURNED
OUT的。学术界本身就是一个JUNGLE,再牛的人如果2-3年没什么像样的文章也会很快FADE
OUT。所以你一般开始和这些人接触时,往往他们有点带理不理的。特别是你去找他们空谈一些什么IDEA,他们恨不得一脚把你踹出去。对导师期望不要太
高。如果他一星期花一个小时指导你,已经很好了。

但不要因为困难就找JUNIOR FACULTY作导师。除非你自信能毕业前在TOP
FIELD
JOURNAL以上的刊物发表独立作者的文章。等毕业时你就知道导师的NETWORKING有多重要了。从我去年RECRUITING的经验看,没人会花
时间把所有3-400份申请认真看一边。我们直接到TOP 15的网站,看看大牛有什么弟子。只要和要招的方向沾边的,统统面试。就算你是TOP
15,但导师是个JUNIOR,又没有PUBLICATION,一样不睬你。然后从15到30的网站上看有没有什么中牛的弟子看起来PROMISING
的。如果有,把导师的推荐信找出来读。如果导师强烈推荐,也面试。这样下来,至少有30多个CANDIDATES了。让秘书把在LIST上人的申请拿出
来,其他直接存档了。然后再大家传阅这30多个申请,从里面挑出25-30个人面试。如果你导师没有一定知名度,你又没有论文发表,你的申请被看的概率基
本为零。

早在JOB MARKET正式开始前,你的导师已经在给你作宣传了。比较明显的是他可能在自己的WORKING
PAPER中CITE你的毕业论文。大牛的WORKING
PAPER都是万人瞻仰的被他CITE后你的知名度一下就上去了。还有很多幕后工作你根本不知道。在9-12月之间的SEMINAR和
CONFERENCE上,除了讨论RESEARCH之外,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推销学生。“老张,今年你们招宏观的人么?我有一学生很好,他的毕业论文研究
BLAH BLAH ”
这种宣传对15-30名之间的系非常重要。建议你把自己申请学校的LIST给你的导师。如果你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让他知道。他会在适当场合有的放矢地
给你宣传一下。

对大多数人讲,自己拿博士学位的系可能是自己呆过的最好的经济系了。所以要好好利用。除了自己的导师外,要和系上其他老师
保持紧密联系。如果有两个自己方向的牛人在系上,让他们COCHAIR。JUNIOR
FACULTY虽然不能作CHAIR,但也要和他们经常交流。这些人往往更NICE,可以成为你COAUTHOR的对象。同FIELD的学生也是很好的资
源。不要把他们当作你的竞争对手。如果别人作的比自己好,不要嫉妒。自己当不成明星,就当明星的朋友。想想自己平时还要挖空心思去接近牛人。如果自己的朋
友一天成为牛人,自己岂不近水楼台先得月?

内部指你导师和读博士所在系的其他老师及同学。剩下的就是外部资源了。今天我们继续说说外部资
源。

建立关系网前,首先对自己FIELD有什么牛人做个大概了解。基本策略和找女朋友一样,要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列一个黑名单,包括本
FIELD在 TOP 5 JOURNAL 担任EDITORIAL 职务的大牛;在本FIELD TOP
JOURNAL里担任EDITORIAL职务的;加上你导师,如果他还没在LIST上。这样一划拉,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了。怎么和这些人拉上关系呢?还是要
从导师入手。找找黑名单上谁和导师合作过,谁和导师的观点比较接近。这些人十有八九和导师是朋友,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学术界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完全和中国
的关系网有一拼。不少牛人之间大学是ROOMMATE,或者研究生同一个导师。如果你是这种朋友的弟子,自然对你会有所照顾。

另外自己研
究TOPIC领域的几个牛人也是重点发展对象。即使和自己导师没什么直接联系,也要想办法接近。第二批发展对象是自己领域里的RISING
STAR。每年看看本领域TOP 15 SCHOOL里有什么人在MARKET上,TOP 30 DEPARTMENTS
里哪些AP是和自己一个方向。这些人由于初露头脚,往往更容易接近一些。相对大牛而言,这些人更容易成为自己的REFEREE。大牛一般不屑作我等小虾的
REFEREE。他们经常把JUNIOR的SUBMISSION PASS 给别的JUNIOR。在我REFEREE的文章中,JUNIOR
FACULTY 占了2/3。

列好了发展对象,什么时候开始建立关系网,怎么建立呢?我前面说过,说到底RESEARCH是
KING,NETWORKING只是辅助作用。当自己的RESEARCH还不很成熟时,不要花太多精力去拉关系。这时候可以采用守株待兔的策略。可以积极
接近系里的SEMINAR VISITOR
和其他短期VISITOR。如果有黑名单上的人作SEMINAR,一定要把论文提前认真读一遍,想一到两个SMART
QUESTIONS。至于什么是SMART
QUESTIONS,下面只是我个人看法。一句话,做人要厚道,尤其是刚踏入江湖的人。一定要牢记自己提问题的目的是帮助作者添砖加瓦,如何把论文作得更
严谨,更完美,而不是去挖别人墙角。可以看看有没有相关的LITERATURE被作者漏掉了,文章逻辑是不是严谨,THEORY和EMPIRICAL部份
是不是对应,有没有什么简单的ROBUSTNESS
TEST作者可以考虑一下。总之,这种CONSTRUCTIVE的问题更容易引起作者的认真考虑,容易被采纳。

但是VISITOR不可能
对你有什么印象如果你仅仅在SEMINAR上提个问题。要找机会和他们面谈一会儿。VISITOR往往会在系里呆一段时间。到他办公室去介绍一下自己的
RESEARCH,自己的RESEARCH和VISITOR的有什么相关的地方。去之前要先作个RESEARCH,看看VISITOR以前作什么,现在正
在作什么,这样话题更多一些。不要希望他们能记住你的名字。但一定要自报门户,让他知道你是谁的学生。让他知道你导师有个优秀的学生会在未来的
MARKET上,方便导师以后推销你。

有了一篇像样的文章后,就可以加大NETWORKING的力度。把文章发给自己黑名单上的人。但
发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可以征求一下导师的意见。文章要有一定的质量才能起到给自己作宣传的作用,不然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TOP SCHOOL
的学生,开始大家会很SERIOUS的对待你。如果发现你的论文也就是TERM
PAPER的水平,下次你再发文章给他们,恐怕没人再看了。所以对外NETWORKING太早不但不能帮助你,反而可能把你BURN
OUT。文章一定要认真修改之后在给大家传阅。找NATIVE SPEAKER纠正语法错误。

发给别人时,不要仅仅说我有一篇论文和你的
研究相关,希望你看后给我提提意见。首先,如果自己引用了他的论文,要让他知道。其次,对自己的论文作一个简短的介绍。对于这种骚扰,大部份人不会有什么
回应。NICE点的可能回个EMAIL说,感谢发论文给他,有什么COMMENTS会给你说。但能认真给你提建议的应该很少。但不要气馁,至少自己的名字
让别人看到了。自己一二年级时对SEMINAR完全听不懂,但还是坚持去。不图别的,就是和老师混个脸熟。同样作为JUNIOR,不要怕热脸贴冷屁股,贴
几次就热了。

有人问我读书期间去参加CONFERENCE有没有帮助。我个人感觉帮助不大。很多CONFERENCE有学生
SESSION,去这些SESSION的往往是学生。接触的人很有限。但如果决定参加,就要好好利用。认真看看CONFERENCE的PROGRAM,有
没有黑名单上的人参加。如果有,要参加他们的SESSION,SESSION结束后要留下来给他们聊几句再走。但这种大型CONFERENCE上大家都忙
着SOCIAL,一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STUDENTS TALK。

真正的NETWORKING我觉得是在上JOB
MARKET之后。有很多介绍JOB
MARKET的文章里包括了怎么INTERVIEW和FLYOUT,我这里就不罗嗦了。这两个环节都是自己认识人的好机会。

工作后有什么
资源可以利用么?第一是系里的SEMINAR,争取当系里的SEMINAR
ORGANIZER。实在不行,每个学期争取请1到2个自己的朋友来讲座。这时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把黑名单上的人排个顺序。自己研究
TOPIC的人排在前面,挨个请。以前不认识的也可以。一般这种邀请别人不会拒绝,除非是极牛的人。他们实在太忙。但给他们发个邀请,就算拒绝了他也会对
你有个印象。人请来了自然要好好招待,安排旅馆,陪着吃饭自然免不了。吃饭时抓住时机给别人介绍自己的论文。而且要介绍自己正在或者正准备作的
PROJECT,很多COAUTHORSHIP就是在饭桌上产生的。别以为这一套只有在中国行得通,其实是世界通用的。别人请来的SEMINAR
SPEAKER如果有机会,吃饭也是要同去的。两杯酒一喝,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关系都感觉更近了一步。

有机会多参加
CONFERENCE。在CONFERENCE上要PRESENT或作DISCUSSANT。这样才有暴光度。作DISCUSSANT时要肯花时间。一个
好的DISCUSSANT很多时候比PRESENTER给人的印象还深。

刚毕业的JUNIOR一定要避免一个人单干。找导师合作一两篇文
章。让他扶你上马后,再送你一程。如果本系有比较出名的SENIOR,想办法和他们合作效果可能更好。

毕业后REFEREE的工作会逐渐
多起来。这时一个给EDITOR留个好印象的绝好机会。认真准时完成报告。写报告时要厚道,不要一味批评别人。当然有人写很MEAN的REPORT,这完
全是个人选择。我一般即使决定要据某个文章,除了指出它不足的地方外,都列几个CONSTRUCTIVE的COMMENTS。REFEREE是匿名
的,EDITOR可是署名的。虽然我们不应该TAKE IT
PERSONALLY,但如果你从一个EDITOR手里收到一个很MEAN的REPORT,自然会多少有点迁怒于EDITOR。EDITOR还是希望有一
篇中肯,NICE的REPORT。

在REPORT中不要让别人CITE自己的文章,尤其是自己要据的文章。除了给EDITOR留下不好印
象外,还得罪了被审稿的。别人一下就可以猜出是你审的。你如果有什么仇人,可以害他一下。写一篇MEAN
REPORT,然后让他CITE你仇人的文章。呵呵,开个玩笑而已。

如果文章不错,建议接受,写一篇很NICE的REPORT。写几句很
明显的赞扬的话,让作者一看就知道你一定是建议REVISE&RESUBMIT。适当谈谈这篇文章和自己文章的关系。不要明显CITE自己的文
章,除非是联系非常紧密。可以把自己文章的IDEA介绍一下,讨论一下这两篇文章的互补之处。作者回去作个LITERATURE
SEARCH,十有八九能找到你。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体会,欢迎大家补充。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