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如何让自己内心变的强大

2018年06月08日 ⁄ 综合 ⁄ 共 1949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如何让自己内心变的强大 

         这实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回答,其实就是一个如何接纳自己的问题。

一、  爱自己

爱自己,也许许多人看了会感到不理解。实际上,爱自己,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许多心理学流派都认为人早年的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重大。

精神分析学派,就是弗洛伊德创立的,最重视童年的成长经历。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出生后,没有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父母对待自己简单、粗暴,或是忽视自己,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创伤。

父母忽视自己,是怎样影响孩子的心理的。因为孩子年龄小,力气小,对生活的掌控能力小,必须依靠父母的照顾才可以生存下来,因此就会无意识的讨好父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下来。

受到虐待、忽视的孩子,不会认为父母不对,也不敢那样认为,他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自己不够可爱,因此父母才不喜欢自己。因为是很小的时候,产生的这样的认识,因此,这就会变成一种坚定的生活信念。成年后,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在这里。但是许多人是觉察不到的。

认知学派的一个代表是贝克,他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图式。其实就是一个核心信念。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自己可爱,自己有能力,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信念;还有一种是消极的,就是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其实图式的形成,还是早年的成长经历!

另一个代表是艾里斯,他创立的是认知情绪理论,就是ABC理论。这里有个不合理信念的概念。其实,和贝克的图式根源是一样的。

行为理论,是这样说的。人的一些错误的、不合适的行为模式,是学习、模仿得来的,或是经过强化形成的。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行为模式的习得,早年是一个关键期。

人本主义学派的看法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要健康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说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如果表现的符合自己的要求、期望的话,就会特别爱孩子,如果反之,就不爱。有时候,就直接表达出来了。不过,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本身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有的父母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有的强迫性特质……这样的话,孩子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了。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应该怎么做呢?因为这是一个人,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因此,不论发生什么,父母总是关爱自己的。孩子应该可以体验到的。

再回到爱自己这个话题。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学习的。一个孩子,只有在0---3岁的时候,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才会在自己的内心储存下足够的爱,这是这个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

就是说,许多人,对自己很苛刻,或者不知道休息,或者总是发脾气,其实就是不会爱自己。要先有觉察,进而接纳自己。

或者说,每个人心里有两个小孩,一个是上帝,一个是魔鬼。上帝当然是传递一种正能量,鼓励自己,而魔鬼总是打击自己,让自己自卑的。

最好的状态不是让上帝打败魔鬼,而是两个孩子可以友好相处。许多人不喜欢自己,其实就是因为过于打压内心那个具有破坏性的魔鬼。

这是后现代叙事学派的观点。就是说,你要每天花一点时间陪伴自己心里的那个魔鬼小孩,想象一下,就像一个妈妈拍着一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一样,让他慢慢的静下来!

二、  基本的生活信念

李子勋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形成三个基本的生活信念:

这个世界是美好;周围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友好的,自己是有价值的、可爱的。他认为只有这样的话,这个孩子的一生才可能是美好的、幸福的!

另一个心理学教授贾晓明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经常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生活信念:

危险离我们很远

生活是可以预期的

我能够掌控生活

生活是公平的

生活是有意义的

自我是有价值的

我觉得其实两个人说的基本是一致的。这些基本的生活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就是自己早年和父母互动时形成的。

三、  悲悯

我在之前的日志里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悲悯的文章。现实中,我们许多人都在抱怨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平,也有的看身边的人不顺眼。原因是什么?

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或者是让别人觉得不舒服的言行,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模式,背后是一种生活信念。都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决定的。

有的是自己无法觉察到的,有的是自己可以觉察到,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但是自己又无法解决的!

那些成长经历比较特殊的人,要么是很敏感,要么是很自私,要么脾气很暴躁……

举个例子,经常发怒的人,一种是对他人进行攻击,一种是攻击自己,其实哪一种都是很痛苦的。但是,里面一般都有深层的创伤。

四、自愈能力

不过,也不要那么悲观。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遭遇了许多的创伤,有以下几种情况,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的:

1、        自愈  每个人的心理力量都很强大。

2、        其他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关心,例如老师、其他的亲属、朋友

3、        读书,学习

4、        婚后,夫妻双方的共同成长

5、        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