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库 > 正文

残疾人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

2019年12月12日 数据库 ⁄ 共 2253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为8500万残疾人服务,精准的数字是重要的基础,只有数据精准了,才能做到精准服务。

  自中国残联六代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为实现精准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中国残联认真贯彻执行海迪主席“完善残疾人工作基础数据,提升工作信息化水平”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思路,立足工作实际,扩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有效提高残疾人事业管理、服务、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按照国家“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的要求,中国残联从全局视角出发,统一规划、统筹建设,推进系统整合共享,着重推进残疾人大数据建设,以“互联网”打造精准化、个性化残疾人服务,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试点推广等重点任务,做好信息化支撑与服务保障,力争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使残疾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已建成3400多万持证残疾人数据库

  建立残疾人大数据平台,开展残疾人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是国务院残工委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保证残疾人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的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需求和服务状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对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在做好隐私保护的基础上,设置有几十个项目。“大数据不光是采集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数据应用于对接残疾人需求。比如某个残疾人需要一个轮椅、一根盲杖等各种需求都能在数据中体现。”张海迪表示,大数据建设对改善残疾人整体状况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是实现残疾人精准扶贫脱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比如,在2015年,全国政协举办关于残疾人福利保障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张海迪等委员呼吁建立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建立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意见》自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实现区县全覆盖,两项补贴已惠及残疾人2100多万人次,2017年全年发放近250亿元。在这项工作中,大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为了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推进残疾人民生保障与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2017年3月,中国残联将残疾人基础状况、需求信息等在国务院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平台进行展示,建立数据定期推送机制;2017年10月,与公安部信息科技局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为平台建立信息交换共享长效机制,残疾人基础信息正式纳入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与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建立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准确核定残疾人贫困、未入学、低保、救助、危房等状况,将残疾人列入国家脱贫攻坚、义务教育普及、救助保障、危房改造等工作重点,为解决残疾人托底补短、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数据支撑。向审计署、国家卫计委提供残疾人相关数据,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数据应用水平。2018年6月,正式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参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

  经过呼吁,在各方支持下,中国残联从2013年开始建立残疾人的大数据,目前已建立了3400多万持证残疾人的数据库。

有望实现“用数据决策”的目标

  中国残联六代会以来,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残疾人服务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可以及时掌握残疾人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通过建立健全残疾人工作大数据平台,促进各项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以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结果为重要依据,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分解任务,逐项落实责任,完善考核反馈,有效地做好残疾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中最需要解决的补短板、保基本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努力把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做到残疾人身边,实现精准服务。

  大数据平台的运用,拉近了残疾人和政府部门的距离,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处理,实现了服务零距离,进一步改善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对残疾人事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有力推进残疾人工作重心,把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做到残疾人身边,实现精准服务。

  不过,总体发展水平在支撑残疾人事业发展、满足残疾人需求上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费保障仅能保障基本的系统搭建与运维,难以支撑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信息化建设智能化、云端化的发展要求;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整体架构仍需继续提升与完善;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

  为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大数据的发展

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制定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

  第一,完善残疾人数据资源库,推进残疾人大数据建设,拓展数据规模、深度与广度;加强大数据标准规范研究,重点推进残疾人数据整合集成、传输交换、共享开放、应用支撑、数据质量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按照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加强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技术架构、空间布局、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实施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资源的集约建设、集中管理、整体运维,实施业务系统云平台部署,保障信息安全。

  第三,推进大数据挖掘研究,将大数据作为支撑残疾人事业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实现“用数据决策”。

  第四,全面推广智能化残疾人证建设,逐步扩展智能化残疾人证的业务管理、社会服务、金融应用等功能,做好电子证照应用推广。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