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蓝牙(Bluetooth)基本介绍(转载)

2012年08月19日 ⁄ 综合 ⁄ 共 1368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
–蓝牙技术能为个人和商业的移动设备的无线连接带来一次革命,它不需要电缆,能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链路使得用户将多种设备方便快速连接起来进行无缝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区别于其它无线技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它能基于各设备各自的功能提供“联合使用模型”。
–通过数据访问点DAP,蓝牙还可将个人网络连接到有线的基础设施上。
 
•蓝牙工作原理
–蓝牙使用国际上无需授权的2.4Ghz的ISM频段。
–蓝牙设备之间可互相探查,进行连接形成Ad-hoc自组网,而不需人为设置。
•每个设备都是对等的,具有相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并以48位的设备地址BD_ADDR来区别。
•主单元发起并控制连接,从单元被暂时分配一个3位的活跃成员地址AM_ADDR以减少通信过程中的信息流量。
 
–一个主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从单元组成自组网——微微网(piconet),一个微微网最多只可以有7个从单元。多个微微网结合形成了散射网(scatternet)。
 


•为了避免ISM频带的干扰,蓝牙采用了多种技术
–自动重传应答(ARQ)
–循环冗余校验”(CRC)
–前向纠错(FEC)
–时分双工和分组交换技术。
–跳频技术

 •协议栈结构 


•蓝牙网络通信过程
–蓝牙设备没有建立连接的时,处于睡眠状态——待机模式(Standby)。这种模式下,它将每1.28s或2.56s醒过来一次,选择一个信道侦听发送给它的信息。
–由一个设备发起连接,这个设备以后就成为微微网的主单元。
•发起连接时,主单元可能并不知道其余设备的存在以及它们的地址。这时主单元需要先执行查询(Inquiry)操作。
–有了其它各设备的地址,就可进行寻呼(Page),真正建立起连接。

 –连接完成后,就可通信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时,主单元和从单元交替进行收和发。主单元根据从单元的数据流量来决定从单元何时收发。
•如果从单元暂时不需收发数据,它就切换入保持模式(Hold)直到主单元下次发信息给它,在这期间主单元定期给它发送信息以使得从单元对跳频信道同步,其余时间它不需要侦听信道。
–数据传输完成后,可使用断连(Detach)命令来结束连接,这样,单元又回到待机模式。

•连接状态转移图


•蓝牙设备连接状态下的三种低能耗模式
–嗅探(Sniff)模式
该模式下从单元收发信息的周期变长,主单元只在指定的时隙才能发送信息。
–保持(Hold)模式
该模式下从单元只有内部时钟在运行,但一旦切换出该模式,从单元能立即开始收发信息。处于该模式时,从单元可以参加别的微微网,所以可用来连接几个微微网。
–停靠(Park)模式
当从单元不参与通信,但仍想保持和跳频信道的同步时,就进入该模式。
 
•蓝牙技术的优点
–可以消除不同数字装置之间的界限。当蓝牙设备在10米之内并满足一定要求时,它们就能快速建立可靠的无线联系。
–消除千头万绪的电缆线。
–使用国际上无需授权的ISM频段,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使蓝牙设备在全世界通用。
–“自组网”——“即连即用” 。
–采用跳频技术,具有扩频通信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
 
•蓝牙技术的缺点
–成本问题
–不支持漫游
–ISM频段带来的麻烦
•展望
–蓝牙的应用前景非常诱人:有了蓝牙,人们能将身边不同器件用无线连接起来,形成“个人网络”PCS或WPAN。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