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The Dearbookian #20040617 – 转贴:谁谋杀了Wrox [by gigix]

2013年08月20日 ⁄ 综合 ⁄ 共 3381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The Dearbookian #20040617
谁谋杀了Wrox

by gigix

此文已经发表在作者的专栏上面:http://www.csdnblog.net/gigix/archive/2004/06/17/1372.aspx 欢迎大家过去讨论。:-)

原转自:透明思考 http://gigix.blogdriver.com/diary/gigix/index.html

将时间拨回到2003年3月17日,这是Wrox十一年历史中重要的一天。由于父公司Peer Information的破产,这家以“程序员写给程序员”为口号的出版社曾一度濒临绝境,甚至已经发出公开信通知作者暂停手中的写作计划。不过,资本运作的失败并不能掩盖Wrox的品质,另一家著名的老牌出版社John Wiley很快收购了Wrox出版社和Wrox.com网站,Wrox的“红皮书”又起死回生了。

可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上,“红皮书”却远没有这么幸运——在大多数中国读者看来,Wrox的红皮书代表着内容鱼龙混杂(通常质量与封面上的人头数成反比)、翻译不堪入目(甚至还培养出了几位“明星译者”)。同样是IT圈子里的著名出版社,《人月神话》、《重构》、《设计模式》、“极限编程丛书”、“C++大系”……这些耳熟能详的标题让我们对Addison-Wesley肃然起敬;《人件》、《最后期限》、“温伯格经典译丛”让Dorset也成为了中国读者书架上的常客。而Wrox呢?面对新华书店4个货架上满满的红皮书,这里有哪怕一本能让读者慕名而来的吗?这里有哪怕一本能让读者满意而归的吗?在中国的市场上,在中国读者的心里,Wrox其实已经死了,而且死得很难看。

于是,作为红皮书的老读者,我想问:是谁谋杀了Wrox?是谁让这家优秀的出版社在中国读者这里如此难堪?很快,我找到了几位涉案者——在这场计划周密的谋杀案中,他们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合力将Wrox推上了不归之路。

涉案者1:康博工作室

早在两年前,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曾把一本《C#程序设计教程》(C# Programming)交给我,邀我为它作评——那时C#正是热门的新话题。但我终于没有写出那篇书评,那本书也没有再还给这位热心的编辑,因为我用红笔在它的最后20页里勾出了100多个在我看来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实在不忍心让我的这位朋友如此尴尬。那本书的内容早已被我清除出了“内存”,但它让我记住了一个名字:康博。

不明内情的读者会以为“康博”是一个人的笔名,错了,这是一个团结而高效的翻译团队。在《中华读书报》2001年一篇题为《工作室:在中国电脑图书市场渐入末途?》的文章中曾提到过康博工作室的负责人曹康先生,当时曹先生无奈地坦言:“目前很少有工作室能够大投入、纵向地做书,都在低档电脑图书市场恶性竞争,使得大量图书选题重复。”但他的康博工作室显然不甘于仅仅纠缠在低端市场,从2001年到2003年,他们至少翻译了29本Wrox的书(根据china-pub统计数据)——众所周知,Wrox作品是以面向专业读者而著称的。虽然没有足够专业的译者和编辑团队,康博工作室还是挑起了翻译29本.NET专业著作的重担,有效地谋杀了Wrox在.NET开发者心目中的形象,不惧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涉案者2:邱仲潘、魏海萍

积极参与谋杀Wrox的,不仅有康博工作室这样的英雄集体,还有众多的明星译者,邱先生和魏女士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之所以选择这两位作为代表,还因为他们翻译的都是Java领域的著作,而我恰好又是一个Java人,对他们的作品更为熟悉。

在中国的IT图书市场,邱仲潘先生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仅仅在china-pub有案可查的,就有他多达68部著(译)作,内容覆盖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从图形图象到网络硬件,从C++到UML,从MCSE到J2EE,邱先生似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联想到他作为厦门大学教授、九三学社成员的身份,不难猜出这些书都是由他挂名,让他手下的学生来翻译的——如果凭他一己之力完成这么多的译作,怕是真要呕心沥血了。早有无数读者指出,邱先生对于IT新技术新名词压根是一窍不通。一位早已功成名就的学界前辈仍然不断挑战自我探求新知,我等后学晚辈敢不汗颜!

与邱先生不同,魏女士该是一位专业对口的研究生——那位常与她一同挂名的毛选先生该是她的导师吧?如果说邱先生的翻译是能力问题,那么魏女士的作品则纯属态度问题。我曾有幸拜读魏女士的译作《Java SOAP编程指南》,文笔和技术都把握得中规中矩,还附上了一篇平淡无奇的译序,虽然不足以出彩,至少也算是合格的翻译了。但不知何故,到了《J2EE设计开发编程指南》这里,她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外行人:技术词汇频频乱译,好几处关键把意思恰好译反,遣词造句更是能直接读出英文来,译序自然也是不见影踪了。同样是J2EE领域的作品,从能力上该不至于有如此天渊之别,莫非是学业紧张身心俱疲了?

公正地说,在这场谋杀案中,魏女士扮演的或许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从个人感情而言,我尤为反感有“态度问题”的人——能力问题或许还更可宽容一些。何况在她手下遇害的恰好是我最喜欢的Expert One-to-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于是,她便成了我心目中第一号的明星译者。

涉案者3: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康公司、电子工业出版社美迪亚公司

纵使前面提到的几方杀手有天大本事,他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点杀”而已。而这里的两家公司将Wrox的红皮书一网打尽,让这场案子升级成了一次不折不扣的大屠杀。在对Wrox的谋杀中,他们算得上是幕后的策划者和指挥者,居功至伟。

从名字不难看出,文康公司和康博工作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凭借“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五事业部”的名头,文康公司包揽了Wrox在.NET方面的全部著作,才让康博工作室有挥洒才情的空间。美迪亚公司不仅垄断了Wrox在Java方面的作品,更是用人不疑,方成就了邱仲潘先生的丰功伟绩——邱先生赫然列在china-pub的68部作品中,只有7部来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其余61部全赖美迪亚公司玉成。按china-pub统计,Wrox图书共有157部,其中文康公司引进105部,美迪亚公司引进26部,仅有不足1/6的漏网之鱼。遇上如此系统全面的地毯式轰炸,Wrox想不死也难。

作为专业的图书出版公司,这两家似乎只有抢购版权的能力,根本还没想好囤积版权之后该怎么办。众所周知,Wrox的书从来都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不乏Expert One-to-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这样的旷世佳作,也充斥着Professional JSP这样索然无味的次品——从封面上堆积着的18个人头不难推知它的质量。这两家出版商好象从来就没有打算为读者先做一次遴选,只管一股脑地把所有书码上货架。在所有的媒体上,你看不到这两家出版商为Wrox的书做任何宣传——当然了,既然无法从上百部著作中挑出精品,宣传自然也就无从做起。翻译质量低劣的根源也在于此:出版商原本的计划就是广种薄收,还能期望他们去寻找多么出色的译者?即便有出色的译者,他们知道该把那几本书作为重点来翻译吗?

如果说“遴选精品”要求技术水平的话,这些Wrox图书拙劣的编辑、校对、制作则把两家出版商的业务水平展现无遗。在那本《C#程序设计教程》的最后一页,我用红笔重重地写上:“没娘养的孩子”,这个评语适用于新华书店里绝大多数的红皮书。编辑可以用“不懂技术”作为借口(多么低级的借口)来搪塞技术术语的错误,但对于频频出现的主谓倒装、省略主语、被动语态,难道他们读起来就不嫌别扭?这些可敬的编辑们真的曾经通读过书稿吗?这样的译稿竟然能通过三审三校的编辑流程,让我多少有些耻于承认自己曾经是他们的同行。

结案

Wrox已经死了。从琳琅满目的红皮书里,你再也无法找出任何一个尚有生气的活口。即使在习惯了没有Wrox以后,我又有了新的担忧:下一个受害者是谁?会是J2EE图书的新贵Manning吗?我们是不是还会再看到一场这样的大屠杀?出版商有没有想过刀下留情?读者和媒体该如何“拯救大兵瑞恩”?笔至此,我的心情太灰了,我没有答案。只有祈祷,祈祷Manning那充满异域风情的“In Actions”不要再遭受红皮书曾经遭受的惨剧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