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他们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谈科研创造力、洞察力与执行力

2012年12月02日 ⁄ 综合 ⁄ 共 1325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思路非常简单:把具有生产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与具有无限增值能力的淋巴瘤细胞融合得到一个兼具二者特点的融合细胞。该融合细胞既可以无限增值,又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1984年,三位科学家因为该项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消息传来,某大学的A教授很激动,因为他在几年前就想到过同样的想法,还和实验室的成员探讨过呢。他于是逢人便宣布:其实我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我实验室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可以给我作证!

 

可是,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A教授呢?

 

其实与A教授有类似情况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

 

B教授十年前就想到了这个想法。可是,他的想法太多,这个想法只是他很多想法中的一个,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于是很快就忘记了。

 

C教授十年前也想到了这个想法,他还把这个灵感记了下来。他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可是,他还有其他更好的想法,于是决定先做他认为更重要的。那些想法确实不错,也发了很好的文章,可是最终没有导致科学的突破。

 

D教授也是很久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不仅与实验室的成员讨论过,还做了实验希望实现这个想法。可是,实验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他最终放弃了。

 

E教授不仅想到了这个想法,做了实验,而且他清楚的知道这个想法的重要意义,他完全明白这个想法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想法。他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去实现这个想法。遗憾的是,别人在他之前做出来了。

 

(说明:本故事不纯属虚构。)

 

为什们他们都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因为根据创造力、洞察力和执行力,可以把科研人员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级:根本没有好的想法。大部分科研人员属于这个级别,他们缺乏创造力。

 

第二级:有很多想法,其中极少数很好的想法,可是无法判断哪个重要,结果做了次要的想法。ABC教授都属于这一类,有一定创造力,但缺乏洞察力。

 

第三级:有很多想法,有些是很好的想法,并且能够判断哪个最重要,可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E教授属于这一类,创造力和洞察力都不错,唯有执行力不够。D教授介于第二级与第三级之间。如果他事先知道一旦实现这个想法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他还会轻易放弃吗?

 

第四级:有很多想法,有些是很好的想法,并且能够判断哪个最重要,并克服困难把它做出来。创造力、洞察力和执行力都很好。获得诺贝尔奖的Georges Köhler, César Milstein Niels Kaj Jerne都属于这一类。

 

创造力是基础,没有好的想法就没有一切。洞察力指明方向,否则因为idea太多就不知道从哪一个做起。执行力不可或缺,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大部分人缺乏创造力,具有创造力的人大部分又缺乏洞察力,兼具洞察力和创造力的人,大部分又不具备执行力。所以,做出突破性科研成果的每年就那么几个。

 

孔晓飞老师的博文《对话David Baltimore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9944&do=blog&id=444519 提到的两个想法都非常简单,能够想到的人有多少?想到了觉得确实重要因而着手去做人的又有多少?

本文中的“诺贝尔奖”仅用以指代重大的科学发现,不代表我们做科研必须以追求获奖为目标,也不认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就不重要。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