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提高灵活性,简化 IT

2012年05月09日 ⁄ 综合 ⁄ 共 16878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内容:


简介
IT 的状态
走近随需应变的商务
深入了解随需应变
紧密连接技术与商务
运行环境:通向随需应变商务之门
创建随需应变运行环境
可行性分析
现在就开始实施随需应变商务
您准备好了吗?
附录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对本文的评价
相关内容:
The On Dem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overview
IBM and the On Demand Business
订阅:
developerWorks 时事通讯

在 IBM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中利用现有基础设施

级别: 初级

Fredrik Carlegren, 策略与执行通信人员,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组, IBM
Dr. Angel Luis Diaz, 主管,运行环境技术市场组, IBM
Tim McCrimmon, 项目总监,随需应变市场组, IBM

2004 年 9 月

本文深入探讨了随需应变的运行环境,并回答了三个主要的问题:我如何才能在基础设施中实现业务的灵活性,以便根据业务的需求迅速推进 IT 的发展?我应该如何才能简化对 IT 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以及我如何才能从小的项目开始,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 IT 资产?

简介
一年多以前,IBM 把即将出现的时代称为“随需应变的世界(on demand world)”,意思是说在这样的世界中,竞争手段最佳的公司实施的应该是随需应变的商务——换句话说,“企业的业务流程(包括整个公司内部的,以及与核心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的端到端集成)可灵活地作出反映,能迅速适应任何客户需求、市场机遇或外部挑战。”

IBM 花费了很多精力来定义和提交一种企业需要的基础设施,以便支持其随需应变的计划。IBM 将这样的一种基础设施称为随需应变的运行环境(On Demand Operatin Environment)。本文将深入探讨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内部机制,并回答三个主要问题:我如何才能在基础设施中实现业务的灵活性?我应该如何才能简化对 IT 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以及我如何才能以增量方式开发项目,同时充分利用现有 IT 资产?

本文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当前的随需应变时代有哪些根本性的变化,以及 IBM 对创建随需应变商务有哪些思想。第二部分描述了底层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如何与新的业务模型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第三部分探讨了随需应变商务的切入点,并明确指出如何着手,如何找到满足您优先级和资源情况的渐进型项目。第四部分根据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性能对这种技术基础设施进行了描述。第五部分讨论了使随需应变成为可能性的技术——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以及这种架构对软件开发所产生的影响。最后,第六部分回答了一个问题,“今天我如何开始使用随需应变运行环境?”

IT 的状态
根据 BusinessWeek Online 的说法,“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市的 Economy.com 预测,下一年度在 IT 设备和软件方面的花费将增长 16%,达到 5320 亿美元。如果这种情况成为事实,那么这将超出 2000 年高峰时期 Corporate America 在技术调整和服务方面花费的 4680 亿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摩根斯坦利对全国前 1000 家公司中的 225 名首席信息官(CIO)的调查显示,与 2002 下降之后 2003 年的微小回升相比,2004 年全部 IT 预算增长更加缓慢,只有 5%。(请参阅 参考资料

不论 2004 年的 IT 费用是超过 2000 年,还是只继续在超过 2002 后稳步增长,投资情况的好转已经足以让每一个处于与技术有关的职位上的人都为之兴奋了。投资增长、快速响应、产品与服务的革新、开创性的转变——所有这一切都使技术专家们激动不已。但是即便是商务领域内对技术的关注开始缓慢增长,IBM 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还是显示,用户希望为他们的全部投资选择高度实用的途径。他们敏锐地发现,人们需要达到切实的进步,获得可度量的结果。他们也存在一些有益的怀疑。那些试图进攻新市场、改变核心过程、或实现新技术的尝试是否真的有效呢?这些行动是否能实现可度量的改变?当可用资源数目有限,可能进行的项目过多的时候,选择某项技术的理由是什么?为何现在开始使用这些技术?

走近随需应变的商务
随需应变的商务不是为了技术目的而谈技术的。它是用新的方式来实现商务。它帮助组织迈入创新的新阶段,同时持续提高生产力,以满足改进生产底线的需要。然而底层技术使随需应变商务与传统技术相比截然不同。

如果您具备了涉及公司内部的,以及与关键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之间的端到端集成的业务流程,那么您就有能力对任何客户的需求、市场机遇或外部挑战作出响应。然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当今的基础设施非常复杂和严格。由于基础设施中大部分内容都基于私有硬件和软件,这些软硬件都是在工业标准建立之前提交的,因此很难将所有的东西结合起来。要想实现必要的灵活性,支持当今的动态商务环境,这就更加困难了。

图 1. 新兴的随需应变计算模型
新兴的随需应变计算模型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对变化的需求逼使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出现了。这种新的随需应变模型将传统 IT 计算模型的健壮本质与基于工业标准的支持 Internet 和 Web 的计算模型混合在一起。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这两种模型。

Internet 计算模型设计上有个难点。它基于工业标准实现了简单的机制,可以将很多组件链接起来,用这些组件可以执行相对简单的功能,如信息的浏览和搜索,以及发送与阅读电子邮件等。Internet 计算模型启用了少量新的业务模型。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现有的做事方式,包括公司间的通信、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等。随着这种变革的到来,人们还认识到,基于工业标准建立的计算技术其威力将呈指数级增长。这意味着业界需要更多的标准和机制来处理更复杂的应用程序。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作为一种计算模型,其构建的基础包括上面两种模型,它利用工业标准重新定义了现有系统与技术之间的交互方式。这样就能够创建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您可以更容易地定义和管理应用程序与基础设施组件。因此业务策略的实现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灵活,实时性更高,计算模型结构化程度也更高。

深入了解随需应变
有三个重要观点可以帮助您从随需应变商务的理论转变为以随需应变商务的方式实际运作。下面几个段落将探讨随机应变商务的内容、理由和方式。

第一个重要观点是,对灵活性和创新的需要正迫使企业变得更加组件化,也就是说要将整个业务分解成多个组成部分(或称为组件)。这样您就可以不再通过组织方式、地理位置以及产品或客户分片等方式来看待自己的业务,而是开始通过离散的功能与过程(即实际完成的工作)看待它。

第二点是,应用程序的演化途径很相似,都日益变得更加模块化。因此企业逐渐已经不关注由数百万行代码构成的大型单体应用程序,而是开始考虑离散的模块化元素组成应用程序的功能,这些元素可以更方便地根据业务的变化进行修改。

第三个观点得关注必需的基础设施。在随需应变的世界中,由于需要支持组件化的业务模型和模块化的应用程序,这就要求具备可加速集成过程的运行环境,以此简化整体的复杂性,并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紧密连接技术与商务
虽然在促进商务产品与服务方面技术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随需应变的世界中,这种关系动力学将会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我们将更难于区分商务以及实现它的技术之间的区别。然而,最重大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商务和技术之间的环环相扣。商务设计将渐进且快速地发生变化,您在设计和部署基础设施时也必须考虑同样的目标。

基于组件的业务模型
从人们开始谈论随需应变时代起,很多人已经尝试着描述这一时代和前面时代之间的真正区别:六西格玛质量控制、零缺陷、业务流程重构等等。在这些时代中,人们通过应用某种技术来改进现有的业务模型。随需应变时代与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组织掌控着现有的过程,能够对其进行改良。同时还有机会突破原有的方式,改进主要的阶段性功能。改良方式是用新技术做以前已经做过的事情,其唯一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新的商务设计与使这种设计成为可能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突破。

2003 年期间,IBM 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一种方法,用以加速这些新业务设计的创建过程。工作是从在技术界流传了很久的一个概念开始的。虽然这个概念已经流传了很久,但 IBM 关注的是将组成这个概念的观点从一般性变成特定于某个行业的,从概念性变成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其中包括创建一种方法学,能够将业务组件(及其全部组成部分,包括人、策略、运行方式等)与实现它的技术(应用程序与基础设施)结合起来。IBM 一开始的工作是为六个行业创建组件业务模型(在 2004 年第一季度,还要完成六个行业的模型,剩下六个行业的模型将于 2004 年第 2 季度早期完成)。这些模型的设计通过识别构成业务的独特和独立的构造块(即组件),简化了业务看待自身的方式,在业务运行方式和底层技术基础设施之间实现了更有效地耦合。这样就加强了您将改变和投资与业务产出和预期回报之间的联系能力。

然而,创建这种基于组件的方法以便将业务转变与基础设施优化融合的过程提醒了我们,在理解需要做什么和实际完成事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一差距部分与业务流程有关,也和横向集成的过程有关。构建这些过程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抵挡变化,实际上还要支持和实现变化。

成为横向业务流程的组织
很多人都非常希望找到创新性的方法,使自己的业务与众不同,同时继续致力于生产力的提高。然而,大多数组织都需要与以前不同的方法。从历史上看,组织已经关注了单个独立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想想销售部门中出现的功能自动化吧!如果您的公司像大多数公司一样,那么不论是自己开发,还是选择业界领先的软件包,都已经在销售队伍自动化和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方面花费了大量金钱。

但是自动化过程并未就此止步。销售团队的工作效率现在已经提高,他们能够随时、随地、从日益增多的设备上访问应用程序。而所需的基础设施也是令人惊叹的:服务器、存储、通信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一旦您的直销渠道配备了这些设施,那么也必须为合作伙伴配备几乎相同的设施。

您已经知道,销售部门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还包括市场和一整套基于 Web 的市场与销售项目。毫无疑问,这个生态系统内部的各项秩序已经经受了类似的优化和自动化过程。

市场部门在基于 Web 的程序上投资的目的是帮助指导方向,让客户能够访问到信息,并实现自我学习。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又投资于忠诚度系统,期望简化与核心客户的商务谈判。一整套应用程序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正处于萌芽状态,可对商务活动、方向追踪等进行支持,并实现数字化资产管理与个性化应用。人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好处。

那些已经在优化离散销售与市场职能方面投入巨大精力和资源的公司知道,如果只独立关注其中任何一种过程,能获得的效益很少。真正的财富在两种规则之间的差距中,也就是说,在组织之间的交互过程中。如果集成过程有了信息丰富的数据支持,让市场人员和销售人员都可以了解每一个潜在市场和客户,那么规则的联合就十分优异了。当客户能识别出自身的特征,告诉您他们何时需要什么时,突破的机会就来临了。通过记录每一笔交易在将来进行分析和优化,市场部门如果能够预先满足每一名客户的需要,并在正确的时间为客户提供正确信息,这也是突破的好时机。

要创建这种横向集成的过程,您需要存在于市场、销售和 Web 领域内的各个分散的过程与应用程序功能。对在市场和销售过程中实现突破的渴望,将促使您以新的方式考虑自己的 IT 安排,并重新思考以前处理基础设施的方式。

支持随需应变商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要支持横向过程,您必须增加对整体灵活性的关注程度。这也是使用工业标准的最好理由。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能够快速无缝地将原本是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过程集成起来。有了工业标准之后,您不必在每次软、硬件发生变化时都重新创建应用程序,也不必因为相互关联的过程发生变化而重新编写程序。

当然,您所需要的不止是灵活性。您还需要一个更简单、更易于管理的 IT 环境。一年以前,IBM 说 IT 系统需要具备更多的自我管理功能,并应该能利用现有的处理能力。从那时起,人们发起了一组相互配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的编排,提供了在异构环境中实现上述目标的内在能力。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运行环境:通向随需应变商务之门
它不是万能的方案或方法。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优先考虑和个性。随需应变方法反映出的就是这一点。系统中有很多入口点,而您从何处开始取决于您的组织的优先级和资源。这些入口可以包括业务设计项目、技术项目或其他利用了灵活的理财和交付方式的项目。

在当今这种注重实效的环境中,只有少数组织在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可以应对创建随需应变商务的需要。大多数公司则选择用更慢的速度启动。他们着重考虑一个关键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改造;或是简化整个运行环境,提高整体的灵活性和弹性,同时降低当前方法所需的资源。经验表明,不论您如何开始,都可以获得比目前所使用的方法更低的成本,因而可以释放资源,推进随需应变改造的历程。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入口点
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一下某些公司是如何通过特定的项目作为入口点,将他们的运行环境改造为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

  • Schneider Logistics™ 是一家著名的货运公司,他们是沃尔玛®和通用汽车的主要承运商。这家公司必须遵守调整后的新需求,即每天的上路时间最多不超过 8 小时。Schneider 现在需要在费用发生的同时,就对车辆在其目的地卸货所需花费的时间进行跟踪和记帐。整个货车车队必须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准确地对客户记帐。
  • Whirlpool® 是全球性的消费品制造商。这家公司致力于寻求一种方式,能够将不同的消息传递格式,如即时消息、语音邮件、电子邮件等,集成为统一的消息中心,这样,就可以根据接收方的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其目标是将新的消息中心合并到雇员的个人知识门户。
  • Honda Motors of Alabama 是本田制造系统的最新美国工厂。本田曾在由 IT 人员管理的产品规划和报表系统方面进行投资,现在已经参与到 IBM 的 jStart 团队中来,让雇员能够通过 Web 访问这些系统。不同的工作组和部门访问系统,意味着可用一种自我服务、随需应变的方式对其内容进行配置,使这些内容不再成为过程中的门坎。

创建随需应变运行环境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定义了一组集成和基础设施管理能力,您可以用增量模块化方式使用这些能力,从而实现随需应变的商务。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不是单个产品、商标或平台。严格说来也不是一种架构。随需应变运行环境定义了一组集成和基础设施管理能力,您可以用增量模块化方式使用这些能力,从而实现随需应变的商务。

通过与最主要的客户肩并肩地工作,您可以深入了解到,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创建这类基础设施,真正启用(而并非抑止)随需应变的商务。随需应变运行环境必须利用现有的投资。没有人希望从零开始。您需要的是用一种有序的方法将现有的东西融入所需的东西当中。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设计必须符合商务本身的设计。要在您的商务设计中实现不断增长的灵活性和组件化,则基础设施必须从复杂、冗余、专有的软硬件筒仓中转变成基于标准的基础设施,以便在整个组织中优化资源的配置。

特征分析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要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无论大小、不分行业的公司提供实现随需应变商务的机会呢?简言之,这些特征包括引导公司提高业务灵活性,并用符合其业务目标的方式简化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管理。

第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通过设计用于加速集成项目的能力,增加业务的灵活性。这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将人、过程、信息等连接起来,让公司对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变化作出更加灵活的响应。随着您对价值网络的扩展,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等等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到您的过程中来,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出来。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 Acuity Insurance 是一家小的保险公司。该公司预见到通过让代理更快更方便地访问信息,可以获得增加收入、提交代理生产力的机会。通过用实时的业务流程对代理作出响应, Acuity 可以帮助代理们增进效率和生产力,同时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以及公司的市场份额。Acuity 通过使用行业标准,开发出一种可适应的开放基础设施,创立了公司对公司的直接事务模式。这样做的结果是保费在两年时间内增加了 2 亿美元,比全国财产灾害保险公司的平均收益率高出 15%,并且平均每个代理的保费收入在最近一个财年中增长了 40%。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IT 的简化,要创建容易提交、部署和管理的基础设施。您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为网络中全部可用资源创建一个统一的逻辑视图,并通过这个视图访问。很多公司满足于超量购置过剩的设备,这样就可以避免几乎每一个系统都会偶尔遇到的峰值问题。通过与超过 2 万名客户的采访与调查发现,仅仅通过转向适应动态资源供应的基础设施,消除资源过剩的习惯,就可以为公司的资产投资降低 15% 至 35%。

让我们看看 美国网球联合会(U.S. Tennis Association,USTA)的情况,这是一个非赢利性机构,它主管美国网球运动,依靠美国网球公开赛获得大量收入。该组织想为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比分和图像等)同时进行保护和估价,因为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实时使用,其价值就会降低。USTA 需要为核心赞助方,如运动员、裁判员、媒体等提供即时的信息和满意的服务。然而,要在每年当中仅仅两个星期时间内创造其一年所需的巨额收入,USTA 必须为在线的爱好者提供真正与众不同的体验,并为全球的观众快速准确有效地发送与比赛相关的信息。

IBM 对美国公开赛的 IT 基础设施的运行进行了编排,帮助爱好者通过 Internet 获得球场边缘的坐位。IBM 编制的解决方案可帮助人们根据预先定义的商务规则(利用现有资源)对 IT 资源的作用进行优先级排列,同时还能够轻而易举地快速提供新的在线资源。

USTA 最终的情况如何呢?IBM 实现了一个 Web 基础设施,它在美国公开赛期间增长到其余时间的 50 倍,从而支持了 USTA 的需求。它在美国公开赛进行期间(也就是需求最多的时间)提供了对服务器资源的随需访问能力,使 USTA 只为使用的资源付钱。IBM 编排实现的解决方案帮助 USTA 充分利用商业机遇,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竞争的优势。从这以后,usopen.org 的 Web 流量增长了 18%。

最终的结论是,如果要在业务设计中实现更高地灵活性和组件化,则基础设施必须从复杂、冗余、专有的软硬件筒仓中转变成基于标准的基础设施,以便在整个组织中优化资源的配置。

功能分析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功能实现了业务的灵活性和 IT 的简化。其中的两个入口点是集成与基础设施管理。目标是发展成基于行业标准的、集成的、自动化的、虚拟化的 IT 环境。

Merriam-Webster® 将功能(capability)定义为“用于某个指定用途或部署的设备或潜力”。因此,随需应变运行环境中的每一种能力都扮演着推动性要素的角色,从而实现底层基础设施的部署,而正是这个基础设施驱动着业务的灵活性和 IT 的简化。在 IBM 中,这样的功能是通过中间件、硬件和服务提供的,它们相互之间无缝集成,实现整个目标。接下来,本文将探讨这些实现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必要功能。

集成功能让您将人、过程和信息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从而使您和您的企业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更能应对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变化。为了使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集成的能力最大化,可在一段时间内加入下面六种关键功能:

  • 业务建模 实现业务流程的图形化描述和模拟,包括对任务的描述,资源的需求,以及决策点等等。
  • 过程转换 可用新的方式重用现有的应用程序和信息。
  • 应用程序与信息集成 实现了多个信息资源和商务应用程序的结合。
  • 访问 将数据和信息扩展为与连接类型无关的全新设备和方法类。
  • 协作 允许用户以个性化的方式与动态信息、应用程序、进程和人进行交互。
  • 业务流程管理 允许您在对端到端业务流程进行管理的目标下,实现过程的建模、部署和分析。

基础设施管理功能扩展了跨越网络对资源进行访问,并创建一个统一逻辑视图的能力。这样就动态地简化了运行环境,增加的灵活程度,显著地降低了费用。这种简化的基础是虚拟化和自动化的概念。虚拟化 是将应用程序对物理资源直接的依赖关系分离开的能力。通过虚拟化,您可以获得网络上所有可用资源的单个一致的视图,并能通过这个视图访问资源,而不必考虑资源的位置。这样您就可以有效的访问和管理这些资源,从而降低允许和系统管理的费用,同时保持必要的容量。您还可以对用户对应用程序的需求作出动态响应,并在组织中搜集快速相关信息,以赢得竞争优势。

自动化 使您的 IT 基础设施能够自行管理很多日常工作。在自管理的基础设施中,您可以提高效率,简化资源的分配。完全自动化的 IT 基础设施能够感知到条件的改变,如需求的动荡,或隔离的应用程序错误,并能够发现可能导致系统宕机的趋势。然后,基础设施会采取修正行为,自动作出响应,从而保证您的 IT 资源能够适应业务目标的需要。

为了实现对基础设施的简化和优化管理,可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下面七项特有功能:

  • 可用性 可保证 IT 环境的健康状况和适当的功能。
  • 安全性 有助于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 优化 有助于从 IT 基础设施的利用中获得最大的产出。
  • 自动配置 能够将合适的资源在合适的时候提供给合适的过程和人使用。
  • 基础设施编排 能够感知和触发业务目标,并根据它作出响应。
  • 业务服务管理 有助于您用业务术语将 IT 环境可视化,并根据业务目标管理服务级别。
  • 资源虚拟化 为网络中的全部可用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和分布式系统等等)提供了单个一致的逻辑视图与访问方式。

尽管本文是通过集成和基础设施关联两方面来讨论这些功能的,但实际上每一种功能之间都紧密相连。比如说,安全性就渗透在 IBM 解决方案中,在整个随需应变运行环境中提供了关键深入的功能。

图 2.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架构
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架构

随需应变计算模型(请参阅 图 2)在 IT 栈的各个层次上都有应用。在系统级,组件是系统对象(如计算能力、存储、文件等)。在应用程序级,组件是动态集成的应用程序模块,这些模块组成了复杂但更加灵活的应用程序。在业务级,组件是业务对象,这些对象是为了特定的纵向行业,或者更一般横向跨行业应用定义的。由于随需应变计算模型的基础是工业标准,所以您可以用这种模型在不同层次上定义业务、应用程序和系统:如部门内部、整个企业、或是贯串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它实现了真正的端到端业务流程的集成。

可行性分析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关于用更加组件化的方法实现软件与基础设施开发的话题。虽然大多数组织已经取得一些进步,但是这些进步的取得并非一帆风顺。那么,现在到底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才使得组件化的基础设施变为可行呢?首先,要开发出可用于创建服务和进行服务间通信的行业标准,主要的供应商都支持这些标准。通过与广大工业领域的结合,业务级的互操作性现在正得到解决,从而改变了简单连接的方式。第二点,出现了支持自定义、松耦合服务的基础设施。最后,现在出现了与现有资产协作的工具。

面向服务的架构
作为这些标准成熟的结果,随需应变计算模型实现了模块化的基础设施构建方法,其中包括软件的设计、开发和运行等方面。这种方法在业界的术语称为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在 SOA 环境中,每一个应用程序和资源都被看作一项服务。这些服务具有一些根据工业标准定义的接口,这使它们能够交换结构化的信息,并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将应用程序及其底层的基础设施(包括业务流程)当作组件处理,以及根据需要进行混合和匹配。

在成功的 SOA 环境中包括:

  • 商务基本原理(而并非技术特性)是决定 IT 投资的关键要素。每一种技术的选择都有商务目标做支持。
  • IT 决策者在技术严密性和上市时间之间进行平衡。
  • 运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比一次性效益的收益更高。
  • 对多种应用程序进行投资比仅仅依赖于单个应用程序包或技术平台风险更低。
  • 将多个业务单元、信任合作伙伴、重要客户联合起来的业务流程能够降低成本、增进执行的可见程度,同时还能创建新的无法预期的增值机会。

Guardian® 美洲人寿保险公司
在激烈的工业竞争和经济萧条过程中,美国第四大合资保险公司,Guardian 美洲人寿保险公司(简称 Guardian),通过简化业务合作伙伴(包括独立中介与代理)向个人与客户销售保单和提供金融服务的方法,在商战中赢得了胜利。2002 年其年收入虽然增长了 3.5%,但是这个增长还不足以抵消费用,因此公司发布的亏损额为二亿八千五百万美元。

Guardian 意识到,由不同业务单元管理信息,这其中存在很多信息筒仓,因此破坏了公司有效运行业务的能力。他们选择先致力于改进销售渠道,因为公司的代理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时公司发现它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实际上是在妨碍业务合作伙伴的工作。代理们仅仅是因为没有时间和资源,所以不能在多个数据库中搜索到交叉销售和升级销售的信息,不能找到成功销售的策略,以及客户信息记录。独立中介无法轻易访问到全面的销售赔偿程序信息,因此无助于补充和留住核心的销售人员。要更有效地获得更多收入,Guardian 需要将业务流程与支持这个流程的信息基础设施集成起来。

公司这套方案的基石就是重新设计底层的企业技术基础设施。Guardian 开发了一个 SOA,它与遗留系统相集成,并使用行业标准来保证未来开发的灵活性。通过使用这个 SOA,Guardian 还创建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应用程序:一个是基于 Web 的统一客户机查看工具,用于向代理展示单个客户从公司购买的所有产品;还有一个基于 Web 的工具,可向代理展示他们正和 Guardian 一起做的买卖在未来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重新获得了优秀的销售队伍。

现在,很多 Guardian 代理和公司一起做生意的原因都是它面向代理的技术,公司没有像以前常见的那样对代理不管不顾。虽然公司对业务合作伙伴的响应能力变得更强,但新的架构还使得 Guardian 能够降低成本。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单单是 IT 费用就降低了 30%。将来,Guardian 要继续用这种基于行业标准的架构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打开信息井,让合作伙伴和雇员能够更有效更高效地访问信息。

对软件开发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本文已经介绍了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需求,并讨论了对横向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和自动化的必要性与好处。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请记住一点,这些横向业务流程对每一项业务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对这些过程进行集成和自动化不能通过购买应用程序包来实现。这对于每个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定制的过程。这也是实现这种策略和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够实现这种横向集成的公司就可以超越大多数锁定在纵向、顽固的业务流程上的公司。软件开发在通过利用各种形式的应用程序,因而在实现这一前景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这包括利用现有遗留系统的价值,定制和部署可供商业运行的应用程序包,以及构建新的定制软件和应用程序。您只有利用好所有可用的软件资产,才能实现业务流程的集成与自动化。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您必须准备好构建新的应用程序,对现有的应用程序进行现代化扩展软件包和现有应用程序的功能,然后将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程序集成起来,最后,部署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程序。

这就要求软件开发团队实现下面三条软件开发规则:

  • 采纳经过验证的面向结果的过程,进行迭代式开发,提交不断增强的软件系统迭代版本。
  • 关注软件架构,将软件设计的基础构建在可重用组件和面向服务的模型上。
  • 保护所有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有关的资产,并跟踪其变化,从而实现变更和资产的管理。

现在就开始实施随需应变商务
实现随需应变商务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项目,它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进行。您的出发点应该根据业务的需求,选择立即能看到投资回报的地方。对 IT 的调整应该紧跟业务的目标,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基于行业标准的 IT 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将跟随您业务需求的变化,为您的发展提供支持。

虽然这些功能最终会提交出来,但目前它们依然处于开发过程中,而 Schneider Logistics、Whirlpool、Honda 以及其他一些公司的经验证明了,您现在就可以开始这个进程。该产品是真实存在的。还有一些专家的意见。如果您的公司像大多数公司一样,那么就拥有充足的机会。附录中有一张表,其中列出了相关的规范、方法和构造块,并着重指出那些在转向随需应变运行环境的过程中可立即获得收益的地方。这些步骤被划分为两类:通过集成实现业务的灵活性,以及通过基础设施管理实现 IT 的简化。以下列表可以帮助您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

通过集成实现业务的灵活性

  • 简化随需应变商务应用程序的构建、开发和部署过程。
  • 在业务内部和业务之上改进通信和协作方式。
  • 通过快速修改业务流程,对市场上发生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回应。
  • 测试应用程序,并分析它们所产生的事件,从而理解业务流程带来的影响。
  • 在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
  • 通过保证无缝的信息流,对最相关的信息作出实时响应。

通过基础设施管理简化 IT

  • 对信息、资源、应用程序的安全访问和控制。
  • 保证对运行过程进行可伸缩的和一致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支持端到端的业务系统。
  • 避免系统失效,通过自动行为解决问题。
  • 通过监视和报警系统,实现 IT 系统的自我保护,使系统免受入侵和威胁。
  • 提供监视和报警系统,建立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并对危害系统的现象进行自动检测和补救。
  • 实现根据需要动态分派资源,从而降低为满足业务需求和服务级别而重新规划 IT 资源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
  • 提供将多个业务流程所使用的 IT 资源进行映射的能力,提供在端到端解决方案中对所有层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能力。
  • 在异构环境中实现资源的优化使用与缓冲,使 ROI 最大化。
  • 巩固并简化基础设施,提高性能、可维护性、可用性、可恢复性、可伸缩性等,同时为今后的增长留有余地,并立即降低固定成本。
  • 根据业务需求的指示自动配备系统资源。自动配备现有资源,以补偿快速变化的需要。

目标是为您提供一条不断进化的道路,以调整随需应变运行环境。这些服务和产品可以帮助您立即实现商务价值,同时其功能还能在较长时间内不断发展和增强。

您准备好了吗?
现在,有关新业务设计、基于组件的业务建模、横向业务流程的对话正逐渐开始,明年这方面的话题会更多。新的更加灵活的业务设计,再加上横向业务流程的支持,是在随需应变世界中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但是驱动这些对话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即对增量实现这些变化的认可。

在当今注重实效的环境中,很少有公司能准备大规模地转移到随需应变商务中来。大多数公司选择一种更加渐进化的方式,他们从多种可能的切入点中选出一个。某个公司可能着重考虑一个关键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改造;另一个公司可能简化整个运行环境,提高整体的灵活性和弹性,同时降低当前方法所需的资源。不论您的起点是什么,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您要帮助公司意识到,整个转变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价值是逐渐实现的。

随着您的公司开始转变的过程,技术将逐渐导入业务的核心。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业务都要共享一个通用的设计要点:组件化。对随需应变计算模型的接纳将导致大量模块化组件的使用,这些模块定义和部署都很容易,从而支持应用程序的动态定义。模块性导致了灵活性和简化性,最终引发突破。

集成与基础设施管理是随需应变运行环境实现业务灵活性和 IT 简化的功能。现在,这些功能已经在实际的产品和技术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所有这一切都使您能够从现在开始,循序渐进地转向随需应变。

随需应变模型潜在的好处是惊人的,您迈向随需应变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也不会充满风险。您完全可以现在就开始着手,并根据业务的需要不断在项目中积累,提高后的业务和 IT 效率会返还您的成本,现有的资产和投资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稳定,IT 复苏的最后希望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关注投资短期回报或节约的问题上。但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灵活性方面的投资也同样重要。这也正是随需应变模型的优势。它使技术成为变革和增长的推动器。它使您成为新一代集成业务流程的先驱。它提供了空前绝后的灵活性级别,因此您可以根据情况改变系统,根据需要进行增长,构建并支持您需要的应用程序类型,还可以按照业务需求指出的方式访问计算能力与存储。这种灵活性使您能够创建随需应变的运行环境,从而让您的公司迈上成为随需应变商务的转换历程。

附录
请注意: 本附录中包含的图标只代表 IBM 产品服务的一小部分。

表 1. 通过集成实现业务的灵活性

业务方式 所要求的功能 如何通过 IBM 的产品立即实现
在随需应变商务应用程序中实现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的简化
  • 业务建模
  • 业务流程管理
  • IBM WebSphere® Studio
  • IBM Rational Suite®
  • IBM WebSphere Business Integration
  • Modeler, Message Broker and Technology Adapters
  • IBM WebSphere Process Modeler and IBM WebSphere MQ Workflow
  •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在企业内外改善与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 协作
  • 访问
  • IBM WebSphere Portal
  • IBM Lotus Workplace
  • IBM WebSphere Studio, Integration Edition
  • IBM WebSphere Studio Business Integration Connect and Adapters
  • IBM DB2®Information Integrator
通过快速简便地修改业务流程,迅速对市场上的变化作出响应
  • 业务流程管理
  • 业务建模
  • IBM Websphere Business Integration Modeler
  • IBM WebSphere Studio
  • IBM Rational®XDE®
  • IBM WebSphere MQ Workflow
  • IBM WebSphere Interchange Server
  •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 IBM DB2 Information Integrator
测试应用程序并分析应用程序产生的事件,理解业务流程的影响
  • 业务流程管理
  • IBM WebSphere Business Integration Server, Monitor, Collaborations and Message Broker
  • IBM WebSphere MQ Workflow
  • IBM WebSphere InterChange Server
在新建的和现有的应用程序、数据与过程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 应用程序与信息集成
  • 过程转换
  • IBM Websphere Business Integration
  • e-business Adapters, Integration Connections, Collaborations, and Adapter Development Tools
  • IBM DB2 Information Integrator
  • IBM WebSphere MQ
  • IBM WebSphere Portal
  • IBM Lotus®Workplace
React in real time to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by ensuring a seamless flow of information
  • 业务流程管理
  • 应用程序与信息集成
  • 业务建模
  • IBM DB2 Information Integrator
  • IBM WebSphere MQ Workflow
  • IBM WebSphere Portal
  • IBM Lotus Workplace

表 2. 通过基础设施管理简化 IT

业务方式 所要求的功能 如何通过 IBM 的产品立即实现
安全地访问并控制信息、资源和应用程序
  • 安全性
  • 可用性
  • IBM Tivoli® Identity Manager
  • IBM Tivoli Access Manager
  • IBM Tivoli Directory Server and Integrator
  •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 Platform security (IBM RACF®, Kerberos)
为运行提供可伸缩的一致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支持端到端的业务系统
  • 安全性
  • 自动配置
  • 基础设施编排
  • IBM Tivoli Enterprise Console®
  • IBM Tivoli Risk Manager
  • IBM Tivoli Monitoring
  •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ment
  • IBM Integrated Solutions Console
避免系统失效,并通过自动行为解决问题
  • 安全性
  • 自动配置
  • 可用性
  • IBM Tivoli Monitoring
  • IBM Tivoli Autonomic Monitoring Engine
  • IBM Tivoli System Automation for Linux and OS/390®
  • IBM Tivoli Intelligent ThinkDynamic® Orchestrator
通过监视和警报系统,保护系统免受入侵和威胁,实现 IT 环境的自动化自我保护
  • 安全性
  • 自动配置
  • 基础设施编排
  • IBM Tivoli Intrusion Manager
  • Web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 IBM DB2® Universal Database®
  • IBM Tivoli Risk Manager
  • Platform Intrusion Detection Services
提供监视与警报系统,允许建立业务 SLA,并自动检测和补救维护系统的情况
  • 自动配置
  • 优化
  • 基础设施编排
  • IBM Tivoli Monitoring for Transaction Performance
  • IBM Tivoli Service Level Advisor
  • IBM Tivoli Business Systems Manager
  • IBM Tivoli Enterprise Console
  • IBM Tivoli Data Exchange
  • IBM Tivoli Intelligent ThinkDynamic Orchestrator
通过动态地按需分派资源,降低重新规划 IT 资源所需的时间与成本,满足业务需求和服务水平
  • 自动配置
  • 基础设施编排
  • IBM 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
  • IBM Tivoli Intelligent ThinkDynamic Orchestrator
  • IBM Tivoli Configuration Manager

表 3. 通过基础设施管理简化(续)

业务方式 所要求的功能 如何通过 IBM 的产品立即实现
提供将多个业务流程使用的 IT 资源进行映射的能力,监视和控制端到端解决方案中的每一层次
  • 业务服务管理
  • IBM Tivoli Configuration Manager
  • IBM Tivoli License Manager
  • IBM Tivoli Monitoring for Transaction Performance
巩固并简化基础设施,改善可维护性、可用性、可恢复性、可伸缩性等性能,同时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并立即降低固定成本
  • 资源虚拟化
  • 优化
  • 可用性
  • IBM TotalSotrage® FAStT
  • IBM TotalStorage Enterprise Storage Server®
  • IBM TotalStorage Virtual Tape Server
  • IBM TotalStorage NAS 100 and 200
  • IBM Ultrium Linear Tape Open
  • IBM eServer zSeries®, iSeries®, pSeries®, xSeries®
  • IBM eServer zSeries -- zVM with Linux
  • IBM eServer xSeries with VMWare
在异构环境中优化资源的使用,并实现资源缓冲,从而最大化 ROI
  • 优化
  • 自动配置
  • 基础设施编排
  • 资源虚拟化
  • IBM TotalStorage Virtualization
  • IBM TotalStorage SAN Volume Controller
  • zSeries with Intelligent Resource Director and Workload Manager (WLM) across LPARs
  • IBM Grid Toolbox
  • IBM Grid Offering for Risk Management
根据业务需求的指示,自动配置系统资源。自动配置现有的资源,以便按需补偿以适应快速变化
  • 基础设施编排
  • 自动配置
  • 优化
  • IBM Tivoli Intelligent ThinkDynamic Orchestrator
  • IBM Director
  •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Network Deployment
  • IBM DB2 Universal Database Workgroup Server
  • IBM eServer BladeCenter
  • IBM eServer xSeries
  • IBM FAStT900 Storage Server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Fredrik Carlegren 是 IBM 随需应变技术市场组的成员。


Dr. Angel Luis Diaz 是 IBM 随需应变技术市场组的成员。


Tim McCrimmon 是 IBM 随需应变技术市场组的成员。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