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中国,启动猎「师」计划,台湾一流教授陆续出走

2013年08月18日 ⁄ 综合 ⁄ 共 3652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台湾教授四万多人,这三人走,是四万分之三吗?

「绝对不是。你要花多少资源,多少时间,才能够再培养出一个学者到像巫老师这样的学者?」台大会计系教授刘顺仁感慨万千,「他们三人走,绝对是高等教育人才流失关键性的指标。」

这三人,台大国企系教授巫和懋、台大经济系教授朱家祥、政大金融系教授霍德明将拔根式的离开台湾,连袂到北京大学任教。

巫和懋,担任过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他可称为赛局理论的台湾第一人。赛局理论,是近代经济学的显学,最近十二年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有三位是赛局理论获奖。更早的一位得主肯尼斯.亚罗(Kenneth Arrow),就是巫和懋的指导教授。不只在台湾,在中国大陆更是没有华人教授能将赛局理论形成个案教学。因此,巫和懋在台大EMBA的课,企业家们抢着上,座无虚席。

当年,巫和懋几乎是被三顾茅庐请回台湾。然而,回台十三年后,二○○六年的夏天,当台大管理学院前的栾树梢开始怒放黄花时,巫和懋要再度收拾行囊,离开台北。他台北的房子正在出售。

巫和懋三人的新办公地点在林毅夫主持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挖角战
台湾到对岸任客座或短期教学的学者保守估计已超过百人

出身台湾、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者林毅夫,曾出任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部副部长,一直是对中南海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智囊。中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他是起草人之一。到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十一五」,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张,更被采纳成为大陆走向「全面小康」目标最重要的策略。

一位台湾出身的学者,主导影响大陆上亿人的决策,这是多少学者的梦想。巫和懋等三人也将成为这研究机构的教授。

霍德明的妻小,在一年前就迁居北京。朱家祥,专研计量经济学及时间序列分析。两人都已正式辞职,巫和懋虽是向台大请假一年,但一位为他送行的学生说:「他说,他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不只这三位将到北大的教授,邻近的清华大学校园里,也有三位来自台湾的教授。其中一位,程曜,他是台湾研究同步辐射的专家、曾经研发出全世界最深的三毫米X射线深刻术的科学家。一九九九年至二○○二年在新竹清大任教,二○○二年被北京清大的「百人引进计划」挖角至清大工程物理系任教。

在南方的重点学校,也有台湾教授的足迹。前教育部长、台湾的海洋专家吴京,被浙江大学挖去,正计划建立高水平的海洋中心。

他们,都是美国名校毕业的优秀学者,当初让他们放弃美国教职回台,这么重大的决定,背后一定有很大的力量。是什么,让他们的满腔热血冷却?

大陆大规模、系统化的高教改革工程 正借力建立师资队伍

三人被挖的背后,其实是一项由国务院副总理直接督军,大陆有史以来层级最高、规模最大、最有系统的高等教育改革工程。

「二一一工程」,已经进行了十一年。「二一,一」指的是,透过重点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要有一百所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这是由当时的中共总理李鹏亲自启动,层级高到国务院,由副总理李岚清直接率领,编列专款,全力推动。它在一九九六年启动,已经完成两期共十年的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今年是第一年。过去十年,这项工程已投入至少人民币三百六十亿元(约合新台币一千四百亿元)。

一九九八年,大陆政府决定对北大、清华等九所「重中之重」的学校每年加码人民币三十亿元。这席谈话的时间是九八年五月四日,因此此计划便被称为「九八五计划」。二一一加九八五,「两个工程同时实施,是很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北大校长许智宏说。北大因此获得的经费一年约合新台币四十八亿元。这是台湾「五年五百亿」计划中,拿最多的台大一年三十亿的一.六倍。

中国因为文革造成的断层,所谓师资队伍建设,其实就是先挖角后培育。「没有大师,没有优秀的学者,学术不可能领先。所以,我们把队伍建设看作是学校工作的关键。要借风、借势、借力。」相当于副校长的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不只一次这么讲。

钱与机会。
大陆重点大学的人事与预算已松绑顶级学者年薪可达二十五万美元

怎么个「借」法?《纽约时报》的一篇报导说得很清楚:「模式很简单:重金挖角外国训练出来的一流华裔学者及美籍华人,替他们设立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派最聪明的学生给他们,给他们跟美国一样高的薪水、慷慨的房屋津贴或购屋补助。」

而大陆的重点大学,充沛的经费不仅来自政府。

比方李嘉诚基金会捐助的「长江学者计划」,除了学校给的薪水之外,学者还有一年人民币十万元的补助。七年来「长江学者计划」投入金额超过人民币一亿元,聘请的学者累计达八百多名,其中包括台湾的政大金融系主任沈中华。大陆重点学校,政府给的多,外面的资源更多,手笔也大。担任哈佛在台校友会副会长的李纪珠说,在台湾,企业捐钱给政大俞国华讲座才新台币一百万元,但在北京「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捐个讲座就要三百万美元,抢着捐的人一大堆。」

以清大为例,「百人引进计划」中延请海外学者担任讲座教授,他们每年只须在清华教三至四个月,等于一个月新台币一百三十万元。截至二○○五为止,清华已经挖到五十名世界级顶尖教授,包括出身台湾、美国最顶尖计算机科学家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姚期智,他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我没办法想还有其它地方可以更吸引我,即便条件都一样。」

台湾教授薪资制度像吃大锅饭 高低差距不得超过二○%

按照大陆教育部的规定,教授标准工资一年人民币六万元。但北大等重点大学新聘外籍教授却是六万美元(约合新台币一百九十六万元)起跳。如果在学术界已有声望的学者能拿到十万美元,诺贝尔级的学者甚至达二十五万美元。反观台湾的教授,不论杰出与否,比照资历,一个月薪水新台币十万元到顶。

形式上,台湾各校虽有评鉴考核制度,但事实上大部分都「玩假的」。汤明哲说,全世界七五%的名校都集中在美国,除了国力强之外,美国大学严格的淘汰制度也发挥相当大的力量。但在教师法的保障下,大学几乎很难解聘老师,台大历史系教授黄俊杰用「与国同寿」调侃教师进了大学之后的饭碗。

即便是社会主义的大陆,北大、清大教授等级分十几级,最高最低薪水可以差到三十倍。台湾本来一点差别都没有,好不容易向教育部争取各等分五级,教育部又规高低级薪资差距不得超过二○%。

如今的台湾,大学顶级教授薪资约是香港、新加坡的五分之一,美国的六分之一。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原来是成大超导体专家,「我从没想过要做大学校长,但科大提出的条件,好到让人无法拒绝。」港科大给他的待遇,月薪约合新台币八十八万元。港科大副校长林垂宙指出,港科大「三分之一的教职员具有台湾渊源」。这些人,本该为台湾所用。

全球抢脑力。
韩国向香港、新加坡挖人 高薪请来诺贝尔奖得主当校长

而重点发展大学,砸重金全球挖角的,不光是大陆。日本、南韩、美国的加州和新加坡,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成大教育所教授汤尧在所著《大学学问大》中提到:一九九九年,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在高等教育上的支出,超过三千亿美元,这个金额,是全球GDP(国内生产毛额)的三○%,且成长速度远高于世界经济成长,高等教育俨然成为全人类的希望工程。

日本二○○一年提出「建构世界最高水平大学——顶尖三十」计划,原来计划选定三十所大学重点发展,经过讨论后修正为更加集中发展,只补助十一所大学,称之为「二十一世纪卓越中心计划」(Center of ExcellenceCOE)。

再看韩国的「韩国脑力二一工程」(Brain Korea 21,BK21),以每年两千亿韩元(约合新台币六十八亿元),推动为期七年的智能韩国头脑工程,也是重点发展少数大学,建构世界级大学。它强调集中原则,只有少数大学获得补助。

韩国建构世界级大学的努力,手段之一,也是重金挖角。他们不但从亚洲区,教授薪水最高的香港、新加坡挖角,韩国的先进科技学院(KAIST),两年前更请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劳夫林(Bobert B. Laughlin)担任校长,年薪高达六十万美元。待遇已不逊于上市公司的执行长。

美国把大学视为永远的脊梁 哈佛以得天下名师为目标

惠瑞说,哈佛管理阶层有一个行之已久的习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遇见第一流的学者,就会开始寻思:「他为什么没有在哈佛教书?」然后想尽办法挖角。得天下名师皆为我所用。

亚洲各国如今竞相挖角,有用吗?根据全球学术研究成果评比重要的依据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的分析评价,二○○五年,北京大学已有九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的前一%。

有史以来威望最高的中央银行总裁,刚卸任的美国联准会主席葛林斯班曾经撰文指出,美国的大学,是美国社会「永远的脊梁」,没有这些高等学府,美国不会有今天的鼎盛。相较于大陆在菁英教育上,展现出的强烈企图心,我们的政府对教育大计的轻忽态度,反映在教育资源投入的贫瘠,及大锅饭主义。

三位名师出走了,四万分之三的意义,让我们看到冰山一角。然而,冰海下面,我们看不到的是,还有多少没挖成功,或还没挖成功的优秀学者,也在松动。一如郑瑞城的感叹:「我们很早就感受到零星个案在出现,但就好像当年到大陆去经商的零星台商,零星个案不是没有可能变成趋势。」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