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地理坐标投影(转)

2013年08月20日 ⁄ 综合 ⁄ 共 10707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基本投影类型很多,如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兰勃特等角割圆锥投影、正轴等角圆柱投影、正轴等角方位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彭纳投影)、桑生投影(经线为正弦曲线的等积伪圆柱投影)、摩尔威特投影(经线为椭圆的等积伪圆柱投影)等等,它们都提供了一定的投影变换功能。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正轴割圆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某些国外的软件如ARCINFO或国外仪器的配套软件如多波束的数据处理软件等,往往不支持高斯-克吕格投影,但支持UTM投影,因此常有把UTM投影坐标当作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提交的现象。下面就以高斯—克吕格投影变换、兰勃特投影变换、UTM投影变换为例来体现地图投影变换在坐标转换中的功能。

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计算是测量和制图工作中经常要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邻带坐标换带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学者提出了各种换带计算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间接换算法和直接换算法[8]。间接换算法是已知第一带的高斯克吕格坐标x1、y1,按高斯克吕格投影反解公式求其大地坐标l j、,根据求得的大地坐标值,计算以第二带中央经线为准的高斯克吕格坐标x2、y2。这种方法计算结果很精确,但计算量很大,不太适宜于大量点的换算。直接换算法是通过导出某点分属于两相邻带坐标之间的关系式,利用专门算表,就可直接根据点在第一带的坐标计算出它在邻带的坐标。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系数表是由六度带高斯克吕格换带系数表和三度高斯克吕格换带系数表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三度高斯克吕格换带系数表也适用于六度带到三度带,或三度带到六度带的变换。

地图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IAG 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GPS定位所得出的结果都属于WGS84坐标系统,WGS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即以地心作为椭球体中心的坐标系。因此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它们的经纬度坐标是有差异的。(兰勃特投影即是等积圆锥投影,具有一条标准纬线的等积圆锥投影。按等面积条件,将地球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沿一条母线将圆锥面展开成平面。纬线为同心圆圆弧,所有经线均为同心圆半径,经线夹角与经差成正比。投影区域的面积保持与实地相等。标准纬线(切纬线)无变形,沿标准纬线的狭长地带投影后较精确,离该线愈远,则投影变形愈大。故此投影适用于南北窄东西长的区域。)以图幅的原点经线(一般是中央经线)作纵坐标x轴,原点经线与原点纬线(一般是最南端纬线)的交点作为原点,过此点的切线作为横坐标y轴,构成兰勃托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投影两标准纬线无变形。

1、坐标系定义

1.1 椭球体

地球近似一个球体,它的自然表面凹凸不平,极其复杂和不规则,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近20000米。由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不可能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也无法运算,所以,必须寻找一个形状和大地都很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来代替,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为椭球体。椭球体的大小用长半径a和短半径b表示,或由半径和扁率来决定。椭球体的参数值有很多种,相对同一位置,不同的椭球体的坐标是有差异的。

1.2 基准面

当定义了一个椭球体时,地球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曲面。假设海洋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自由水面必定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成正交,这个面叫做水准面或基准面。其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设想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下形成包围整个地球的连续表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或大地基准面。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某一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基准面是在椭球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同一椭球体,可以对应多个基准面。值得说的的是,椭球体并不能代表基准面。即使同样的椭球体,不同的地区或位置,大地基准面就会不同,只能最大限度地贴合工作需要。

1.3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电荷投影平面商店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表示的,而平面上点的位置是用直角坐标表示,所以,要将地球球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和平面坐标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

2.墨卡托(Mercator)投影

2.1 墨卡托投影简介

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海军航保部起草)中规定1:2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海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其中基本比例尺海底地形图(1:5万,1:25万,1: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或整分。

2.2 墨卡托投影坐标系

取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L0)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墨卡托平面直角坐标系。

3.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和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

3.1 高斯-克吕格投影简介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后,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并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
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87°、……、117°、123°、129°、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

我国大于等于50万的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多采用六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多用于大比例尺测图,如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3.2 UTM投影简介

UTM投影全称为“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椭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相割的经线上没有变形,而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UTM投影是为了全球战争需要创建的,美国于1948年完成这种通用投影系统的计算。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似,该投影角度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中央经线的比例因子取0.9996是为了保证离中央经线左右约330km处有两条不失真的标准经线。

UTM投影分带方法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似,是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

椭球体参数
我国常用的3个椭球体参数如下(源自“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1”)
Krassovsky (北京54采用)(长轴a: 6378245, 短轴b: 6356863.0188)
IAG 75(西安80采用)(长轴a: 6378140, 短轴b: 6356755.2882)
WGS 84(长轴a: 6378137, 短轴b: 6356752.3142)
墨卡托(Mercator)投影
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 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海军航保部起草)中规定1:2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海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其中基本比例尺海底地形图(1:5万,1:25万,1: 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或整分。
墨卡托投影坐标系
取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L0)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墨卡托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和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异同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与UTM投影(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都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变种,目前一些国外的软件或国外进口仪器的配套软件往往不支持高斯-克吕格投影,但支持 UTM投影,因此常有把UTM投影当作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现象。从投影几何方式看,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切圆柱投影( transverse conformal cylinder projection)”,投影后中央经线保持长度不变,即比例系数为1;UTM投影是“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割线上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
0.9996。从计算结果看,两者主要差别在比例因子上,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上的比例系数为1, UTM投影为0.9996,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可近似采用 X[UTM]=0.9996 * X[高斯],Y[UTM]=0.9996 * Y[高斯],进行坐标转换(注意:如坐标纵轴西移了500000米,转换时必须将Y值减去500000乘上比例因子后再加500000)。从分带方式看,两者的分带起点不同,高斯-克吕格投影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3°;UTM投影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177°,因此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第1带是UTM的第31带。此外,两投影的东伪偏移都是500公里,高斯-克吕格投影北伪偏移为零,UTM北半球投影北伪偏移为零,南半球则为10000公里。
高斯-克吕格投影简介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后,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并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 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 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87°、……、117°、123°、129°、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
我国大于等于50万的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多采用六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多用于大比例尺测图,如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UTM投影简介
UTM投影全称为“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椭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相割的经线上没有变形,而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UTM投影是为了全球战争需要创建的,美国于1948年完成这种通用投影系统的计算。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似,该投影角度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中央经线的比例因子取0.9996是为了保证离中央经线左右约330km处有两条不失真的标准经线。
UTM投影分带方法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似,是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我国的卫星影像资料常采用UTM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坐标系
高斯- 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以中央经线(L0)投影为纵轴X, 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高斯- 克吕格投影与UTM北半球投影中规定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当作起始轴,而UTM南半球投影除了将纵轴西移500公里外,横轴南移10000公里。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为了区别某一坐标系统属于哪一带,通常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m,21655933m),其中21即为带号。

下列投影需要的主要参数
Mercator(横轴墨卡托投影):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主要参数有:投影代号(Type),基准面(Datum),单位(Unit),原点经度(OriginLongitude),原点纬度(OriginLatitude),标准纬度(StandardParallelOne)。
UTM(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椭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相割的经线上没有变形,而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是为了保证离中央经线左右约330km处有两条不失真的标准经线。该投影角度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UTM投影分带方法是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
主要的参数有:单位,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比例系数,基准面,原点纬度,纵坐标北移假定值,横坐标东移假定值.
Gauss -Kruger(高斯-克吕格投影):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 1、2…120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87、……、117、123、129、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
主要投影参数有:投影代号(Type),基准面(Datum),单位(Unit),
中央经度(OriginLongitude),原点纬度(OriginLatitude),
比例系数(ScaleFactor), 东伪偏移(FalseEasting),北纬偏移(FalseNorthing)
Lamber Conformal Conic(兰勃特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等角圆锥投影采用双标准纬线相割,与采用单标准纬线相切比较,其投影变形小而均匀,兰勃托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是:
a) 角度没有变形;b) 两条标准纬线上没有任何变形;c) 等变形线和纬线一致,即同一条纬线上的变形处处相等; d) 在同一经线上,两标准纬线外侧为正变形(长度比大于1),而两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变形(长度比小于1)。变形比较均匀,变形绝对值也比较小;e) 同一纬线上等经差的线段长度相等,两条纬线间的经纬线长度处处相等。
其主要投影参数用:投影代号(Type),基准面(Datum),单位(Unit),
中央经度(OriginLongitude),原点纬度(OriginLatitude),
标准纬度1(StandardParallelOne),标准纬度2(StandardParallelTwo),
东伪偏移(FalseEasting),北纬偏移(FalseNorthing)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
;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园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海上小于50万的地形图多用正轴等角园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Mercator),我国的GIS系统中应该采用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在MapX中坐标系定义由基准面、投影两部分参数组成,方法如下:

CoordSys.Set(Type, [Datum], [Units], [OriginLongitude], [OriginLatitude],
[StandardParallelOne], [StandardParallelTwo], [Azimuth], [ScaleFactor],
[FalseEasting], [FalseNorthing], [Range], [Bounds], [AffineTransform])

其中参数:Type表示投影类型,Type为1时地图坐标以经纬度表示,它是必选参数,它后面的参数都为可选参数;
Datum
为大地基准面对象,如果采用非地球坐标(NonEarth)无需定义该参数;
Units
为坐标单位,如Units为7表示以米为单位;
OriginLongitude
、OriginLatitude分别为原点经度和纬度;
StandardParallelOne
、StandardParallelTwo为第一、第二标准纬线;
Azimuth
为方位角,斜轴投影需要定义该参数;
ScaleFactor
为比例系数;
FalseEasting, FalseNorthing
为东伪偏移、北伪偏移值;
Range
为地图可见纬度范围;
Bounds
为地图坐标范围,是一矩形对象,非地球坐标(NonEarth)必须定义该参数;
AffineTransform
为坐标系变换对象。

相应高斯-克吕格投影、兰勃特投影、墨卡托投影需要定义的坐标系参数序列如下:

高斯-克吕格:投影代号(Type),基准面(Datum),单位(Unit)
中央经度(OriginLongitude),原点纬度(OriginLatitude)
比例系数(ScaleFactor)
东伪偏移(FalseEasting),北纬偏移(FalseNorthing)

兰勃特: 投影代号(Type),基准面(Datum),单位(Unit)
中央经度(OriginLongitude),原点纬度(OriginLatitude)
标准纬度1(StandardParallelOne),标准纬度2(StandardParallelTwo)
东伪偏移(FalseEasting),北纬偏移(FalseNorthing)

墨卡托: 投影代号(Type),基准面(Datum),单位(Unit)
原点经度(OriginLongitude),原点纬度(OriginLatitude)
标准纬度(StandardParallelOne)

在城市GIS系统中均采用6度或3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因为一般城建坐标采用的是6度或3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高斯-克吕格投影以6度或3度分带,每一个分带构成一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后的直线为X轴(纵轴,纬度方向),赤道投影后为Y轴(横轴,经度方向),为了防止经度方向的坐标出现负值,规定每带的中央经线西移500公里,即东伪偏移值为500公里,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因此规定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21655933)其中21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东伪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21带的东伪偏移值为21500000米。

假如你的工作区位于21带,即经度在120度至126度范围,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23度,采用Pulkovo
1942
基准面,那么定义6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参数为:(8,1001,7,123,0,1,21500000,0)

那么当精度要求较高,实测数据为WGS1984坐标数据时,欲转换到北京54基准面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如何定义坐标系参数呢?你可选择WGS
1984(Mapinfo
中代号104)作为基准面,当只有一个已知控制点时(见第2部分),根据平移参数调整东伪偏移、北纬偏移值实现WGS84到北京54的转换,如:(8,104,7,123,0,1,21500200,-200),也可利用
AffineTransform
坐标系变换对象,此时的转换系数(A、B、C、D、E、F)中A、B、D、E为0,只有X、Y方向的平移值C、F ;当有3个已知控制点时,可利用得到的转换系数(A、B、C、D、E、F)定义
AffineTransform
坐标系变换对象,实现坐标系的转换,如:(8,104,7,123,0,1,21500000,0,map.AffineTransform),其中AffineTransform定义为AffineTransform.set(7,A、B、C、D、E、F)(7表示单位米);当然有足够多已知控制点时,直接求定7参数自定义基准面就行了。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