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刘铁岩《良师益友》系列

2012年11月30日 ⁄ 综合 ⁄ 共 2315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牛人刘铁岩的几篇微博,觉得很好,也了解到了其他一些牛人。现在把其微博整理在此:

 

===================================================================

 

不知不觉加入微软研究院也有7年多了,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信号处理转到现在的机器学习和信息检索,其间得到了不少良师益友的帮助。有几个人不能不提,因为他们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预报一下,回头慢慢讲讲他们的故事:Hong-Jiang Zhang, Wei-Ying Ma, Yiming Yang, Hang Li, Rakesh Agrawal。

 

《良师益友-1》Hong-Jiang是我加入微软研究院的理由。我博士论文方向是视频内容分析,而Hong-Jiang无疑是该领域最牛的研究人员,对我有着100%的吸引力。Hong-Jiang对招聘人才非常用心,令我感动的是他亲自给我简历上所列的推荐人都打了电话了解我的情况。现在我自己组织招聘都无法做到这样,十分汗颜。

 

《良师益友-1》Hong-Jiang做研究非常大气,对开拓和创新要求极高,对实用性也很重视。他还常常鼓励我们学习和运用数学工具。当时组里不少人数学功底都很强,促使我也主动增强数学修养。可惜的是在Hong-Jiang组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调到工程院做院长去了,没时间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对我是很大的遗憾。

 

《良师益友-2》Wei-Ying是我的第二个经理。他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和包容。换组之际这个尤为重要。我先后尝试了分类,聚类,复杂图论等,直到确定后来的主攻方向排序学习。他还鼓励我挑战自我,虽然刚入职但要树立信心主动和产品部门建立合作。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后来很多长线合作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

 

《良师益友-2》记得一次陪Wei-Ying去访问中科院,数学所的马志明院士问他是怎么管理我们这些研究员的。Wei-Ying的回答是:我从来不manage他们,只motivate他们。令在场的我感触良多,也成为我如今对待员工和实习生的基本原则。给自己的员工创造机会,激励他们成功,这才是一个manager最大的成功。

 

《良师益友-3》应该说,是Yiming把我引入IR这扇大门的。转组后不久,有幸和前来访问的Yiming一起做了一个关于层次化分类的项目。和她一起摸爬滚打了一个多月,经常聊天,探讨和争论。回头看那段时间真的学到了太多东西:如何严谨治学,如何对待论文写作,怎样的研究是好的研究,方方面面至今受益良多。

 

《良师益友-3》Yiming对我的影响很大。比如她说做研究要有清泉般的感觉,只有那些流淌出来禁不住要和别人分享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比如做研究不要以发论文为目的,她有些研究成果从未写成论文,而是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对这个领域有最深刻的认识。再比如探索新领域和把一个领域做透同样值得尊重。

 

《良师益友-3》后来我又多次在不同场合遇见Yiming,每次她都给我些建议和忠告。比如和我讨论怎么把报告从clear变得charming,警告我不要做太多管理,这个年龄做最前沿的研究仍是最高优先级。我非常感激也按照她的建议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夏天Yiming又要来研究院访问,期待可以借此机会从她身上学到更多。

 

《良师益友-4》Hang是我的第三位manager,也是和我学术合作最密切的一位。我们一起致力于learning to rank方面得研究,一起推动了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从Hang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是治学严谨,对论文质量要求高。和Hang合作以后几乎只投top conference/journal,如果论文质量不过关,宁愿不投。

 

《良师益友-4》从Hang那里还学到了对研究问题更高层次的认识.比如我们合作的一篇论文,起初我只关注了算法,是在和Hang讨论时发现该工作可能会开启learning to rank一个崭新的子方向.这种更高层次的认识使该工作产生了很大反响,仅三年时间就被引用了200多次,而listwise ranking也因此被学术界广泛认同。

 

《良师益友-5》Rakesh是我在微软内部的导师.公司这种导师制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向高人学习的机会.由于地域限制,和Rakesh的交流并不多,但每次都很深入也收获颇丰.比如Rakesh启发我用十年后的视角看待现在的工作,如果十年后的自己仍会觉得这个工作有意义,就该好好做下去,否则不如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良师益友-5》Rakesh还给我讲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学术界如何发展,推荐我阅读《Geography of Thoughts》.最近一次和他长谈是在今年的WWW上.他建议我的团队不要太大,否则管理工作会花掉做研究的宝贵时间.他说:"懂管理的人很多,但能做这种深入研究的人却很少,你要做最能发挥你价值的事情."

 

《良师益友-5》Rakesh和Yiming,两位关心我成长的师长,给出了同样的建议,对我触动很大。反思自己这一两年的状态,确实花了较多的时间在管理上,论文读得比以前少很多,也难得有静下心思考的时间。下决心要重新调整状态,更加深入到一线的研究之中。相信和我的“小”团队一起,可以做出些“大”事来。

 

@刘铁岩:今夏我会协助中国计算机协会(CCF)组织一个讲座系列(ADL),主题是信息检索前沿。我特地请了几位学术界的好朋友前来助阵:Ricardo Baeza-Yates, Susan Dumais, Stephen Robertson, Yiming Yang, Chengxiang Zhai。个个都是绝对的大牛!对信息检索感兴趣的朋友一定别错过和这么多大牛交流的好机会。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