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经济危机

2011年12月05日 ⁄ 综合 ⁄ 共 1663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首先,从国内形势分析:
第一、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专属,在中国也曾发生过。

经济危机是“过剩”的危机,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过剩”型;一种是需求“过剩”型。在这里,我们结合国情内容,只谈“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 ——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也自然不能谈论“需求过剩”的问题。
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是一种周期出现的现象,从一次危机开始,中间必然会经历危机发生、萧条、复苏、高涨各个阶段,而后又转入下一次危机,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据有关资料表明[3] :中国自1958年到1994年的36年里总共爆发过四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次数之频繁、规模是浩大、历时之久,在世界上也是可以排在前几位的。现将有关资料罗列如下:

1、第一次经济危机周期(1958年 ~ 1968年)
① 1958年至1960年,经济危机爆发:在短短的三年里,国家经济赤字达到200亿,财政投资不足,就业率严重下降,导致政府不得不动员2000万的城市人到农村去生产自救;
② 1960年至1962年,进入经济萧条期:国家财政进一步萎缩,而且国家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情景十分的惨淡;
③ 1962年至1963年,经济复苏期: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政府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式经济改革为“以队为基础” 的村落经济,并允许农民搞“三自一包”;
④ 1963年至1968年,经济高涨期:国家经济初步好转,政府加大了工业上的投资,国家财政迅速提升。

2、第二次经济危机周期(1978年 ~ 1986年)
① 1978年至1979年,经济危机爆发:国家财政赤字比上一次还要高5% ;
② 1979年至1981年,进入经济萧条期:走出农村改革第一步“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 1981年至1983年,经济复苏期:由于全国范围农村土地的再分配和农村自由市场的开放,粮食产量每年创历史纪录的增加20% 。中国农民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吃饭问题,同时,农业产值也提高到工农业总产值的40% 左右;
④ 1983年至1986年,经济高涨期:工业产值增长幅度加快。

3、第三次经济危机周期(1988年 ~ 1994年)
① 1988年至1989年,经济危机爆发:以1988年夏季的疯狂大抢购为表象的全国通货膨胀开始爆发。政府于1988年末开始大幅度调升利率,用以吸收社会流通货币,减轻通胀压力。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恶果:银行的高利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为了自身安全,开始向社会转嫁成本风险 —— 连锁负债迅速波及全社会;
② 1989年至1991年,进入经济萧条期:政府向国营大中型企业注入1500亿资金,但此时的连锁负债已有2000亿之巨,且这些企业的库存占压资金也有1000亿元;
③ 1991年至1993年,经济复苏期:1992年前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刺激经济复苏的兴奋剂主要有两只:一是利率下调;二是房地产、股票、期货三大产业的迅速火爆;
④ 1993年至1994年,经济高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2年的7600亿,跃增至1993年的13000亿,1994年又在上年增长70% 的高比例上再增40% 。

四、第四次经济危机周期(1995年 ~ 2002年)
① 1994年至1995年,以信用危机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何谓“信用危机”?这里的信用危机指的是国家与银行间、银行与社会相互间的信用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上次危机中失败的利率政策使企业连锁债务一直未能根本解决。一般而言,当信用膨胀到临界点时,就必然发生信用崩溃。上一轮“三角债”还犹在,新一轮连锁负债重又发生,这即是信用崩溃的表现之一。人民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不是以国家为名,银行早该破产了!
② 本次经济危机的形态、政府对策等其他特征与上次危机类似。例如:高涨期的投资消费双膨胀,危机期的紧缩银根、控制物价等。

综上所述:总结与对比以上四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不难发现有以下特征:
① 四次危机发生的周期时间一次短于一次:第一次18年、第三次10年、第四次8年;
② 或是经济高涨与经济危机同步,或是经济复苏与经济高涨同年;
③ 各次经济危机周期的间隔时间很短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