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浅谈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2013年09月22日 ⁄ 综合 ⁄ 共 314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这一周一直做福建项目的标书,今天下班前却得到通知,不投了,白忙一场。顺便做做总结,也不枉熬过的几个寒夜,呵呵。

一、质量管理为什么总是成为鸡肋?

 

    正是如此。国内不知出了多少所谓《质量管理系统》,每一套系统都鼓吹自己如何先进。然而我顺便从网上down了个试用版,却感觉功能太差,居然不支持稍复杂一点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自然不能给出准确的汇总评分。给人的感觉是软件的制作者并不了解工程是如何划分的。

    当然,这只是从软件的角度来看。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质量管理工作分为两大块:

    1)质量表格的填报。包括原始表格、监表、质量评定。

    2)质量流程控制。如开工、检验申请、中间交工等。

    现实地看,软件只宜包括“表格填报”中的“评定”这一项。就连这一项,都面临不小的困难:软件除了能帮助汇总外(汇总通常工作量很小),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这个汇总工作,还跟软件功能有关,功能不强,就连汇总也不成。这种情况下,还要软件做什么?

同时,软件并没有实质地减小工作量,反而在某种程序上增大了工作量。监理签字本来是非常方便的,基本上可以达到2到3秒一张表格的速度。现在却必须耗尽时间,一张一张打开表格,然后一张一张签字,签字完成后,承包人打印后还得再签一道。个人认为,这是质量管理系统不能推广的本质原因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在《质量管理系统科技申请》中已作了阐述,只有走电子签名之路,别无它途。而电子签名必须得到档案部门的认可。

二、进度管理为什么形同虚设?

 

    进度管理系统同样较多,P3没用过,Project和梦龙有个协同工作概念,其余的好象一律是单机版。可惜协同工作也不过是几个人可以同时在一张进度图上进行工作。然后,这些软件无一例外地非常重视资源优化。

    作为路桥行业,进度控制不是件太复杂的事,至少不会复杂到某几个人同时在一张图上工作的程度。从业主的角度来看,资源优化不过是承包人内部管理,也不用过多关心。

    那么,是不是公路行业不需要进度管理了呢?

    非也。不是不需要,而是重点转移了。

    个人认为:公路工程进度管理的重点在于:让参与方随时掌握、控制工程进度本身,评估工期风险(而不是资源动态优化),同时对承包人上报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确认。

    基于这个思想,我在《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科技申请》中提到如下观点:

1)采用C/S架构,一个项目设一个中央数据库。

 

2)既支持便于业主管理的总项目管理,也支持便于施工单位输入的子项目管理。总项目管理用于业主进行总体安排、调度,子项目管理则以施工标段为管理单位,每个施工标段作为一个子项目,标段之间不能互相查看,但业主可以查看所有标段。

 

3)基于工程分解结构WBS,能根据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任意层次的分解,适应不同的管理深度。WBS与工程量清单建立关联,由计算机自动根据当前进度计算完成产值;

 

4)多种多样的图形化显示方式,多层次的查询方式;

 

5)能随时汇总各标段、各标段中的重点监控对象、总项目的进度、完成产值等信息,利用前锋线技术显示当前进度;

 

6)完善的权限管理(群组及角色授权)机制、工作流管理机制。能灵活地定义每个组织机构、每个操作员的管理权限,也可自定义审批流程;

 

7)不仅能显示单项工程完成百分率,也能显示完成实物工程量(如墩柱完成多少米);

 

8)支持地理位置查询,能直接从地图上点击某结构物,显示该结构物当前进度情况。既可以用图形显示,也可以显示施工照片。

 

至于同望在EasyPlan中,与其WCOST相关联,能将“预算成本”与WBS结合起来,随时根据计划产生挣值,个人觉得并无用处。首先:这样的架构是面向项目部的。其次:根据项目预算计算得到的“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并无多大关系。

 

三、费用管理为何发展较好?

 

       很简单,费用管理需要更多的计算,更好的准确性,更高的可靠性,而这正是计算机的长处。

 

四、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引入“中间件”、“平台”概念的可能性

 

       如果要我做一个平台,我一定只会将WBS管理逻辑和工作权限逻辑、工作流程逻辑、网络计划逻辑、质量评定逻辑作为平台的中间件。

 

       原因嘛……计量规则变化太多,但计算简单,制表麻烦。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核心逻辑相对固定。

 

       然后,呵呵,就把各种插件插上来吧,轻轻松松J

 

五、综合化管理是必然趋势

 

    其实综合管理的概念早已不新鲜了,建筑、水电行业正炒得如火如荼,综合管理引入公路行业是迟早的事。

    以前的项目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是在计量支付上做文章,确实,这太简单。质量、进度管理软件基本都采用单机版。

    综合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不多说了,看看建筑方面的软件就知道了。当然了,底层还有一门沟通语言,它就是WBS。

    展望一下吧:变更增加一根桩,输入WBS信息后,计算机就知道:这根桩是X合同段X特大桥X号墩承台下面的,它有I、II级钢筋多少吨,C30砼多少方,然后就是修正清单,接着提示输入进度信息。点击它还可以查看质量状况,甚至施工图片。多么美好啊J

六、项目群管理带来的新机遇

 

    很早就预见了,这么快就碰见了,呵呵。

    每条路都要一个解决方案,这样的成本太过高昂。于是肯定会要求一个软件尽量重用,用到多个项目上。

    想法不错,嗯,好象缺点什么。

    对了,不可能吧?以福建这三个项目的计量为例:计量表格不可能一样,所以视图层不一样;逻辑层也多少会有差异;数据层当然也不会相同了。

    所以实际还是做三个项目,不过如果省里肯让这三个项目管理方式趋同的话,那可以尽量提高软件的复用度。

    噫?业主不是要求我们进行多项目管理吗?如果数据库都不同,万一要我查三个项目今年完成多少计量,莫非我要先设定一种标准格式,将A、B、C项目数据转化为标准格式再进行统计吗?

    那如果有十个二十个项目,这个小小的功能还不累死人也?

    还有,这些异构数据库今后还有多大利用价值呢?里面可是什么都有,什么审批过程,什么附件。但作为历史数据,我只关心结果。

    “……那把所有项目结果提取出来,转换成统一格式,放在另一个库里不就得了?”说得好,“另一个库”就是数据仓库。这个转换过程就叫ETL

    领导今天要我统计A、B两个项目三~七月计量额,明天要我统计B、C项目四~八月份重大变更总额。我的天,哪个做程序的能预料这些“莫名其妙的需求”?如果这也叫“潜在需求”的话,可能没有几个牛人能够发掘出来吧。

    ——现在,又该OLAP粉墨登场了。这玩意就是专门解决变化的需求的。

    领导看到报表了,可是看了半天,看不懂,“什么污七糟八啊,小X,快,去画张柱状图来。”“柱状图来了”“哦,这好象用折线图能更好地表达意思啊?”“尊敬的领导,程序没有提供这个功能啊。”

    ——且慢,有数据前端展现工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

    哈哈,说了半天,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项目群管理,迟早要结合商业智能BI技术

七、关于体系架构

 

    好累啊,不过还是得写完。

    现在流行B/S。其实B/S用于项目管理并不太好,尤其是施工单位意见最大,交互性极差的B/S,显然不能满足大量的数据输入工作的要求。

    但分析系统好象用B/S就相当好啊。

    归结起来就是:数据采集系统:C/S架构。数据分析系统:B/S。

    不过说真的,正阳帮我们的PB程序转B/S,也不知用的什么技术,反正转出来后,所有操作同C/S一模一样,既保留了C/S交互性强的优点,又保留了瘦客户端的优点。尽管有点剑走偏锋,但我个人认为这相当不错。

 

 

       意犹味尽,尤其是架构这一部分。有空再来吧,熬了几夜了,眼都睁不开了。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