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回车(\r), 换行(\n), 回车换行(\r\n)区别以及它们各自是怎么出现的

2013年09月13日 ⁄ 综合 ⁄ 共 1205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http://www.liangkun.net/archives/383.html 感谢原作者.

 

回车=将光标移到行的开始处,\r
换行=将光标移到下一行,\n
回车换行=将光标移到下一行的开始处,\r\n

\r 是回车,return
\n 是换行,newline

我们在平时使用电脑时,已经习惯了回车和换行一次搞定,敲一个回车 键,即是回车,又是换行,但在早期的打字机上,要另起一行打字需要两个步骤,首先要发送命令”\r”将打字头复位,即回车,然后再发送命令”\n”让打字 机走纸移到下一行,所以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如今我们在DOS-Windows的系统里需要区分”\r\n”和“\n”,但在Unix中只有”\n”。

用UltraEdit打开文本查看,会看到换行处显示的是0×0D0A,0×0D即”\r”,0×0A即”\n”。

有时候在文本文件中出现■这样的符号,是因为没有”\r\n”连用,导致不能正确回车换行。

在C中读取文本时,”\r\n”已自动转成”\n”。

—————————————————–

有关它们的来历并引起分歧垢原由:

“回车”(carriage return)和“换行”(line feed)这两个概念的来历和区别了。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n”;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换行><回 车>”,即“\n\r”;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回车>”。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 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c语言编程时(windows系统)

\r 就是return 回到 本行 行首 这就会把这一行以前的输出 覆盖掉

如:
int main() {

cout << “hahaha” << “\r” << “xixi” ;

}
最后只显示 xixi 而 hahaha 背覆盖了

\n 是回车+换行 把光标 先移到 行首 然后换到下一行 也就是 下一行的行首拉

int main() {

cout << “hahaha” << “\n” << “xixi” ;
}

则 显示 :

hahaha
xixi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