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ulimit使用

2014年01月01日 ⁄ 综合 ⁄ 共 3040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功能说明:控制shell程序的资源。

Linux对于每个用户,系统限制其最大进程数,为提高性能,可以根据设备资源情况,
设置个Linux用户的最大进程数,一些需要设置为无限制(ulimit -? unlimited).
语  法:ulimit [-aHS][-c <core文件上限>][-d
<数据节区大小>][-f <文件大小>][-m <内存大小>][-n <文件数目>][-p <缓冲区大小>][-s <堆叠大小>][-t <CPU时间>][-u <程序数目>][-v <虚拟内存大小>]

补充说明:ulimit为shell内建指令,可用来控制shell执行程序的资源。
参  数:
   -a  显示目前资源限制的设定。 
   -c <core文件上限>  设定core文件的最大值,单位为区块。 
   -d <数据节区大小>  程序数据节区的最大值,单位为KB。 
   -f <文件大小>  shell所能建立的最大文件,单位为区块。 
   -H  设定资源的硬性限制,也就是管理员所设下的限制。 
   -m <内存大小>  指定可使用内存的上限,单位为KB。 
   -n <文件数目>  指定同一时间最多可开启的文件数。 
   -p <缓冲区大小>  指定管道缓冲区的大小,单位512字节。 
   -s <堆叠大小>  指定堆叠的上限,单位为KB。 
   -S  设定资源的弹性限制。 
   -t <CPU时间>  指定CPU使用时间的上限,单位为秒。 
   -u <程序数目>  用户最多可开启的程序数目。 
   -v <虚拟内存大小>  指定可使用的虚拟内存上限,单位为KB。

ulimit -c :我们在用这个命令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产生core文件,就是程序运行发行段错误时的文件

ulimit -a :用来显示当前的各种用户进程限制

数据段长度:ulimit -d unlimited  
最大内存大小:ulimit -m unlimited

堆栈大小:ulimit -s unlimited

ulimit -c unlimited :我们在用这个命令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产生core文件,就是程序运行发行段错误时的文件,这里设置为无限制.

coredump 应用:

当系统中的一些程序在遇到一些错误以及crash时,系统会自动产生core文件记录crash时刻系统信息,包括内存和寄存器信息,用以程序员日 后debug时可以使用。这些错误包括段错误、非法指令、总线错误或用户自己生成的退出信息等等,一般地,core文件在当前文件夹中存放。

core文件有时可能在你发生错误时,并没有出现在你当前的文件夹中,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前终端被设置为不能弹出core文件;另一种则是core文件被指定了路径。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使用ulimit命令对core文件的大小进行设定。一般默认情况下,core文件的大小被设置为0,这样系统就不dump出core文件了。这时,使用命令:ulimit -c unlimited进行设置,就可以把core文件的大小设置为无限大,同时也可以使用数字来替代unlimited,对core文件的上限制做更精确的设定。

除了可以设置core文件的大小之外,还可以对core文件的名称进行一些规定。这种设置是对/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和/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这两个文件进行修改。改动这两个文件的方法如下:

echo <pattern> >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echo <"0"/"1">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例:

ulimit -c unlimited

echo "|/opt/usr/bin/gzipcore %e %p %t"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这里的gzipcore是一个角本文件,对core文件进行gzip压缩。

并且注意,只有超级用户才可以修改这两个表。

core_pattern接受的是core文件名称的pattern,它包含任何字符串,并且用%作为转移符号生成一些标示符,为core文件名称加入特殊含义。已定义的标示符有如下这些:

%%:相当于%

%p:相当于<pid>

%u:相当于<uid>

%g:相当于<gid>

%s:相当于导致dump的信号的数字

%t:相当于dump的时间

%e:相当于执行文件的名称

%h:相当于hostname

除以上这些标志位外,还规定:

1、末尾的单个%可以直接去除;

2、%加上除上述以外的任何字符,%和该字符都会被去除;

3、所有其他字符都作为一般字符加入名称中;

4、core文件的名称最大值为64个字节(包括'\0');

5、core_pattern中默认的pattern为core;

6、为了保持兼容性,通过设置core_uses_pid,可以在core文件的末尾加上%p;

7、pattern中可以包含路径信息。

设置Core Dump的核心转储文件目录和命名规则

 

在默认的情况下,很多系统的core文件是生成在你运行程序的目录下,或者你在程序中chdir后的那个目录,然后在core文件的后面加了一个 pid。在实际工作中,这样可能会造成很多目录下产生core文件,不便于管理,实际上,在2.6下,core文件的生成位置和文件名的命名都是可以配置 的。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可以控制产生的core文件的文件名中是否添加pid作为扩展,如果添加则文件内容为1,否则为0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可以设置格式化的core文件保存位置或文件名,比如原来文件内容是core-%e
可以这样修改:
echo "/tmp/core-%e-%p" > core_pattern
将会控制所产生的core文件会存放到/corefile目录下,产生的文件名为core-命令名-pid-时间戳
以下是参数列表:
    %p - insert pid into filename 添加pid
    %u - insert current uid into filename 添加当前uid
    %g - insert current gid into filename 添加当前gid
    %s - insert signal that caused the coredump into the filename 添加导致产生core的信号
    %t - insert UNIX time that the coredump occurred into filename 添加core文件生成时的unix时间
    %h - insert hostname where the coredump happened into filename 添加主机名
    %e - insert coredumping executable name into filename 添加命令名

当然,你可以用下列方式来完成
sysctl -w kernel.core_pattern=/tmp/core-%e-%p

 

这些操作一旦计算机重启,则会丢失,如果你想持久化这些操作,可以在 /etc/sysctl.conf文件中增加:
kernel.core_pattern=/tmp/core%p

 

加好后,如果你想不重启看看效果的话,则用下面的命令:
sysctl -p /etc/sysctl.conf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qq78292959/archive/2012/05/08/2490443.html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