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择业的“三选一”对号入座

2014年04月26日 ⁄ 综合 ⁄ 共 1528字 ⁄ 字号 评论关闭
 

       综观世上成百上千种职业,细分之下,无非有三类,从政、从学和从商,各有各的收益所在。正常社会形态下,人们择业只能三选一,很难兼得。心底里真正认可哪类的价值、收益和工作方式,就去从事哪类职业,当是上策。
        从政为官,主责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社会形态下所得有三。一是左右社会进程的成就感,乐得看着众人在自己设计的规则下前行,历史记录下自己的决策;二是只要所为符合规则,就能有旱涝保收的正常收入,衣食无忧;三是有朝九晚五之外的自由时间,正常社会形态下,官员一般是不加班的,尤其是一般官员更没有义务经常加班加点。社会走向正常状态后,官员也有三限。一是收入不可能太高,高者如美国总统,年收入也不过十几万美元。二是因有权支配纳税人的钱,且个人收入透明度高,隐私权较低,受监督较多。三是在办公室里,没有自由谈论世事的权利,而且许多时候自己的观念要让位于公众需求,无权大谈个人理想。官员处理政务弹性太大,常常有损公正,所以为官通常须循规蹈矩,通常的口头禅应当是“这类事情的规定是……”。
       从学的主责是维护正义、探究真理。学者的所得很清晰,核心是享有社会诸人群中最高的道义地位。真正的学者会以理想主义为先,以社会良心自居,不以谋求过多物质利益为乐,所以在社会上享有最高的道义地位。这种道义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保证之一。学者个人也因此倍受各方尊重,但其主张的观点是否为社会采纳则不可预知。正常社会状态下,学者的物质收益当可保障其很体面的生活,但也仅此而已,不会大富。学者亦会受到公众道义上的监督,但较之官员也许少一些制度上的监督,稍自由一些,主要靠自律。除做学问的学者外,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记者编缉、教师、非赢利社会组织的工作者,一般都应属广义上的学者之列。企业、政府里的技术人员,理想主义色彩浓烈的,也属偏学者类的。当今的现实社会里,由于过去几十年对学者的持续打压,其中尤以五七年的反右为最,理想主义在中国几乎彻底消失,时至今日真正的学者少之又少。人们平常往往会议论官学勾结和学商勾结。名义上尚存的学者群体,道义地位有正在迅速滑坡的嫌疑。若再不重拾理想主义,整个社会将失去良心,社会秩序也将很难建设。学者的口头禅应当是“这事应该……”。
       从商的主责是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和创造经济价值。商人当以利益为先,物质所得可能最高,工作、生活的自由度也最高。从商成功者,也不缺在事实层面上左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乐趣。但商人一要受官员和公众制订的规则(主要是法律和其它规制)约束,二要受学者们的道义监督,社会话语权、道义地位均不高。在企业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属于从商的范畴。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里,商人一直位居下九流,加之部分商人有官商勾结、违法行事的劣迹,社会地位一直不高,被其他强势群体修理便是家常便饭。近十几年来重商主义有所抬头,人们的金钱意识空前高涨,商人的社会地位随之有所提高,并有望进一步提高。商人的口头禅应当是“这事得……才有成效”。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特定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些官、学、商三栖明星。典型的人物肖像是:学者思维,凡事“应该……”;官员的行动取向,凡事官本位;商人的利益取向,凡事皆以钱为最终目标。于是,在许多人的眼里,三栖明星才是人生最高追求。但此一时、彼一时,和谐社会的各种治理措施,有望重建社会价值体系,让三类人各归其位,各行其是,互有制约。唯有此,社会才会真正和谐。有这种“三选一”牢笼的适度约束,并非坏事,因为绝大部分人只要没有约束,就会做出一些只利自己,有损群体利益的事情。
选哪一类职业,取决于每个人对各职业现实利益的判断,以及对未来利益的预期,无所谓对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选择了,愿赌服输就是了。
      

抱歉!评论已关闭.